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升平年間,有一天,一個身穿麻衣,腳著雙耳草鞋的老道,來到金沙這個地方。他抬頭西望,只見前面群巒疊嶂,三座巨峰,劈地摩天,不禁連聲讚道:“好山!好山!”忙向老農打聽。老農說:“我家三代住在這裡,也不知叫什麼山。聽老輩人說,這山峰上面,常有異光紫雲出現。”老道心想:山上既有異光紫雲,決非俗境,何不就此上去拜謁拜謁!
他一邊攀登,一邊觀賞,不覺來到一片密林中,忽見濃蔭深處有一間簡陋的茅屋,一個書生模樣的老人正在灶下燒火做飯,老道便向茅屋走去。那老書生見來了一個年已古稀的出家人,便請入內,留飯留宿。飯後,老書生問起老道法名,從何而來。老道答道:“貧道姓葛,單名洪,賤號抱撲子,本在西湖旁嶺上煉丹。聽說交趾一帶出有丹砂,正要到溝漏山去一趟。路過這裡,因見這三峰奇絕瑰麗,且聽說有異光紫雲凝聚,特來拜謁。”
老書生一怔,忙問:“道長莫非是當朝關內侯葛洪?”
葛洪道:“正是。可我早已棄官入了山門了!請問老先生尊姓,因何一人獨居山林?”
老書生長嘆一聲說:“小弟姓李,名廉山,本在戶部供職。誰知朝政不振,征斂無度,奸佞肆虐,餓殍遍地。皇上不聽忠諫,反而姑息養奸,我一氣之下,告了長假,因此來到了這裡。”
葛洪聽了,忙施一禮:“老先生原來就是當今廉正的李尚書,葛洪失禮了!”
李尚書扶起葛洪說:“如今你我都是清白百姓了,還拘什麼禮呀!不知你因何辭官踏入山門?”
葛洪說:“說來慚愧。想當初我年輕時,糊里糊塗幫廣陵度支陳敏殺了石冰的許多饑民義兵,助紂為虐,罪過不少!為洗手淨身,便辭官入山,煉我丹藥了。”
李尚書說:“道長說得極是,令人敬佩!”
葛洪說:“李尚書,我有一言,不知該說不該說?”
李尚書說:“有何見教,但說無妨。”
葛洪說:“尚書告假隱居,不問世事,潔身自好,倒是自在多了。可是饑民餓殍仍不絕於世,只是你聞若未聞,見若未見罷了!這不是自己騙了自已?”
李尚書一驚:“以你之見呢?”
“不如隨我入山,潛心修道,布揚道義,結廬煉丹,普救眾生!”
李尚書聽了,不由沉思起來。回想在朝供職之時,常聽同僚說:葛洪自小就跟著葛玄弟子鄭隱學煉丹之術,不僅善於醫道,且能以丹藥為百姓治病,百姓都叫他“葛仙”。如若隨他入山,雖然超脫凡塵,免去了許多煩惱,但卻枉讀了數十年的詩書了,落得被人譏笑,於是抬頭便對葛洪說:“此事且容我再想一想。”
葛洪點點頭獨自一人信步來到嶺上,觀賞起月下景色來。這時,遠遠傳來一陣絲竹之聲,十分好聽。葛洪正在驚疑,又見三架五彩祥雲,從天上徐徐落在三峰之上。那三峰頂上便各升起一道祥雲瑞氣把群山照得如同白晝,他又驚又喜。因聽師傅說過,大凡山上有祥雲凝聚,必有大仙降臨。今日祥雲聚於三峰,足見這山絕非俗地了!便連聲喊:“李尚書快來!”李尚書正在屋裡徘徊沉思,聽見喊聲,忙走出來,見此情景,直驚得目瞪口呆。葛洪一把拉過李尚書說:“這三峰,分明是三清列座的仙山,今日既已看見,機緣非淺,你還不快隨我入山,永離凡塵,還等何時?”說罷倒身便拜。
李尚書疑惑地問:“何謂三清?”
“就是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禹余天上清靈寶道君,大赤天太清太上老君。”
“如此說來,李某遵道長之命!”李尚書忙朝葛洪一拜,一把扯下頭上的方巾,掛在一石柱上面,緊隨葛洪,直朝峰頂走去了。這條嶺,後人便叫李尚書“掛冠嶺”。
兩人登上峰頂,卻見三個白髮長鬚老翁盤坐在巨石之上,二老正在下棋,另一老翁在旁觀看。葛洪想這三個老翁個個鶴髮童顏,定然是三清天尊了!正想上前朝拜,突然從身後跳出一隻猛虎,長嘯一聲,直撲葛洪和李尚書。葛洪忙閃身巖後,李尚書躲避不及,“啊呀”一聲嚇癱在地。葛洪扶起他時,三個老翁已各自騎上四不象、梅花鹿、斑虎,駕起祥雲飄然而去了。
葛洪和李尚書朝天拜了八拜,便在玉峰山下結廬定居,築爐掘井,一面煉丹,一面著書立說,宣揚三清教義,丹爐紫煙終日不斷,求賜丹藥的人絡繹不絕。自此,葛洪便被尊為開山始祖,此山便得名為“三清山”。
後人為紀念葛洪,把葛洪施捨丹丸的地方稱為“葛仙觀”。至今,玉京峰下還留有葛洪鑿石而成的煉丹八卦爐、李尚書鑄鐵爐和丹井的遺蹟。丹井口圓,直徑三尺左右,四周石板鋪地,深丈餘,水清如鏡,終年不涸。當年丹爐紫煙將上面一塊巨石燻成紫色,“紫煙石”也因此得名。峰頂三位天尊對弈的石上,棋盤清晰可見,後人便稱為“棋盤石”。
東晉升平年間,有一天,一個身穿麻衣,腳著雙耳草鞋的老道,來到金沙這個地方。他抬頭西望,只見前面群巒疊嶂,三座巨峰,劈地摩天,不禁連聲讚道:“好山!好山!”忙向老農打聽。老農說:“我家三代住在這裡,也不知叫什麼山。聽老輩人說,這山峰上面,常有異光紫雲出現。”老道心想:山上既有異光紫雲,決非俗境,何不就此上去拜謁拜謁!
