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岔路口54932218

    聰明而勤快的人,聰明而懶惰的人,愚蠢而懶惰的人,愚蠢而勤快的人。這四種人中,拿第三和第四的比,我只能說半斤八兩。

  • 2 # 我乃一平凡之人

    當然是崇禎更昏啦!勤勞,節約,或者說好人,不是作為好皇帝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皇帝,最基本要轉得動朝政,派得動朝臣,推得動社會,天啟能做到,就算是利用閹黨對抗制衡文官集團,而崇禎則不懂這些,孤獨地對抗那些油滑的文官集團,結果什麼事都推不動,累死了自己,拖垮了國家,是為昏!

  • 3 # 在下古麒

    崇禎皇帝談不上昏庸吧,雖然崇禎皇帝有些剛愎自用,猜忌朝臣的毛病,直接導致了大明王朝日薄西山,氣數全盡,但總體來說,朱由檢還是很有上進心的。只不過是天不遂人願,大廈將傾,朱由檢也是獨木難支,最終只得煤山自盡,以身殉國。

    而我們再來看一下天啟皇帝朱由校,朱由校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他在位期間,不問政事,一心擺弄木匠手藝,痴心於木匠活當中,樂此不彼。可是,他在傳承木匠經典的同時卻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角色,致使大明王朝落入太監魏忠賢手中,致使整個大明王朝風雨飄搖。

    也許是因為爺爺與父親的關係,朱由校自幼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等到真的即位成帝,卻是一個文化程度很低的“文盲皇帝”,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朱由校對朝政事務的興趣遠遠弱於自己喜愛的木匠事業,沒有足夠的文化事理來做支撐,朱由校做皇帝可謂之辛苦,只能在乳母客氏的忽悠之下將權力交給了魏忠賢。

    在朱由校驚嚇過度病痛纏身時,他就開始考慮將自己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朱由檢。他將朱由檢叫入自己的房間,同他說:“來,吾弟當為堯舜。”對朱由檢的殷殷期盼可見一斑。他深知自己不是一位好皇帝,也明白明朝在他的統治下百病纏身,苟延殘喘,所以他希望勝過他百倍的弟弟朱由檢能夠力挽狂瀾,挽救大明王朝這艘闊海扁舟。

    朱由檢在哥哥的拜託下接過了正值內憂外患的爛攤子,這一年,他才十六歲。即位後,他首先就大刀闊斧的清除魏忠賢一黨,並且整頓吏治,平反冤獄。縱觀歷史列朝,朱由檢都是位數不多勤於政事的皇帝。但是努力不代表就一定有回報,朱由檢並沒有如願的將明朝重新帶回原來的軌道。

    山雨欲來風滿樓,明朝的亡國氣象早就是有目共睹的。崇禎元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崇禎十四年,瘟疫爆發,十室九空,戶丁盡絕,流民不斷。國庫空虛,朝臣卻中飽私囊,當真是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最終,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煤山自盡,上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撇開“昏庸”一詞而言,如果讓我將天啟與崇禎兩相對比,從勤政為公的方面來看,我會傾向於後者。畢竟作為皇帝,作為一國之君,百姓們所需要的是崇禎這樣的勤政皇帝,而不是不理朝政的天啟。

  • 4 # 唐奕兮

    昏庸談不上,天啟聰慧精明,不方便乾的事,那他知道找個代理人(魏忠賢),比如東林黨被壓死死的,也知道向誰要錢,農民稅收低,資本地主礦主等商人交多,軍事上,建奴也沒有啥戰略性勝利了。崇禎這個人吧,當皇帝不能算昏庸,但這人性格剛愎自用,還多疑,沒點本事還自我感覺良好,啥也不懂,治國能力有限。

  • 5 # 月下645

    又不是皇帝說了算,比這個有什麼用。還不如比比那些清正廉明為民請命的進士黨徒,有多尸位素餐翫忽職守以權謀私公器私用

  • 6 # 硃紅血2233

    我就說一句,天啟皇帝在位期間明朝尚能對後金保持戰略攻勢,西北農民起義也沒有出現,天下基本平靜(除了江南所謂的抗稅事件……具體怎麼回事大家都懂的!)而到了崇禎朝,明朝對後金的戰略進攻徹底轉向了防禦,並且越來越力不從心了,西北農民起義烽煙盡起,國家整體走向了混亂!另外天啟皇帝被黑的不要不要的起源於一本宦官急於脫罪(此人被認為的九千歲一黨,崇禎登基後逼死魏忠賢清查其黨羽)的書《酌中志》!實際上查閱《熹宗實錄》中的記載並沒有後來《明史》中那樣的,而是完全不一樣的天啟皇帝!

