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創呆小二

    電視劇出現的兵團戰鬥力並不高,因為各大導演為了壓縮成本,並沒有多少人,沒有多少說服力,只是為了收視率胡亂的吹噓擺了!

  • 2 # 小一哥愛生活

    沒什麼殺傷力了,現在一部作品的成本基本都讓明星大碗拿走了。劇組壓縮成本,群眾演員也被壓縮,人數已經大打折扣,再有高科技的加入 實力也打了折扣 。所以現在很難再看到壯觀的群演鏡頭,都被高科技所取代了。

  • 3 # 雨點萌噠噠

    士兵組成部隊,而部隊是一個集體性的組織,要有很系統的編排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對於部對軍人的編排,不一樣的時期會採用不一樣的方式,日常的編排於作戰時期的編排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在中國非常的時候,曾經有著17個兵團的編排,那麼兵團究竟是什麼,而一個兵團他又包含了多少個人呢?

    在中國軍和師統稱為兵團,他是中國部隊上一級組織,建國前,中國的軍隊以縱隊為軍,各個野戰部隊對縱隊進行著管理,但是後期縱隊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中國的戰爭形勢了,於是就各個縱隊之間進行了改編,並且加入了軍團,就在當時劃分了17個兵團,但是兵團的人數並不是固定的,比如說四野戰它下屬的兵團都是10多萬人甚至能夠到達20萬人,而一野卻有的只有6.7萬人馬,所以不同的軍團他的下屬兵力存在著不同的,依據不同的情況而定。

    但是為什麼新中國的成立後,我們就很少聽到兵團的稱呼了呢,原來在建國初年我們國家還是存在著軍團這種形式的,但是在後期,中國進入了和平時期,中國的重點目標是經濟的建設,而軍隊的作戰的部署。而因為這些,我們的軍人們轉變成了建設兵團,到了1950年,建設兵團變得更加的普遍,所以這個軍事單位被逐漸取消,後來慢慢的又組成了集團軍,各兵種的混合,有著更強大的作戰能力。所以曾經的17個軍團的名聲現在就很少聽到了,反而是建設軍團我們有著更多的耳聞。

    強軍的目標是中國在很多年前就許下的期望,現在我們看到的顯然已經有了很多的實現了,在這個世界都變化多變的時代裡,我們國家也因時而變,選擇了裁剪自己的軍隊,對自己的部隊採取了精簡,這樣使得國家的軍隊更加強大,這就是新的變革吧。在建設的時期軍隊從事著經濟的作用,部隊從事著國家安全的保衛,或許這就是軍人的追求,這也是一個國家的軍隊建設的追求所在吧

  • 4 # 蒲公英的罪

    所謂的兵團作戰,兵力肯定不會少的,像中國著名的百團大戰,還有後期的遼瀋,淮海,平津戰役等都屬於兵團作戰。投入兵力巨大才能稱之為兵團,

    當然電視劇裡要考慮製作成本,所以會用很少的人來冒充大部隊,所以很難能提現出兵團作戰的視覺效果。

  • 5 # 南樂小悅

    解放戰爭時期的國共雙方的一種軍事編制,一個兵團下轄3個軍,每個軍下轄3個師。現在的兵團主要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954年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職責,是在自己所轄的墾區內,依照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法律、法規,自行管理內部的行政、司法事務,在國家實行計劃單列的特殊社會組織,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雙重領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稱中國新建集團公司。兵團現有14個師(墾區),174個農牧團場,4391個工業、建築、運輸、商業企業,有健全的科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金融、保險等社會事業和司法機構,總人口245.36萬人,在崗職工93.3萬人。

  • 6 # 鄂豫皖巡閱使

    解放軍方面,是解放戰爭末期,開始設立兵團。全軍有16個兵團,加上由起義部隊改編的3個兵團,共有19個兵團。

    通常一個兵團下轄三個軍,每個軍三個師。但是有的兵團只有兩個軍,例如董其武的第23兵團。有的兵團下轄四個軍,例如宋時輪的第9兵團。此外,四野的兵團,通常每個軍下轄四個師。也有的部隊,一個軍只有兩個師。

