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124770798001
-
2 # 黑馬影視G
成語有:老驥伏櫪、塞翁失馬、寧折不彎、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勵精圖治、披荊斬棘、逆流而上、全力以赴、不遺餘力。
1、老驥伏櫪 [ lǎo jì fú lì ] 比喻人雖年老,仍有雄心壯志。驥(jì):好馬。櫪(lì):馬槽。
出 處: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翻譯:老馬站在槽頭,還想著馳騁千里。
2、塞翁失馬 [ sài wēng shī mǎ ] 比喻雖然受到暫時的損失,但也許因此得到好處。常與“安知非福”連用。
出 處:《淮南子·人間訓》裡說,古時有個住在邊塞的老人丟了一匹馬,後來這匹馬居然帶了一匹好馬回來。
3、寧折不彎 [ nìng zhé bù wān ] 本指白楊木受到外力作用,只會斷折,不會彎曲變形。後用來比喻寧可死也絕不屈服妥協。
出 處:《齊民要術·卷五·種榆白楊》:“白楊性甚勁直,堪為屋材,折則折矣,終不曲撓。”
翻譯:白楊長的筆直,可以做為造房子的材料,能夠折斷,但是不彎曲。
4、百折不撓 [ bǎi zhé bù náo ] 也說百折不回。形容意志堅強,屢受挫折而不屈服。撓(náo):彎曲。
出 處:《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翻譯:可以把年幼的君主託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政權託付給他,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而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是君子啊!”
5、自強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出 處:《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翻譯: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
6、勵精圖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振奮精神,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
出 處:《宋史·神宗紀贊》:“厲(勵)精圖治;將大有為。”
翻譯: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會有大的作為。
7、披荊斬棘 [ pī jīng zhǎn jí ] 比喻在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重重困難。披:撥開。荊、棘:泛指山野叢生的多刺小灌木。
出 處:《後漢書·馮異傳》:“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翻譯:為我清除障礙、奪取關中。
8、逆流而上 [ nì liú ér shàng ] 即逆水前進。比喻迎著困難而上。
出 處:《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
翻譯:逆著流水去找她。
9、全力以赴 [ quán lì yǐ fù ]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進去。
10、不遺餘力 [ bù yí yú lì ] 指毫無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遺:保留。
出 處:《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
回覆列表
見義勇為助人為樂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遵紀守法循規蹈矩嫉惡如仇尊老愛幼積極進取專門利人公而忘私先人後己毫不利己捨己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