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請大神們做一個詳細的講解,最好有照片對比,謝謝。
1
回覆列表
  • 1 # 無表情攝影師

    只有擁有了手機和單反,你才能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技術上的問題,我看許多老師已經回答的比較清楚了。我從作品的使用目的做一些比較進行回答。

    如果拍照片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手機上看一看,或者是在網路上讓大家相互的欣賞一下,那麼手機和單反沒有太大的區別。這樣的照片是屬於大眾文化當中的一種相互傳播。

    如果你拍的照片想發表在雜誌,或出版畫冊,那麼手機顯然已經不能適應了。變成印刷品要求的畫質的質量是比較高的。

    如果你的作品想在展覽機構進行展覽。如果放的比較大的時候,手機拍攝的作品噪點比較多,比較模糊,觀看的感覺就不是那麼好。

    如果你拍的照片想進入市場,進行交易,或者打算被收藏機構進行收藏,一般的全畫幅的單反相機已經遠遠不夠了,中畫幅大畫幅出來的作品才能夠滿足要求。

  • 2 # 於小百的攝教日常

    看到這個問題再次勾起了一個技術宅的慾望

    就簡單來分析一下吧,當然這不是學術論文,我只能本著儘量嚴謹的態度來做,希望您能儘量本著寓教於樂的態度來看

    手裡恰好有如下裝置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橫向對比

    選用這兩款器材,第一是因為畫素一致,所以可以忽略掉畫素對於畫質的影響,第二就是他們分別都是其所處年代很具有代表性的器材

    場景選擇上選了我們平時最常接觸的風景/靜物、專業棚拍和人像這三類題材

    第一組對比:風景/靜物照

    以下為iphoneX長焦鏡頭(等效51mm/f2.8)拍攝

    以下為D700+60mm/f2.8鏡頭拍攝jpg直出

    以下為d700+60mm/f2.8鏡頭拍攝raw調色處理

    以下為細節100%放大對比(左邊為iphonex右邊為d700)

    透過這一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手機iphonex拍攝不管是在色彩還是在細節表現力上跟d700都有巨大差距,另外由於等效焦距和感光元件大小的問題,景深和畫面氛圍感的營造上也差很多

    第二組對比:專業燈光下棚拍

    以下為iphonex長焦鏡頭(等效51mm/f2.8)拍攝

    以下為D700+60mm/f2.8鏡頭拍攝jpg直出

    這一組對比下來,乍一看好像沒有明顯區別,也確實看預覽圖就是沒有很明顯的區別,那麼我們來看下放大細節圖

    左邊為iphonex右邊為d700

    暴露了吧?主觀評價就不再贅述了

    最後一組對比:人像拍攝

    (不會拍女朋友的攝影師不是好男朋友,拍不好自己的女人買單反也浪費,記住於攝的話!)

    以下為iphonex廣角鏡頭(28mm/f1.8)拍攝

    以下為d700+28mm/f1.8鏡頭拍攝jpg直出

    以下為d700+28mm/f1.8鏡頭拍攝raw格式調色

    細節圖就不上了,100%細節差距跟上面兩組情況類似

    透過以上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在時下畫質頂尖的手機跟9年前的主流單反相比,差距依然巨大。

    所以對於專業廣告或者專業人像攝影師來說,這一差距不可逾越,單反也不可替代

    以上就是小百的不完全對比,當然倉促之下,只能分析到這裡,後面有了大空還是會做一篇更嚴謹更詳細的比對說明,敬請關注

  • 3 # 卡秋莎金毛

    都是相機拍的,目前手機拍照在很多情景下還是束手無策得,比如遠處高速抓拍,後期重新構圖,暗光抓拍等等,起碼我個人所需要的拍攝環境,手機很難拍出有美感的片子

  • 4 # 青辰子

    兩者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成像效果就不是一個級別的,相機的感光原件都比手機好,其他的就不比了

    左邊相機(可能曝光了),右邊手機(畫素點不高)

  • 5 # 南川陸北

    手機最佳化再好,和單反的cmos根部不是量級的,比什麼比

    光學背景虛化,光學變焦,解析力這都沒法比

    下面是手機拍的,畫質和單反真的比不了

  • 6 # Feelsky

    只想問那些標榜手機比肩甚至超越單反的朋友們一個問題:“假如你和愛人去拍婚紗,你是讓攝影師用單反給你拍還是用手機給你拍?”

