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乾坤化育
-
2 # 中醫老龐
結胸證
【概念】結胸證是指胸腔下部腹腔上部的炎症滲出性改變所形成的胸腹腔感染綜合徵。
【中醫診斷】大結胸證,小結胸證,熱實結胸證,寒實結胸證,痰熱結胸證,大陷胸湯證,大陷胸丸證,小陷胸湯證。
【西醫診斷】胸腹腔感染綜合徵,具體包括:急性胸膜炎、慢性胸膜炎、乾性胸膜炎、滲出性胸膜炎、化膿性胸膜炎、肺下部的滲出性炎症、心包炎、上腹部滲出性腹膜炎等。
【臨床表現】
1)疼痛:心下痛,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
2)發熱:日脯所小有潮熱,即15時-17時發熱。
3) 不大便:五六日。
4)腹診: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拒按,按之石硬。
5)舌象:舌上燥而渴,舌質老黃,苔黃厚膩。
6)脈象:寸脈浮、關脈沉,沉緊有力或浮滑,關脈明顯。
7)其他:短氣、躁煩、心中懊憹、噁心嘔吐、躁擾不寧等。
-
3 # 純鈞LHGR
結胸證,指邪氣結於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狀有兩類:一類為胸脅部有觸痛,頭項強硬,發熱有汗,脈寸浮關沉等;一類為從心窩到少腹硬滿而痛,拒按,大便秘結,口舌乾燥而渴,午後稍有潮熱,脈沉結等。
結胸證發病原因,是由於太陽病攻下太早,以致表熱內陷,與胸中原有水飲結聚;或不因誤下,由太陽內傳陽明,陽明實熱與腹中原有水飲互結而成。胸脅有觸痛,頸項強硬,微汗或但頭汗出的,為熱與水相結,稱為“水結胸”。又稱“水氣結胸”,或“水熱結胸”。心窩部至少腹硬痛拒按、便秘,午後微有潮熱的,稱為“實熱結胸”。此外,還有“小結胸”、“大結胸”、“血結胸”、“寒實結胸”等。
那麼,像《傷寒論》中所舉的例子,太陽表證未罷而誤用下法,出現自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手不可近的證候,此為大結胸;
痰熱互結,症見胃脘部硬滿、壓痛、舌苔黃微膩、脈象浮滑等,這叫小結胸;
邪熱與血結聚胸脘,症見胸脘間滿而微硬,不可按,其人善忘,小便反利而口不渴,這叫血結胸;
太陽病誤用冷水淋洗、邪熱被寒氣所阻抑,水寒傷肺,寒氣結於胸中所致,症見胸痛、心煩、不渴、不發熱等,這種叫寒實結胸。
我們主要應去認識的,是結胸證有內傷外感之別。
內傷結胸,主要是由於寒飲凝於賁門之間,遏抑胃氣不能上達,阻隔飲食不能下降。以此來說,胸中大氣下陷,兼寒飲結胸者,尤為難治。看了一下其他回答,這樣的患者交給他們,估計患者是掛定了。
外感結胸,傷寒與溫病的情況都有。傷寒降早可成結胸,溫病即非降早亦可成結胸,總之是外感之邪內陷與胸中痰飲互結造成的結果。但不論原因,治法大致相同,《傷寒論》中的大陷胸湯及大陷胸丸,俱為治外感結胸良方,臨證須斟酌病之輕重淺深,視具體情況而定。
-
4 # 使用者608191596882
說到結胸,14年前有一個病人給我的印象最深。當時我西轉中才2年。因為那個病人來看的時間最長。她相信你才來找你,我也一直在找資料,但也沒看好。現在想想可能是小結胸,我當時也沒明確,我當時診斷為瀉心湯證。近幾年沒見過這種病證了。病人舌紅,脈沉,腰痛,心下痛,少腹痛,也沒到痛不可及的地步,按之才痛。帶下色黃,小便黃,大便時溏。西醫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結腸炎,婦件炎,腰椎間盤脫出。系統性西醫治療3月,具體不詳。血生化正常,做過胃鏡,腸鏡,鋇餐,腰推CT片。這幾年現在想想,極有可能是小結胸。想想這事我一直覺的對不住她的信任。
-
5 # 老曹偉慶
傷寒論中的結胸症,是水與氣所結,脈遲名大結胸,按之始痛,脈浮滑,名小結胸,邪氣在脈絡,若無熱症,名寒實結胸。
-
6 # 針灸罷霸道靜思
病位在肌肉和腹膜之間,也就是像現在醫學的腹膜發炎,不過中醫分的很細緻,分寒結,熱結,水與熱結等多種因素造成的發炎,所以方子要有區別。就像感冒也是分類很細,病位有太陽病,少陽病,陽明病,少陰病,厥陰病,太陰病。也是人們常說的六經辨證,仔細分析就是風、寒、溼、暑、燥、熱。給人體造成的疾病因素和傳遍過程。更說明因為醫者誤治造成的疾病變化。結胸也是一種結果。
-
7 # 科普域
如果你不是一個小孩子,你應該記得或者聽說過八九十年代小孩吃寶塔糖打蟲藥的事情吧,一個擁有發展了幾千年的中醫的國家,幾乎人人都有蛔蟲病,只能依靠蘇聯的幫助從一種特殊的植物裡提純某種成分去消滅蛔蟲,幾千年,連個蛔蟲都搞不定,你說中醫還有什麼資格吹牛逼?
到現在,很多的人胃病都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中醫有辦法治療嗎?沒有,還是得靠現代醫學才能根治!所以,有點科學素養的人都不可能信中醫那套陰陽五行的吹牛逼理論!醒醒吧!
-
8 # 使用者55127447378
不用雲裡霧裡,稍有一點中醫學知識的人一眼就可看出這次所謂的冠肺就是結胸症!
遺憾的是早提出大小陷胸湯可用,非用不可,但在這次中醫治療中使用為零。
回覆列表
熱邪傷津,導致胃內容物變稠難運而阻礙胃部所致,但也有胃寒失運導致的,也有暴飲暴食導致的……
一定要分辯清楚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