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看完這本書哦,可以說是比較完整版本的一百段吧,後十三段是英譯版的,感悟頗深,做一些淺淺的分析,由於本書內容較大,閒暇之日更新一下感悟吧:
花了很久的時間讀完了老舍先生百萬言的《四世同堂》。心中有些想法,說出來痛快些。
長久以來,我們華人慣於談論華人的劣根性,甚至柏楊先生有《醜陋的華人》一說,其中的醬缸理論深受人而贊同,我不能完全排斥柏楊先生的理論,但也並不苟同於此,因此此書只看了一半便喪失了興味,同王小波一樣,他們跨越國籍,以人的角度來探討人性,但依據他們所受的苦難,其觀點也不盡然不偏不倚。比之這些,《四世同堂》這本書--雖未因著探討人性的名義,但卻讓我得到了更多的對於老北京人,甚至華人的人性的認識。生於斯,長於斯,不按照地域而普世的眼光去探討和比較,這種看法太超前,我恐怕還是無法接受。相反同莫言先生一樣,以一個小羊圈衚衕這樣的小地方受大環境變化所發生的事情作為基調來探討,四世同堂得出的結論應該會更加準確。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四世同堂所講的故事,那麼這句話應該是:卑劣的軟骨頭在角落裡腐爛,受盡屈辱的人向死而生。書中的人物一個個都栩栩如生,女光棍大赤包(倒和駱駝祥子裡的劉四爺很像)為了享受虛榮,權利,費勁心力的去討好日本人,甚至在心裡給兩個女兒標好了價碼,倒地該賣給科長還是處。冠曉荷,一個從頭到腳的奴才,為了當官費盡心力,結果到最後死在里長任上(不得不說是個絕佳的諷刺),高第與招弟親姐妹兩有不同的性格。一個從小崇拜的英雄,長相不甚好看,有一顆好心,一個愛慕虛榮,但假使沒有戰爭,我想還不至有害人的歹心。人物感情變化的中心我想還是錢家和祁家,祁家的四世同堂自不必說,錢詩人確是使我大大佩服,並且頗願意花些筆墨去評價的人,一個老實的書生氣的溫和的,願意隱逸於江湖與花鳥為伴的老人,到最後四處奔走抗日
最近剛看完這本書哦,可以說是比較完整版本的一百段吧,後十三段是英譯版的,感悟頗深,做一些淺淺的分析,由於本書內容較大,閒暇之日更新一下感悟吧:
花了很久的時間讀完了老舍先生百萬言的《四世同堂》。心中有些想法,說出來痛快些。
長久以來,我們華人慣於談論華人的劣根性,甚至柏楊先生有《醜陋的華人》一說,其中的醬缸理論深受人而贊同,我不能完全排斥柏楊先生的理論,但也並不苟同於此,因此此書只看了一半便喪失了興味,同王小波一樣,他們跨越國籍,以人的角度來探討人性,但依據他們所受的苦難,其觀點也不盡然不偏不倚。比之這些,《四世同堂》這本書--雖未因著探討人性的名義,但卻讓我得到了更多的對於老北京人,甚至華人的人性的認識。生於斯,長於斯,不按照地域而普世的眼光去探討和比較,這種看法太超前,我恐怕還是無法接受。相反同莫言先生一樣,以一個小羊圈衚衕這樣的小地方受大環境變化所發生的事情作為基調來探討,四世同堂得出的結論應該會更加準確。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四世同堂所講的故事,那麼這句話應該是:卑劣的軟骨頭在角落裡腐爛,受盡屈辱的人向死而生。書中的人物一個個都栩栩如生,女光棍大赤包(倒和駱駝祥子裡的劉四爺很像)為了享受虛榮,權利,費勁心力的去討好日本人,甚至在心裡給兩個女兒標好了價碼,倒地該賣給科長還是處。冠曉荷,一個從頭到腳的奴才,為了當官費盡心力,結果到最後死在里長任上(不得不說是個絕佳的諷刺),高第與招弟親姐妹兩有不同的性格。一個從小崇拜的英雄,長相不甚好看,有一顆好心,一個愛慕虛榮,但假使沒有戰爭,我想還不至有害人的歹心。人物感情變化的中心我想還是錢家和祁家,祁家的四世同堂自不必說,錢詩人確是使我大大佩服,並且頗願意花些筆墨去評價的人,一個老實的書生氣的溫和的,願意隱逸於江湖與花鳥為伴的老人,到最後四處奔走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