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松鼠來了
-
2 # 吉月文
這種說法,沒有看到北洋水師籌建之後,因為經費不繼,所以在新的艦艇和炮彈的補充上面實際上無所建樹,反觀日本,則以全國之力購買艦艇進行軍事準備。到甲午戰爭爆發的時候,單純從北洋水師的裝備來看,實際上已經落後於日本海軍了。所謂亞洲第一的稱號,是北洋水師剛剛成軍的時候,西方人對於它的評價。不過當時的局勢變化很快,幾年以後這個結論實際上就已經不成立了。
對於這一點,電視劇走向共和當中有非常詳細的描寫,而且也是目前來看最接近歷史的描寫。在甲午戰爭爆發以前,其實李鴻章已經意識到了日本的軍事威脅,但是慈禧在這個時候又大辦自己的壽禮,李鴻章不得已挪用北洋水師的軍費為慈禧修造了頤和園。而北洋水師的軍費困窘到連進行軍事演習的時候都捨不得使用真炮彈而只能讓兵卒以賣命的方式點燃船上的炮彈。原本訂購的鐵甲艦,因為無力付款,最後被日本購得。光緒皇帝曾經一度非常興奮地向李鴻章詢問北洋水師可是亞洲第一強大海軍?李鴻章只能乾笑幾聲,然後顧左右而言他。
曾經有一種論調,非常流行,那就是北洋水師的潰敗並不是因為裝備的失敗,而主要是因為北洋水師沒有認真備戰,軍紀渙散導致的。這種觀點的源頭不太清楚,但很有可能是從日本而來。包括像在炮筒上晾衣服的這種謠言都是日本人編造的。有部分留日學者在回國以後,將日本人的言論帶回國內,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認為是歷史事實。而現在隨著歷史研究以及北洋水師水下考古的進展,此類言論都被證實是謊言。
甲午戰爭的潰敗當然有領導決策上面的嚴重問題。但是就北洋水師的本身來說,軍事裝備的落後是失敗的直接原因。北洋水師主力艦隊的效能其實都不如日本海軍。在武器存在代差的情況下,要想取得勝利是極為艱難的。至於北洋水師官兵的表現應該予以肯定,完全配得上英勇二字。甲午戰敗以後,從水師提督到軍艦管帶,有多人自殺殉國。如此慘烈的場景在中國近代對外戰爭當中,非常少見。總的來說,人的問題是存在的,但不完全是人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主要集中在上層,而不是一線的官兵。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高層,才是甲午戰爭失敗的主要責任人。
-
3 # 礦泉水163550980
謝邀!一個失去了反抗意志和必勝決心以及不怕犧牲精神的國家和軍隊失敗是必然結果,看看北韓的鳴梁海戰,同樣是面對強大於北韓數倍的日本艦隊為什麼會取得勝利,是因為軍隊和民眾為保家衛國持有的不懼死亡的必死決心和拚死反抗精神的戰鬥意志所決定的結果,這種戰例歷史上不乏其數,面對外來侵略,精神意志最為重要,武器只是體現精神意志的工具,想想阿富汗、敘利亞。。。
-
4 # 椰子73935496
其實很簡單,第一兩國政府是完全不一樣,清政府守舊安於現狀還腐敗,而日本則是不斷革新。軍官北洋總指揮不專業,而且各艦長水平不一也不統一。而日本則專業而上下一心。士兵清大多為文盲,軍紀低下。而日本則都為初中以上學歷,軍紀嚴格。你說清能不敗嗎?
