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角風發作

    這個問題得從楊金水變瘋之後說起:

    楊金水裝瘋,大夏天蓋著被扇扇子,還得掰著手指頭數日子,數了整整十多天,終於等來了聖旨,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透過這份聖旨,趙貞吉至少獲得了四個重要資訊:

    首先,沈一石的家產是不能充公的,要收到織造局名下再安排;其次,楊金水是不能繼續留在浙江的,要押回京,意思就是說,審案不要牽扯到織造局;再有,目前倒嚴還不是時候,至少也得全力供胡宗憲打贏倭寇再說;最後,聖旨中沒說,但是趙貞吉應該能猜到,派譚倫來協助審案,就是表明不要再讓海瑞審案,這件事到此為止。

    那麼海瑞看到聖旨後,為什麼卻說皇上聖明?

    一、

    嘉靖帝的聖旨達到浙江,並不是給浙江巡撫趙貞吉,實際上是下給楊金水的:

    “江南織造局兼浙江市舶司總管楊金水接旨!”

    再加上要把楊金水押解回京,由皇上親自審問,這就說明,織造局和宮裡的事,不讓趙貞吉插手,由嘉靖帝自己來管。前面也提到了,對於嘉靖帝來講,誰當政無所謂,關鍵是誰能給搞來錢?

    既然清流要倒嚴,那就給你們一個機會,案子讓你們審,但是剿倭寇的錢,也得你們來籌。這才是趙貞吉最為難的地方,審案既不能牽扯到宮裡,又不能不審,還得顧及嚴黨利益,還得籌錢,怎一個愁字了得?

    但聖旨一下,還得傳達到位,於是海瑞也讀到了聖旨,隨後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讀完聖旨的海瑞竟然說了這麼一句話:

    “皇上聖明,大明之福,天下蒼生之福!”

    這就奇怪了,趙貞吉讀聖旨,讀出來的全是無奈,我們讀聖旨,讀出來的全是滑稽,而海瑞怎麼讀出來個“皇上聖明”呢?

    實際上,海瑞骨子裡是尊奉儒家那一套的,還記得那一晚他跟海母的爭論嗎?

    “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

    這句話海瑞的理解是,如果父親有一個敢於直言的兒子,那麼父親就不會不義。如果父親不義了,那麼做兒子的要婉言相勸。

    海母直接懟上了海瑞:

    “那下面一句,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是不是也是婉言相勸吶?”

    二、

    在海瑞的意識中,嘉靖帝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即使有錯,那也是被矇蔽了雙眼。上一次譚倫跟海瑞見面,臨走時,也囑咐了海瑞一句話:

    “接下來朝廷有什麼舉動,你都千萬不要再去插言,嚴黨一倒臺,朝廷必定會重用你!”

    海瑞在骨子裡信奉“天地君親師”這一套,從他對母親的愚孝,可以看出,他對君主的“愚忠”。是的,他只是太憨厚了,從嘉靖帝的聖旨中,讀出了這麼一句:

    “無時不念國步之艱,民生之難……”

    他想當然的認為,嘉靖帝其實是被人矇蔽了,由於被人矇蔽了,才導致了浙江官場的腐敗。嘉靖帝不是說了嗎,要把楊金水押解進京,要自己細細審問,這就是衝織造局,衝宮裡下手啊,這不正是聖明的體現嗎?

    看了沒,海瑞跟趙貞吉的政治覺悟差了一拍,趙貞吉讀出來的是不要牽扯到宮裡,海瑞讀出來的是要牽扯到宮裡。畢竟,如果君主被矇蔽了,從而不義的話,則“臣不可以不爭於君”!

    其實海瑞也蠻可憐的,追到最後,直接追到了皇帝身邊,還問嘉靖帝:

    “君父知否?”

    卻換來了嘉靖帝這麼一個評價:

    “海瑞,朕送你八個字,無父無君,棄國棄家。”

    當然,這裡扯遠了,單從聖旨的內容看來,嘉靖帝確實是掌握了話語權,也站在了道德制高點:

    “朕欲容之,彼蒼者天,豈能容乎?”

