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蕉人來說事
-
2 # 聾王異史
我認為秦始皇即便有一幅世界地圖,也不會有成吉思汗的魄力、便利和戰鬥力,不會改變世界。
原因有三:
一是受封建思想侷限。當時受傳統文化、傳統治國理念的制約,閉關自守思想嚴重。秦始皇擴大自己的地盤,不過有周朝的前車之鑑,怕周邊國家強大起來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他的雄心不過是統一六國。之後便陷入閉關自守的怪圈,從修建長城可以看出,他並沒有一鼓作氣剿滅蠻夷的雄心,還是以防為主。
二是受生產力限制。大秦時期,還屬於農耕時代,生產力低下,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國家的GDP支撐不了到窮兵黷武,加之修建阿房宮、長城和秦陵及耗費巨資尋求不老藥等等,消耗巨大,他在位期間還達不到全球擴張的實力。
三是航海業落後。大秦主要地處內陸,軍隊以陸軍為主,甭說海軍,水軍實力還很弱,沒有火器的時代,船隻作為運輸工具,而不是強大的作戰武器。沒有海上優勢,就不會有大航海時代,更談不上跨海越洋的全球擴張。
四是時間限制。秦始皇如果真的找到長生不老之藥,可能在鞏固政權,國泰民安,出現“大秦盛世”,加之足夠經濟和軍事實力後,開始征服世界之旅,可惜英年早逝,再大的雄心也只能留在胸中。
-
3 # 清源小書生
假如始皇得到了一份全世界地圖,那麼我們現在的國土不限於現在的寬闊,更多的是在探索中發現更多的物資,以增強自身實力。
-
4 # 求圓4
謝謝邀請;這個假設很有趣,不過我個人覺得,對秦始皇來說是有用處,但用處不會太大,理由是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個條件就能解決的,比如秦始皇有了世界地圖,如果要發展對外友好交往,就要有很先進的交通工具,至少要有遠洋輪船,才能天塹變通途,還有各國語言、文字的不同怎麼能夠順暢的交流,至少要培養許許多多的語言翻譯人才,才能邁出國門,還有秦始皇年代生產力還屬於農耕時代,男耕女織,經濟上也只能滿足自給自足,沒有雄厚的財力開展對外交往,還有那個年代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很有限,思想上也不會十分的開放,缺乏探險世界的人才,總的來說秦始皇也不會有更大的作為。
-
5 # 觀史不復哀
秦始皇13歲繼位,22歲行成人禮親理朝政,39歲完成統一中國大業!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在位36年,享年49歲。
這個問題背後的意義無非是想知道,秦始皇還能擴大多少的領土面積。
作為一個有胸襟有氣魄有開拓精神的君主,開疆拓土毫無疑問是每一個帝王用來標榜自己功勳的最好證明,漢武帝和隋煬帝就是最好的例證。
雖然有無數代秦王勵精圖治的沉澱,但是到了嬴政這裡已經不再是擴大秦的版圖這個簡單的意義了。而是為這亂世戰國畫上休止符,建立一個完整的多民族統一的帝國。統一六國之後,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六國雖然滅了,但是六國的貴族勢力依然還在。若不保持中央各地之間的交通和聯絡,國家隨時會處於再次分裂的局面,所以必須儘快改善中央到各地及其他各郡、縣之間的交通和聯絡,秦始皇開始大幅修築以國都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馳道,類似現代的高速公路。要致富先修路,馳道的作用使交通方便,以管理六國舊地,方便北方戰爭前線的補給。連線各國原有的長城,抵禦匈奴。
作為一個成熟的帝王,嬴政很清楚六國一統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這麼大的蛋糕吃下去了要好好消化,不然就很容易反胃的。我們不說當時世界上的羅馬、埃及這些遠的沒邊打了沒用的國家,單說匈奴,秦始皇死後不久就出了一個非常厲害的冒頓單于,漢初實行的和親政策就是為了避他的鋒芒。秦朝跟匈奴打的交道可不少,作為一個尚武的國家,秦始皇在扶蘇與自己政見不和的情況下派他到北方抵禦匈奴的蒙恬軍中歷練。可以看出秦朝對於匈奴的態度是非常強硬的!
