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月月幸福生活

    為了追求快速致富、快速成功,很多農業創業者都在尋找成功的捷徑。恰恰如此,有些騙子就是抓住創業者的心態,不斷地給創業者畫餅或者設定圈套,最後害得創業者們血本無歸。

    今天,助手君梳理農業圈10大驚天騙局。希望幫助農業創業者、農村創業者們擦亮眼睛,提高預判。

    騙局一、有機農業

    目前全球有機食品的年銷售額雖然已經超過了600億美元,但真正透過有機認證的農場的總面積還不到耕地總面積的2%,市場份額還是很小的。為了擴大份額,不少有機從業者絞盡腦汁,炮製了很多謠言,導致這個行業亂象叢生,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

    一些有機農場主經常吹噓自己不用農藥,因為有研究稱95%的有機愛好者購買有機農產品的最大理由是怕吃到農藥,所以這面金字招牌還是很管用的。

    有機農場不但用農藥,而且用量往往比非有機的還要多,原因就在於有機種植所使用的“天然”農藥的藥效往往比人工合成的農藥低,必須加大劑量才管用。美國農業部的有機認證機構從來不敢統計有機行業農藥的使用量,就是怕有機愛好者們接受不了真相。

    英國科學家曾經系統地研究了半個世紀以來發表在同行評議期刊上的162篇論文,涵蓋了3558項相關研究,發現有機食品在15種重要營養物質的含量和質量方面與非有機食品沒有區別,用有機方式餵養的家禽家畜也和非有機餵養的沒有差別。

    騙局二、補助騙局

    農業是中國補助最多的行業之一。民以食為天,農業是立國的根本,補貼農業無可厚非,連美帝的農業也是要補貼的。

    但是一涉及到國家補助,那各種騙局就多了。有虛假擴充套件規模騙取國家補助的,因為國家支援和扶持一些成規模的農企;有為了騙補助,拼命建大棚不種地的。對於廣大農戶而言,那些只有靠補助才能盈利的專案千萬別加盟。

    騙局三、萬畝基地

    現在賣農產品,各個都是農田直供到餐桌,各個都有基地,有的自有基地上百畝,有的上千畝,有的上萬畝!

    其實,自有基地這個說法本身就有很大問題。在中國,土地是農村集體所有,農戶只是有承包權,流轉的是經營權。很多農企說自己有多少畝基地,真正靠譜的擁有是流轉下來的幾十年的經營權;而那些騙人的企業大部分是跟原有基地保持“合作”關係,這個“合作”關係就奇妙了。

    騙局四、君臨模式

    1998年、1999年中央三令五申清理利用莊園開發進行非法集資,但就在中央禁令下發後的兩三年時間內,茂名化州三大莊園卻加大力度,非法集資逾3億元,投資者涉及北京、天津、太原、廣州、深圳等國內30多個大城市,以及新加坡、印尼等地。2004年初至今,三大莊園涉嫌非法集資,被列為國務院和廣東省委督辦的要案。 

    三大莊園案處理未結,又一非法集資案在茂名高州爆出。一個被讚譽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希望”的“新農業發展模式”——“君臨模式”,最終竟也是一個莊園騙局。

    從2003年3月至今,老黃未從18萬投資中收穫分文,而黃杏建在他簽下投資合同時的承諾是每個月返回3360元。 

    像老黃這樣落入這個騙局的投資者有數百人,從2003年至2005年之間,來自廣東、廣西、江西三省投資者投入的資金累計達千萬之巨。

    騙局五、你種我回收

    大家還記得前幾年比較火的養殖訂單專案,比如:螞蟻養殖,土元、蠍子、蟾蜍、蜈蚣等,農業訂單專案如:蘆薈、藥材、仙人掌、板藍根等,最後能掙到錢的有幾個呢?

    訂單簽訂的時候說的天花亂墜,什麼都好,到最後那些高價賣種子的都無一不是卷錢走人,而農民投資完了之後一直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最後當投資的錢打了水漂,希望開始破滅,辛辛苦苦賺的錢,瞬間化為灰燼,欲哭無淚!

    細想想無論是炒作天價種子的,養殖專案高價回收的,騙術都很簡單,一點也不高明,無非是誇大宣傳,以能賺大錢這種簡單的手段來矇蔽農民。在利益的驅使下,農民往往放鬆了警惕,天價種子也好,天價養殖的種源也好,其實商家的種子都很普通,價格低廉,披上訂單農業的外衣,那就身價倍增!

