回覆列表
  • 1 # 蘇伊士老八

    人生幾十年,揹負債務幾十年,活得艱辛!結果死了之!什麼也沒有帶走!不揹負債務,輕鬆幾十年,無債身輕,什麼也沒有債務,可以自由發展自己的事業,人生到終點,什麼也沒有帶走!兩種活法,結果是一樣啊!你選什麼樣的過程?

  • 2 # 暢馳東之星

    首先房子是資產嗎?只是人們的棲息地而已,不是剛需幹嘛要有點錢再去背幾十年的債務,人的一生很短暫,誰知道明天會怎樣。

  • 3 # 三生石456

    手裡只有首付的人不是不想買,是真的不敢買!老人生病沒錢怎麼辦?孩子上學沒錢怎麼辦?人情來往沒錢怎麼辦?都是眼淚啊!

  • 4 # 漁舟唱晚217052293

    有錢買田置地是典型的農耕時代的思維,大家都難以突破,只有少數人繞得過去。有的人掙得不多,但生活閱歷絕對不輸給有錢人!

  • 5 # 愛卓婚禮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16年之前不買房是個錯誤。但現在不買房就是正確的了。

    15年之前的房價是現在房價的1/3。也就是說16年開始,房價漲了2~3倍。表面上看房子漲價了,但實際上暴漲是極其不正常的。現在買房子無非是買個最高點,當個鍵盤俠而已。

    華人的消費,歷來受政策的引導。現在的調控政策,其目的就是軟著陸。之後用長效機制代替以前的遊戲規則。

    高的奇葩的房價,高的不正常的房價。必然要回歸理性。

    沒有了金融屬性的房子。它就是一個大件的消耗商品,何來投資一說?(看看你家裡用的所有商品,除了以前的房子之外,哪個是增值?)

    暴漲期過去了,現在是橫盤期,很快就要進入降價期了。

    現在是除了必須買房子的剛需之外誰還買房子呀!天天都能接幾個賣房的電話,晚上七八點的時候還能接到房屋銷售電話。

    我幾個朋友的房子在中介掛了一年了,現在仍然在掛著。

    我用了一年的時間才把房子賣出去。

    還有一個朋友的房子去年初170萬不想賣。下半年150萬沒人要。今年140萬都沒人問。

    房子已經開始不值錢了。

    我今年50多歲,看看周邊很多朋友,絕大多數家庭都有兩套三套甚至多套的房子。

    前幾年嚷嚷著去庫存,就說明房子已經過剩了。

  • 6 # 醉眼看世界72750946

    鴿子籠在好多人眼裡是個寶,在我眼裡一文不值,沒有我的大瓦房好,佔地一畝三分地,出來進去曬個太陽也方便,聽音樂沒人敢說我擾民,還可以種花種菜,房前屋後都是各種果樹,雞鴨鵝到處跑,吃啥不花錢,喝酒自己釀,我為什麼去住一個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鴿子樓?

  • 7 # 紅色惡魔角

    投資是多方面的,很多人有一筆錢在手裡他可以透過多種途徑去賺錢,投資生意,股票,外匯等等,房子終歸是住的,但有些人卻對於這塊沒有明顯的需求,所以自然就不會去買房,何時會去買房按揭呢?如果你不懂得投資,又找不到好的門路去投資的話才建議你去按揭購房。畢竟這也算是一種投資。

  • 8 # 梅子153145505

    我就是拿的出首付也不買房目前,說說我目前不買房的原因!

    1-作為80後(接近90後了),過去也曾經為不買房而焦慮( 社會價值關在起作用,覺得買房買車是標配),但是到了三十歲,工作也十年左右,反而更願意追求個人的價值(比如不喜歡長期在一個地方生活和和工作,不喜歡揹負房貸的生活,不喜歡拿父母的養老錢,讓他們留著,讓老人家晚年不至於太省吃儉用,影響生活品質不說,還會對子女有情感上的捆綁,老一代人總會有一種思想:我為你們付出這麼多,你得聽話!稍微有點叛逆的苗頭,他們會語言控制,甚至有些父母會用行動控住!)

    2-不買房,會有更多的奮鬥目標,買房就容易滋生安逸,雖然住的舒服,感覺反而沒有奮鬥的那種活力!假如我在這個公司或者行業做幾年,沒有動力,那麼不用考慮太多原因(比如房貸壓力,比如住房固定,不好換到其他城市或者同一個城市的其他區域!

    3。習慣租房住,反而減少了整理房間的麻煩,週末有時間會回到鄉村或者清淨的慢生活,可以養花種菜,有勞動得接地氣生活,才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和氣息!

  • 9 # 使用者32920586176

    北京98年一套2環邊上的老房59平米3,5萬元,03年23萬元,07年850萬元,結論;真敢漲。我的一個朋友2017年買下了一套69平米2環老樓900萬,2019年賣750萬都沒人買了,自己,家人一起……。大家說說這不是有病嗎?人到了那個時候誰說也沒用,中介太有辦法了。

  • 10 # 小小金融工程師

    有首付為什麼就一定要買房呢?只要心理上能夠接受,一輩子不買房過得比買房的不知道要輕鬆多少。尤其對於只有一套房的人來說,由於大機率一輩子都不會賣掉房子,所以房子實際上是一種負債。不過在中國房子與戶口、醫療、子女教育、婚姻等諸多因素息息相關,所以才有了有錢一定要買房的觀念。我認為買房這種事情要量力而行,綜合考慮再做決定,如果資金充裕的話是可以考慮的。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例子,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來家裡做客,說是自己在某某小區買的房子已經翻了一倍了,賺了很多錢,還想繼續投資,跑來跟我要借20萬再湊個首付。因為這個我還被老婆一陣奚落,原因是當時我們也考慮過買那個小區的房子的,但當時考慮到生活便利的問題我力排眾議選擇了現在的這個小區。現在的小區離地鐵口就200米,每天上班也就15分鐘,小區對面就是全市最好的醫院,各項生活配套設施也很完善,唯一的我覺得算不上缺點的“缺點”是安置小區,而朋友的那個小區地點比較偏,但我也知道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綜合考慮後還是選擇了現在的小區。順便說一句當時兩個小區價格相差不大,但現在差距倒是拉開了,所以老婆才會有所抱怨。朋友家條件蠻好的,而且按總資產來算的話可能要比我多得多,但現在卻連個首付都湊不出來。而我現在如果想再買套房的話,除了特別高檔的小區,全款應該沒問題。大家覺得誰更輕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關閉FM聲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