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退休好時光
-
2 # 飄風憐堅玉
小篇怎麼喜歡問這麼普遍的問題,很簡易的的回答就是無極者天也,天賦於一種祥和之兆叫太極,而太極之動是調和左右上下四肢肌體而得到養生延壽之年,這是天性註定,人有天性,自性,陰性,陽性,共性,天地也如此再自轉的過程中是陰陽平衡共性,人是陰為氣陽為體,但是氣不是吸進口的氣,是黃帝內經所講的母親生育你的時候血管裡所帶來的氣,叫太陰之氣。張載的天地氣論你可以參考一下哦!
-
3 # 家人小食堂掌櫃香香
感謝提問!太極拳在人們的印象中,就屬於中老年的活動。所以打太極拳的大多數都是老年人
一: 觀念問題。
二: 太極拳講究陰陽調和,相輔相成,運氣調節,靜極思動。而性格急躁,懶散是年輕人的通病,所以學太極拳的人少!
三: 現在人的生活節奏都比較快。每天忙著上班賺錢,也沒有時間去練太極。有時間想鍛鍊身體的,也會選擇去跑步這類的運動方式,因為打太極需要靜,而年輕人喜歡動。好動是年輕人的特性。
-
4 # 信你又何妨
年輕人也很多練的,我就是啊!
太極拳從招式上比其它武術要柔和得多,不需要側翻、滾摔等高難度動作,所以出於健身的角度,老年人當然選擇這類武術。
另外,還有一些內行練習者,他們是本著氣功修為出發而學習太極的,這個很少有年輕人願意接受,因為在他們看來,炁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與其去聽別人白活,還不如練點實實在在的搏擊類武術。
太極,大道之上的產物,生於混沌之初,有古語天地生兩極,兩極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說的是世間萬物都有太極的屬性,包括人類。
所以人類如果能夠參透太極的執行軌跡,便可調節那些未解的能量,也就是真氣,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
5 # 長征5127
說一說我的親身體會吧!我現在已73歲了,習練一太極拳己經10年了,我認為太極拳對身體健康最重要。練太極拳渾身輕鬆,治療了我從小的習慣性便秘,而且一年四季也不感冒。走路輕鬆自如,好象氣球打了氣一般。精神也好,沒有累和睏乏的感覺。
我從小11歲就開始學習武術了,出於興趣爰好開始學習長拳。長拳又踢又跳又奔又翻真是個痛快。小孩心高氣傲只喜歡高難動作,能學會心裡美滋滋的,在人前人後也能顯示一下本事。直至上大學了。有個老體育先生見我喜歡武術,就引導我學習太極拳,開始學練走太極步,,他拉了一個網,讓我在網下走身體要正,腿要彎曲,也沒有奔跳動作,自己覺得我枯燥學幾天就放棄了。我們下晚自習後與幾個同學相隨,去山西省太谷縣城裡找孫鐵麟老師傅去學習形意拳。一生喜歡武術。直至退休後,年齡越來越大,社會上公園裡練太極拳的人很多,我才開始練太極,綿柔,運氣長,覺得適合自己的年齡練習。由於我有武術基本功,腿腳靈便,我選擇練習陳氏太極拳。對楊氏太極拳還是不太感興趣,太磨嘰了。我想我一生的心態變化,可以印證為什麼老年人練太極拳的人多,而年輕人少的原因了吧。
-
6 # 行雲流水75659133
年青人比理智,頭腦清醒,有比較強的分辨能力,不為假東西所迷惑,太極就是吊用沒有的玩藝,太極拳即不能搏擊,也不能養生,你說年青人能練嗎?現在也就是一些老朽在練,深信不疑,都是太極洗腦的結果。
-
7 # 東雨999668
練太極拳速度慢,有步法,有轉動,有手腳配合運動。能調節人體關節靈活,能調節五臟功能的氣堵,能調節全身的氣血流功。人身的血管向網路一樣有扭轉才不會堵者,太極拳多練圓形纏絲勁才能通氣。
太極拳有意識的段練,能記得動作的變化,老年人喜歡有意識,有動作,有放鬆心態入靜,才能意守丹田,才能氣沉丹田,才能身體得到健康的需要。
人體最需要的動靜結合,動能調整身體裡的氣機運氣,靜能養生養氣順氣,人體身輕柔軟才能長壽,人體僵硬氣血不通易引起疾病的,透過練太極拳段練達到輕鬆,輕柔軟的目的。祝大家身體健康。
-
8 # 任我行162458367
太極拳松靜自然,動作舒展大方,運動特點有,輕鬆柔和,上下相隨,剛柔相濟,虛實分明,螺旋纏繞等,太極拳的運動特點表明,太極拳是一個老少皆宜的運動,特別是在松靜柔和的一面,更適合那些體質弱的人,上點年紀的人從事鍛練,
