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覺得任何事物的概念名稱,發生發展變化的原因確實能直接代表這個事物,這和道德經開篇這兩句非常有關係,但我弄不明白具體是什麼,請幫忙解答。
14
回覆列表
  • 1 # 王強的價值經營

    再新補一篇

    《道德經》札記之六:什麼是“道可道,非常道”

    白馬非馬,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語典故。如果你認為白馬怎麼可能不是馬呢?!那你就是把白馬、馬作為一個具體的事物來理解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邏輯命題。這裡的白馬、馬是指整體意義上的概念,一個概念是(相同於)另一個概念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兩者之間可相互推證、具有互為從屬關係。雖然所有白馬都是馬,但並非所有馬都是白馬,所以,白馬的概念與馬的概念不等同。因此,白馬不是馬。

    上面是邏輯學的解釋,用數學的集合論解釋更直觀。 白馬={全部白馬},表示由全體白馬個體組成的集合;馬={所有馬},表示由所有馬的個體組成的集合。兩者之間只能白馬⊂馬,前者包含於後者,前者從屬於後者,但反之不成立。所以,白馬≠馬,白馬不是馬。

    如果把“道可道非常道”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是指可以言說的道,相當於白馬;常道是指普遍意義上的道,相當於馬。那麼,道可道就不是常道了。

    如果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用集合論更好解釋。道可={可以言說的道},道非={不可言說的道},兩者合併在一起的並集,道可∪道非=常道。

    有人把道解釋為規律是不恰當的,規律只算是言說的道,即道可,還存在無規律,不可言說的道,道非。

    關於這個問題,我發兩篇學習札記給你分享。

    第一篇:道德經是什麼文體?

    不忘初心。小學語文老師就教過我們:要想讀懂一篇文章,我們需要了解文章產生的背景、事由和目的,採用什麼文體。

    相傳,當年老子想出國定居,搞不定護照,只好去找關令尹喜走後門,求這位軍政主官幫忙。那年頭找人辦事也是要請客送禮的,孔子就聲稱聽他的課要先送十塊臘肉,還把這個稱之為禮儀。可老子是高階知識分子呀,自然不屑送酒送肉這類俗套。透過交談,老子發現尹喜好讀書,愛談古論今,他們的交談很可能就提到了《易經》註解,當時很多人都在批註《易經》,最著名的就是孔子。要知道,一直以來,人們多愛以談論《易經》顯擺學問。老子決定投其所好,以論證《易經》中關於道與德的觀點,撰寫一篇論文作為禮物送給了尹喜,一則在古代,雙方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多采用這種文體,二則給領導送篇作文,彙報一下思想心得,算不上行賄受賄。尹喜欣然收下老子為他精心準備的這份禮物,自然也幫老子辦成了事。所以,道德經的著作權是老子的,但所有權應該歸尹喜,這是廢話。

    現在我們知道了,道德經是一篇論文,採用“首先提出論點,再從多個方面反覆闡述論據和論證”的論文結構。在道德經開篇,老子首先提出論點“道可道非常道”,針對的就是他們交談中提到的《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所以說,《道德經》是老子論證易經觀點的一篇論文作業。

    由於《道德經》忒牛B,大家多誤以為道德的觀點是老子率先提出的,實則更早出現在《易經》。但是由老子全面論證,並形成完整的哲學思想。所以老子的《道德經》被公認為中國哲學的起源,中華文化的瑰寶。

    《道德經》學習札記二:文言斷句的講究

    小學語文老師還教過:要想讀懂一篇文章,我們還要會分段,總結中心思想,要會文言斷句。

    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字,不分段,無標點,真正一氣呵成。後被人分為“道”、“德”兩篇共八十一章。這樣分段似乎沒有太大分歧,但再往下就出現不同的斷句。比如,《道德經》開宗明義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這裡,道:名詞,又作動詞,如娓娓道來,言說;可、非:互為反義詞,可否、是非;常:形容詞,長久,永恆不變,真正的,出自於《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常見斷句“道可道,非常道”,釋義:“可以言說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另斷“道可,道非,常道”,釋義:“既可說又不可言說的道,既是又不是的道,才是真正的道”。

