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甘肅V視
-
2 # 薩沙
所謂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魯濱遜自己是一個正直、勇敢、嚴謹的人,一生也交到很多非常好的朋友。
第一,倫敦寡婦。
這個寡婦是魯濱遜的好友。
寡婦的丈夫是個英國船長,同魯濱遜是摯友,曾兩次帶著他去非洲航海,幫助他做生意。
不過,船長因為傳染病不幸很快去世,魯濱遜就保持了和他太太的關係。
因為船長和這個寡婦年齡都比魯濱遜大得多,其實是以兄長和保護人的身份出現的。
這個船長帶著魯濱遜去非洲,並沒有收一分錢的費用,只是幫助這個年輕人建立自己的事業。
而寡婦也是很正直,在倫敦幫助魯濱遜儲存200英鎊的貨款。要知道,在當年200英鎊也是很大一筆錢,是魯濱遜航海用命換來的。
然而,魯濱遜第三次航海時候被北非摩爾人俘虜,成為奴隸,輾轉2年多才逃出去,被葡萄牙商船解救運到了南美洲。
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魯濱遜死了,這個寡婦恐怕也是這麼認為的,然而她卻沒有動這筆錢,始終儲存著。
後來魯濱遜在巴西要經營種植園,急需要資金,就在3年後寫了信給寡婦,要求拿出其中100英鎊送到巴西。
要知道,魯濱遜當時已經失蹤了6年了,又沒有任何可以證明他活著的證據,寡婦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吞掉200英鎊。
然而,這個寡婦不但立即將100英鎊交給那個船長,還自己拿出5英鎊感激船長對魯濱遜的救命之恩。
看看,這個女人真的很仁義。
更關鍵是,魯濱遜後來又去了非洲,結果海上遇難,在荒島生活了20多年。所有認為他已經死了,而寡婦再婚後丈夫又死了,陷入窮困潦倒的晚年,這才動用了魯濱遜交給她的100英鎊以活命。
而魯濱遜後來回到英國,寡婦並沒有賴賬,承認自己用了他的錢,非常抱歉。
可見,這個寡婦是非常仁義的,非常重信用,是個難得的正直人。
而魯濱遜後來成為鉅富以後,仍然對寡婦非常信任,將財產交給她管理。
第二,種植園的合夥人。
魯濱遜出海遇難之前,將自己的種植園託付給好友,另一個種植園主人打理。
而等到魯濱遜回來的時候,好友已經將他的種植園和自己的合併起來經營,成為了鉅富。
後來魯濱遜將種植園賣掉,得到數萬葡萄牙金幣,成為鉅富。
有意思的是,他的合夥人其實根本沒有必要這麼做。
合夥人完全可以耍花樣,只是將魯濱遜的種植園維持最低的水平,然而用魯濱遜種植園的資源(奴隸、資金)發展自己的種植園。
但事實上是沒有,合夥人把魯濱遜的種植園當做自己的產業精心打理。
可見,這個合夥人也是非常重視友情和信義的人,對於“生前”好友的託付也是認真執行,不偏不賴。
第三,救了魯濱遜的葡萄牙船長。
這個船長不但救了魯濱遜的性命,還不趁人之危接受魯濱遜所有的財產贈予。
他還主動幫助魯濱遜在巴西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從英國寡婦那裡拿到資金幫他買貨,甚至連寡婦私人感激他的禮金也拿出來買貨。
更重要的是,在魯濱遜將他列為遺產繼承人的20多年後,船長髮現魯濱遜還活著,立即將所有得到的財產歸還。
其實,當時因為投資失敗和海難,船長已經無力歸還所有的財產。
但這個誠實的人寧可自己傾家蕩產,也不願意欠魯濱遜一分錢。
可以說,魯濱遜一輩子真幸運,遇到這麼多好朋友。
回覆列表
魯濱遜的那位寡婦朋友始終替他保管財物魯濱遜把他稱呼成“保管錢財的恩人和忠實的管家”。多感人啊!那位寡婦朋友再嫁人之後又成了寡婦,境況十分悲慘,但她卻沒有用魯濱遜的一分錢財。令我感動的就是那位在非洲海面上救起魯濱遜的船長,他將自己用魯濱遜的錢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魯濱遜,魯濱遜的合夥人也沒有動用魯濱遜的財產。這是多麼感人的一幕啊!至少讓我看慣了野人的殘暴之後又獲得了一些人性的生活。
生活中,一諾千金的甚是少有,但時隔二三十年的諾言,仍舊視諾言值千金的人更是少之少,賣注水肉、盜版碟片,僅僅是為了那區區幾元錢就欺騙消費者,要是讓那些人保管錢財,就等著金屋變草窩吧。
誠心帶來的是一種敘述不完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