  • 7 # 使用者7544590246066

    我不吹不黑地說,目前的科技來說,手機和單反沒得比,底的大小決定一切。若干年後,隨著科技發展,能做出奈米級別的底來,再來談孰好孰壞這個話題。那時,對攝影界會是一場革命。

  • 8 # 氾海驚鯢

    只能說差別很大,可能同樣的景色照片在手機上看,除了色彩,細節上差異並不容易看出,因為手機本身就限制了單反照片質量的呈現程度,但是在電腦上看差距之大還是一目瞭然的。單反在感光元件的尺寸,光圈的可排程等硬體上相比手機相機要優秀不是一點半點。可能有人說攝影的是人不是機器,只有好的攝影師沒有好的攝影機器,但更好的硬體基礎能給攝影者更高的上限,而手機在硬體上的天然劣勢會對攝影造成比較嚴重的限制。

    此外單反能給予攝影者更多的操作空間,會使用單反(不是一味使用全自動模式)的人,完全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不同的鏡頭組,設定不同的引數拍出風格截然不同的效果,單反能給予拍攝者相當大的自由度。而手機拍攝一般只作為記錄生活的手段存在,因為拍攝者和手機相機的參與度十分有限,但單反能給攝影者更多的創作空間。

    還是那句話,那些說手機攝影已經取代單反甚至手機相機成像質量優於單反的人,可能在攝影方面並沒有涉足過單反領域,但只要稍微瞭解過單反的使用者,是絕對不會認為手機是優於單反的攝影工具,至少在成像質量方面。

  • 9 # 茅盈

    瀑布的效果不能說明手機跟單反的去別,因為手機一樣可以拍出那種效果,只是看用手機的人腦技術會不會拍!但是“單反”對比“手機”效果,最簡單直接的對比方法,就是遠景“放大”200%。區別一目瞭然

  • 10 # 你我好

    東西都不一樣,沒有可比性,不過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說一部手機足夠了,關鍵是我們中大多數都不是專家,不仔細看壓根就看不出來差別。手機拍照繼續進化淘汰部分單反勢不可擋,現在的卡片機基本絕跡了就是最好的例子,只有非常專業的攝影師以後才會考慮專業級別的單反相機,一般攝影愛好者一部手機(當然要攝影牛逼的手機,比如說華為P20pro或者mate20Pro蘋果XS之類的,普通千把塊錢的肯定不盡人意),手機拍照還會不斷提升,擠佔單反市場,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很多單反相機廠商實際上早就看到了,壓縮產量,繼續提升產品實力,拉開距離才能生存,手機拍照完全取代單反也不現實……

  • 11 # 百戰映像

    單反的通光量大多了,鏡頭的景深也不一樣,兩者真實差距還是明顯的,只是在一般的顯示裝置上觀察差別不大,但目前的手機用於紀念性的拍攝足夠用了。另外手機的成像演算法是進行了充分最佳化的,直接出片的效果比較討喜,而單反一般要進行後期處理才行,單反中富士的特殊演算法直接出片還較好。

  • 12 # 二老虎8

    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手機拍照與單反沒什麼區別。構圖畫面的效果一樣。但是可能解像力不一樣。用電腦放大一看就能知道不同。手機可以替代小型相機95%的功能。我認為手機相機的最大命門在於手機的閃光燈太弱。尤其在逆光拍攝時需要補光的時候。感覺根本沒有補光效果。也許是相機閃光燈系統改進的方向。現在的手機閃光燈是LED燈。只能在暗光情況下補光之用。像螢火蟲屁股的那點亮光,周圍光線一強就根本沒有作用。但加裝強力閃光燈對於手機的結構,電池系統都有新的挑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廠家拿出真正的閃光燈手機。

  • 13 # 青年小農瓜哥

    用微單拍的,基本沒怎麼處理。最後一張是兩張合在一起(單獨拍月亮跟大橋)如果是普通的照片,單反跟手機確實沒啥區別,但是想拍好一點的或者與眾不同的,手機完全做不到

  • 14 # 酷妹兒圈

    這是單反相機拍的,看照片,與手機畫質自己先比較。雖說爬山時背個單反又累又礙事,有時候累的不行不行的,看別人悠哉悠哉,手機隨手一拍,輕輕鬆鬆,好自在,也有時冒出不如不帶單反的念頭。可下次再登山前,想起來有一次相機電池沒電用手機拍的照片,後悔藥真沒去買去。要是看到的美景,沒有用相機拍下來,以手機哪質量真沒法看——看慣了相機照片,死活看不了手機拍的了。不是說別人用手機拍的照片不好,也確實見過有人用手機拍出不錯的大片。但是,舉一個簡單例子,拍遠景,手機是絕對拉不出景深來的,遠山的清晰度不用談的。