    如果僅就字面意思的理解,兩者基本一致,但所傳達的內涵卻有區別。前者三字斷句,似三字經,朗朗上口。但採用單一的否定句,表達不夠完整。因為道德經處處閃耀著辯證法思想,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一系列矛盾概念和範疇,如大小、高下、智愚、巧掘、陰陽、損益……,對稱地表達自然的二元對立性質,作為論證道的論據。而“道可,道非”的表述形式正好與之前後吻合,整體風格更工整。再者,作為論點陳述,這樣的表述也與論點出處《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的形而上相呼應。

  • 2 # 謙和易

    你好,也許這句話本身並沒有什麼含義,可能不用追根到底的去求解釋。因為道非常道,不是不可道不能道而是無法言語。萬事萬物都道法於自然,自然何物,無法具體言語,並不是條條框框的概括就能說明。這句話可能重在體悟,道家思想重“道”,而又不拘泥於具體之“道”,道與非道互為矛盾,在這種矛盾之下,人們開始適應體驗甚至改造自然世界。

  • 3 # 江山如畫無善無惡

    道是變化的,又是不變的。日常360行,行行出狀元,行行也各有其道。醫院有醫道,學校有師道,儒者有人道,王者有王道,小偷也有道。隨著歷史的發展,各種日常中的道,又都隨之變化。那麼不變的道是什麼?是個概念。現在已普及中學教育,不妨引入一個數學函式的慨念:y=f(x)。X代表各個行業,那麼Y就是對應各個行業的道。自變數Ⅹ有多少個,就多少個Y與之對應。X不斷變化著,Y也不斷變化著。

    不變的是什麼?是概念:函式y=f(x)。不變的是天道大道,是“道可道”的第一個道。

  • 4 # 閒耕荒史

    我認為的道。一根香蕉不是道。形狀是長的,味道是甜的,顏色是黃的即是可道。一根什麼?這個什麼就是有什麼,到底是什麼說不出來。這個什麼到底是什麼?不可道,所以非常道。一根香蕉若是道。形狀是長的,味道是甜的,顏色是黃的,此道非常道。為什麼?一根香蕉的成熟是有過程有規律的,但這個過程規律是自然變化的,這個自然變化看不到摸不著。這個規律若是道,又怎可道。

    每個人悟的都有不同,正如道可道,非常道。

  • 5 # 有書共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看似十分簡單的十二個字實際上卻包含了天地執行的哲理。

    對於你所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試著做一些簡單的解讀。

    對於這句話的意思一直眾說紛紜,但是很多人都偏向一種說法:如果“道”可以用言語表述的話,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如果也是可以用語言來表述的,那它也不是真正的“名”。

    從一開始,老子所講述的道就不是語言能夠表述的。

    由於人與人之間的思維與感覺的不同,想要統一理解這句話又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人類所理解的“道”不過是對“恆道”這個概念的有限理解,完全不是“道”本身。

    而“名可名,非常名”又把世間萬物分到了兩種狀態下。

    在意識範圍內,人的意識分為有意意識和無意意識,有名和無名又和這類似。

    “有名”就是可以言說的那部分,客觀並且形象,就像林間走獸,花鳥魚蟲,這些都是我們能直接感觸到的。

    而“無名”更像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就比如我們常說的“氣場”或者是“氣質”。

    它們無形無相,我們沒有辦法直接感知,甚至無法用思維理解。

    把這個概念放在空間哲學裡,就如同我們三維的腦部結構無法感知四維的空間,但是四維空間在理論上又是一定存在的。

    道家學說中經常強調無和有,實際上無和有也存在於“道”和“名”之間。而它們也不是具體的某種事物,而是一種關係。

    “有”與“無”兩者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彼此相互激發,轉換同時又和諧並存。

    在那個沒有句讀的時代,或許標點符號的位置也不符合老子最初的意思。

    就連“名可名,非恆名”這句原話也因為要避帝王的名諱在漢代被改為“名可名,非常名。”如果放在現代,我們把它斷成“道可,道非,常道”也無何不可。

    對於一件事,有說對的,有說不對的,這本是世間常態。

    對於這句玄而又玄的話,解讀早已無關對錯,而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如何評判。

    看了很多種解讀方式,其實說的都是別人的,自己真正怎樣理解才是最要緊的。

  • 6 # 豈幾別客

    我們理解的前提在於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三字一為斷句,而還有一種解法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兩種解法的意思解讀是不同的。第一種來說,道理是可以表達出來的,但是一旦表達出來之後就會走樣。這個“道”,也就是天地萬物運作的規律,第二個“道”就是“說明白”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說表達能力是不能完美的,我的理解是老子哲學對於宇宙規律不可知觀念的一種表達。他認為人永遠不可能認識完整的這個宇宙。

