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姐自媒體
-
2 # 齊齊的藍色夢想
我家經驗:38.5以下精神好,讓寶寶多喝水,溫水擦額頭手心腳心,脖子腋窩,貼退熱貼;體溫雖然38.5以下,但精神不好渾身沒勁,用銀黃顆粒,根據公斤體重,我家寶吃一包,一天三次。體溫超過38.5度,就要使用退燒藥了,臨床上一般有兩種,美林和泰諾,我家藥箱常備的也就是這兩種,美林的成分是布洛芬懸混液,泰諾的成分是對乙醯胺基酚混懸滴劑,我習慣給孩子用泰諾,裡面配有小滴管,很方便,我家寶現在29斤,給1.5毫升,無論泰諾或者美林24小時內使用不能超過6次,這裡提醒爸媽們,寶寶發燒首先要診斷出病因,不要盲目用藥,搞不清楚的最好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
3 # 尼歐的辣媽咪
首先需要正確認識發燒
【多少度算髮燒】
嬰兒的正常體溫是36-37.8℃。
口腔體溫平均是37℃。
腋下體溫比口腔體溫低0.5-1℃。
直腸體溫要比口腔高0.5-1℃。
但這些數字並不是完全準確的標準,每個寶寶都有自己正常體溫,每天的體溫都可能向上波動1-1.5℃。一個健康寶寶早晨起床時的體溫可能是36℃,而傍晚或者生氣之後的體溫會升到37.8℃。
【怎樣才算發燒】
低燒:37.2-38.3
中度發燒:38.4-39.4 (直腸溫度)
高燒:高於39.5
尼歐麻麻的經驗
耳溫槍或者額溫槍,是最快速安全的測量手段,就是有時可能不太精確,這點不必太糾結。這些儀器溫度區間有顏色的區分,比如綠色,黃色,紅色,分別對應了嚴重程度。
【正確認識發燒】
發燒是一種症狀,本身不是疾病
當人體受到感染時,發燒是正常而健康的反應。但我們都有一種發燒的恐懼症。醫生接到擔心的父母的電話,一半是因為發燒,醫院看急診的則有20%是因為發燒。很對父母誤以為發燒會傷害孩子。
發燒通常說明寶寶的體內正在進行一場戰爭。
當細菌和抵抗細菌的白細胞交鋒時,白細胞就會產生一些叫熱原的物質,導致人體出現如下反應:
首先,它們刺激人體去抵抗細菌,然後把刺激傳達給下丘腦,這些熱原刺激下丘腦提高體溫定位點,讓人體將一種較高的體溫認定為正常。接著,人體開始排出多餘的熱量:血管擴大,透過面板加快散熱,因而導致臉頰發熱,發紅;心跳加速,推動更多血液來面板這裡;呼吸也加快,釋放熱氣;還有出汗,透過蒸發水分讓身體涼下來。
如此說來,發燒有利於抵抗感染,那我們為什麼要治療發燒呢?
發燒既是朋友,又是敵人。發燒除了讓寶寶不舒服,還有,迅速上升的體溫可能會引起熱性驚厥。
【需要關注的情況】
什麼時候需要擔心,什麼時候無須擔心呢?
