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尚佰森菸酒文化

    古代的詩詞文化悠久,寓意深淵,正在進一步加強學習,我個人表露一下對近代詩人的情意,毛澤東《沁園春.雪》這首詩由心到骨子喜歡,敬意,同時也是自己引領出深淵的方向。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 2 # 連北馳

    戰火爭雄年代的大才子-曹植

    縱覽古今,大浪流沙,無數文人騷客創作出了無數的詩詞,它們當時或者流傳於廟堂之中,或者在民間傳唱,總之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都是產生過影響圖經過歷史的篩選留下的精華,讓我們至今能夠去感受歷史的厚重,感受文字的魅力,感受旋律的力量。

    而在中國詩詞的星空中,一個人的作品給了我極大的心靈震撼,他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三曹”之一 -曹植。曹植創作過許多詩,他的賦也很有名,那首《洛神賦》至今讓人稱頌。透過他的詩賦,我們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烈火紛爭和,感受到了那個時代人們磅礴的生命力。

    那是一個天崩地裂,斗轉星移,人民處於水深火熱,英雄希望改造天地的三國時代,曹植恰恰是這一時期的見證者,他透過詩幅表達了他的所見、所聞、所感及所想。

    作為一代梟雄曹操的兒子,他寫了很多關於戰場男兒的詩。比如在《白馬篇》中他描述了一個驍勇善戰、愛國離家,一心守邊關的軍人形象,特別是最後一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一千多年後的今天讀來,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人們捨身為國的的情懷和捨我其誰的擔當。

    曹植的《雜詩》七首我也非常的喜歡,既有“行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的對遠方親人離去的不捨,也有“類此遊客子,捐軀遠從戎”對軍人離苦、捨身為國的同情,有諸如《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歡會難再遇,芷蘭不重榮》等描述軍嫂思念遠方丈夫之情傷的詩句。七首詩描述了戰士精忠報國,建立功勳的抱負,也對未上戰場,留在家中思念軍中親人的普通民眾給予了關注。

    神作《洛神賦》中,曹植表面上描述的是洛水之神,實際上是將情人的形象當做神來描述,華美之辭藻,想象之豐富,感情之細膩,令人歎為觀止,讓我們感受到了曹植對於愛情的極度的渴望,也驚歎於他天馬行空的才華。

    除了以上這些,曹植還有許多其它優秀的作品,或描述友情、親情,或描述沙場、將士,或刻畫九天之仙人,或寫人間百態等等,其感情世界非常豐富,有著對自由、功勳、愛情等美好事物的嚮往,也有對人間不幸,親人離別的同情,亦有針砭時弊的犀利。總之曹植是一個天賦英才的有心之人,他用自己的妙筆為我們勾勒出了三國時代的脈動,寫出三國時代人的狀態,非常精彩。

    曹植其人、其詩、其賦,也深深地影響了後代的人。在詩仙李白的身上我看到了曹植的影子,我也想到了我們這個浩浩蕩蕩的大時代。我輩當如何?

  • 3 # 記憶中的大橡樹

    我認為《春江花月夜》寫得最好,因為它表達了人類那種普遍的情感,文學之中附著人生的思考,兼有大哲學家的水平。杜甫之“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那不過就一窮小子臨時起意而已。李白之“抽刀斷水水更流”說得不錯,但不通透。《春江花月夜》則不但文字美,說理也能服人,令人不自主地就進入那個境界了,橫絕唐詩,不算誇張。

  • 4 # 遠望C

    最喜歡的應該是杜甫,至於我為什麼喜歡杜甫,且聽我娓娓道來!