-
5 # 街頭說評書
滿清所有的軍艦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主火炮少的可憐!平遠一門炮!楊威超勇兩門炮!濟遠三門炮!定遠炮最多!六門!!戰時因為角度問題,基本做不到火力全開!除了幾大遠算是有裝甲防護外,其他的雜船都是沉的貨,超勇楊威無論仗打什麼樣!都是一定要沉的!跑的慢!火炮爛!僅靠夾板中的煤層做防護,在當時就是美麗的扯!廣字輩的都是木殼船!木頭容易著火,而日軍恰恰用的是高爆燃燒彈!!!基本上廣字輩的根本扛不住幾炮,在說說北洋的爛炮!用的是克虜伯架退炮!按理說應該挺牛的!可是後來管退炮出現後!架退炮的缺點就表現出來了!裝填麻煩!射速低!在加上定遠鎮遠用的都是縮水的305低初速架退炮,根本沒勁!扔的還是裝沙子的鐵坨子!靠貫穿(就是砸)對方水線讓對方沉船!可是!!!本子小船都有穹甲!你位置砸不對!人家不沉!!!松島不是運氣好!是北洋炮太爛!!打的松島渾身眼兒,人家慢悠悠的從北洋群毆中溜達出來,順便還把打入的炮彈帶回去展覽了!你可以百度看看日本展覽的炮彈!爛的可以!鐵坨子一枚!北洋陣型根本沒有問題!也就是說指揮沒有失誤!因為所有的實驗船都是船頭對敵的腦洞產物!只有保持船頭對敵才能做到火力最大發揮!只有形成雁形陣才能保證左右火力射擊角度不被友船遮擋!!那為啥敗了???就這爛船!能回來就不錯了!!跑不過人家!射速沒人家快!火炮沒人家多!炮彈沒人家好!按理說弄不好都回不來!為啥方伯謙逃跑?因為他跟日軍交過手!知道對方啥實力!!清軍的爛船爛炮太落後了!完全就是兩個時代的產物!!根本跟日本沒有可比性!日本在當時已經應用光學瞄準了!而清軍還要依靠六分儀目測!日軍用的爆破燃燒彈!清軍用的鐵坨子!日軍用管退炮!清軍架退炮!日軍都是快船!清軍個別船航速才幾節!!日軍下瀨火藥!清軍黑火藥!日軍用煤粉!清軍用煤塊!!這仗從一開始就是完敗!!!根本沒法打!無論是軟體硬體!都完敗!!朝廷作戰意志也不堅定!!!裝備也得不到升級!!!士兵開小差!軍官走私買賣!清朝不敗沒有天理!!!
-
6 # 楓林城主
我是小林,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曾經的“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打不過日本聯合艦隊,並且全軍覆沒。這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什麼北洋水師會全軍覆沒,中國(清政府)會敗得這麼慘?筆者簡單說一說。
一、中日兩國都面臨海上威脅,被迫開啟國門
世界近代歷史上,“閉關鎖國”並不是大清帝國的專利,同時期的日本幕府政府也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
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清政府應戰。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關閉了近百年的國門開啟。鴉片戰爭後,列強們勢力入侵中國,中國開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54年,美國艦隊在佩裡將軍的率領下,以武力為後盾,強迫日本幕府政府開啟國門。日本幕府政府無奈應允。日本關閉了兩百多年的國門打開了。英、法、俄等蜂擁而至。日本也面臨著被列強瓜分的危險。
(黑船事件——美國軍艦武力開啟日本國門。)
大清帝國和日本國都面對海上的強敵,為了不亡國滅種,應該如何做呢?
二、危中求變——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
1、中國近代的“洋務運動”和北洋水師
面對西方國家的入侵,主權、領土的不斷喪失,清政府內部的“洋務派”開啟了“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自強”,購買西方的先進武器,並建立現代化工廠,翻譯西方先進書籍等等舉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清政府目睹了西方國家(尤其是英國、法國)強大的海軍力量,因此下定決心建立自己的海上力量——建立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上的龍旗)
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在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其中,鐵甲艦“定遠”(旗艦,排水量7335噸)、“鎮遠”(排水量7335噸)是北洋水師的核心戰艦,都裝備22門火炮,火力可謂相當“威猛”,此外北洋水師中也有一批留洋海外的軍事人才。光從兩艘戰艦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清政府想自己的海疆風平浪靜。
但是,讓人不解的是,從1891年開始,北洋水師的經費被大幅削減,艦隊的武器裝備發展與升級都處於停滯狀態,並且此時的清帝國官僚系統腐敗無能和黨派之爭(甲午之戰中尤為明顯),嚴重地阻礙了北洋水師的發展。“落後就要捱打”,但是北洋水師真處於落後的地步了!而日本海軍呢?
2、日本“明治維新”和日本聯合艦隊
1854年日本被迫開國後,為了抵禦西方強國,幕府政府於1855年開始建立海軍,同年開辦海軍傳習所。
進入明治維新後(1868年之後),明治政府也繼承了幕府時期的軍艦、海軍設施等,並進一步發展海上力量。
1870年(明治三年),日本政府提出“大辦海軍”,並強調培養海軍軍官的重要性。
1876年,日本將海軍學校正式改名為“海軍兵學校”,培養大量中下級海軍軍官,同時也派遣大量的海軍優秀人才出洋留學(和清政府一樣)。但是請注意:清朝政府並沒有開辦自己的正式的軍校,軍官的培訓體系仍然很落後!