    當然這些訂單農業專案中也有掙錢的,從事訂單農業的企業也有正規的,比如一些大宗農產品的訂單農業,有的做的也很好,筆者總結,凡是高價炒作的種源,凡是那些新奇品種或者專案,然後高價回收的,幾乎都是騙局。

    騙局六、規模農業

    規模農業一定能帶來規模效益嗎?在許多人的認識裡,這幾乎不成為一個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種植規模過小固然難有太多利潤,種植規模過大獲得的也可能是“虛假利潤”。所謂“虛假利潤”,是指這些利潤並不是來自種植業本身,而是來自政府的補貼或獎勵。

    對糧食生產而言,規模擴大往往並沒有提高土地的單產,很多時候反而是降低了。中國要發展適度規模化的農業,這就意味著並不是規模越大越好。一些人熱衷於做大規模,包括一些工商資本下鄉圈地,只是為了從政府那裡獲取更多的資源。本刊記者在基層的調研也印證了這一點。

    騙局七、合作社騙局

    2016年7月份,一個農村合作社的騙局敗露了。河北滄州南皮縣寨子穀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徐書生在那天跑了。他透過鎮上各村的信貸員,吸收了800餘戶村民至少2600萬元存款。這些都是農民攢了幾十年的錢,水花都沒看到就這樣徹底傾家蕩產了。而徐書生做了什麼呢?他只做了兩件事:一是拉了15個自己的親戚和同學進來當信貸員,對外宣稱:寨子合作社,存款利息高。二就是跑路。就這樣,他成功借用農村合作社的名義騙了800多戶農民。 這並不是一起案例,為什麼如此簡單的騙局就能讓那麼多人上當?不同於電信詐騙,合作社這樣的騙局有很充足的時間供受騙的農民們進行辨別和思索。無論精妙與否,偽裝下的合作社總會有漏洞百出的破綻,比如大額資金並非流向農業領域、天上掉餡餅的高額回報、核心層的生活現狀變化等等都能察覺。難道因為農民們好騙?不見得。最終受騙終要歸結於自身的“貪慾”。除此外,你認為還要怪誰呢?

    騙局八、訂單農業陷阱

    訂單農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引起農村各級政府和廣大農民越來越大的興趣,訂單農業的輻射面積也越來越大,這是個十分可喜的現象。但農民也應嚴加提防出現“訂單陷阱”。

    因為目前農產品大多是賣方市場,所謂“訂單”往往附加一定條件,比如某鎮透過中間商與日本某公司簽訂1000餘畝優質米供銷合同,要求使用日方種子和化肥,如果秋後日方毀約,找不到中間商,官司都沒處打。對此應有足夠的考慮,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騙局九:造林大騙局

    山西代縣雁州專業造林合作社以國家積極培育活立木市場為由,與晉北很多農戶簽訂活立木交易“保賺林”合同,騙取農民兄弟的鉅額存款。

    山西代縣雁州專業造林合作社在晉北以及周邊地區發展農村信貸員為其合作社的駐村委託代理員,透過駐村委託代理員發展農戶與該合作社簽訂“保賺林”合同。

    56歲的村民任美蔦告訴記者,考慮到自己和老伴年老後沒有退休金,就想著把錢存到這“保賺林”裡面,但是現在代理員們都被警察抓了,就盼望著國家能把這些錢給追回來。當初任美蔦覺得駐村代理員老劉人不錯,值得信任,就往裡面存了3萬多元,沒想到卻上當受騙了。

    騙局十、掛果收益權大騙局

    2016年1月,黃小明(化名)從網上看到一則訊息,有一項“網際網路+農業”的獼猴桃種植專案,宣傳稱投資人出資11800元即可購買該公司20棵獼猴桃樹30年的掛果收益權。

    該公司正在做活動,只用交納6000元,即可享受到11800元的權益。而且,如果他能夠拉來更多的投資人的話,還會根據情況獲得不菲的獎金。

    透過現場瞭解,黃小明看到了這家公司與另外一家農業發展投資公司簽訂的土地租賃協議,共700畝,用於獼猴桃種植,租期13年。他盤算後覺得比較靠譜,就和中博公司簽訂了“投資協議”。誰知過了不久, 黃小明聽說公司出事了,公司老闆也跑路了,公安機關找到他取證時,他才知道可能陷入了傳銷的騙局。

    原來,2016年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梁某某、劉某某等人相互勾結組建成立湖北中博商貿有限公司,以種植獼猴桃果樹對外出售30年掛果收益權為幌子,誘騙不明真相的公眾人員來公司簽訂所謂專案協議,而公司要求參加者以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8個層級,形成金字塔型層級關係,直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建立了一整套傳銷運營模式。

    截至2016年12月底,該公司吸引傳銷人員1600餘人加入,吸收資金1000餘萬元,從中騙取錢財,使得眾多投資人受騙上當。案發後,兩名犯罪嫌疑人被傳喚歸案,所騙取的款項未能追回。

