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343533757

    記得是晉文公即位後遍賞功臣,卻漏了介子推。介子推就乾脆不幹了隱居山林。晉文公知道後追悔莫及,去請介子推下山,介子推不就。晉文公便放火燒山想逼介子推下山,可是放火容易滅火難,介子推就被燒死了

  • 2 # 非恭誠媾

    老重重賞功臣把老介忘了!!!

    於是乎,老就把母親背到山上隱居了!

    後來老重在兵卒的提醒下想起了老介!

    可是,只知道老介在山上,不知道在哪塊!

    於是,防火燒山!目的是想把老介逼出來!

    或許是火太大出不來,或許是老介是個牛脾氣不想出來!

    硬是被燒死了!!!!!!!

    不是說老重要把老介燒死!

    他是想把放火燒山把老介逼出來!

    結果玩過火了!!!!!!!!

    給燒死了!!!!

    所以,老重就規定清明的前一天不許生活,只能吃寒食!

    所以清明的前一天就是寒食節!

    又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距離太近!

    慢慢的就混為一談了!!

  • 3 # 山家往事

    逃亡路上,為救重耳,介子推割肉給重耳吃。所以,介子推於晉文公有救命之恩。

    1 歸隱想法

    當年,秦穆公親率三千兵馬護送這個女婿,也就是重耳回國即位。

    眾人來到黃河邊,一個叫壺叔的人在整理舊的行李。重耳看到哈哈大笑,就說,等我們回到晉國,要什麼有什麼,誰還用這些破舊的東西。

    狐偃聽到這話,不太高興了,就說,你現在還沒有富貴,就把這些東西扔了。我們跟你流浪了十九年,等你當上國君後,是不是也把我們一起扔掉?說好的“苟富貴無相忘”呢?就把秦穆公賜給他的一雙白壁獻給重耳,說,我把這個給你吧,就此別過,日後你也好有個念想。

    重耳意識到問題重大了,馬上命令壺叔將那些扔掉的東西撿起來,並對著河伯發誓,若忘記你們這幫跟隨我的人,我斷子絕孫。

    介子推在旁邊的船上,聽到重耳和狐偃的對話,覺得狐偃是貪圖富貴之輩,心裡很是不恥狐偃這種作為,在這裡開始有了歸隱之心。

    2 漏封

    重耳當上晉文公後,大賞群臣,奇怪的是,介子推卻沒有任何封賞,不知道是有意還是忘記了。在晉文公安定下來後,介子推辭了晉文公,回家照顧自己母親去了。

    3 不平

    回到老家後,介子推的鄰居很是替他鳴不平,跟了他十九年,什麼都沒有得到,於是有個叫解張的人,到了晉國的國都,在城門口上寫了一份冤情,晉文公看到一位是介子推寫的,馬上派人去找,怎麼可能找得到。

    4 歸隱

    介子推揹著母親進入深山躲避晉文公的尋找。後來晉文公想盡辦法,就是找不到。然後下令燒山,以為這樣就可以把他燻出來,誰知介子推就是不出來,最後和母親一起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在逃亡路上,他都能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給重耳吃,如此勇氣,重耳應該知曉,卻還是放火燒死了。

  • 4 # 陽光169871353

    唉,悲劇是這樣釀成的:

    一個忘性大,犯了錯,後來一心想彌補,可惜推子鐵了心,請客不到、送禮不要,後來乾脆躲山上去了。文公呢?情急之下又用錯了方法,放了一把求賢火,誰知星星之火卻成燎原之勢,結果一錯再錯釀大錯。

    一個呢?有個性,一根筋,不原諒你就是不原諒你!不理你就是不理你!說不下山就不下山!你能咋個樣?誰知人有情火無義……,唉--。

    就這樣,二人互相配合著完成了一個流傳千年的悲傷的古老傳說警示著後人:得饒人處且饒人!

