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滿樓書坊
-
2 # 看遍山川
氏族長會議、部族長會議,包括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忽裡臺大會,從秦漢的單于到後金努爾哈赤年代的汗國,領袖推舉制一直在中國幾乎所有漁獵遊牧部族中發揮著作用。和中原農耕文化社會不同,漁獵遊牧民族需要面對的自然環境和生存挑戰要嚴酷得多。
他們必須具有一個強有力的,近乎於神的首領,摒棄那些膽小懦弱、智力和體力平常的人,從眾人中挑選有才幹能得眾望,富有冒險精神和進取心的首領,從而領導組織他們進行軍事行動,去劫掠中原城市文明的物質財富,讓部族享受到遠遠超過透過漁獵放牧得到的利益。
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也不例外,在他死之前並沒有規定誰是繼承人,因為他相信生前由他所定的八王議政、八貝勒推舉汗王制度會將權利很好地過渡。後金天命七年,努爾哈赤曾經以《汗諭》正式文告宣佈以八個和碩貝勒共治國事並以推舉制傳承國家最高權力的制度。
和碩貝勒就是一旗之主,對本旗內的土地、軍隊、財政、司法等等都有主宰權,和碩貝勒滿語中就是“一方之主”的意思,是後金政權中僅次於汗王的貴族等級。努爾哈赤封八位和碩貝勒分別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並且規定今後汗王的繼承人就在他們中間選擇,被推舉的汗王如果不稱職,八貝勒有權彈劾找人替換他;如果八貝勒中有人吃飯不管事情沒有才幹,其他人可以另選優秀子弟取代他。
議政時,八位旗主貝勒必須和汗王共商國事,而且並肩坐在一起接受臣子奴才的朝拜和啟奏。因此從身份禮儀上講,汗王和八個和碩貝勒王爺是平等的,大家共同裁決軍國大事,各自分管自己旗下的事務,沒有十分清晰的君臣概念和主僕之分。
這就是老汗王主張的“八王議政”,在戰爭年代它發揮了超強的凝聚力和群策群力的巨大作用,為滿清入主中原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權基礎。但隨著滿清入關逐漸被漢化,經過順治,特別是康熙欣賞漢儒家文化,強調皇權的集中和唯一性,由八王議政演變而來的議政王大臣會議被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康熙新成立的軍政秘書機構“南書房”。
-
3 # 阿塏侃史
《雍正王朝》中,老八為了與雍正抗衡,曾提到要恢復八王議政的政治制度。在劇中,雍正生氣地稱八王議政是“陳年的爛抹布”。
這話沒毛病!
八王議政的確夠得上“陳年”,重提它的時間距離它出臺的時間已經有104年了。說它是“亂抹布”也挺準確,“抹布”是擦灰用的,發揮完它的作用後就得扔掉。“亂”字說明隨著形勢的變化,它已經被淘汰,必須被清理到歷史的垃圾堆裡。
老八口中的“八王議政”的確可以制約皇權。下面,咱一起扒扒這個八王議政和它的變遷歷程。(努爾哈赤劇照)
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努爾哈赤下諭,不立嗣子,實行集體共議制,正式確定實行八和碩貝勒共同治國的制度,即“八王共議”制。
第一,繼任汗(大王)者不是太子,而是在八子中議選“有德者”為之,八貝勒(小王)掌握有立汗罷汗的大權。
第二,不得以豪強專斷之人為國主,諸事須八王共議,不容許汗王一意孤行。
第三,八貝勒擁有獎懲、任免各級官員將帥的權力,有各類大案之終審權,有八旗間爭執之裁處權,更換和懲治兇暴、無能的和碩貝勒,大汗不得一人操生殺之柄。
第四,八和碩貝勒享有“八分”特權以及同新汗並肩同坐共受群臣朝拜的地位。
第五,經濟上保持八王之“均勢”,從明朝掠得之財物,不是大汗個人私產,而應分割為八份,防止大汗獨吞。
《八王共議制》很有現代氣息。如果把後金看作一個家族公司,大汗是總經理。公司股份平均分成九份,大漢和八王各佔一份,他們是董事會成員,擁有對總經理的任免權,群策群力,按股分紅。《八王共議制》是個時代的產物,當時的八王都是清太祖的兒子、侄子或孫輩。努爾哈赤出臺它的目的,是為了宗室成員減少分歧、目標一致,做大後金這塊蛋糕。
雖然它的現代感很強,但在當時,卻是一項很不成熟的政治制度。首先,它的出臺人努爾哈赤就沒有遵循此項制度。考據清太祖的行事,他是有凌駕於八王的特權,還擁有最終的裁決權。出臺後第二年,議政成員增設八位大臣。以八大貝勒為主,八位大臣為副,共同籌劃軍事成敗,審議軍事得失,這就形成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