1888年,日本建立海軍大學,培養海軍的高階軍官。
此外,日本也是不遺餘力,重金聘請外籍教官教授先進的軍事戰術和作戰經驗。
最最重要的是,日本組建了自己的艦隊——這就是日後橫掃西太平洋但是最後全軍覆沒的日本聯合艦隊!這支艦隊的建立就是要和大清帝國的北洋水師一爭高下的。
三、日本對清戰爭準備和北洋艦隊的失敗
1、初期北洋水師佔據優勢
北洋水師成立時(1888年),日本聯合艦隊的規模還遠遠無法和北洋水師比。
1890年左右,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的噸位比:27000噸比17000噸。清帝國一方佔優勢。
但是日本人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他們的上下一心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
2、日本瘋狂擴建海軍
1886年,日本政府提出“第一期海軍軍備擴充方案”。為對付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號巨型戰艦,日本建造“嚴島”“松島”“橋立”三艘戰艦。
1888年,日本政府“第二期海軍軍備擴充方案”,繼續購買或者建造軍艦。1892年日本向購買訂購巡洋艦,命名為“吉野”號。注意:李鴻章曾經也想購買這艘戰艦,但是原因前文講述了——沒軍費!
短短几年時間,日本海軍爆發式增長,海軍的噸位迅速超過北洋水師!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總噸4.1萬噸,北洋水師只有3.5萬噸。除此以外,日軍是新艦,北洋水師是老艦,日本艦隊大量安裝速射炮,北洋艦隊的炮都是老炮。日軍彈藥威力巨大,清軍彈藥威力低劣。日方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都佔優勢。清政府對此卻渾然不知,仍然以盲目自大面對戰鬥力不容小覷的日本聯合艦隊。
特別注意:日本人為了打造艦隊,全國上下積極捐款捐物,甚至連日本皇帝也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支援海軍建設。對比腐敗的大清,戰爭一觸即發的時候,慈禧太后還在忙著籌備自己的生日。
(日本皇帝自掏腰包支援海軍,在大清國的官員看來不可思議)
3、日本聯合艦隊的戰略和指揮
甲午戰爭的爆發,是日本人多年策劃的結果。開戰前多年,日本人就在做準備了。對內是訓練海軍軍官和戰術練習,對外是不遺餘力刺探大清國的情報。
日本聯合艦隊訓練有素,真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日軍軍官和士兵的素質遠勝北洋艦隊官兵。在實戰中佔上風;而清軍的訓練鬆弛,戰鬥力打很大的折扣(士兵訓練和軍紀鬆弛,賭博、夜不歸營的現象不鮮見)。甲午戰爭中,日軍軍官的指揮堪稱“傑出”,加上日軍訓練有素和運氣,海上戰鬥日本艦隊損失遠遠低於清軍。
日本海軍的戰略明確:一開始就明確奪取制海權,支援陸軍的運輸,密切配合陸軍。為此,日軍艦隊處處尋機和北洋艦隊決一死戰。
(甲午海戰激戰的場面。北洋海軍官兵的英勇也抵擋不了日軍的先進武器)
相反,清軍陸海軍各自為戰。北洋水師一開始就戰略目標不明,清朝內部分“主戰派”和“主和派”,雙方的分歧巨大。遇上不利的戰局,北洋水師就被命令駛入軍港“自保”,制海權拱手讓人!清軍陸軍的戰鬥力羸弱不堪,節節敗退,北洋水師的駐地周圍的炮臺也被日本陸軍佔領。直接導致軍港內的北洋水師艦隊全軍覆沒!這真是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和悲哀啊!
四、啟示錄
造成北洋水師覆滅的悲劇的原因是什麼?
1、清政府的腐敗。北洋水師建軍之後不久,就削減經費,導致艦船無法新增、翻新維護等,大炮也陳舊、彈藥低劣,在實戰中北洋水師吃了大虧。
2、戰略失誤。請朝廷內部對於戰爭的爆發,上下不一心,內部不統一,開戰後內部還在“爭鬥”,導致北洋艦隊最終選擇“保守”戰略,最終困死在自家軍港內。如果一開始就讓北洋艦隊全力爭奪制海權,哪怕戰敗也是雖敗猶榮!
