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作“瑞腦銷於金獸”解。
“瑞腦”即一種香料,比如現在的“樟腦”;
“銷”即“銷燬”、“燒燬”,意為燒香;
“金獸”即黃色的獸型香爐。
全句的意思:在一種黃銅鑄造的獸型香爐裡焚燒一種叫“瑞腦”的香料。
上片與秋涼情景,由白天寫到夜晚,愁苦孤獨之情充滿其中。首二句就白晝來寫:“薄霧濃雲愁永晝。”這“薄霧濃雲”不僅佈滿整個天宇,更罩滿詞人心頭。“瑞腦消金獸”,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無聊,同時又烘托出環境的悽寂,天氣陰沉,香已燃盡渲染寂寥無聊的環境氛圍,
“
佳節又重陽”點明時令,也暗示心緒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時本應該夫妻團圓、共同飲酒賞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會“玉枕紗廚,夜半涼初透”的。這種涼,既是身體之涼,更是心裡之淒涼,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玉枕紗廚”這樣一些具有特徵性的事物與詞人特殊的感受中寫出了透人肌膚的秋寒,暗示詞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貫穿“永晝”與“一夜”的則是“愁”、“涼”二字。深秋的節候、物態、人情,已宛然在目。這是構成下片“人比黃花瘦”的原因。下片則倒敘黃昏時獨自飲酒的悽若。古人在舊曆九月九日這天,有賞菊飲酒的風習。唐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中就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之句。宋時,此風不衰。所以重九這天,詞人照樣要“東籬把酒”直飲到“黃昏後”,菊花的幽香盛滿了衣袖。然而她,卻不禁觸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方的親人,這兩句寫的是佳節依舊,賞菊依舊,但人的情狀卻有所不同了:末尾三句設想奇妙,比喻精彩,“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上下對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異趣之感。匆匆離開東籬,回到閨房,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人感到一陣寒意,聯想到把酒相對的菊花,頓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於是,末句“人比黃花瘦”,更成為千古絕唱。這三句,共同創造出一個悽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在這首詞裡,雖然寫的是思親,但是卻沒有出現思親或相思之苦的語句,而是用了敘事的方式,表達出深深的思親的愁苦。顯的很沉重高雅。 古詩詞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屢見不鮮。如“人與綠楊俱瘦”(宋無名氏《如夢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宋程垓《攤破江城子》),“天還知道,和天也瘦。”(秦觀《水龍吟》)等等。但比較起來卻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寫得這樣成功。原因是,這首詞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結合得十分緊密,比喻巧妙,極切合女詞人的身份和情致,讀之親切。五
總結詞的意境透過描述了重陽佳節作者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淒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與孤寂的心情。補充資料:據說李清照將這首詞寄給在外做官的丈夫趙時誠後,趙時誠讚賞不已,自愧寫詞不知妻子,卻又想要勝過她,於是杜門謝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詞五十首,並將李清照的這首詞夾雜其中,請友人陸德夫評論。陸德夫細加玩味後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是本詞的最後三句。
應作“瑞腦銷於金獸”解。
“瑞腦”即一種香料,比如現在的“樟腦”;
“銷”即“銷燬”、“燒燬”,意為燒香;
“金獸”即黃色的獸型香爐。
全句的意思:在一種黃銅鑄造的獸型香爐裡焚燒一種叫“瑞腦”的香料。
上片與秋涼情景,由白天寫到夜晚,愁苦孤獨之情充滿其中。首二句就白晝來寫:“薄霧濃雲愁永晝。”這“薄霧濃雲”不僅佈滿整個天宇,更罩滿詞人心頭。“瑞腦消金獸”,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無聊,同時又烘托出環境的悽寂,天氣陰沉,香已燃盡渲染寂寥無聊的環境氛圍,
“
佳節又重陽”點明時令,也暗示心緒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時本應該夫妻團圓、共同飲酒賞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會“玉枕紗廚,夜半涼初透”的。這種涼,既是身體之涼,更是心裡之淒涼,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玉枕紗廚”這樣一些具有特徵性的事物與詞人特殊的感受中寫出了透人肌膚的秋寒,暗示詞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貫穿“永晝”與“一夜”的則是“愁”、“涼”二字。深秋的節候、物態、人情,已宛然在目。這是構成下片“人比黃花瘦”的原因。下片則倒敘黃昏時獨自飲酒的悽若。古人在舊曆九月九日這天,有賞菊飲酒的風習。唐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中就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之句。宋時,此風不衰。所以重九這天,詞人照樣要“東籬把酒”直飲到“黃昏後”,菊花的幽香盛滿了衣袖。然而她,卻不禁觸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方的親人,這兩句寫的是佳節依舊,賞菊依舊,但人的情狀卻有所不同了:末尾三句設想奇妙,比喻精彩,“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上下對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異趣之感。匆匆離開東籬,回到閨房,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人感到一陣寒意,聯想到把酒相對的菊花,頓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於是,末句“人比黃花瘦”,更成為千古絕唱。這三句,共同創造出一個悽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在這首詞裡,雖然寫的是思親,但是卻沒有出現思親或相思之苦的語句,而是用了敘事的方式,表達出深深的思親的愁苦。顯的很沉重高雅。 古詩詞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屢見不鮮。如“人與綠楊俱瘦”(宋無名氏《如夢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宋程垓《攤破江城子》),“天還知道,和天也瘦。”(秦觀《水龍吟》)等等。但比較起來卻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寫得這樣成功。原因是,這首詞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結合得十分緊密,比喻巧妙,極切合女詞人的身份和情致,讀之親切。五
總結詞的意境透過描述了重陽佳節作者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淒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與孤寂的心情。補充資料:據說李清照將這首詞寄給在外做官的丈夫趙時誠後,趙時誠讚賞不已,自愧寫詞不知妻子,卻又想要勝過她,於是杜門謝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詞五十首,並將李清照的這首詞夾雜其中,請友人陸德夫評論。陸德夫細加玩味後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是本詞的最後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