    第二種解釋說“道是可以說清楚的,只不過它不是永存的,而是一直變化著的。這種觀念則承認世界的可知性,但是認為世界是不斷變化,規律也是不斷變化著的。

    至於“名可名,非常名”,也可作如上解。權個人愚見,還請方家批評。

  • 7 # 一半81687

    道可道,非常道。

    到達是能夠到達的,但不是常態下的方法能夠到達的。)

    道,從辶從首。首者,行所達也。即有意識目的。辶,行動。因此一個道字包含思和行的雙重意義,行為陰,思為陽,符合易經的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德經是老子面對尹喜問如何得道的回覆。老子回答的就是對於道,得到是可以得到的,但不是一般的,也就是不是孤陰或者獨陽偏向的,也就是非靜態非恆定的追求能實現的。道需要一陰一陽交替的,也就是動態的大道才能實現。後面所有的文字都圍繞如何得大道而展開。

    《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

    說文解字:所行道也。即道者人所行也。所以也叫做,行。

    上面說,“道”不是一般人日常理解的偏意識,或者偏行動所代表的道能實現的(一般人的常道是片面的,區域性之道,非大道),而是非常道來實現(因為道本來就要求全,這個後文有說到)。因此下面接著就說何為非常道,說一個東西首先要給這個東西命名,因為老子要說的道區別常道,所以是名自然是,非常名了。

    名可名,非常名。

    名:說文曰:自命也。名指向的是——非常之道的名。其名自然可以命之,但不能如常態下的那種命名。常名是,有就是有,無就是無,彼此無關。而非常名則是,有無相生。

    無,名萬物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相生之例子,也是“非常名”的示範,無有合一起就是非常名,單獨開來就是常名,也是偏,也是區域性之道)

    故:有了這種示範,所以、、、、如下的細微分別才成為可能

    常無慾,以觀其妙。(通眇,細微,幼小,引申為事物發展的初始)

    常有欲,以觀其繳。(徼,邊界也,有欲即有目的。

    常以有欲觀察事物發展符合其目的和不符合其目的差別的界限)

    常無慾,以觀其眇=常以無慾觀其眇=不帶目的純粹的觀察事物的執行發展規律,不帶有色眼鏡。

    此兩者:(兩者是,有和無)

    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有和無這兩個東西,從同一個東西里而出(後文的一生二)出來後就有了區別,所以才有異名(不同的叫法)。同就是玄,就是一。異之同就是玄,是從二到一。玄之又玄就是再往上,從一到道,也就是大道,大道就是眾妙之門。

  • 8 # 詩書君

    老子的哲學是由“道”展開的,不理解道的意思也就沒有辦法去了解老子的哲學。

    在道德經的開頭,老子就說出了非常著名的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隨著考古的發展,道德經開頭有了不同的版本,但是大致上沒有差太多。

    因為中國古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對於這句話的句讀也是眾說紛紜,最讓人們能夠接受的一種句讀就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句子中出現三個“道”,三個“道”字的含義不同。第一個“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個是言說、表達的意思。第三個是老子哲學的根本,他所認為的“道”。

    老子認為道是一切的根本,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道”,就不是常“道”,也就不是老子認為的“道”,就和他所提出的思想無關。而老子認為的“道”是宇宙的根本,是構成世間萬事萬物的基本存在,而這個“道”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一直在變化一直在運動。

    句子之中的三個“名”,也是有三種不同的含義。第一個是事物的名稱,第二個是稱呼的意思。第三個是用來專門稱呼“道”的“名”。

    命名的這件事情,一開始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管子》裡面記載:“名者,聖人之所以紀萬物也。”。不是誰都有資格去給事物命名的。老子對自己的著述非常的看重,所以他在一開始對於自己的“道”就用“名”來說明,就不讓後人對他的“道”進行曲解。能夠說出來的名,就不是常“名”。