    未來,農業已經成為創業者淘金地!因此,對於一些跨界投資農業的朋友,一定要提高預判。但,還要謹記:任何事情都不會簡簡單單成功。

  • 2 # 飛龍遨遊

    1. 規模越大越掙錢

    不少農業從業者都是農民出身,所以有一定的地主思想,理論的認為地越多,那麼我的地位也會越高,於是就會出現下面的這種狀況:在剛開始從事的時候,往往由於資金的原因,只能進行小規模的經營,而這個時候一般僱傭的工人數量相對較少,而且管理起來遊刃有餘,所以每年都有不錯的收入入賬。人都是有貪心的,不滿足現狀的種植戶就開始瘋狂的擴張土地面積,無限的擴大種植面積和種植種類,但是由於缺乏專業的農業管理經驗,不能細緻化經營,同時勞動力成本遠遠超出自己的控制,總之就是缺乏對市場的把控以及對風險的預估,從而導致資金鍊斷裂,無奈申請破產。

    2. 產品好、品種多就是王道

    當我們在進行小規模經營的時候就像開小賣部,東西多,質量優,過來購買的人就比較多,同時也不害怕賣不出去,因為是零售,即使賣不出去,送人也不會賠太多的錢,一般是影響不到我們的正常經營的。但是當你搞規模化種植的時候就和原來的小賣部不一樣了,這時候我們所搞得的批發中心,所以客戶就不是單純的那些周邊居民了,而是各大商超的採購人員。這個時候我們經營小賣部的那一套理論在這裡沒法發揮,如果不能很好的找到大客戶,我們的產品就沒法銷售出去,積壓嚴重,並且農產品的保鮮也很重要,如果積壓過久,所造成的損失就是怎麼都無法挽回的。所以說並不是產品好、品種全就是好,有好多銷售渠道才是王道。

    3. 搞得全就掙錢

    農村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菜園子,一般我們都會種各種各樣的水果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有些農業從業者就抱有這樣的想法,我既然有那麼多土地,那麼我就多種點品種,比如各種果樹都種點,然後在養一些家畜,剩餘的搞些蔬菜或者是農作物,這樣如果哪個品種的市場需求不好,就可以用其他的來彌補這些損失了。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從正面來說,你觀察一下現在國內比較牛逼的農業企業有幾個是這樣的,雲南的褚橙專搞橙子、海升的蘋果基地也沒見散養家畜,從反面來看,賈躍亭的樂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他在經營網際網路電視的時候可謂是這方面的龍頭,但之後開始搞手機,搞汽車,然後就是現在的這種狀況了。所以說要精細化經營,全方位經營你根本就沒有那個精力,也沒有那個能力。

  • 3 # 婁譯文

    農業是個非常費錢的行業,你如果有一千萬想要做農業,前期先計劃一百萬的買賣就好了,而且投入後還要不斷的找銀行貸款,找政府扶持,農業發展是隨著政策走,而且見錢慢。

  • 4 # 基層林業工作

    其實從事農業的陷阱真的不少,很多不良公司為了短期暴利,宣傳炒作一種產品,可以假意和你簽訂回收訂單合同,其實主要目的是為了賣給你種子或苗木,當心上當,仔細考察後再投入

  • 5 # 一週的秋

    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農業,特別我們的商業竟爭加速,所有的行業都己經進入了規模化,網路化的全方圍竟爭,而唯有農業還落後於市場,這也就是大家都看好農好,都覺得農業是現代商業發展最後一塊處女地。為什麼中國的農業發展得落後於其它行業呢,這是我們的國情和文化有關,我們國家歷史程序就是為了土地而進行的,我們為了自己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進行了歷史的更迭。農村的改革也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才有今天的局 面,當土地的收益己經不能滿足於我們對於生活的追求時,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也就進入了市場的培育期。現在國家對於農業和重視讓很多的企業與個人投入到了農業的發展中,但農業的發展是不是就一帆風順呢,其實不然,在農業的商業程序中,很多企業與個人都以失敗而告終。農業究竟有什麼陷井呢。

    1 農業的新奇特產品不可盲目發展。在商業的竟爭裡面,大家都明白要想贏得市場機會,就要開發也新的產品,獲取新的客戶,但在農業的產品開發中,建議謹慎而為之,農業產品是大家日常使用產品,是對人的生命安全有直接因素的食物,對於新的產品在還沒有被大眾認知時,大家是不願意輕易嘗試的,既是有人願意嘗試,但是也會因為資訊渠道的不對稱而失去告知市場的機會。如果要發展新產品,建議在農業企業己經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再進行新產品的開發,企業才能夠承受失敗所帶來的經濟付出。

    2 農業不要輕易涉足深加工,農業產品要想獲得穩定的發展,就必須要進入深加工行業,如果只是一味的賣半成品,農業企業始終沒有利潤,就你賣土豆是沒有賣薯片利潤 高的,但深加工行業與半成品是完全兩個概念,所涉及的問題完全不一樣,比如賣蘋果與賣蘋果醋是完全不 同行業,賣蘋果是在賣產品,而蘋果醋確是在賣品牌,賣品牌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資金才能讓大家接受這個產品,而蘋果確是屬於大眾日常吃得水果,不需要進行市場培育。只需要種好蘋果,管好質量,始終都會賣出去的。