    中國是詩的國度,尤以唐詩為盛。唐代的詩壇更是人才輩出,“詩仙”、“詩聖”、“詩佛”各領風騷數百年。我想,對於杜甫,大家都應該很熟悉吧?杜甫(712 -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一般認為出生於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經歷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過程。因此,與詩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對國家的憂慮及對老百姓的困難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詩被稱作“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因為杜甫見證了唐代由盛到衰的過程,所以他的詩大多是憂國憂民,體現老百姓的疾苦的,他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而他的詩被稱作“詩史”。而就是他對老百姓的同情,他的憂國憂民使我喜歡他。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這是杜甫自傷貧困的“歌”,面對苦難的處境,杜甫不止於哀嘆自己的遭遇,而是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免受其苦。並且表達出寧苦己以利人的高尚情懷。這種先人後己的精神境界,激勵和感染了我,他的推己及人,他的高尚情懷,使人為之動容啊。

    然而杜甫的仁愛精神絕不僅限於此,甚至是一些與己無關但和自己有同樣命運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著儒家所倡導的仁愛精神處理與偶然相逢的人們的關係的。

    晚年,他逃避戰亂、漂泊湖湘,深感“亂世少恩惠”(《宿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減米散同舟,路難思共濟”(《解憂》),並沒有因為個人的苦難而減少對他人的同情。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忘“愛人”之心,並付諸實踐,這是很難的。讀杜詩會感到最難得的是,杜甫時時刻刻關注著弱者的不幸,並用他寬廣的心胸去溫暖這冰冷的世界。

    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與他生活的時代和自身曲折的經歷,以及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杜甫生活和創作的時代正是唐王朝由極盛走向衰落的轉變時期,他在困居長安的十年中,由於失意和貧困,以深深感受到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危機,並在不少詩中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亂之後,由於他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寫下了不少反映當時現實的詩篇,無不流露出其憂國憂民的思想。

  • 5 # 早安樂讀

    我想喜歡一首詩,大概是因為喜歡寫詩的人吧?

    唐代的詩人裡,我最喜歡的是王維。不為別的,就為那一首“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冷清而不落寞,這種情調,再沒有第二個人寫得出來。後來讀了再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的好詩,也無法撼動王維在我心裡的地位。

  • 6 # 楚韻春秋

    提到詩詞,大家都會想到唐宋時代的那些詩詞大家們。在世人眼裡,唐朝盛行詩歌,而在宋朝則是流行長短句,也就是詞。然而這並非代表其他朝代就沒有詩詞大家了。在清朝,便有一人,足以與唐宋詩詞各大家相抗衡,可以說代表了清時期的頂峰詩詞,他就是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字容若,清初大學士明珠長子,他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少年得意,屬於有錢還優秀有錢能拚爹的那種人。納蘭在詩詞方面有極高的造詣,被後人譽為“清詞三大家”之一,也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在他詩詞成就最為巔峰的時代,甚至出現了“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的現象,算得上古時候偶像級別的詞人。遺憾的是他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首納蘭的傳世之作,大家耳熟能詳,極盡哀婉遺憾。人生若只如初見,可不可以讓一切不要發生,是不是一切可以重頭再來,沒有開始,沒有初見,沒有相思,沒有結束。納蘭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我喜歡納蘭容若的詩詞,如今再讀他的詞,還是那麼美。他的一首《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寫盡了鄉夢惆悵,抒發了情思綿長,語言淳樸而意境深遠。我也有仿納蘭詞風的《長相思》一首,寫自己長駐外地,思念家鄉親人之情,現分享以結束回答。

    長相思

    風一程,雨一程,風雨傷花又遠行,幾時春日晴。

    鶯一聲,雁一聲,啼斷鄉心一夜燈,月明已五更。

  • 7 # 郝實潤

    辛棄疾的詩。辛棄疾年輕時就有一腔報國志,拳拳抗金心。曾經獨闖敵營,斬殺叛徒。他組織的義軍,所到之處威震敵膽。可惜南宋小朝廷,只顧自己的小算盤,而不願抗敵收復失地,救萬民於水火。對於滿腔熱血的辛棄疾,不僅不加重用,反而日益冷落。辛氏報國無門,愁腸百結,因而所寫之詩,有事可敘,有情可抒,絕非無病呻吟之作可以比擬。一般文人的詩詞,雖風花雪月,詞藻華麗,讀來朗朗上口,卻失於軟綿無為,不似辛詩,充滿了愛國熱情,感情真摯細膩,英雄氣概躍然紙上,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n7系統開啟防火牆出錯顯示0x6D9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