    至於兵力,陳明仁的第21兵團,只有不到4萬人。陶峙嶽的第22兵團,有約7萬人。董其武的第23兵團,約有4萬人,後來達到了6萬人上下。一野的兩個兵團,每個兵團不到8萬人。二野和華北的幾個兵團,大約在10萬人上下。三野的幾個兵團,人數在10.5-14萬人之間。四野的幾個兵團,均在15-20萬人之間。

    建國後不久,逐漸取消了兵團,由大軍區直轄軍。此後,全國先後出現過10多個生產建設兵團。不過這種兵團以軍墾為主,是黨、政、軍權合一,工、農、兵、學、商五位一體的半軍事化組織和社會經濟體系。目前只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依舊存在,這是一個省部級單位。

    至於國軍方面,不同時期都有兵團這個編制。高於師\軍,但是低於戰區\綏靖公署\剿總\長官公署。這裡重點介紹下,解放戰爭後期的兵團。一個兵團,通常下轄兩三個軍,多達四五個軍,人數從幾萬人到十幾萬人之間不等。著名的有:

    第1兵團(鄭洞國,下轄新7軍和第60軍等部,不下6萬人,覆滅於遼瀋戰役之長春圍困戰)。

    第2兵團(邱清泉,下轄5、12、70、74、100軍等部,有不下10萬人,覆滅於淮海戰役之陳官莊)

    第3兵團(張淦,下轄第7軍、第48軍,5萬人上下,衡寶戰役和廣西戰役中被圍殲)

    第4兵團:李文,下轄第16軍、第94軍,有五六萬人,平津戰役中被改編。

    第5兵團:裴昌會,轄17、36、38軍,後來改為第7兵團,覆滅於大西南戰役中。

    第6兵團:東北,盧浚泉,下轄兩個軍又一個師,遼瀋戰役中覆滅;華東,李延年,下轄三個軍,淮海戰役中逃走;福建,下轄五個軍,覆滅於福州、廈門、平潭島等地。

    第7兵團:黃百韜,下轄25、44、63、64、100軍,10萬人上下,覆滅於淮海中。

    第8兵團:劉汝明,下轄第55、68、96三個軍,覆滅於廈門附近。

    第9兵團:廖耀湘,轄新1軍、新3軍、新6軍、49軍、52軍、71軍6個軍等部,不下10萬人。遼瀋戰役,灰飛煙滅。

    第10兵團:王靖國,三個軍不到5萬人,覆滅於太原戰役。

    第11兵團:孫蘭峰,一個軍又一個師,還有幾個騎兵旅,約5萬人,覆滅於張家口附近。

    第12兵團:黃維,下轄第10軍、14軍、18軍、85軍等部,不下10萬人,覆滅於淮海戰役中。

    第13兵團:李彌,下轄四個軍,不到10萬人,覆滅於淮海戰役中。

    第14兵團:宋希濂、鍾彬,下轄兩個軍,五六萬人,覆滅於大西南。

    第15兵團:孫楚,兩個軍約4萬人,太原戰役中覆滅。

    第16兵團:孫元良,率領兩個軍,在淮海戰役中被圍殲,最多五六萬人。

    第17兵團:侯鏡如,平津戰役中指揮87軍、318師、獨立95師。渡江戰役後,被撤銷。重建兵團,下轄兩個軍,廣西被殲,司令官為劉嘉樹。

    第18兵團:李振,三個軍,大西南起義。

    第19兵團:張軫,兩個軍,於武漢附近起義。不過,有個軍跑了,軍長趙子立。

    第20兵團:三個軍,陳克非,大西南率領殘部起義。

    第21兵團:劉安琪,兩個軍,覆滅於廣東。

    第22兵團:李良榮,兩個軍,不到三萬人,撤到金門,參加了金門戰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運營主管(經營計劃/組織績效方向)是什麼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