他一邊攀登,一邊觀賞,不覺來到一片密林中,忽見濃蔭深處有一間簡陋的茅屋,一個書生模樣的老人正在灶下燒火做飯,老道便向茅屋走去。那老書生見來了一個年已古稀的出家人,便請入內,留飯留宿。飯後,老書生問起老道法名,從何而來。老道答道:“貧道姓葛,單名洪,賤號抱撲子,本在西湖旁嶺上煉丹。聽說交趾一帶出有丹砂,正要到溝漏山去一趟。路過這裡,因見這三峰奇絕瑰麗,且聽說有異光紫雲凝聚,特來拜謁。”
老書生一怔,忙問:“道長莫非是當朝關內侯葛洪?”
葛洪道:“正是。可我早已棄官入了山門了!請問老先生尊姓,因何一人獨居山林?”
老書生長嘆一聲說:“小弟姓李,名廉山,本在戶部供職。誰知朝政不振,征斂無度,奸佞肆虐,餓殍遍地。皇上不聽忠諫,反而姑息養奸,我一氣之下,告了長假,因此來到了這裡。”
葛洪聽了,忙施一禮:“老先生原來就是當今廉正的李尚書,葛洪失禮了!”
李尚書扶起葛洪說:“如今你我都是清白百姓了,還拘什麼禮呀!不知你因何辭官踏入山門?”
葛洪說:“說來慚愧。想當初我年輕時,糊里糊塗幫廣陵度支陳敏殺了石冰的許多饑民義兵,助紂為虐,罪過不少!為洗手淨身,便辭官入山,煉我丹藥了。”
李尚書說:“道長說得極是,令人敬佩!”
葛洪說:“李尚書,我有一言,不知該說不該說?”
李尚書說:“有何見教,但說無妨。”
葛洪說:“尚書告假隱居,不問世事,潔身自好,倒是自在多了。可是饑民餓殍仍不絕於世,只是你聞若未聞,見若未見罷了!這不是自己騙了自已?”
李尚書一驚:“以你之見呢?”
“不如隨我入山,潛心修道,布揚道義,結廬煉丹,普救眾生!”
李尚書聽了,不由沉思起來。回想在朝供職之時,常聽同僚說:葛洪自小就跟著葛玄弟子鄭隱學煉丹之術,不僅善於醫道,且能以丹藥為百姓治病,百姓都叫他“葛仙”。如若隨他入山,雖然超脫凡塵,免去了許多煩惱,但卻枉讀了數十年的詩書了,落得被人譏笑,於是抬頭便對葛洪說:“此事且容我再想一想。”
葛洪點點頭獨自一人信步來到嶺上,觀賞起月下景色來。這時,遠遠傳來一陣絲竹之聲,十分好聽。葛洪正在驚疑,又見三架五彩祥雲,從天上徐徐落在三峰之上。那三峰頂上便各升起一道祥雲瑞氣把群山照得如同白晝,他又驚又喜。因聽師傅說過,大凡山上有祥雲凝聚,必有大仙降臨。今日祥雲聚於三峰,足見這山絕非俗地了!便連聲喊:“李尚書快來!”李尚書正在屋裡徘徊沉思,聽見喊聲,忙走出來,見此情景,直驚得目瞪口呆。葛洪一把拉過李尚書說:“這三峰,分明是三清列座的仙山,今日既已看見,機緣非淺,你還不快隨我入山,永離凡塵,還等何時?”說罷倒身便拜。
李尚書疑惑地問:“何謂三清?”
“就是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禹余天上清靈寶道君,大赤天太清太上老君。”
“如此說來,李某遵道長之命!”李尚書忙朝葛洪一拜,一把扯下頭上的方巾,掛在一石柱上面,緊隨葛洪,直朝峰頂走去了。這條嶺,後人便叫李尚書“掛冠嶺”。
兩人登上峰頂,卻見三個白髮長鬚老翁盤坐在巨石之上,二老正在下棋,另一老翁在旁觀看。葛洪想這三個老翁個個鶴髮童顏,定然是三清天尊了!正想上前朝拜,突然從身後跳出一隻猛虎,長嘯一聲,直撲葛洪和李尚書。葛洪忙閃身巖後,李尚書躲避不及,“啊呀”一聲嚇癱在地。葛洪扶起他時,三個老翁已各自騎上四不象、梅花鹿、斑虎,駕起祥雲飄然而去了。
葛洪和李尚書朝天拜了八拜,便在玉峰山下結廬定居,築爐掘井,一面煉丹,一面著書立說,宣揚三清教義,丹爐紫煙終日不斷,求賜丹藥的人絡繹不絕。自此,葛洪便被尊為開山始祖,此山便得名為“三清山”。
後人為紀念葛洪,把葛洪施捨丹丸的地方稱為“葛仙觀”。至今,玉京峰下還留有葛洪鑿石而成的煉丹八卦爐、李尚書鑄鐵爐和丹井的遺蹟。丹井口圓,直徑三尺左右,四周石板鋪地,深丈餘,水清如鏡,終年不涸。當年丹爐紫煙將上面一塊巨石燻成紫色,“紫煙石”也因此得名。峰頂三位天尊對弈的石上,棋盤清晰可見,後人便稱為“棋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