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令狐伯光

    6月14日晚,中國三大電視節的白玉蘭獎(另外兩大為金鷹獎飛天獎)正式揭曉了結果。從白玉蘭獎人獲獎名單來看,在國內有“正午出品,必屬精品”的正午Sunny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倪大紅憑藉正午Sunny電視劇《都挺好》蘇大強一角,拿下了最佳男主角,郭京飛憑藉《都挺好》蘇明成一角,拿下了最佳男配角。正午Sunny電視劇《大江大河》拿下最佳電視劇,孔笙和黃偉憑藉《大江大河》拿下最佳導演。其它還包括《大江大河》的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美術,和童謠《大江大河》裡的最佳女配角獎(話說童謠在《大江大河1》不是女主?)

    總的來說,除了提名數量也很多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終遺憾的顆粒無收之外。正午Sunny憑藉《大江大河》和《都挺好》兩部電視劇,就成為2018年全年,再到2019年年初中國產劇最大的贏家,這個也導致了一個問題。中國產劇是否除了正午Sunny,其它中國產劇完全就不能打了?如果觀察過近幾年的中國產劇產業發展過後,發現結果還真的如此,“唉,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樂色”。在“能看”的中國產劇這個前提之下,正午Sunny不是唯一,卻是在平衡獲獎類嚴肅劇集,與時尚流行偶像類劇集中,做得最好的中國電視劇公司。

    中國產劇產業,一直有著兩岸三地不同公司團隊的區分。中國內地因為歷史環境的情況,一向擅長的是歷史劇、年代劇,諜戰劇,戰爭劇和都市劇等等嚴肅類劇集;港臺則是擅長武俠劇,都市職場劇,戲說劇和偶像劇,這種偏向流行時尚的偶像劇集。

    早期內地各種型別電視劇有個特點,主角大多數都是中年人。故事的主線從來不以幾個人的愛情為主。歷史劇就講歷史,年代劇就講年代,諜戰劇就講諜戰,戰爭劇就講戰爭等等。嚴格說來,早期內地電視劇是偏向現在不少青少年觀眾追捧的英劇,美劇和日劇。

    這在中國各大電視劇節上,早期內地嚴肅劇也是獲獎的專業戶,此處便以上海白玉蘭獎來舉例。

    2011年第17屆白玉蘭獎,最佳電視劇金獎是《黎明之前》,銀獎是《新三國》,最佳導演是《老馬家的幸福往事》的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主角都出自《借槍》,最佳女主角是《鐵梨花》的陳數。反正這屆白玉蘭最大贏家,《黎明之前》和《借槍》。

    這兩部劇是很典型內地嚴肅劇集,《黎明之前》和《借槍》是諜戰劇。《鐵梨花》是女性為主的傳奇年代劇,《老馬家的幸福往事》有些類似,但是1978年改革開放後,到21世紀的年代劇。

    如果把時間往前推,2010年第16屆白玉蘭獎的最大贏家是戰爭劇《人間正道是滄桑》,都市劇《媳婦兒的美好時代》。將時間往後推,2012年的第18屆白玉蘭獎最大贏家是諜戰劇《懸崖》和戰爭劇《永不磨滅的番號》等等。

    這種嚴肅劇在電視節上獲獎佔最大頭的情況,2011年前後都是如此,更不用提最早的90年代,80年代,因為這些電視劇才是中國產劇口碑和質量的良心。但為何時間線要落在2011年,因為2011年於正《宮》系列大獲成功後。

    中國產劇市場上青少年觀眾消費的偶像劇,像臺灣偶像劇,港臺古裝劇全部衰落。沒有被英美劇,日韓劇吸引走的觀眾,中國產劇市場上就是充斥大量於正《宮》系列,翻拍金庸雷劇,再到湖南衛視《一起來看流星雨》這類很雷的偶像劇。

    這些偶像劇現在是飽受詬病,但阻擋不了當時它們在市場上大獲成功。內地嚴肅劇其實仍然在拍,像《北平無戰事》、《好傢伙》、《趙氏孤兒案》等等,但它們在市場上就不如這些偶像劇成功了。當時的觀眾喜歡這種偶像劇,本質上也沒什麼錯,但它們喪失內地嚴肅劇很多的精髓。

    古裝偶像劇製作水平的不進反退這個是最顯而易見的問題,製作水平也就是調色、美術、攝影、配樂、服化道、特效水平等等。於正《宮》系列過後,古裝偶像劇阿早沒有歷史劇時期的嚴謹認真,還原傳統歷史文化風貌的做法。

    作品有很多,於正的《宮》系列、於正翻拍的金庸劇,湖南衛視的偶像雷劇,再到《古劍奇譚》、《武媚娘傳奇》、《錦繡未央》、《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醉玲瓏》、《烈火如歌》、《秦時明月麗人心》等等。

    這些偶像劇在製作層面,怎麼光鮮亮麗怎麼來,怎麼能夠流行怎麼來。至於還原不還原歷史,到底雷不雷人,相比之下就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有觀眾表示《古劍奇譚》,《花千骨》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都是仙俠劇,仙俠劇還要還原什麼歷史文化?沒錯,但這些古裝劇最嚴重的問題在這裡。