  • 5 # 先秦史

    介子推跟隨重耳一行流亡十九年,流傳下來“割股奉君”的美談,重耳一把火卻讓故事變的撲朔迷離……

    介子推在重耳即將登上大寶的時候,攜母離開,歸隱山林。重耳成為晉君後,大行分賞,卻獨忘了介子推。後經人提醒,才尋找介子推,意欲補償。得知介子推隱居山林,不肯出山,就用燒山的法子逼迫介子推出來。結果介子推和老母活活被燒死也沒現身。晉文公很後悔,就設立了“寒食節”來紀念他。於是介子推就留下了忠孝節義的美名。

    以上內容基本出自文學性的作品,比較權威的史料對以上的內容卻基本沒有記載。為了還原介子推,我們抽取一些相關史料,對介子推為人處世有一個更為全面真實的瞭解。

    咎犯曰:“臣從君周旋天下,過亦多矣。臣猶知之,況於君乎?請從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國,所不與子犯共者,河伯視之”乃投璧河中,以與子犯盟。是時介子推從,在船中,乃笑曰:“天實開公子,而子犯以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與同位。”乃自隱。(《史記· 晉世家第九》)

    在渡河的時候,狐偃開始變相邀功。介子推聽了之後,就直言重耳登上君位是天意,跟你狐偃又有多大關係呢?我們可以得知,介子推對狐偃居功邀賞,尤其是變相邀賞是極為反感的,甚至直言羞於之為伍。這話是非常傷和氣的,以重耳的身份,估計也難以容忍介子推。但至少可以看出介子推是一個清高、剛直和不畏權貴的人。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春秋左傳·僖公二十年》)

    登上君位以後,晉文公就開始大加分賞。他的這次分賞可真是夠大,甚至把家都分光了(當然這是後話)。然而如此浩大的分賞卻沒有介子推什麼事,難道真是介子推不言,晉文公就不分了嗎,畢竟分賞的事也是一件大事,有相關的制度要走,怎麼會如此草率?後來晉文公找不到介子推,就把綿上分給他作為田邑,來警醒自己的過失,表彰有功之人。介子推到底兌現了他不與狐偃等人為伍的承諾,可知介子推是言而有信、不貪戀富貴的人。

    另外,從晉文公沒有分賞介子推一事來看,介子推很可能在重耳的集團裡並不那麼重要,而且史料裡也沒有介子推出謀劃策的蛛絲馬跡,唯獨一些小說寫了一些端水泡茶的事。因此介子推並沒有什麼出眾的才能,可能就是一個不離不棄的角色(雖然這也是一種可貴的品質)。當然也有可能重耳的集團太強大,介子推被埋沒。畢竟像狐偃、先軫、魏犨都是各領域的佼佼者。

    大家有沒有覺得,介子推很符合一個小知識分子的形象,胸中小有筆墨,但卻自視清高?這樣的人到底也是不適合官場的,所以他主動離開也是高明的!

  • 6 # 楊朱學派

    公子重耳流亡時,錢糧匱乏。介子推曾割掉自己的肉。做熟給重耳吃。重耳即位後,封賞群臣。唯獨遺漏可介子推。最終還把介子推燒死。一代明君晉文公之所以殺死自己的恩人。鄙人就詳盡解析。

    世人皆稱頌介子推的高風亮節,鄙人的觀點卻恰恰相反:割自己肉者,是最奸惡歹毒之人。前有閹割自己,以服侍齊桓公的豎刁。後由割自己肉,讓晉文公吃的介子推。

    齊桓公好色。豎刁為了服侍齊桓公及其嬪妃。閹割自己,以做內侍。 管仲勸諫道:人情莫過愛其身,不愛其身,豈能愛君乎?一個連自己身體都不愛惜的人,怎麼能忠君忠國。

    孔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此之謂也。 齊桓公疏遠了豎刁。但管仲死後,齊桓公又重用豎刁。後來豎刁發動叛亂,囚禁齊桓公。齊桓公被活活餓死。

    介子推堪稱豎刁第二。但晉文公比齊桓公英明。不但不封賞介子推。還欲殺之。 介子推聽聞風聲後,和母親一起逃走。晉文公斬草除根,追至其隱藏的介山。放火燒山,將其燒死。

    我贊同聖人孔子之言:殺一人而天下正,此之謂也。

    我亦贊同韓非子之言:桓公暗主。

    最後,再闡述鄙人觀點——晉文公誅殺介子推,乃英明之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群眾對於明星整容這麼不能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