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燕子錄

    家庭教育應該遵循愛、自然、生命力

    讓生命按照自然規律積極健康的發展,結果是內外的一致性。

    1、愛是有規則的,只有愛,沒有規則,那是溺愛。只有規則,沒有愛,那是傷害。左手是愛,右手是規則、智慧,要同步出去。就像你伸出雙手去擁抱你的小孩一樣,這樣的擁抱是最溫馨的。

    2、自然,農業生產的規律就是自然的規律,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家庭的教育。我們教育孩子要遵循孩子生長的規律,孩子每個年齡段有不同的心理需求,我們做父母的就需要了解這些需求與特點,耐心的引導孩子的成長。

    3、生命力。父母的生命力的天花板有多高,孩子的天花板就有多高,只有父母捅破天花板,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我們有很多的職業都需要透過學習考取從業資格證書才能從事這項職業,但父母卻是無證上崗,所以我們的家庭裡的父母需要成長。

    家庭教育,我更贊同的是對父母的教育,只有父母做好了榜樣,孩子自然是有樣學樣。

  • 2 # 茅絲有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小孩也不例外,尊重他人,小孩要管,而不是慣,跟小孩講道理無疑於對牛彈琴,如果小孩能聽懂道理,那就不是小孩了,小孩本身就是不講道理的,所以孩子可以放養,硬是要圈養,不僅孩子排斥,大人更累,只能告訴孩子,什麼事情不能做,因為什麼原因不能做,讓孩子明白做不該做的事會發生的後果就行,不要告訴他該怎麼做,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打不是目的,目的是讓他對你的話語有遵從性,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孩子是顧及不到別人的感受的,不然他也不可能是孩子,孩子本身就是活潑好動的,有時候無意間就會把大人的脾氣惹毛,但大人不要因為孩子把你惹毛就去責備孩子,要有方法的去轉移孩子目前的狀態,孩子本身就是哄大的,你要想孩子一出生就和你一樣的心態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重要的是如何講究方式方法,不要和孩子講道理,不要輕易對孩子動手,不要慣孩子,要學會管孩子,我孩子6歲了,我從未打過他一次,和我一起的時候,從來不會忤逆我的意思,不是讓他幹嘛就幹嘛,而是我隨他想幹嘛就幹嘛,但不能碰的我會交代好,他也不是怕我,他經常和我皮,所以他不怕我,只是我說的話對於他有一定的威懾力,在他的觀念裡,要以你為中心,你所說的話要讓他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引導力,謝謝

  • 3 # 如夢之道

    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問題,這個問題既要分幾個階段,但又不要太複雜:

    1:孩子小學階段,澡盆子階段,父母要耐心引導,孩子對是非判斷100%來自於家長和老師,必須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孩子在引導下成長】。

    2:孩子中學生階段,游泳池階段,孩子開始有獨立的思想觀念,但恰恰是一個危險期,因為孩子的觀念得不到正確指導,就會發生錯誤判斷和行為,叛逆、早戀、逃學厭學、犯罪等問題,千千萬萬的家庭在演職這樣的現象,所以,孩子在中學生階段,必須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家長如果自己不夠專注,有必要聘請有這方面的人來幫助孩子,社會機構、政府都應該高度重視這個現象,而不是完完全全的關注成績考分,【孩子一半在指導下成長,一半在自動自發要求自己成長】。

    3:高中生階段,海洋階段,孩子知識面的擴充套件,對社會、人生、人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認知,但仍然是非常侷限的,一旦出現認知錯誤,叛逆、早戀、逃學厭學、犯罪等問題同樣會發生,這種現象同樣是很普遍的,家長只給孩子談價值觀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就必須給孩子培植【道的文化】,讓孩子對這個社會有更深度的認知,瞭解事物的本源規律,認識道的唯一,不被誤導,孩子透過【道的文化】形成自動自發、自強不息!

    4:以上,並非每個家長都有這個完整的思維模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就需要有這樣的機構、社會、政府一起來協助完成,才談得上有效的家庭教育!

  • 4 # 啟蒙的智慧

    人所接受的教育大致分為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學齡前的啟蒙教育以及對孩子為人處事的影響教育。社會教育主要包括各種類學校的學歷教育。現在家長觀注最多的是學齡前的啟蒙教育。

    由於生長因素,孩子的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是在學齡前的這段時間,這段時間正是家庭教育施展能力的大好時光。指望教育機構來進行學前教育,有兩點不足,一是時間,這麼小的孩子,教育機構暫時還沒有能力照料。二是認識問題,很多人並不認為這個時候應該早教。

    想要對孩子進行啟蒙,靠譜的做法還是家長自己來教,等教育機構目前不太現實,有一些機構開始涉足,但收費太貴,一般家庭還沒有達到願意接受的條件。普通家庭進行啟蒙,由自己進行完全是可行的。

  • 5 # 陽光全職媽

    樓主可以認真讀一下《弟子規》把它完全理解後就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了。

    教育說再多無非是言傳身教,你怎麼說怎麼做孩子看地眼裡記在心上,所以大人想孩子成什麼樣的人自己先努做到那種人,不需要刻意教。

  • 6 # 趙良澤先生

    可以參考《人生關係學》、《教育心理學》。

    方法: 1.無私奉獻,2.從其所好,3.盡其所長,4.以身作則,5.樹立榜樣,6.傾囊相授,7.不遺餘力,8.循循善誘,9.不厭其煩,10.無微不至,11.排憂解難,12.傳道授業,13.親密無間,14.真誠善良,15.教正三觀,16.教保健法,17.教成才法,18.教致富法,19.教幸福法,20.教真善美,21.教大智慧(方法論)。

  • 7 # 家庭教育諮詢指導師

    這是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的問題,如果回答不好,會陷入父母越用心、付出越多,效果越差、孩子越逆反的悲慘境地。

