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雙作用氣缸,引導活塞在缸內進行直線往復運動的圓筒形金屬機件。空氣在發動機氣缸中透過膨脹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氣體在壓縮機氣缸中接受活塞壓縮而提高壓力。

    渦輪機、旋轉活塞式發動機等的殼體通常也稱“氣缸”。氣缸的應用領域:印刷(張力控制)、半導體(點焊機、晶片研磨)、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等等。

    氣壓傳動中將壓縮氣體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氣動執行元件。氣缸有做往復直線運動的和做往復擺動兩種型別(見圖)。做往復直線運動的氣缸又可分為單作用氣缸、雙作用氣缸、膜片式氣缸和衝擊氣缸4種。

    ①單作用氣缸:僅一端有活塞桿,從活塞一側供氣聚能產生氣壓,氣壓推動活塞產生推力伸出,靠彈簧或自重返回。

    ②雙作用氣缸:從活塞兩側交替供氣,在一個或兩個方向輸出力。

    ④衝擊氣缸:這是一種新型元件。它把壓縮氣體的壓力能轉換為活塞高速(10~20米/秒)運動的動能,藉以做功。

    ⑤無杆氣缸:沒有活塞桿的氣缸的總稱。有磁性氣缸,纜索氣缸兩大類。

    做往復擺動的氣缸稱擺動氣缸,由葉片將內腔分隔為二,向兩腔交替供氣,輸出軸做擺動運動,擺動角小於 280°。此外,還有迴轉氣缸、氣液阻尼缸和步進氣缸等。

    (1)對使用者的要求較低。氣缸的原理及結構簡單,易於安裝維護,對於使用者的要求不高。電缸則不同,工程人員必需具備一定的電氣知識,否則極有可能因為誤操作而使之損壞。

    (2)輸出力大。氣缸的輸出力與缸徑的平方成正比;而電缸的輸出力與三個因素有關,缸徑、電機的功率和絲桿的螺距,缸徑及功率越大、螺距越小則輸出力越大。一個缸徑為50mm的氣缸,理論上的輸出力可達2000N,對於同樣缸徑的電缸,雖然不同公司的產品各有差異,但是基本上都不超過1000N。顯而易見,在輸出力方面氣缸更具優勢。

    (3)適應性強。氣缸能夠在高溫和低溫環境中正常工作且具有防塵、防水能力,可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而電缸由於具有大量電氣部件的緣故,對環境的要求較高,適應性較差。

    電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系統構成非常簡單。由於電機通常與缸體整合在一起,再加上控制器與電纜,電缸的整個系統就是由這三部分組成的,簡單而緊湊。

    (2)停止的位置數多且控制精度高。一般電缸有低端與高階之分,低端產品的停止位置有3、5、16、64個等,根據公司不同而有所變化;高階產品則更是可以達到幾百甚至上千個位置。在精度方面,電缸也具有絕對的優勢,定位精度可達?.05mm,所以常常應用於電子、半導體等精密的行業。

    (3)柔韌性強。毫無疑問,電缸的柔韌性遠遠強於氣缸。由於控制器可以與PLC直接進行連線,對電機的轉速、定位和正反轉都能夠實現精確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電缸可以根據需要隨意進行運動;由於氣體的可壓縮性和運動時產生的慣性,即使換向閥與磁性開關之間配合地再好也不能做到氣缸的準確定位,柔韌性也就無從談起了。

    在技術性能方面,本人認為電動和氣動各有所長,首先電動執行器的優勢主要包括:

    (1)結構緊湊,體積小巧。比起氣動執行器,電動執行器結構相對簡單,一個基本的電子系統包括執行器,三位置DPDT開關、熔斷器和一些電線,易於裝配。

    (2)電動執行器的驅動源很靈活,一般車載電源即可滿足需要,而氣動執行器需要氣源和壓縮驅動裝置。

    (3)電動執行器沒有“漏氣”的危險,可靠性高,而空氣的可壓縮性使得氣動執行器的穩定性稍差。

    (4)不需要對各種氣動管線進行安裝和維護。

    (5)可以無需動力即保持負載,而氣動執行器需要持續不斷的壓力供給。

    (6)由於不需要額外的壓力裝置,電動執行器更加安靜。通常,如果氣動執行器在大負載的情況下,要加裝消音器。

    (7)電動執行器在控制的精度方面更勝一籌。

    (8)氣動裝置中的通常需要把電訊號轉化為氣訊號,然後再轉化為電訊號,傳遞速度較慢,不宜用於元件級數過多的複雜迴路。

    而氣缸的優勢則在於以下4個方面:

    (1)負載大,可以適應高力矩輸出的應用(不過,現在的電動執行器已經逐漸達到目前的氣動負載水平了)。

    (2)動作迅速、反應快。

    (3)工作環境適應性好,特別在易燃、易爆、多塵埃、強磁、輻射和振動等惡劣工作環境中,比液壓、電子、電氣控制更優越。

    (4)行程受阻或閥杆被扎住時電機容易受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4歲女,我不想找工作上班,感覺在家裡很好,單身,身上還有4萬塊,這種想法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