    開頭的話就是告訴大家“道”和“名”都是老子自己的專有名詞,只需知道就可以。

    任何準確的概念去解釋“道”,都是枉費唇舌,做無用功。

  • 9 # 我乃天空

    簡單的說:道 即:天地萬物從無到有由始至終全過程的簡喻。可道 即:可說,可以相對論說。常 即:恆定不變。非常 即:非恆定不變。非常道 即:不是一成不變的過程。名 即:名義。可名 即:可相應而說。非常名 即:不是一成不變的賦名和恆定不變的定義。也就是說賦予的名義是會隨萬物的演繹過程而發生相應的變化。無名天地之始 即:不可見,說不清,無以為名的,是先天地而存在的,也是天地生髮演變的根本初始。有名萬物之母 即:能觀隨變化並賦予名義闡釋的,是孕育萬物的開始。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即:因此,在靜觀中保持無為無念無主觀驅使,就可以觀察天地萬物於最初窈冥恍惚中生髮的微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即:保持關注觀隨萬物微妙生髮的過程,就可以知其演變的效果。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即:這兩種說法都是同在無為靜觀中的觀察,不同觀察效果的名義。同謂之玄 即:同樣都是微妙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即:無限微妙中的微妙,就是萬物變化的開始。

    通俗的說:道是指天地萬物演變由始至終的全過程。這個過程是可見可以相對詮釋理論的,但不是一成不變的。所有事物的演繹變化的過程,都是在不間斷的微變漸變的過程中,不斷的持續發生變化的。任何事物由始至終的演變過程,都可賦予一定的名義給於解釋。所賦名義的內涵,也非恆定不變的。任何事物由始至終的演變過程,其相應的現象與實質,也都在不斷的演繹中發生變化。故所賦名義的內涵也會隨之變化。(如老子所觀天地始於混沌一氣,於窈冥恍惚中見成象成物。是謂天地之初的天之道。而人生之初及至老終的過程,即謂人之道。其全過程都可賦予名義相對予以說明,但那是持續不斷的成長變化過程,不是恆定不變的。人生之道,就是由胚胎孕育直至出生,到不斷成長直至走向衰老死亡,並隨之產生不同名相意義的過程。決非是一成不變的!)不可見,無法賦予名義而說的是生化天地的原始之初。可見可賦予名義而演義的,就是可見形態演繹的萬物之始了。因此,保持無為無念無主觀驅使的靜觀,就可直觀萬物之初的微妙生髮。保持關注,觀隨其微妙生髮之初的演繹變化,就可知其演變的趨向和結果。這是同一個靜定止觀狀態下的不同觀察效果。同樣都是極致微妙的演繹。這無限微妙中的微妙,就是萬物生化演變的開始。

  • 10 # 漢字谷主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恆無慾,以觀其眇;恆有欲,以觀其所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恆道。(道可道,非恆道)

    名可,名非,恆名。(名可名,非恆名)

    無名,天地之始;(始,女懷胎(胎兒在腹中,天地有“身孕”),天地之孕,天地之胎)

    有名,萬物之母。(子從母體出:有!萬物之母,甲骨文字形,象親有乳之形,乳子之形)

    道生無,無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

    道,天之道;德,人之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則以為所謂天地萬物之自然為“道”,而各種事物所得之自然為“德”。

    對人而言,便是品德。宋明理學家把“德”稱作是實行某種原則,有所得於心。

    天地萬物之自然為“道”,各種事物所得之自然為“德”。

    自然之道,道,萬物本來存在;德,萬物認識所得!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道是自然規律,是恆道,但對於人的認識而言,道是不斷變化的,非恆道。

    “道”以“名”現,“名”生“無名”,“無名” ,生“有名”,無中生有,而有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有,萬物之母。無有,有無,人的認識是不斷變化的,認識的變化,對於自然規律的理解及概念會不斷更正與變化,如:從地心學到日心學再到新的宇宙觀,認識是不斷在變化,無有與有無,否定之否定。所有名,可名,但非恆名,這樣思維去理解道的發展規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租客害死章子欣到底出於什麼動機?他們倆自己為什麼雙雙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