    所以,海瑞還是充滿鬥志,要配合嘉靖帝,把什麼織造局、尚衣監、巾帽局、市舶司都查一個遍!

    三、

    雖然聖旨中是這麼說的,但並不能按照聖旨中的做,比如開篇嘉靖帝就下了罪己詔,說罪在朕躬,難道真有人跑到嘉靖帝面前給他定罪?

    趙貞吉這個老狐狸就精明的很,看到譚倫到了,馬上就表態了:

    “皇上把宮裡的尚衣監、巾帽局和江南織造局一同徹查了……譚大人,你是新任的按察使,主管刑名,又是欽任的辦案官,該案就由你來領辦吧?”

    為什麼趙貞吉不審案了呢?

    他自己的理由是,自己要去接管織造局,還得織那五十萬匹絲綢,還得籌措糧餉給胡宗憲,所以,這個案子就沒精力去審了。

    趙貞吉的態度,跟錦衣衛是一樣的,審案這個燙手的山芋,能推多遠就推多遠,誰知道這個度怎麼把握啊?

    當然,趙貞吉也不是沒有給大家定一個度,至少他說了:

    “哪些能查出來,哪些已查不出來,還望諸位深體聖意!”

    這句話一出,譚倫、海瑞、王用汲都愣了……

    譚倫是認為此時是倒嚴的最佳時機,為什麼要把總攻的指揮權交給我呢?

    “聖諭煌煌,中丞是主審官,我是會同辦案,欽案理應由中丞領辦!”

    趙貞吉不給譚倫辯解的機會,直接告訴他:

    “我是主辦,你是領辦!”

    意思就是說,你領著海瑞和王用汲審案,審完後,把結果報給我就行啦。

    四、

    隨後,不給其他人質疑的機會,趙貞吉馬上宣鄭泌昌和何茂才過堂。

    由於嘉靖帝已經定了調子,這些蛀蟲是一定會幹掉的,而且也明白了嘉靖帝的底線,自然不會再跟鄭泌昌和何茂才客氣,也不用擔心他們再亂咬人,畢竟楊金水瘋了嘛。

    這倆人還沒搞明白自己的處境,還搬大明律(聖旨)給自己這種革員爭取點權益:

    “趙大人,皇上的旨意上是不是要我們戴著刑具受審?如果沒有,請給我們去掉刑具,設座回話!”

    趙貞吉還是打馬虎眼,把這個決定權甩給了譚倫,譚倫真是好記性,把聖旨背了一段,背了“朕欲容之,彼蒼者天,豈能容乎?”

    “跪下受審!”

    鄭泌昌和何茂才倆人一跪下,馬上就搬出織造局,大體意思是說這個案子就因織造局而起,楊公公得出來作證!

    隨著楊金水被錦衣衛架出來,鄭泌昌突然就笑了,這是絕望的笑,是啊,楊金水都這個樣子了,還馬上就要押解進京。也就表明,織造局是審不下去了,最終也就到浙江巡撫為止了……

    “好手段,你們現在把織造局撤走了,案子自然就落在我們身上了……”

    但是,他們並不想束手就擒,決定繞過織造局,直接往宮裡扯:

    “那麼多絲綢和賣絲綢的錢,每年每月往宮裡送,是不是問什麼,我們就說什麼,扯上誰,我們就供出誰?”

    鄭泌昌這破釜沉舟的話,反而激起了何茂才的鬥志:

    “老鄭,同僚這幾年,我是一直都看不起你,今天,我他媽誰都不服,我只服你了,心服口服!”

    哎呀,扯遠了,嘉靖帝的聖旨意思是到鄭泌昌和何茂才為止,海瑞理解的是繼續深究,所以,才在趙貞吉不敢回話之後,他接過話茬,直接就問了三件事:

    毀堤淹田死人一案、沈一石財產貪墨一案、私放倭寇井上十四郎一案,目的就是要嚴查到底。

    實際上,海瑞是理解錯了嘉靖帝的意思,錯以為嘉靖帝聖明,只不過不懂嘉靖帝的心思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獅子王中,辛巴沒有害死父親為什麼離開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