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聆聽爾伈
-
2 # 三亞房產顧問阿泰
在解決你的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房屋的產權屬性問題,和有哪些區別。
目前國家對土地使用年限的劃分一般分為:
據在土地管理條件中已明確指出中
居住型公寓的用地類別歸屬為住宅用地70年,
混合型公寓的用地類別歸屬為綜合用地50年,
酒店型公寓的用地類別歸屬為商業用地40年。
這也就意味著70年產權公寓,儘管名為公寓,其用地性質依舊為住宅類產品,而非商業用地,而40年產權公寓,則屬於商業用地性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酒店式公寓。
在區分這三種公寓的時候,居住型公寓和酒店類公寓很好區分,一看就明白。主要是要注意混合型公寓,也就是綜合用地。
什麼是綜合用地:綜合用地應當是指同一宗地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用途的土地,例如商業、居住綜合用地,科研設計、辦公綜合用地等。綜合用地可以分兩種情形,一種是多種用途不動產很難分割、只有一個使用者;另一種是各用途不動產之間可以分割,往往最終使用者為不同的單位、個人,例如底下兩層為商業、上面為居民住宅樓等。對於第一種情況,可以統一按照綜合用地最高出讓年限 50年辦理出讓手續;對於第二種情況,由於不同用途界限清楚,可分別屬於不同的使用者,為保證各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一般應當按照綜合用地所包含的具體土地用途分別確定出讓年期。
在碰到綜合用地的公寓夠買客戶來說,如果底商以上層為居民住宅樓,那就說明他的產權性質是住宅用地,稅費是按住宅用地來計算,但是產權年限是50年。
-
3 # 大灣區房產
先從「公寓」這個詞說起。你知道的,「公寓」在國外,幾乎所有高層住宅,都可以叫「公寓」。但中國不一樣,現在,中國是按土地性質(而不是按真實使用功能)來定義房屋型別的:住宅、辦公樓和商業用房等。
只要你的土地性質不是住宅,哪怕你蓋出來的房子是居住功能,那也不能叫「住宅」。只能用其他替代詞,比如「公寓」「酒店式公寓」「單身公寓」「商住樓」等等——它們只是約定俗成的替代詞,不是法律意義上的用詞。
實際上,現在市場上存在部分商品房,原本是辦公性質,卻以公寓知名在市場售賣,很多買公寓的購房者無法分辨清楚,也不注意合同上的房屋性質和屬性,結果被忽悠。
公寓和辦公到底有什麼區別?我總結了一下,對買房人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1、公寓可住,可通水電氣,但辦公不可住。公寓和辦公,在設計時會有所側重。辦公樓沒有獨立的下水管道和排煙管道,而且,你見過哪個上班族用的寫字樓通了燃氣的?公寓可住,公寓有一定的居住屬性,水電可申請民用,也能接入燃氣。
2、商業辦公類非住宅類建築不得按單元式或住宅套型設計,一般應採取公共走廊、公共衛生間式佈局。同時,除食堂外,不得設定廚房,開水間或者飲水供應點、衛生間應當集中設定。辦公、工業、科技研發等建築需設定帶獨立衛生間的套間,此類套間面積不得超過本層建築面積的20%,且不得分割銷售。
3、辦公樓公攤面積更大。由於規劃不同,公寓與辦公結構設計上也有著差別,辦公樓的回字形走道設計,導致辦公公攤更大。
明明是商用性質的土地,為何要蓋「公寓」?一句話:寫字樓過剩,賣不起價,蓋成「公寓」才有錢賺。
為什麼寫字樓會過剩?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在用地觀念上逐漸形成了「重商抑住」的慣性。重視工商業用地,抑制住宅用地。從 GDP 考核的角度來看,多弄一些商辦用地和工業用地,理論上可以貢獻更多的服務業產值和製造業產值;住宅不一樣,交付以後幾乎就對 GDP 沒貢獻了。
況且,如果把住宅用地的比例弄太高,是一種政治不正確,要揹負罵名:你們這個城市的經濟太依賴房地產(指住宅開發)了。
-
4 # 飛奔的樹懶
首先正常情況下,一般的公寓基本上都是商用性質住房,不過每個地方會有不同,你可以到當地的房管局進行諮詢,這個是最保險的方法,售樓處的這種回答基本不可信,所以可以忽略,另外你可以加一些該小區的群,在這個群裡,一些資訊都是可信的!
