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慧書法

    謝提問!標準楷書是不能用行書筆法寫的,行書筆法寫楷書轉變為行楷書體,是楷書向行書過渡的書體,百花爭豔的書體,經常寫會養成獨立創作的習慣。

  • 2 # 上官1898

    既然這位書法名家說了要以行書筆法來寫楷書,那就請他以影片來演示,為何叫人費神猜想,要讓非名家來替他說明。作為書法名家不應說半句話,這是書德問題!

  • 3 # 千年蘭亭

    以行書筆法寫楷書,看似矛盾,實則富有妙趣。

    學習楷書,可分為三個階段:起步階段,“初學分佈,但求平正”;中間階段,“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最後階段,“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第一階段的重點是力求平穩端正,進入中間階段,掌握結構平穩端正的技巧之後,就要追求用筆字形的奇異險絕,這時候就要在楷書中體現出行書的筆意,以到達最高的境,即“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用行書筆法寫楷書可以增強靈動活潑的氣息。楷書最忌刻板,就怕點畫呆板毫無生氣,因此其點雖然獨立分散,但要一氣呵成,筆筆貫氣。

    很多人學歐陽詢的《九成宮》,越寫越僵硬,就在於機械地理解點畫,筆畫之間缺乏生氣、缺乏顧盼,所以當學生練習歐體到一定階段時,有經驗的老師會讓他兼習行書,就是這個道理。

    實際上,書法史上很多楷書家善於使用行書筆法,例如歐陽詢和顏真卿等;同時不少以行書著稱的書法家又善於運用楷書的筆法,例如李邕和李建中等。

  • 4 # 情利俗

    沒有什麼好說,就是我存在名譽地位,就是我審美觀在人民通用。但在大眾是否確得引眼球,感到比較美感。又是被他說對了。

  • 5 # 流雲藝朵

    你好!

    古語講,楷書有行意,行書有楷則,確實是這樣的,等你練習書法到一定程度就會體會到。

    楷書結字端正,筆畫之間沒有牽絲。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楷書的一筆一畫也是講究筆畫順序的,所謂筆順。為什麼要講究筆順,是因為它的每一筆之間雖然沒有連帶牽絲,但一定是有呼應的。這就是所謂的行意。如果楷書不見行意就會顯得刻板,遲滯。

    行書靈動搖擺,將就牽絲映帶,但是行書的每一筆,還有起,行,收的動作,必須交代清楚,這樣你會看到行書的節奏感。如果完全見不到起行收,這個行書就完全失去了法度,只剩下了滑,飄,甚至無法以行書論了。

  • 6 # 呂永亮

    以行書“筆法”寫楷書是不成立的,而用行書“筆意”寫楷書是成立的。因為,“筆法”與“筆意”是兩碼事。

    比如競走比賽,遊戲規則決定腳後跟不能離地。就算是屁股帶動腳步行走如飛,只要腳後跟不離地面,都是有效成績。而腳跟只要離開地面,那怕是走的再慢也屬於犯規動作,成績無效並被立刻開除出局。

    這就是“走”與“跑”之間的動作本質區別,“筆法”與“筆意”的區別亦是如此。

    “筆法”是個“動態”操作過程,而“筆意”卻是個“意識”形態。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用行書“筆意”寫楷書。

    具體的運筆帶著“行意”,筆不要輕易的離開紙面,筆毫儘量在紙上纏走,形成一種動態氣場的注入。說白了就是動態效果,這不但對技術要求是很高,還涉及了美學與觀念問題。

  • 7 # 書法有云

    有書法名家說,要以行書筆法寫楷書,這句話如何理解?是有這種說法,楷用行書,行用楷寫。這主要是由楷書的特點決定的,楷書的筆畫筆筆獨立不像行書可以實連、牽絲等方法來處理,但是,楷書雖然筆筆獨立但是其筆勢關聯卻是內蘊的,並非看到的如表像,因此在書寫楷書時應該用行書的方式來書寫楷書。

    一、行書的特點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其字型特點流暢率意,生動活潑。

    其筆法特點為:

    1、中鋒用筆且大量運用側鋒,“正鋒取勢,側鋒取妍”,使線條富於變化,妍美生動,避免單調呆板。

    2、用筆比楷書快,多采用露鋒起筆,順勢放鋒收筆。露鋒起筆多采用凌空取勢逆入轉折。

    3、行書多將方折的筆畫變為圓筆盤轉,方圓並用。

    4、增加了鉤挑和牽絲,使點畫呼應關係顯露在外,使字的動態顯而易見猶如輕歌曼舞,行筆流暢,遲速有度節奏輕快。

    5、追求虛實變化,主要表現在輕重、連斷上面。虛實變化的關鍵是在於提按。

    二、楷書的特點

    楷書是三大正體字中的一種,漢代初具雛形,盛行於魏晉,隋唐大成的一種字型。其應該包括:“魏碑”和“唐楷”兩種書體。

    其筆法特點為:

    1、筆畫獨立

    楷書筆畫筆筆獨立,但其是內含聯絡的。

    2、用筆嚴謹

    楷書結體均衡勻稱,因此其用筆極為嚴謹。

    3、書寫較慢

    因其用筆嚴謹,故其書寫較慢。

    4、筆畫方筆多於圓筆

    轉折處方筆多於圓筆,以此來表現楷書的深刻凝重。

    5、筆畫起伏較小

    楷書的書寫雖有輕重對比,但其不如行、草書強烈。

    綜上所述

    楷書的特點決定了其嚴謹,行書的筆法確定了其流暢,以行書的筆法來書寫楷書可以避免楷書的書寫呆板而具現靈動。

  • 8 # 藝術傳播者

    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我逐漸意識到,很多非專業性的書法人士對於行書、楷書兩種書體往往是分辨不清楚的,因為他沒有辦法非常清楚的認識到這兩者之間存在的不同,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籠統或者模糊的認為這是楷書,或者說這是行書,實際上,他們對於楷書、行書本質上的區別認識並不是很清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楷書和行書之間的相似性,正因為他們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我們在分辨的時候才有可能會非常的困難。

    因此,它們的相似性是造成了這樣現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麼,好多人分不清楚行書和草書也是如此。行草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似性的,這個相似性也為我們分辨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困難。而我們要想區分兩種書體之間的區別,我認為比較好的一個方式就是我們去比較這兩者他們在書法的三個要素之間的區別,而書法的三個要素是最為直觀,也是最能夠反映兩者書法本質區別的重要因素。

    ——楷書和行書在三要素上的區別?——

    據張懷瓘《書斷》說:“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小訛,務從簡易,故謂之行書。”由是說而知:“行書”是“正書”轉變而成的字型,是某種程度的簡化。

    王僧虔《古來能書人名》雲:“鍾繇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河東衛凱子,採張芝法,以凱法參,更為草稿。草稿是相聞書也。”

    清宋曹雲:“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 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 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宋曹雲這句話道出了楷書和行書之間的區別點。要想細緻講清楚,我們要從書法三要素說起。

    我們知道書法的三要素是筆法、結構和章法。而行書和楷書之間的區別,實際上主要是在筆法上的區別,草書和行書之間的區別,實際上就是在筆結構以及章法這兩個層面的區別。

    ———行書與草書的共同點又是什麼?———

    行書和草書之間的共同點,實際上就是他們的筆法基本上是一致的,然後他們的章法有一定的相似性,有也有一的區別,行書的章法較為規矩,還更相似於楷書的作品佈局,但是草書的章法佈局就比行書的要更為隨意,也就更為灑脫。

    ———楷書與與行書之間的區別呢?———

    楷書行書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他們的筆法上,尤其是楷書的筆法和行書的筆法,我們會發現,它們二者在筆畫形態上呈現出非常不同的姿態來。楷書是一板一眼,橫平豎直的。而行草書是遊絲引帶貫連的。楷書行書之間的相似性主要體現在他們的框架結構上,他們在框架結構上的佈局呈現出了一定的相似之處。