  • 7 # 歷史動車

    細想,這是一個很可笑的問題。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這是史學界的主流觀點。

    萬曆十五年以後,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就像身患絕症的病人,隨時都有可能掛掉。而朱由校朱由檢兄弟倆就是這個捶死病人的主治醫師,他倆醫術的高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發生了幾件大事,先是大明朝“精神領袖”海瑞去世,半年後,一代戰神戚繼光病逝家中、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清算也告一段落。萬念俱灰的朱翊鈞開始自暴自棄不理朝政。

    整個大明朝風雨飄搖。他在等待氣數,只要氣數一到就宣告死亡。

    然而,氣數很快就到了。

    什麼是“氣數”?說白了就是保質期。商品有保質期,食品有保質期,王朝也有保質期。王朝的保質期大概三百年左右。唐朝289年、宋朝31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在西安集結所有兵力向北京進發。這一年是屬於他的氣數,他將終結這個已延續了二百多年的帝國。

    在出發前,他發了一道榜文:“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雖然之前從沒聽說過李自成自學過易經卜卦之類的本事,但這次他卻說對了。

    崇禎上臺前,憋足了勁兒幹掉了那個死太監。本想過幾天太平日子,可又出來黨爭。緊接著後金入侵,袁崇煥毛遂自薦承諾五年收復遼東。崇禎說好,你去吧,要多少錢你隨便拿。五年後遼東不但沒收回來,還被皇太極打到了北京城下。

    好容易把後金送走,尋思臥薪嚐膽忍幾年。等把國內經濟建設搞上去之後,再去收復黃龍府。可又趕上百年不遇大旱,又出來好多人造反。

    派兵平叛。可打跑了一夥,又出來一夥。好容易把張獻忠趕到四川、把李自成趕到山裡,正準備一鼓作氣……

    皇太極又來了

    好吧,接著打。一打就是大半年,等清軍走後,之前被打跑的那些人又都出來了。

    大旱,連續三年的大旱。

    據現代專家研究,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旱災就發生在崇禎十五年,而且是連續三年。中國歷史上最冷的冬天,發生在崇禎十六年。

    明朝的滅亡真的是天意,不信也得信。

    崇禎很努力了,他每天要工作十六個小時,沒有節假日,沒有黃金週,沒有加班費。每天上班,不是跟言官吵架,就是看黨派之間相互吵架。

    他吃的很少,穿的很破,每晚只睡五六個小時。這麼少的睡眠時間還經常被被噩耗吵醒。

    他夜以繼日的幹,擼起袖子玩命的幹。他始終沒有放棄,直到兵臨城下的那一天。

    崇禎是不幸的,雖然他已經很努力了。可比不幸還要不幸的,是他所做的這一切努力終究要失敗。

    崇禎與大他六歲的哥哥天啟誰更昏庸我不知道,也不去做這口舌之爭。可我肯定的說,崇禎更加的努力。

  • 8 # 宋安之

    若說昏庸,自然是天啟帝朱由校昏庸了。

    崇禎帝壓根就不能說是昏庸好嗎,崇禎帝這個人其實很難評價,不能說他是昏君、庸君,但更不能說他是聖主、明君。

    崇禎帝自17歲匆忙登基以後,就像是一個努力奔跑的孩子,卻因為不會帝王心術,只能看似很努力,卻是越跑越不對,最後只能淒涼落幕。

    要說昏庸,木匠皇帝朱由校肯定昏庸了。

    當然也不排除一種可能,那就是朱由校登基時,在萬曆後期就已經一黨獨大的東林黨,此時已經是尾大不掉了,所以朱由校想到了一個明朝皇帝慣用的招數,就是重用太監魏忠賢,以魏忠賢的閹黨來壓制東林黨。

    等到雙方鬥個兩敗俱傷的時候,天啟帝再出來收場。不過可惜的是,天啟帝卻因為落水生病而死,早早的死去,使人也捉摸不透這位皇帝是真的昏庸呢,還是放長線釣大魚呢。

  • 9 # 雲淼100666656

    先說天啟帝朱由校,歷史人稱木匠皇帝,明朝總出一些奇葩皇帝,一個皇帝喜歡做木匠,這也沒誰了。寵信魏忠賢、客氏,弄得朝廷烏煙瘴氣,最後自己落水而死。

    再說崇禎帝朱由檢,一上臺就弄死魏忠賢,又勤政愛民,被當時視為中興之主。這個中興之主啥都聽東林黨的,搞到後面東林黨完全設有制約;好吧!東林黨是君子,但壞事的往往是君子,所以朱由檢想當一個好皇帝,卻不是一個好皇帝。

  • 10 # 撫冥

    感謝邀請!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是天啟皇帝,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他和其他幾位“藝術類”皇帝宋徽宗、南唐後主李煜等其實屬於一類人——命運讓我做皇帝,但我更適合搞藝術。天啟重用閹黨,親手把魏忠賢樹立成為九千歲,醉心於木工創作,當甩手掌櫃,屬於心中無國事的皇帝,但魏忠賢事實上在當時是可以鎮得住場面的,從魏忠賢死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來看,重用魏忠賢不能說一無是處。天啟是心無社稷的典型代表,但他並沒有大多數人感覺的那樣昏庸。再來看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崇禎帝,繼位伊始便勵精圖治,搞掉魏忠賢撥開烏雲見青天,但真的見青天了嗎?為了減縮開支,不顧客觀實際,進行精簡機構的改革,結果包括原來的國辦招待所經理李自成在內的大量低階官吏失業了,農民起義的內亂逐漸席捲全國,在遼東戰區用人存在重大失誤,導致國土失守、節節敗退。治國上可以說昏招連連,加上恰逢傳說中的小冰河期,天氣乾旱,財政吃緊,最終吊死煤山謝幕。崇禎是有重整山河、振興社稷理想的,個人也是比較聰明和果斷的,但卻有一個當皇帝的致命缺點——多疑而缺乏自信,明末其實不缺名將,但崇禎屢屢因多疑和對自己缺乏自信的性格導致用人不當和政策失誤,最終沒能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將覆。崇禎有治國之志,無治國之能。天啟與崇禎誰更昏庸,讀者自己品味。純屬個人觀點,請輕拍。手機手打,望多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臺電腦上如何裝兩個xp系統(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