3、清軍將士的素質低於日軍,從陸軍到海軍,清軍的戰鬥力不敢讓人恭維。陸軍一敗再敗。北洋水師中雖然有些指揮能力卓越的軍官,但是北洋水師中的大部分官兵思想意識和作戰訓練都難以達到現代化軍隊的標準。北洋水師最終在自家軍港被日軍包圍,守備軍港的大炮成為日本人炮擊北洋水師的武器。何其悲哉!
4.最重要的原因,日本明治維新後,日本人上下一心、一致對外,已經具備現代化強國的雛形;而清帝國的腐朽統治,人民生活貧困不堪,士兵們當兵大多也只圖溫飽,這樣的國家離“現代化”差距太遠,談何取勝?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只有我們全體華人民團結一心,實現我們的民族復興,我們才能避免歷史再次重演!
-
7 # 半世迷離—元芳
當時的北洋艦隊號稱亞洲第一,卻被日本打得全軍覆沒,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當然是錢的問題,當時日本天皇省吃儉用,我們的老佛爺揮霍無度,據說當時的船隻內部因為沒經費都是用木板安在裡面的。
第二,北洋艦隊的消極應戰,在打海戰失利的時候北洋艦隊本身損失不大,可是李鴻章卻命令北洋艦隊退到威海衛港,致使失去控海權,使艦隊全軍覆沒。在北韓半島的陸戰方面大清將領很多不戰而逃,聞風喪膽,像鄧世昌那樣的官員實在不多。
第三,這支艦隊在打仗時未得到朝廷支援,當時李鴻章在前線打仗,慈禧在後面享樂,光緒雖然一直在喊著“打呀,打呀”,一看戰事不利,就馬上把頭一縮裝作沒事人一樣;以翁同龢為代表的清朝官員巴不得這場仗打輸了呢,那樣李鴻章這個死對頭就完了;南方的張之洞等官員就是坐視不管。所以說這場戰爭根本不是大清對戰日本,是李鴻章對戰日本,只要李鴻章一錯誤指揮,整場戰役就輸了。
-
8 # 宇澤歷史
題主說的沒錯,當年的北洋水師整體實力上確實算的上是亞洲第一,但這個資料是甲午戰爭之前的。在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開戰之前,很多歐美列強國家都認為大清朝的北洋水師必定能打過日本聯合艦隊,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北洋水師卻敗給了日本聯合艦隊,這就好比若干年之後,日俄戰爭中,日本又一次打贏俄國艦隊一樣,紙面實力雖強,但結果還得看實戰。
下面就先透過黃海海戰的結果來簡單描述一下,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打不過日本聯合艦隊。
從戰爭結果來看,黃海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擊敗大清國北洋水師艦隊取得勝利。綜合兩支艦隊參加作戰的軍艦軍力來看,北洋水師參戰主力軍艦12艘、排水量34420噸、艦隊平均航速為15節、火炮和速射炮合計79門、機關炮129門、魚雷發射管31門、實際參戰魚雷艇2艘(福龍號、左隊一)。其中北洋水師的兩艘定遠級鐵甲艦(定遠、鎮遠)以及兩艘魚雷艇的戰鬥序列讓日本聯合艦隊感到明顯威脅,但由於海戰混亂以及魚雷技術的影響,北洋水師的兩艘魚雷艇均未擊中任何目標。
再看日本聯合艦隊的實力,除了商改船西京丸號之外,參戰軍艦共計11艘、排水量36771噸、平均巡航速度18節、火炮和速射炮合計246門、機關炮29門、魚雷發射管37門。單從軍力這一方面來看,日本聯合艦隊在噸位、航速、火炮上佔有相對優勢,且在黃海海戰中始終保持戰鬥隊形,有效的發揮了速射炮密集火力的長處。由於日本聯合艦隊航速高,配備了速射炮,並在海戰戰鬥中擺出了“T”字隊形,使得第一遊擊隊和聯合艦隊本隊的各軍艦能迅速對擺出“鱗次橫陣”隊形的北洋艦隊進行包抄合圍。不僅能有效發揮速射炮的實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速射炮射程不足的劣勢。
再看北洋艦隊在海戰中的表現就不如日本聯合艦隊,首先,在海戰伊始,作為旗艦的定遠號訊號旗裝置被炸燬,海軍提督丁汝昌也因為定遠艦主炮的發射,從年久失修的飛橋上震摔下來受傷。此時的北洋艦隊完全處於群龍無首的混戰狀態,主帥丁汝昌沒有開戰之前設立好代理旗艦,以至於旗艦定遠訊號裝置被毀之後無法傳達戰場指令,要知道在戰爭中,準確無誤的指令是及其重要的。