    這些偶像劇核心內容的空洞這些偶像劇如果只是製作水平退化也就罷了,但上述港臺導演團隊拍攝的大裝偶像劇,蘊含著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就是故事劇情代表的內容空虛,主題空洞,言之無物。

    它們別提和早期“哲學思辨”似的內地嚴肅劇比較了。這些古裝偶像劇不管是什麼型別題材,都能處理成主角幾個人小打小鬧的愛恨情仇。《花千骨》的仙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六界;再到《武媚娘傳奇》,《錦繡未央》的朝堂天下等等。

    這些劇不管世界觀多麼宏大,壽命時間設定多麼長,朝堂的勢力有多麼的複雜,權謀智計多麼的厲害。現代行業劇不管什麼高大上的職業,最終都會變成男一號愛女一號,男一號不愛女一號;男一號深愛女二號,女二號反愛男二號,男二號卻愛男一號——

    早期內地的嚴肅劇劇,如歷史劇主角團很少是青少年,即使青少年也是早期一段時期。故事劇情或是真實歷史改編,或者虛構的野史改編。但主角為了權力,為了慾望,為了民族,為了天下。反正是一臉的苦大仇深,一口的仁義道德,一身的立命立身,非常嚴肅。

    《大明王朝1566》主題思想甚至達到歷史哲學思辨的程度,除了歷史劇,哪怕是古裝推理劇,如同《大宋提刑官》,《神探狄仁傑》系列,同樣都是如此。更不用提《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類戰爭劇,《潛伏》《黎明之前》類諜戰劇等等。

    2011年後中國產劇市場形成了十分很奇妙的現象,市場最熱鬧賺得盆滿缽滿的偶像劇,粗製濫造,內容空洞,口碑質量稀爛但擋不住它火。而那些製作精良,內容豐富,口碑質量很高的嚴肅劇集,在電視劇市場上卻經常受到了冷遇。

    這個情況直到2015年,原本山影的侯鴻亮和孔笙團隊,脫離山影建立正午Sunny,用拍攝正劇的方式拍攝古裝偶像劇《琅琊榜》,都不能叫大獲成功了,簡直是重新定義中國產劇市場。正午Sunny後來相繼拍攝了諜戰劇《偽裝者》,都市劇《歡樂頌》,盜墓劇《精絕古城》,警匪推理劇《如果蝸牛有愛情》等等。

    除了《如果蝸牛有愛情》在國內警匪劇中,明顯不如網劇《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帶來的成功。其它正午Sunny莫不成為某個型別的引領者,這種精品偶像劇模式非常的成功,甚至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中國產劇市場。

    這種精品偶像劇的定義,它與早期內地嚴肅劇相比,如你拿《琅琊榜》和《大明王朝》比較,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巨大差距。但《琅琊榜》能稍滿足嚴肅劇集的朝堂權謀,又能滿足那些磕cp,看明星的顏值,立角色人設的青少年觀眾的流行時尚。

    2015年的《琅琊榜》後,後來大量中國產劇開始學習這種模式。找以前的嚴肅劇導演團隊,改編市場上熱門網路小說ip,再請流量明星搭配中生代實力派和老戲骨等等。但你會發現除了正午Sunny平衡得最好之外,其它導演團隊多多少少差點意思。

    如這一屆白玉蘭獎另一個提名的《天盛長歌》,導演沈嚴前作是都市劇《中國式關係》。《天盛長歌》還明顯有學《琅琊榜》後時代的古裝偶像劇的模式,故事劇情鋪墊雖然環環相扣,但處理上顯然不如《琅琊榜》圓滑和成熟。

    其它類似劇集還包括《將夜》,《那年花開月正圓》,《我的前半生》,《軍師聯盟》,《人民的名義》,《破冰行動》等等。這些中國產劇都成為在嚴肅劇和市場商業上,平衡得不好的巔峰。甚至回想一下,這種結合不好毀掉了不少原能成神的中國產劇。

    回想一下,《人民的名義》的導演編劇口口聲聲為了討好年輕觀眾,加了和主線毫無關係的黃毛鄭勝利愛情線。《破冰行動》因為資本介入和關係,導致男女主角的戲份生生毀掉了一部神作。

    這種情況下,你再回想一下正午Sunny的劇集。《大江大河》雖然也用了像王凱、童謠、董子建這些當紅年輕演員。但它從題材上是類似2017年的《白鹿原》的,成為大贏家實屬正常。

    《都挺好》說實話為了大團員的結尾,後面明顯是有些爛尾的。但整個劇情前面的處理方式,角色的塑造等等。還是超越大量同類的中國產劇,這也是正午Sunny電視劇能夠出位的原因。

    總的來說,正午Sunny的電視劇能夠成功,主要是能夠平衡文化藝術和商業市場,這在目前文化藝術和各種流量混雜,觀眾分界線還不夠明顯,電視劇產業鏈還不成熟的國內電視劇市場之下。

    是正午Sunny主動站出來迎合市場,卻也是觀眾自主的選擇了正午Sunny。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員工流失對企業的五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