燒到多高
溫度高並不一定表示病的嚴重。
小部分病毒引起的疾病會導致寶寶高燒(40-40.6℃)。每個寶寶對引起發燒的疾病的反應也各不相同。有些寶寶稍有感染就會燒的很高,有些寶寶即使得了重病也只是稍微有點熱,除非是達到了41.7℃的體溫,否則發燒使對寶寶沒有太多害處,不會燒壞大腦。你的擔心程度應該更多的與寶寶的表現聯絡起來,而不是發燒的溫度聯絡起來。
【寶寶的表現】
你的寶寶的表現,比體溫多高要重要的多。
“他都燒到40℃了,但還是玩的很開心”這種情況就無需太擔心。但是如果寶寶雖然只燒到38.8℃,卻一直無力地躺著,這就需要擔心。寶寶高燒時的表現很關鍵。“雖然燒退了一點,但還是沒精打采”是一個需要擔心的訊號。“他發燒時看起來很不舒服,不過燒退了就好了”則說明可以不用太擔心,但也不能完全保證寶寶沒有得重病。
【需要多擔心的情況】
寶寶連續幾小時或者一整天都病懨懨的;
越來越沒精打采,昏昏欲睡,反應不積極;
臉色蒼白;
面無表情,或看起來很焦慮;
燒退後也沒有好一點;
哭起來沒法安撫,呻吟聲或者哭聲越來越弱;
【可以不那麼擔心的情況】
寶寶的表現沒有變差;
還很活潑,很愛玩,與別人交流時反應正常;
面板顏色沒有變化,而不是因為發燒而臉頰通紅;
愛笑,對周圍感興趣;
燒退後就又恢復了正常;
哭的很響亮,安撫後好一點;
尼歐麻麻的親身經驗
精神判斷比溫度更重要 。
有時候透過精神狀態的判斷,比量體溫還超前和準確。看著尼歐開始願意玩耍,雖然耳溫槍量的是39,可是過一會再測,立馬降下來。
【什麼時候去醫院】
不滿3個月的嬰兒,體溫超過38℃時要立即去醫院就醫
3個月以上,出現以下症狀儘快去醫院
體溫超過40℃,還伴有拒絕喝水;
即使喝水較多,仍表現出非常不舒服的樣子;
排尿很少,而且口腔乾燥,哭時眼淚少;
持續腹瀉和、或嘔吐;
發熱已超過72小時 。
最好在發熱24小時後再到醫院檢查
發熱頭24小時內,血液中白細胞及分類很難反映出引起發熱的原因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
如果孩子沒有其他明顯的症狀時,只要是能夠透過物理和藥物降溫將體溫控制在38.5℃以下,多給孩子飲水,保證排尿和排便就可以了,最好在發熱24小時後再到醫院檢查。
尼歐麻麻經驗
這次在家多次護理,還是持續高燒,不放心去醫院查血。醫生看到尼歐額頭上的退熱貼,表揚了麻麻的護理。任何時候,去醫院之前,先自己做好退燒處理,在就醫,是正確的做法。
【家庭護理】
基本做法
護理38.5以下,物理降溫。38.5以上,為防止熱性驚厥,和緩解不適,用退燒藥。
給寶寶退燒就像給室內降溫,如果家裡很熱,你會怎麼辦?
第一步,開啟窗戶讓多餘的熱氣散出去。即物理降溫,這和給寶寶脫衣服,洗溫水澡作用相似。
第二步,有必要的話,把空調的溫度調低,讓溫度不要升的太快。這就是(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燒藥的作用原理。它們透過調節人體的溫度調節器來降溫。
特別提示:最新的研究顯示,退燒藥是透過直接作用於人體的溫度調節器官來降低體溫,並沒有介入人體抗感染的戰鬥中,所以即使吃了退燒藥,抵抗病毒細菌的工作也還在繼續。
【退燒藥】
兒科醫生推薦的嬰幼兒主要退熱劑
布洛芬 vs 對乙醯氨基酚
要達到理想效果,一定要保證攝入充分的液體,以達到散熱,退熱的效果
@西爾斯:
/對乙醯氨基酚/
使用時間更長,因而有更長的安全記錄;
新生兒可以用;
對腸胃比較溫和,可能對小傢伙來說降溫更容易;
藥效持續3-4小時;
經肝臟代謝
/布洛芬/
可能見效更快;
對於程度較嚴重的發燒,可能更有效;
持續時間長,6-8小時;
最近證明,可用於3個月大的嬰兒,對更小的寶寶安全性未經時間檢驗;
對腸胃的刺激性更大,最好隨餐服用;
經腎臟排洩;
有消炎的作用,能減輕腫脹,炎症,痙攣,減輕疼痛
//關於交叉服用//
@西爾斯:
如果你給寶寶服用了一種退燒藥(比如對乙醯氨基酚)。但一兩個小時過後還沒有顯示出效果,那麼可以繼續給寶寶服用其他藥物(如布洛芬),不必等到第一種藥從體內完全排出。
@崔玉濤:
當孩子高熱時,可使用兩種退燒藥物交替,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服對乙醯氨基酚後3-4小時,若體溫再度超過38.5℃,可服布洛芬;若6-8小時後體溫再度升高可服對乙醯氨基酚,如此交替。
交叉服用的好處,一是可以減少每種藥物24小時內使用的次數,還能減小藥物的副作用;單種藥物可能存在退熱效果不理想。
注意服用的劑量及時間間隔
西爾斯和崔玉濤的都認同交叉服用,但是時間間隔上有所差異。個人覺得以保守的為主,同時要注意分別遵照兩種藥物說明書上劑量的限制。
如24小時內,不能超過多少顆。同種藥物最小服用間隔,如6小時等。
兩種藥交替服用最小間隔一般為4小時。
尼歐麻麻的經驗--------此處非常重要
退燒藥不是以商品名區分的,而是成分 :“布洛芬“&” “對乙醯氨基酚”
醫生通常開的是藥名,不會告訴你成分。例如美林,它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泰諾林,主要是對乙醯氨基酚。
含這兩種成分的退熱藥物有各種劑型,液體的,滴劑和糖漿。也有藥片或者栓劑等形式。每種劑型藥物濃度,劑量和使用也有不同,一定要注意!~
我這次用的退燒藥,是在德國生活的姐姐幫我備的兩種成分的栓劑。對於吃藥非常抗拒的尼歐,真是特別適用。
做好記錄
除了做好基本的降溫護理,全程記錄寶寶的體溫,身體狀況的變化,以及服藥的記錄,都非常重要。
記錄服藥的藥名,數量及時間,嚴格控制劑量,以免超過最大劑量的限制。
同時去醫院時,更有助於醫生判斷病情。
//尼歐麻麻的經驗//
這次的持續高燒,每次退熱藥效一過,接著燒上來,當初很不解,現在我對發燒有了全面的認識。
發燒就好像燒開的水,退燒藥像往裡加的冷水,並不是真正清除病毒,而是緩解寶寶的不適。真正降溫的是免疫力戰勝了病毒。
不管是物理降溫,還是用退熱藥,一定要多補充水分,才能更好的起到降溫的作用。
-
4 # 逗樂小胖
每個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會面臨生病的風險,發燒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症狀,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37℃,37~38℃是低燒,38~39℃是中燒,39℃以上是高燒,40℃以上屬於超高燒。
發現孩子發燒以後,爸爸媽媽們不用驚慌,每個家庭應自備體溫計,退熱貼,退燒藥等常見藥品以應不時之需。若寶寶體溫在38.5以下,不宜吃藥退燒,建議可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貼上退熱貼,用溫水擦拭孩子手心,腳心,腋窩。每隔兩小時給孩子測量一下體溫。如果體溫超過39以上,建議可用退熱藥,常見退燒藥美林和布洛芬。但是注意24小時以內不得服用超過4次,若孩子吃了退燒藥,仍然反覆出現發燒,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發燒時,應該讓孩子多喝溫水,可補充孩子丟失的水分,不可給孩子穿太多衣服,蓋太厚被子。
-
5 # 姚桂林中醫小兒推拿師
從中醫角度來講發燒只是一個症狀不是病,發燒背後的原因才是我們真正要去解決的病,只針對燒去用藥的話背後的原因沒有解決寶寶就會出現反覆發燒,希望所有的寶媽們都能正確地認識發燒,別進去發燒的誤區裡面,慎用退燒藥,寶寶既然有能力發燒,那麼他也一定有能力去掌控發燒,發燒說明寶寶身體自己去處理問題了,我們要做的就是順應身體解決問題的方向幫助身體解決問題!切記不幫忙比幫倒忙要好,不干預比錯誤的干預要強!
-
6 # HR媽媽的潛能研究院
#退燒藥# 退燒藥怎麼吃更有效?