    3 不易輕易進行規模化擴張。農業行業是一個投入時間長見效慢的行業,需要有三至五年的投入期,如果前面沒有打好基礎,沒有實際的經驗儲備,就進行大規模發展,這樣會加大企業風險,萬一遇到不可控的自然天氣,就會滿盤皆輸。

    發展農業需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進,才可讓企業活得更久也更遠。

  • 6 # coolying

    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要做好充分準備。

    1.充分了解你所種植作物的習性,如果你是外行,找一個行業內種植多年該作物的人來指導。

    2.雖然現在提倡規模化,但不要盲目擴大面積,如今政府鼓勵農業,本人覺得種植面積達到各種專案補貼要求的面積就行。

    3.做農業如果有本錢,條件設施一定做好,能可控的條件越多越好。萬一來個災害可能一年收成和投入都要泡湯。

  • 7 # 阿權記事

    從事農業有什麼陷阱?

    一、農業是中國農民必有產業,沒有了農業就等於沒有了生活。我家有一畝多土地平時就種點水稻、花生、番薯什麼的,只供自己一家吃,不會有什麼陷井。

    二、農業涉及範圍很廣種類也很多,大規模養殖或者種殖,就會有很大的陷阱和風險。最近幾年有好多人承包土地,大量種殖蔬菜和水果,投資了很多錢,可是等到最後種出來蔬菜、水果賣價格都很便宜賣不出去。例如今年種殖的菠蘿3毛5毛都沒有人買,好多都是爛在土裡。辛苦了一年錢沒用賺到不說,還虧很多錢這就陷井。

  • 8 # 糧田食品

    農業本身自古就有,而具從古至今農業本身是不具備陷阱的,只有那些盲目跟風的,沒有技術創新的人和農業專案才是有風險的。

  • 9 # 過眼煙雲175228182

    從事農業有什麼陷阱?

    農業其實就是一個高風險,低迴報的產業,所以就有許多農民想找低投入,高回報的農業門路,這就為許多騙子的產生,提供了溫床。

    舉個例子來說,就拿食用菌種植這個不錯的農業行業來說,就有不少陷阱在等著許多想天上掉餡餅的農民,有的機構說投資幾十塊錢兒,買點兒菌種回家就能生產出幾千幾萬塊的食用菌,這個哪有可能,食用菌種植也是一個嚴謹的投入很大的產業,但是往往不懂這個行業的人,就會認為這些機構說的是真的,所以花很多價錢去這個機構學習,然後買他的菌種,當然這種菌種也是真的,只是技術跟不上,所以最後只能賠錢了事。

    還有農村許多機構宣傳種植中草藥的,種植冬蟲夏草的,還有種植人參的,都大力宣傳,投資幾十幾百,幾千就能得到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回報,他們宣傳的資料,往往都能在科學資料上查到,而且往往是電視上或者是央視致富節目上宣傳過的,所以很有可信力,但是這些專案,往往需要較高的技術,沒有技術支撐,100%都會失敗的,這部分機構騙的就是這些學員的學費,90%的人,都只是交了學費,而沒有去投資這些產業,有10%的人是交了學費,又去投資了這些產業,最後賠的是血本兒精光。

    還有農村就是養殖蟾蜍,養殖蝸牛,養殖青蛙這些高回報的特種養殖產業,中間有許多機構,也是騙人的,也有許多陷阱,在等著那些期待發財致富的農民,當然我不排除這些機構,有許多是很好的機構,有真心為咱老百姓辦事的機構,但是騙子也很多,雖然騙了你,但是你又無話可說,又不能告他們,因為他們的技術確實是真的,只是你達不到他們要求的那種技術狀態。並且你生產出的產品,即使在合同上籤訂了保證回收,回收時他們也會找你產品的許多毛病,最終使你的產品沒法回收,而造成了你血本無歸。

    所以在農村想搞農業種植,其中的陷阱也是很多的,如果想在農村搞創業,最好還是搞大眾養殖,特種養殖的話必須先有市場,先有技術的扶持,才能再去投資,要不然100%是會失敗的。

  • 10 # 使用者946835822453

    搞農業不是一件應該宜的事,有水澆條件的例外:旱了不收,澇了同樣不收。近這六、七年老天老是別;不是旱,就是澇。所以形成虧本。特別是種經濟作物好;好比說 蔬菜 ,有時長的再好,也賣不了。因為市場飽了。市場經濟就是這樣的。有錢難買先知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今年勇士奪冠,杜蘭特能成為NBA現役第一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