其二,北洋水師各艦船鍋爐年久失修,均達不到設計航速,再加上濟遠艦管帶方伯謙以及廣甲號的畏戰潛逃行為,北洋水師各艦船始終未成陣形,這也是導致日本聯合艦隊大肆進攻,並取得擊沉經遠、致遠、超勇三艦,揚威、廣甲自爆沉沒,定遠、鎮遠、來遠、靖遠、濟遠、平遠、廣丙這幾艘主力戰艦重輕傷的戰果。而日本聯合艦隊在這場歷經五個多小時的海戰中取得了無沉沒戰艦的成績,僅僅付出了旗艦松島、比叡、赤城、西京丸遭受重創,其他軍艦不同程度輕傷的代價。
(補充一句,在黃海海戰中,聯合艦隊本隊旗艦松島號雖遭受了重創,但伊東祐亨卻將橋立號改為代理旗艦,並沒有讓整個聯合艦隊處於群龍無首的混戰狀態。)
以上均為透過黃海海戰結果的對比,從而瞭解北洋水師為什麼慘敗於日本聯合艦隊。倘若再從兩國國家政策來看的話,首先清朝統治者那必定是昏庸無能的,大戰在即,海軍經費卻用來給西太后修園子、辦大壽,不發展建設海軍力量,這一點實在是不妥。反觀日本,1888年至1890年旗艦,先後擔任日本海軍大臣的西鄉從道和樺山資紀都提出了海軍擴充議案,實施自造和購買排水量2439噸的“千代田”、4216噸的“吉野”、3150噸的“秋津洲”三艘巡洋艦以及1609噸的“八重山”通報艦的擴充計劃。
至於吉野艦,我相信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不會太陌生,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旗艦,航速高達23節,是當時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艦,艦齡較短,在設計上吸收了當時世界造船業科學技術的新成果,戰術技術性能上優越於北洋水師同級別的巡洋艦。
綜上,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在甲午一站之後便不復存在了,相反,定遠、鎮遠兩艘鐵甲鉅艦在遭到日艦圍攻之下被彈卻沒有沉沒,而且還能在與日艦對抗狀態下脫離戰場,給敵艦隊留下了震撼的影響。
海戰的結果也應驗了開戰前,日本天皇和首相伊藤博文以及全日本的軍民對北洋水師兩艘鐵甲黑船的恐懼,定遠、鎮遠的裝甲和巨炮確實令日本人生畏,畢竟曾經就是被“黑船事件”而被迫開啟國門的。
如果看到這裡,你還要問什麼才是北洋水師慘敗的原因,我想除了清政府固守封建主義舊制度之外,那便是清政府的昏庸腐敗、缺乏遠見才造成了甲午海戰慘敗的最根本原因!
-
9 # 陸棄
北洋水師只是號稱“亞洲第一”,實際水平並不真的是亞洲第一。北洋水師剛成立時,實力比較雄厚,擁有主力艦25艘,其中包括兩艘效能一流的德國進口鐵甲艦以及一艘中國產近海鐵甲,但海軍的實力不是靠展覽,而是靠運用的。北洋水師成立後,由於經費問題發展緩慢,甲午戰爭時慈禧太后還敢挪用經費過她的壽誕,北洋水師的炮彈都是沙子做的實心彈,想打贏日本人不是白日做夢嗎?
雖然日本聯合艦隊剛成立時不如北洋水師,但經過十年的發展,日本海軍的實力早已遠遠超過了北洋水師。不管是噸位、航速還是火力,北洋水師都落後日本聯合艦隊一個時代,從武器裝備上相比,北洋水師根本不可能是日本人的對手。從制度上看,日本經過明治維新,早已發展成為成熟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正處於腐敗的封建社會夕陽階段,不是一個文明層級的。再有就是,中國的指揮官李鴻章和丁汝昌,基本上就是兩個廢物,中國從哪方面跟日本人比都不佔優,想打敗日本人幾成不可能。
-
10 # 王朝322
關於這個問題毛澤東主席早有論斷,老人家指出,在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而不是武器。在中國第一,二,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是如此,在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也是如此。
回覆列表
北洋水師只是湘軍李鴻章一手操辦的,並不是大清傾國之力打造,而日本隊聯合艦隊是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弄出來的,一個軍閥對抗一個國家豈有不敗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