給孩子服藥的最關鍵原則:利大於弊。
1-先喝水再吃藥,避免吃完藥飲水過多導致嘔吐,影響藥效或不知該不該補藥,騎虎難下。
2-服藥1小時內只能少量多次喝水,1小時後可以補充更多水分(退燒藥一般0.5-1小時起效,2小時能降到低熱或正常體溫)。
3-在夜裡,低熱情況下就讓孩子多休息,未必要喝水;如果是高熱不退,一定要定時喝水,定時排尿,首先保證體溫,否則就算孩子睡著也睡不安穩。
-
7 # 張巧林說育兒首先你要知道濫用退燒藥的危害
許多家長擔心孩子發燒引起肺炎、腦炎等更嚴重的疾病,甚至怕燒壞腦子,其實不然.那只是一種在老百姓中的錯誤傳說,沒有科學依據。發熱是人體抵抗力(白細胞)在殺滅有害微生物(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的過程中,表現在外的一種正常的反應。如果我們使用退熱藥,就會破壞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減少或抑制產生抗體的效果,破壞機體的抵抗力,而產生負面影響,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發熱是一個結果而不是病因,發熱引不起其它任何疾病,除非這個孩子有高熱驚厥(抽風)的病史,才使用退燒藥。一般情況下絕對不能濫用退燒藥。
正所謂“是藥三分毒”,化學類退燒藥物一般有見效快的優點,同時也可能會帶有不同的副作用,相較而言,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副作用是最小的,常見兒童退燒藥的副作用普遍是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但像安乃近、氨基比林的副作用就更為明顯,可能會引起虛脫,甚至發生休克。有過敏體質的孩子會產生藥疹、蕁麻疹,危及患兒生命。有些家長只要孩子一發燒,就會帶孩子去醫院打退熱針,急於把患兒的體溫降下來,但世界衛生組織綜合了各國的有關資料後,向家長和醫生建議:兒童發燒,不要隨意打針。因為用於兒童退熱的針劑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副作用比較大。注射退熱針劑後孩子可能大量出汗,極易發生虛脫甚至休克。過敏體質的孩子。會出現過敏性皮疹,輕者可見蕁麻疹、滲出性紅斑,重者會發生剝脫性皮炎;粒細胞減少,甚至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因此,兒童應禁止使用這類藥物。
【退燒藥】兒科醫生推薦的嬰幼兒主要退熱劑布洛芬 vs 對乙醯氨基酚要達到理想效果,一定要保證攝入充分的液體,以達到散熱,退熱的效果@西爾斯:/對乙醯氨基酚/使用時間更長,因而有更長的安全記錄;新生兒可以用;對腸胃比較溫和,可能對小傢伙來說降溫更容易;藥效持續3-4小時;經肝臟代謝/布洛芬/可能見效更快;對於程度較嚴重的發燒,可能更有效;持續時間長,6-8小時;最近證明,可用於3個月大的嬰兒,對更小的寶寶安全性未經時間檢驗;對腸胃的刺激性更大,最好隨餐服用;經腎臟排洩;有消炎的作用,能減輕腫脹,炎症,痙攣,減輕疼痛//
當孩子高熱時,可使用兩種退燒藥物交替,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服對乙醯氨基酚後3-4小時,若體溫再度超過38.5℃,可服布洛芬;若6-8小時後體溫再度升高可服對乙醯氨基酚,如此交替。交叉服用的好處,一是可以減少每種藥物24小時內使用的次數,還能減小藥物的副作用;單種藥物可能存在退熱效果不理想。注意服用的劑量及時間間隔西爾斯和崔玉濤的都認同交叉服用,但是時間間隔上有所差異。個人覺得以保守的為主,同時要注意分別遵照兩種藥物說明書上劑量的限制。如24小時內,不能超過多少顆。同種藥物最小服用間隔,如6小時等。兩種藥交替服用最小間隔一般為4小時。
做好記錄除了做好基本的降溫護理,全程記錄寶寶的體溫,身體狀況的變化,以及服藥的記錄,都非常重要。
記錄服藥的藥名,數量及時間,嚴格控制劑量,以免超過最大劑量的限制。
同時去醫院時,更有助於醫生判斷病情。
回覆列表
首先選擇好一點的,放心的牌子,要根據說明的計量用,因為是是藥三分毒,也不能一次用太多或者一天多次用,它要有一個時間過程,寶寶體溫38度以上,才可以吃退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