  • 15 # 未泯雙瞳

    手邊沒照片,照片對比就不做了,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

    首先,手機照片之所以現在被很多人認為畫質和色彩不錯,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手機照片的應用場景小。很多人用手機拍照只在手機上看和傳播,主要的應用載體就是各類自媒體和社交媒體軟體。但手機螢幕發展到現在大部分也都沒超過6英寸,那麼在如此小的螢幕上看照片自然感覺精美很多。反觀相機場景,如果是商業攝影那是錙銖必較的,即便是一般愛好者也會把照片匯入大尺寸螢幕裡,比如電腦或PAD,進行照片的後期處理,再進行使用。在大螢幕下,你會發現手機照片的素質簡直不夠看。

    2,手機對照片的演算法支援。現在很多手機廠商尤其是很多主打照相的手機都會在相機照片的演算法上下工夫,所產出的照片已經遠遠脫離了真實場景,包含但不限於美顏。為什麼蘋果相機相對一直作為行業標杆在做對比,主要就是提供了絕對精準的引數,比如白平衡和色溫方面的準確性一直不敢馬虎。當然今年爆出來的自帶美顏,不知蘋果是不是也要沉淪了。而相機之所以稱之為相機,就是追求最大化的精準曝光,不會在相機成相時為了好看加入非常多失真的演算法。

    3,被手機廠商的營銷忽悠了。手機廠商總是愛說他們的相機素質有多好,多高的畫素、多少張連拍、如何智慧等等。但這些其實對於專業相機反而並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很多專業相機只有一兩千萬畫素,但又如何呢?

    那麼手機相機和專業相機的核心差距在哪兒呢?

    1.感光元件

    所謂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張圖裡最小的紅色區域是當年iphone4s的感光元件尺寸,整個灰色區域是全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全畫幅相機比如佳能5D系列,尼康D700系列等。那麼感光元件的大小決定了什麼呢?

    通俗點說就是iphone4s拍一張照片的尺寸就是紅色區域(4.13mm*3.05mm)那麼大,而專業全畫幅相機拍一張照片的尺寸是灰色區域(36mm*24mm)那麼大,全畫幅相機拍攝的照片尺寸大約是手機的68.5倍。即便手機有4000萬畫素也只是在這68.5分之一的尺寸上的畫素,而專業全畫幅相機即便只有1000萬畫素,因為底大68.5倍,也遠遠比手機清晰多了。

    那麼這是iphone4s的資料,今天我們手裡最新最好的拍照手機發展到什麼地步了呢?誠如華為mate 20pro也不過是1.7分之1英寸(7.76mm*5.82mm)的感光元件,也就是途中熒光綠色的區域。感光元件數量級上面的差距,是一條巨大的鴻溝。

    2.鏡頭素質

    我們看到各種專業相機的鏡頭有大有小,但即便再小的專業鏡頭也要遠遠大於手機鏡頭,那是因為專業相機鏡頭中的光學結構複雜,鏡片組為了適應各種需要被分別排列組合從而生產出不同光圈不同焦段的鏡頭。而且現代鏡頭中為了對焦系統還要加入對焦馬達和防抖模組。複雜程度和精細程度非常高。

    而手機鏡頭受限於尺寸的限制,在單一鏡頭解決不了的問題上,比如畫質極限和光圈等問題,已經採用多鏡頭組來進行解決。我們看一下p20系列的鏡頭引數。

    P20 pro中三個攝像頭主攝像頭就是剛才說的感光元件1/1.73,4000萬畫素,等效焦距27mm,光圈f/1.8。其餘的鏡頭其實主要是為了彌補主攝像頭的不足,比如這個尺寸下的鏡頭是固定的,原本無法進行光學變焦,只能進行數碼變焦,加入多枚攝像頭來提供光學變焦的應用。同時多攝像頭拍攝同一張照片進行合成處理,用於提高畫質。

    這就是手機攝像頭的現狀,既不具備隨心所欲的光學結構也不具備隨心所欲的操作。為了尺寸只能一再妥協,未來不知道要不要搞成八筒。

    單單相機中最重要的兩項在手機上就變成不可逾越的鴻溝了,更不要提曝光的精準性、相機的處理系統能力、對焦追焦能力、B門曝光等手機至今無法提及的方面。

    其實無論什麼時候人們都不應該用手機和專業相機比較畫質,畢竟那麼多註明的相機生產企業將相機做到這個尺寸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縮小相機,相反微單就是各家廠商對相機尺寸的一次革命。但現實是,專業相機的尺寸極限,大致也就是索尼A7系列那個尺寸了。

    而手機,其實最多是革了卡片機的命,畢竟卡片機才是曾經主打便攜的選擇。拋開尺寸談畫質是極其不科學的。

  • 16 # Apollo

    目前手機拍照功能很厲害了,畫質也已經趕上普通卡片機的效果。但和單反無法相比,畢竟不是一個起跑線上的。下面9張都是本人用尼康入門單反拍的,手機要拍出來這種效果,估計有點懸。