皇太極即位,開始有計劃地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他採用明朝制度,陸續設立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及內三院等機構,取代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一些職權。
多爾袞攝政,大權獨攬,排斥、削奪諸王權勢,架空議政王大臣會議。
順治親政,面對爆發新的抗清高潮,增加了議政王貝勒大臣的人數,如順治八年至十二年,任命的議政大臣就多達30多人。史書稱之為“國議”,記載說:“清朝大事,諸王大臣僉議既定,雖至尊無如之何。”此時,議政王大臣會議達到了其權力的巔峰。
康熙親政,他透過設立南書房、內閣來分散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職能。同時,削減議政王人數,減少其實力。至康熙三十六年(1679年),康親王傑書死後,朝中已經再沒有議政王。《清聖祖實錄》中,改稱議政王大臣會議為議政大臣會議。
依上所述,所謂的“八王議政”這種政治制度,其實就是一種過渡性的臨時體制,實施時間不到一年。並且,在其實施期間,也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八王議政的實質,就是分薄皇權,它和皇權互為競爭。在康熙朝中期,這種制度及其變異體制早已名存實亡。
那麼,老八為何要重提“八王議政”呢?(老八劇照)
在雍正朝,後金已由農奴社會進化為封建社會,君權神授、天威赫赫!老八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但在皇權的凌迫下,忍氣吞聲、無可奈何。於是乎,他從歷史的垃圾堆中扒出“八王議政”這塊爛抹布,妄圖藉此侵越皇權。這等小人之心,讓英明的雍正帝一眼就看穿。其後,就是雍正的個人表演時間,他揮舞皇權的神杖,以碾壓之勢踏平“八爺黨”,開除其宗籍,賜名“阿其那”。
“阿其那”真是名符其實,老八就象一隻夾在冰層裡的魚,不死不活、半死半活。老八啊!他就象一個歷史的小丑,逆天般地想阻擋雍正新政,其身可憐,其行可恥!
(雍正劇照)
參考資料:《清太祖實錄》、《清聖祖實錄》、《滿文老檔》。
回覆列表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有個小高潮,廉親王允禩聯合關外四位旗主對雍正逼宮,其中提出“八王議政”,以限制雍正的皇權。
那麼,清朝歷史上真的有“八王議政”這種說法嗎?答案是肯定的。
在入關之前,努爾哈赤開創基業時,其由一旗而變兩旗,而後三旗、四旗,後又擴張為八旗。
在四旗的基礎上,努爾哈赤令子侄輩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進入中樞,即所謂“四大貝勒”,其他成年子孫輩如嶽託、濟爾哈朗等,也隨同議政。
在建立八旗後,努爾哈赤又提出“八貝勒”共議國政的方案,其主要內容為:
一、國主繼承人由八大貝勒公推,議選“有德者”為之。
二、不得以豪強專斷之人為國主,獎懲、任免等大事須八王共議,國主亦不得一意孤行。
三、貝勒享有“八分”特權並與新國主並肩同坐、共受群臣朝拜的地位。
努爾哈赤開創的“八王議政”,這就是後世所謂的議政王大臣會議。
“八王議政”有些原始民主的意味,這在打江山時期也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當時需要群策群力,僅靠領頭人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不過,在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即開始削弱其他貝勒的權力而有意加強自己的勢力,尤其在入關以後,象徵貴族政治權力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也與皇權產生了重大矛盾。
順治時期,清廷打著“清承明制”的旗號,將政務交由內閣處理,以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到康熙時期,又設立南書房作為自己的秘書班子。
此時,所謂“八王議政”已經名存實亡。
到雍正朝後,雍正設立軍機處。此後,大權主要歸於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繼續存在,但所議之政只限於軍務、皇帝出巡、旗務、蒙古事宜等。
以此而論,《雍正王朝》裡說的“八王議政”還是有些根據的,並不是完全虛構。只是,此時的“八王議政”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議政王大臣職名乾脆就被取消了,所謂“八王議政”,也就此被徹底廢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