另外你買公寓需要注意一些事情,商用公寓和住宅性的公寓有些區別,需要留心一下,可能有些囉嗦,但也是真心相告,
第一點,他們的出讓年限不一樣,商用公寓一般只有40或者50年,時間到了怎麼處理,現在眾說紛紜,有人說可以自動續期,這個是之前的總理說的,個人也同意這個觀點,不過這個主要說的是70年產權的,40年的沒說,另外一種可能被無償收回哦!70年的肯定是自動續期,這個基本沒什麼爭議的!
第二點,首付的比例不一樣,購買商用性質的公寓,首付一般不得低於50%,但是住宅性質的住宅一般只需要30%,還有的城市需要20就行%,同時住宅性質的住宅可以使用公積金,但是商用性質的公寓則不行!
第三點,貸款的年限和對應的利息也不一樣的,商用公寓的一般貸款只能商貸,貸款年限一般只有10年,貸款利率的上浮最多可以達到50%,普通住宅也可以帶30年,首套房利率一般最多上浮20%,這樣每個月的還款還是普通住房會好點!
第四點,落戶區別,商用公寓一般不可以直接落戶,如果有的公寓宣傳說可以落戶,那麼就預設他是住宅性質的,否則都是扯蛋的,不用考慮了,但是住宅性質的公寓完全和普通住宅一致!
-
5 # Hanmildon
看用地性質,從哪看?
看開發商提供的:建設規劃許可證、預售許可證,上面都有。
只有“住宅”兩字的,才是住宅;其它都是商辦。
-
6 # 粵港澳房產資訊
這個可以看房子的產權年限:
1.居住用地70年
2.工業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4.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5.綜合用地或者其他用地50年
公寓大致可以分為3類:
1.普通公寓:用地性質住宅,產權性質公寓70年
2.商務公寓:用地性質商業用地,產權性質商務公寓40年
3.酒店式公寓:用地性質商業用地,產權性質商務公寓或公寓40年
-
7 # 商業地產參謀
雖然是70年的還可以考慮,如果不是,基本上不建議投資入手,
其實,公寓類大部分都是奇葩,
除了,黃金地段,70年公寓,或者,
特殊產業聚集地,比如,杭州的網紅聚集地,一房難求,(但是,風口期過了就不好說了),
另外,自己可以去實地看看,你願意住這樣的公寓嗎?
願意在這裡面辦公嗎?
一般都是比較亂的,
北京的酒店式公寓好像是暫停了交易,具體各個城市規定又不一樣,
有好的投資,何必去碰呢?
-
8 # 樂福居
公寓一般分為住宅公寓和商住公寓,住宅很簡單的公寓理解就是,住宅性質的,大產權70年,只不過蓋的是小平米的而已,商住公寓也很簡單,就是指的商業用地蓋的公寓,產權只有40年或者50年,怎麼來區別這些公寓,其實特別特別簡單,簡單到什麼程度呢?
第一,直接問問售樓處就知道了,一般售樓處不會拿這種事情去糊弄使用者,問清楚,是商業用地,還是住宅用地,產權是多少年的,這幾個簡單的問題,一問售樓員,立馬就清楚了,在這一方面,售樓處是不會糊弄人的,也不會瞎說,你直接問,或者是看一下他們的五證,土地使用證上面就會有這些資訊,你簡單的看一下就可以了,明白了。
第二,直接去查一下房管局的網站,這些地塊在房管局網站上應該都是掛牌的,是什麼樣的產權,有沒有預售資格證,這些都能查的到,土地的性質,轉讓還是劃撥,商業用地還是住宅用地,轉讓年限是多少,這些在房管局網站上都一覽無餘,一查就明白了,這是非常簡單的一種方式。
第三,也可以從旁敲側擊的問一下,怎麼按揭,可以按揭多少年,首付是多少,一般情況下,商業用地的公寓,只能按揭50%,年限最多20年,住宅用地的公寓,可以直接按揭70%,年限最多30年,從這些資訊上也可以判斷出,是什麼公寓?
-
9 # 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
自始至終,從來沒有一種物業形態,叫公寓!也從來沒有一種產權性質叫公寓。公寓,是為了商辦去庫存,不得已為之的營銷手段。
回覆列表
現在市面有很多公寓產品,小區如果從設計的時候就是住宅的形式設計開發的,居住性質就要強一些,一般市中心的好多都是商業辦公的比較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