人們透過實踐證明,太極拳具有明顯的強身健身功效,其一,有利於人體的微迴圈,太極講究動作協調,松靜自然,以意導氣,透過運動,使內氣在全身流動,加速了微迴圈,太極負荷運動適中,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有氧運動,其二,太極有意識的運動,對調節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有幫助,另外,太極運動還有利於呼吸系統,增大肺活量,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總之,太極拳適中的運動強度,內外兼修的的練功方法,以及強身健體的功效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這也是中老年朋友喜歡太極的原因之一,
-
9 # 上善若水125944379
人到中年,身體各部機能開始衰退,到老年則衰退加速,多年的勞累也會使人產生某些疾病,如常見的高血壓,高血糖,胃腸病,骨關節病,亞健康,更年期綜合徵等等,所以中老年人行動的靈活性,體力,耐力都遠遜於年輕人,如再做一些劇烈運動,身體將難以承受,對疾病的康復大為不利。
而太極拳運動的特點是身心並重,動作輕柔舒緩,舒展大方,俊逸瀟灑。練拳時要求體松心靜,沒有躥蹦跳躍的動作,非常安全。可以一個人單練,也可以集體活動,大家互相學習交流,練功之餘也可以聊天宣洩一下心中之事,這也是一種社交活動,對緩解心理壓力很有幫助,所以這樣的運動方式對中老年人特別有吸引力(其實如果是青少年練,效果會更好)。
這種運動方式從醫學上講,對各種常見慢性病的康復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事實上太極拳作為一種醫療體育形式,能治療許多慢性病,當然這需要方法得當,長期堅持,不能指望像吃止痛退燒藥那樣立馬見效。
回覆列表
國際上一般把 65 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7%或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0%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稱為老年型國家或地區。最近幾年,人口的老齡化逐漸演變成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調節老年人的身心問題成為關鍵所在。在考慮老人的生理特點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後,許多專家就提出以練習太極拳來調節老年人心理,達到修身養性目的的主張。
目前中國老年人存在的身心健康問題主要有:
⑴五官感知退化。視覺的感受力下降,出現遠視和老花等現象。聽覺缺陷比視覺缺陷更嚴重,老年性耳聾會造成老年人對語言理解力的下降。
⑵身體素質下降,反應緩慢。老年人對事物的遲鈍反應是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簡單反應和辨別反應都隨年老而反射弧延長,老年人通常首先要接受和審視刺激,然後再慢慢作出相對應的反應。
⑶記憶力下降。現實中會發現老年人經常會埋怨的就是學習困難,記不住東西,記憶力差。但是,老年人的理解記憶和對遙遠事物的記憶能力並沒有明顯降低。
⑷思維遲鈍。雖然老年人思維的敏捷性降低,但深度和廣度有青年人無法比擬的優勢。自古以來,我們在遇到疑難問題時,總是習慣性地向老一輩請教。
⑸意志上“不服老”。老年人在意志方面會出現諸如自制力差、冒險精神缺乏以及力不從心等問題,但是他們卻有著堅強的意志和不服老等特點,對於組織上交給自己的任務總是盡心盡力,力求取得成功。
⑹老年人對生活的態度。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滿意度、樂趣程度以及物質生活方面的保障是重要的。
相對而言,老人們雖然年齡大了,但是希望得到家庭、社會的重視,仍然希望被人尊重,然而這些在現實生活中都是不夠的。
太極拳對老年人的身心均具有促進作用。太極拳強調松與靜、自然與隨性,用意識來指導肢體動作,要求“意到身隨”,“內外相合”,身心皆修,使身體進入無憂無慮、無我無他的悠閒境界,可消除人的心理緊張,使人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太極拳鍛鍊可以延緩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的衰老,使他們整個身心處於積極向上的狀態。
