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註冊營養師瑰夏

    如果寶媽和寶寶都沒有甲狀腺方面的疾病,哺乳期不光能吃海帶,而且還應當每週都適當吃一些以補充碘元素。

    到底孕媽或者哺乳期的寶媽碘攝入標準是什麼?怎麼從食物獲取足夠的碘保障寶寶的生長和智力發育呢?

    1.哺乳期碘的需要量是平常的2倍

    從備孕開始就應該增加碘的攝入啦,生了寶寶之後,碘的消耗也略微增加,因為碘會進入母乳中供給孩子。

    碘主要是用於產生甲狀腺激素,這種激素跟孩子的生長髮育和智力發育是直接相關的,所以寶媽們都需要注意攝入足夠的碘。

    2、一定要用碘鹽

    家裡做菜一定要用碘鹽,以平常的食鹽量,差不多成年人的120ug是完全可以達到了,但是孕媽和奶媽們就會有缺口了,需要額外再增加食物碘的攝入。

    3、富含碘的食物不多

    一般來說沿海一帶的人不容易缺碘,比如香港就沒有像大陸一樣強制碘鹽。因為碘在海產品中的含量比較豐富。除此之外的食物幾乎不含碘。

    所以需要每週吃上一次海帶、紫菜或者海貝類,基本上就夠了。

    4、孕期或者哺乳期維生素含碘

    大部分孕期或者哺乳期維生素含有150ug左右的碘,美國營養學會認為海產的碘含量不穩定,建議孕婦和哺乳期每天補充150ug的碘以滿足需求。所以我們海淘的孕哺乳期的維生素幾乎都含有碘。

    那問題來了,如果吃了含碘的維生素,又吃了碘鹽,又吃海帶這些,會不會過量呢?

    不用擔心,這樣也是沒問題的,只要你不是甲狀腺功能異常者,並不會造成碘含量過高的。

    所以偶爾吃一些海帶,但從碘攝入量方面來說並沒什麼問題。考慮到汙染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另當別論。任何食物都有相關風險。

    祝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坐月子是30天還是42天?產婦身體調理好,不僅看時間更要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