  • 17 # KAtsurazzzz

    為何非要拿手機跟相機比拍照?手機的優勢在於輕便和隨時可用於記錄,相機的優勢在於畫面的表現力,細節呈現(包括鏡頭焦段的多樣性,大光圈鏡頭和大尺寸感光元件帶來的光學背景虛化和後期的處理空間),對普通人來講用來記錄生活,手機的便利程度遠超相機。但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說,讓他們拿手機幹活,那是要丟飯碗的。(不信你讓拍動物的,拍體育的拿手機拍拍看啊?或者是自然地理攝影師在大光比的環境中去完美再現場景?) 這就跟有人說腳踏車和汽車都能跑,沒啥區別是一樣的,對於整天在城市朝九晚五的普通人通勤代步來說,可能真沒區別。反正大家路上都是堵,都是10km/h的速度在顧湧,腳踏車說不定更快呢。但如果不堵車了呢?更別說汽車裡還有各種工程車,特種車。你騎腳踏車的給挖個礦,壓個路,鏟個土,吊個鋼筋,攪拌個混凝土試試呀?

  • 18 # 縱橫視覺ZoneFoto

    手機和單反拍攝的照片,畫質差距那是相當的大。雖然現在的手機主流都是雙攝像頭,三星的A9已經出現了四個攝像頭。現在的手機廠商不斷宣傳自己家的手機拍攝多麼強大,畫素又是幾千幾百萬,已經趕超單反相機了。但那些都是假象,他們之間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大廠華為在宣傳自家P9萊卡鏡頭這一賣點時,採用了一張圖,來說明自己的手機拍攝功能非常強大,但是後來被人發現是採用佳能5d3配70-200拍攝,活活被人打臉,還為別人打了廣告。

    手機是一臺多功能的上網裝置,它不可能樣樣兼顧。單發相機是專門用來拍攝的裝置,當然比他強大。就感光元件而言,一般來說,手機的感測器面積的大小一般在1/2.3英寸左右,全畫幅相機是他的35倍。感測器越大,它能記錄的細節就越多,那麼呈現的畫質也就越好。

    還有就是鏡頭,手機鏡頭都是數碼變焦,他的變焦只是將畫素點放大,所以畫素就會變低,畫質變差,而單反相機可以隨意的更換鏡頭,採用光學變焦。光學變焦是透過物理光學手段來變焦,他的變大,並不會損失解析度,畫質也不會變。

  • 19 # 顏子軒

    官大一級壓死人、低大一級嘿死人

    一個像2001年的老年機拍攝的、一個像今年最新款華為Mate20拍攝的,自己感受

    畫質差距有多大?有點不太好形容。那說個事實吧,自從用相機拍攝過夜景後,我天黑以後一般不用手機拍照,不要問我為什麼……每次看到手機拍攝的夜景圖片就有點想摔手機而已。

    這是相機拍攝的夜景圖片:

    這是手機拍攝的:

    手機夜景:

    相機夜景:

    為什麼夜景拍攝的圖片差距會這麼大呢?其實白天拍攝的圖片差距還是挺大的。圖片的成像質量是有相機的感光元件和鏡頭質量絕對的,俗話說得好,官大一級壓死人,這裡就是底大一級嘿死人,看看這張感光元件尺寸大小統計表:

    那你肯定又會說白天拍的圖片手機和相機沒什麼差別啊,而且你還會有一種手機比相機拍攝得還要清楚的趕腳。其實這種趕腳是沒錯滴,是這樣的,因為相機拍攝的原圖是一個數據包,沒有進行後期過的圖片肯定比不了手機自動計算過的圖片了,因為相機直出原圖會起灰,反而看起不清晰了。

    還有就是手機螢幕的解析度的原因了,手機螢幕好像只能顯示300萬的有限畫素,所以如果手機有1000萬的畫素時,只要手機系統處理得好一點,圖片看起來也會相當的清晰。但是如果拿到電腦上來進行放大的話,那就只剩下畫素塊了。

    那一起來看看處理過後的相機圖片吧:

    總結:

    現在的手機已經比以前進步得很多了,但以現在的實際情況,手機還沒有突破低小及鏡頭質量帶來的低有效畫素。不過手機已經很不錯了,一般的場景用手機拍攝也很好了。希望手機早日突破這些因素,我也想以後不帶相機出門,帶手機多方便啊!哈哈

  • 20 # 創意Diy

    我也來湊個熱鬧,雖然沒用過單反,但是我知道手機是永遠比不上單反的。

    既然要做比較肯定都要拿最好的來比了,不能用拍照最好的手機對比老古董單反吧?所以說手機拍照比起單反差的不止一點點,是比單反差很多很多。

    來兩張圖,大家猜猜是用什麼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主播張大仙直播間顯示涉嫌違規,不能搜尋到,是不是被平臺給封禁打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