練太極拳可以增強體格,改變消極的個性。練習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頭容正直,形神一致,動作勻速緩慢,似行雲流水連綿不斷,動中求靜,靜中有動,虛實結合,剛柔相濟,處處充滿哲理。練習太極拳需要堅持,長此下來可以培養練習者的恆心和毅力,更能讓人心曠神怡。所以我們說,練習太極拳不只是鍛鍊身體,還可以培養個人的性格。
太極拳的練習可以提高老年人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太極拳的練習通常是許多練習者聚集在一起,他們彼此之間有著共同的目標,並且沒有利益衝突,因此彼此之間更加容易接近、親近,這就增加了老人們的社會溝通交流能力。在改善人際交往的同時,練習太極拳還提高了老人們各自的自身修養,使他們學會奉獻,也提高了老人們的社會適應性。
練習太極拳可以預防心理疾病。人體內的激素平衡有可能會被心理疾病打破,心理因素也是擾亂人體內分泌使之失調的因素之一。
練習太極拳是最佳的休息方式之一。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既要求從容不迫、坦然自若,又要精神集中、舒適、安祥,能使身心方面的緊張狀態全面放鬆,從而減低神經系統的緊張性,防止因精神緊張誘發的許多心理疾病。
人類在從中年到老年漸漸的衰老過程中,會出現絕對肌力的下降、韌帶彈性的降低、關節運動幅度減小等生理現象,這也是導致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差、行走和站立不穩等現象的直接因素,再加上老年人喜歡靜坐不動,活動減少,更加加快了下肢衰退的過程。
而太極拳運動的特點是動作緩慢、靜慢結合,練拳時雙腿基本都在半屈狀態下運動,肌肉和關節在多種角度下完成一系列近於靜力性的練習,長期堅持能夠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並能適應各種不同的姿勢,保持平衡和穩定。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雙下肢肌力、耐力和柔軟度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鍛鍊,對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起到巨大的作用。
人體關節周遭的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直接決定人體的運動幅度的大小,關節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好的關節運動幅度大,反之則運動幅度小。在太極拳的練習中,會經常出現下蹲、壓腿、擔腰的動作,這些動作都需要關節的運用,因此長期的太極拳練習會使老年人的關節的伸展性和彈性改善,這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行動等就會便捷很多。
人生第一要務就是健康。而健康的方法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體的無限複雜的多種多樣的活動,都依賴大腦神經的興奮與抑制來調節。
太極拳練習首先要把大腦神經靜下來,用人的意識來帶動身體的運動,使人靜下來,只有這樣才能放鬆周身肌肉、關節和內臟,使微迴圈的調節功能循序規範,經過太極拳特有的溫柔緩慢的運動,把營養物質和氧氣經過網狀毛細血管送到人體各臟器的細胞中去,隨著主動脈迴圈啟用微細胞物的活力,從而起到健身的作用和對神經系統進行訓練的作用。太極拳講求“天人合一”,使人與自然能夠達成一種和諧統一的狀態,使太極拳的運動理念與人類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相適應,形成良性迴圈的動態平衡。
綜上所述,太極拳鍛鍊能促進身心健康,使人的身體和心理都得到發展,獲得真正的健康。中老年人長期進行太極拳運動,可有效地促進身心健康,增強生活幸福感,從而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