秦直道馳道的修建一定意義上也是為了北方的戰事需要,從秦對抗匈奴的雄壯到漢對抗匈奴的窩囊我們不難看出,秦始皇還是很有一些“誓將彼之版圖納入我之領土”的味道。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等一系列的發展經濟與民生政策之後,國庫錢糧堆積如山漢朝國力蒸蒸日上。為漢武帝窮兵黷武提供了條件,就這都還不夠!所以後期漢武帝制定了一些政策撈錢以供軍需,晚年才會有輪臺罪己詔的事情。但是漢武帝對中國版圖的貢獻,在中國歷史上確實無人能出其右,他鞏固了河套,向北向西佔領了漠南,河西走廊,青海。向南納入了華南,越南北部,開發了西南。向東佔領了遼東和北韓北部。在這些新徵服的領土中,除了北韓北部和越南北部,都成為了中華版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冷兵器時期,打仗打的就是錢糧,人力和財力缺一不可!漢武帝有了文景的積累,上下同欲者勝的人和條件對比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的形勢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秦統一天下,尚未安定。十幾年的戰爭國力財力人力都比不了漢武帝時期,秦始皇在位36年,統一之後在位10年。這10年的政治方向主要是消化和鞏固打下的六國國土,從文化和制度上的大一統。修築長城、道路、秦始皇陵就動用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何況這些尚未完成秦始皇就死去沙丘。
這就好比,你去蛋糕店讓你敞開了吃,雖然有成百上千的蛋糕,可是你的肚子只有這麼大。要吃完也不是一餐就可以做到的。秦始皇不能等到這些完成在去擴大秦的版圖,也沒有預料到自己會死在巡遊路上來不及傳位給扶蘇,這就是人的侷限性。如果給它時間沉澱,也許以秦人的進取精神,匈奴臣服不過是早晚的事情吧?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秦始皇即使有世界地圖,也一定還是要做完上面的事情才能去想世界的事情!作為一個有戰略眼光的帝王,涸澤而漁的事情他還是幹不出來的。
在西方,人們常把秦始皇與羅馬帝王愷撒相提並論。大體說來,羅馬帝國與秦統治時期的人口、面積差不太多。但比羅馬帝國統治時間短,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西有大秦,如日方生,百年國恨,滄海難平。
天下紛擾,何得康甯,秦有銳士,誰與爭雄。
-
6 # 歷史微探索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單對秦始皇來說,有了世界地圖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因為在當時的秦朝在自己本身還在動盪不安當中,即使秦始皇有心征服別的土地,他也沒有精力與能力抽出手去開疆擴土。一來北方匈奴威脅未除,帝國三十萬大軍被牽制在北部替帝國守護,二來南方初定,六十萬人馬被牽制在南方,防止南方政權的反覆,三來國內六國初定,還有很多不安定因素也牽制了帝國大量的精力。在這種情況下,帝國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抽出精力來對付別的敵人,而且秦始皇還有很多其他的事要做,直道,長城,皇陵等等大量的工程在同步進行,其實在歷史上秦始皇難道真的是因為無敵了才會勞師動眾的幹這幹那嗎,其實這些不過是秦始皇為了實現自己遠大抱負,給後輩留下一個穩定強大的帝國做的努力而已,放棄了對外開闊疆土的目標,對外修建長城暫守,對內修直道方便鎮壓叛亂,只不過秦始皇忽略了自己的身後事,過度自負於自己的威望導致接班人直接整垮了大秦的江山。
所以說即使給了秦始皇一幅世界地圖,他也沒心情,也沒精力去征伐,如果有的話,那他早就把匈奴給滅了。
-
7 # 陽光他男人
歷史不會有任何變化,作為農耕民族,受制於地理限制,以及當時的技術水平,根本就出不去,秦始皇不是一個庸才,相反是個明君,這麼簡單的道理不可能不懂。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天下處於分裂狀態幾百年,剛剛統一,如果不統一文化,穩固人心,貿然出擊,後方必定大亂,這就是為什麼西方可以建立三個帝國,滅國後,重來沒有死而復生的機會,因為人民沒有認同感。
回覆列表
先說一下當時的世界格局。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法老埃及已經滅亡了,赫梯和巴比倫帝國也已經無影無蹤,波斯也已經被滅亡,橫行的亞歷山大的帝國也分裂了,
這一時期是世界歷史上最有趣的一段時間 在秦朝其間,世界上最主要的幾個國家是:羅馬共和國,孔雀帝國、塞琉西帝國、托勒密帝國、迦太基帝國,馬其頓王國,本都王國,匈奴王國,中亞諸城邦,帕伽馬王國,昔蘭尼加王國,麥羅埃王國,匈奴王國,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塞族諸邦,希臘諸城邦(半獨立)。
經過之前300多年的戰亂,巴比倫區域亂了,波斯區域亂了,阿拉伯區域亂了,希臘區域元氣大傷,埃及區域等著人去征服。
以始皇帝的雄才大略,以大秦鐵軍的威名遠揚,只要秦始皇穩定好內部,他能活多久就可以往西征服多遠。
有人會說,如果秦始皇有世界地圖,派軍隊進攻西方,那也不一定可以取勝,畢竟路途太過遙遠,恐怕還沒到敵人跟前,糧草已經耗盡了。
但是秦始皇可以效仿橫掃六國那樣,以戰養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