    曾經啟功先生曾經打過一個比喻,說楷書行書它們在結構上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的,它們的結構就存在著一些比較關鍵的節點,我們可以用公交車的車站來作為理解這些重要的相似的節點,其實就相當於車站,而我們在書寫楷書或行書的過程中,公交車經過這些站點的速度是不同的,我們寫楷書的時候就相當於公交車在比較緩慢的經過直接站點,我們在寫行書的時候就相當於公交車比較快速的經過這些站點,書寫速度都不同,決定了他們筆法上的差異。而這些節點相似,則造成了他們在結構上的相似,也就是它們的相似之處。

    最後

    對於楷書和行書區別點、形似點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楷書和行書,加深對楷書和行書的理解,尤其是在楷書學習之後,進行行書的學習階段,這個過程如果把握好了,就可以讓我們順利地從楷書過渡到行書的學習,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對我們學習楷書和行書產生影響。而瞭解了行書和楷書之間的共同之處、差異之處,對我們進一步的書法學習實踐將有重要意義。

  • 9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不知此話出自哪位“大師”之口,這是一句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的廢話! 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基本功還沒有練好,什麼是筆法、字法都沒搞清楚呢,怎麼知道楷書與行書之間筆法動作是什麼關係? 怎麼知道楷行兩體字法上有著怎樣的必然聯絡? 光告訴他們楷書要當行書寫,豈不是強人所難? 這個問題初學者根本理解不了,試想,他們要是知道行書的筆法動作要訣,也就不會把楷書寫成殭屍體了,那還用“大師”講什麼?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稿——楷書

    事實上,楷書並不都是慢慢的一筆一劃像擺積木式的書寫的,只有那些偽大師才去把字一筆一筆的描畫出來。

    要想把楷書字型寫的活脫,避免呆滯刻板,只要是經過正規系統的基本功訓練,對執筆法、運筆法、結字法、臨摹法等書法常識十分了解,訓練方法得當,到了臨帖這個環節,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什麼叫筆斷意連、呼應顧盼、一氣呵成了,不用糾結。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稿——楷書

    常見很多初學者,練習楷書的時候,急於求成,起步入門就直接奔向臨帖,而且只採取對臨法,也就是照著字帖硬性模仿,還寫大楷,將原帖中楷字型故意放大幾倍臨寫,殊不知,這樣的練習方法是不科學、不繫統、不正規、不專業、不完整的,屬於違章作業蠻幹行為。

    由於缺少必要的指法、筆法、筆畫、結字等一系列前期基本功訓練過程,又不按原帖原大字型對等練習,也沒有讀帖→摹帖→臨帖→校驗等規範化操作程式,故而開啟字帖讀不懂,不知道範本中的方筆、圓筆都是用什麼筆法寫出來的,中鋒、側鋒與筆畫形態、質感,與字形神采、韻味,它們都是怎樣的關係? 等等,對書法技術原理不甚瞭解,於是,便像美術生畫靜物似的看一眼寫一筆……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稿——楷書

    實際上,同樣是楷書,之所以字型風格不同,字形姿態與神采表現不一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筆法動作各有獨到之處,核心是行筆節奏與書寫速度,對字型狀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是導致各種各樣的字型產生別具一格的特色與差異的關鍵因素。

    比如,寫小楷需要快一點,寫大楷需要慢一點,寫歐楷《九成宮》慢一點,寫顏體《多寶塔》要快一點……筆畫不同,起~行~收過程中,運筆動作有大有小、有快有慢,起止之間不是勻速的,具體怎麼寫都是有一定要求的。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稿——楷書

    書法上的筆法,相當於聲樂中的唱法,字帖好比一首歌曲,行筆法如同樂譜,不同風格的歌曲節奏型是不一樣的,同理,書法也如此,需要根據所寫的字型特點,控制好行筆節奏與速度。

    囉嗦了這麼多,就是想表明一個問題: 採用科學訓練模式,熟練掌握書寫技法,是寫得好、寫得快的前提條件。如圖:

    以上是我的見解,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

    △圖為本人書寫的毛筆小楷

  • 10 # 胡東力書畫

    楷書形成於漢代,最初帶著濃厚隸書的味道,至唐代發展興盛,極重法度,宋代楷書更重意境的表達,幾經演變,至明代,楷書發展成熟完備,既不失端莊筆法,又有行書行雲流水的瀟灑純熟。楷書至此爐火純青,這種帶著行書筆法的明楷,統領了此後明清500多年的楷書審美。這是楷書數千年發展的昇華與結果,也是我們今天學習楷書應該知道的脈絡。

    楷書大約形成於漢代後期,由隸書演變而來。漢末至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鍾繇被尊為楷書鼻祖,那時的楷書帶著明顯的隸書味道,如鍾繇的代表作《宣示表》等(下圖一)。

    唐代是楷書的興盛期,以歐陽詢、柳公權(下圖二)、顏真卿等為代表。唐楷一筆一畫,極重法度,大氣端莊。

    到了北宋,宋人覺得唐代楷書有些過於拘泥刻板。宋代計程車大夫們更追求意境的表達,宋人的楷書多了幾分飄逸清秀,以蘇東坡(下圖三)、黃庭堅等為代表。這就是楷書史上常說的“唐人重法,宋人尚意”。

    後人又覺得蘇東坡等過於追求意境,有失法度,例如,南宋朱熹就曾批評蘇東坡等人把字寫壞了。元代的書畫大家趙孟頫,調和了唐楷和宋楷之間的這種差異。趙孟頫的楷書(下圖四)既不失法度,又意境悠遠平和,筆法沉穩高雅。

    楷書發展到了明代,技法成熟,意境優雅,爐火純青,以沈度、文徵明、董其昌(下圖五六七)等為代表,湧現了很多優秀的楷書作品。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皆酷愛明代董其昌的字,天下盛行。明代楷書的藝術成就統領了明清500多年的書法審美,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們學習楷書的經典。

    綜上所述,寫楷書既不失楷書筆法,又有行雲流水的純熟,帶著行書筆法的楷書是楷書技藝成熟高妙的表現。

  • 11 # 酒墨愛好者Czlzx

    楷書在一般情況下顯得莊重規矩。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了中規中矩的一面,就會有死板不活的感覺,特別是初學者在書寫時,只注意了字形和點畫,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更加呆滯,讓人看起來總是覺得太過"匠氣"。

    好的楷書作品應當是規矩中有變化,變化中守規矩,這樣的字就會在"筆勢"的帶領下,顯得有"活"的生命力,書法才更有"意味"。如何在楷書中表現出上述特徵呢?只要加一點行書筆意就可以實現。

    什麼是行書筆意?

    行書的特點就是行雲流水,自然爽朗,讓人感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集》、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東坡的《寒食帖》等都是最著名的行書代表作品,而這些作品之所以成為天下行書的代表,就是因為其中蘊藏著動靜變化的特點。

    再說楷書,它是融合端莊之美、清秀之美的於一身的一種書體,既有容易辨識、又易於學習的書法,楷書寫好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無論點畫、結體還是筆法用筆,都能體現出書寫者的功力和水平。不過,它的缺點是太過呆板和中規中矩,讓人無法感受到書法中動的一面。

    行書筆意就是在楷書中的某些筆畫中新增一些具有動態感的行書筆法,使楷書更為活潑,它本身就是楷書,但個別點畫中又有行書的筆法,這樣寫出來就更為自在,更為活躍。

    既然是楷書,那麼在大多數的點畫中都應當使用楷書的筆法,行書的筆法只是一些點綴,而不能把它作為主要方面來寫,否則也就變成了行書。

    當然,在楷書中加入行書的筆意,不止是要有楷書的基礎,還要有一些行書書法的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兩種筆法進行融合,形成楷書動靜結合的書寫面目。

  • 12 # 靜默2O1

    答,楷書練熟後,筆法準確行筆自然流暢,這樣寫出楷書不僅不死板,而且法度嚴謹,在楷書中摻入行書筆意,這樣使楷書更具有靈動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秋雨的詩句古詩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