    正確對待孩子的方法是:

    從孩子的出生第一天起,就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有思想、有個性的人,而不是父母的附屬物、家庭的附屬物。父母只有以身作則、平等對待孩子,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孩子的自信心、責任心、使命感的培養,都從受到真正尊重開始的。

    父母做孩子的引領者,做孩子人生旅程的導遊。

    最忌諱:

    父母以“我這樣做都是為你好,長大了你就明白了”為理由,替孩子做決定,要求孩子必須怎樣怎樣。以“父母這輩子就這樣了,以後就指著你了。”為藉口,逃避自己做示範的責任。

    父母和孩子的角色,類似主人和寵物關係,對孩子是愛和控制。這種情況下,孩子要麼成為一個被馴化的唯唯諾諾的奴才,要麼會強烈地叛逆,與父母激烈衝突,甚至會為衝破父母的控制,故意做出一些極端和違法的行為。

    我們以“讓孩子一生幸福”為家庭教育的目標、以孩子身心成長的規律為理論依據、以父母示範和孩子的模仿為方法、以朋友之間的督促和激勵為動力,構建了“大正小雨家庭教育”的完整體系,請關注“大正小雨家庭教育”,收看最新的家庭教育資訊。

    @大正小雨家庭教育

  • 8 # 夜亦葒

    家庭教育中如何對待孩子,每個家庭面對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各家各戶的實際狀況也不相同,但是在這些不同之中也還是有一些相同之處值得我們家長來學習的。

    1、對孩子尊重的姿態,對孩子的行為要理解的心情去面對。將孩子視作是獨立的個體,不是家長的附屬,不要老是告訴孩子應該、應當怎麼做,孩子有獨立自我的需求,自我的想法,家長給與適當的肯定和滿足。孩子做錯事,或者亂髮脾氣的時候,家長能夠接納孩子的行為,體諒他的過錯讓孩子有足夠的信心。讓孩子的想法得到展現。

    2、對孩子要多一些陪伴。多陪著孩子活動,給孩子各種遊戲、活動的機會,作為一個參與者、觀察者去了解孩子、觀察孩子。在活動中,多和孩子說話交流,發現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從而引導孩子的自我發展和社會發展。

    3、對孩子要有獨立的關係。 家長對孩子重要的是引導。而不是事事親為。對孩子不要嘮嘮叨叨,相信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家長和孩子能在一種輕鬆愉快的環境下生活。

    4、對孩子要培養其自信心。自信心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發展。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應當是多鼓勵肯定。少一些打擊諷刺不要光看到孩子不對的地方。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少用一些貶義詞。孩子做事情,即使做不好,也要肯定其想法和行為。給孩子機會去動手操作,孩子自然會慢慢進步,自信心也會步步建立起來。 

    5、對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從小喜歡模仿他人,家長作為主親近的人,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教會孩子適應環境環境應該,遵守家庭中、生活中的規則。培養成了孩子的秩序感和紀律性。 

    6、讓孩子多和周圍朋友、同齡兒童接觸。在和與他年齡相近的孩子交往中,發展社交能力,知道如何與他人相交往,避免養成過去自我的壞習慣。

    上面這些方面只是一些個人的見解,家庭教育最為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家長對孩子的耐心和無私的愛。

  • 9 # 園丁1958

    第一篇 如何使孩子主動做功課

    第二篇 如何使孩子聽話懂事

    第三篇 如何引導孩子主動自覺

    第四篇 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第五篇 如何使孩子熱愛學習

    第六篇 如何消除孩子的學習緊張情緒

    第七篇 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

    第八篇 如何消除孩子學習的迷惑

    第九篇 如何讓孩子變消極為積極

    第十篇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第十一篇 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第十二篇 如何變孩子的缺點為優點

  • 10 # 梧桐樹下的淺淺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首先,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相當重要與關鍵的。

    家長首先應該學會不要從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孩子,而是要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身邊的一切和這個世界。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財富,每個家長應該首先認識到這一點。

    既然是“財富”,當然也是需要好好對待的。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作用是很大的,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就應該是什麼樣的人。

    遵紀守矩,熱愛生活,會各種欣賞,有創造能力,熱愛勞動等等,這些都應該是父母首先帶給孩子的品質。

    家長不要對孩子權威,因為家庭不是職場。

  • 11 # 碎碎哥1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至關重要。孩子剛出生就是一張白紙,沒有好壞之分。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你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有就是良好的家庭環境,和諧的氛圍。對孩子主要的是引導。為孩子指名方向,及時糾正錯誤,但不是訓斥和粗暴的干涉。關鍵是要有尊卑!懂廉恥。守孝嫡!首先學會尊老愛幼,禮讓謙遜。儘量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只是輔導幫助,這樣培養他的自信和獨立性。千萬不要處處插手,事無鉅細,大包大攬。這不是愛,這是在培養弱智!你在抹殺孩子!難道你培養的的孩子連冷熱,飢飽都不知道嗎?孩子需要的不是保姆,是母親的關懷,父親的安全支撐。對孩子不要談尊重,對孩子不是尊重,是引導,關懷,幫助。他不是你的小祖宗。過分的溺愛會讓你在他的面前失去尊嚴!你才是他應該尊敬的人!所以你要做的優秀,讓孩子相信你,崇拜你。這樣建立的信任,會永遠存在並支撐著你的家庭!所以說,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這個至關重要!切記切記。

  • 12 # 地理關察

    家庭教育中對待孩子的方法多種多樣,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沒有千篇一律的方法,更沒有公式定律可套。現提供幾種方法僅供借鑑:

    首先要教育孩子通情達理,知榮辱,明是非。試想只要你的孩子能通情達理,知道是非對錯,就會少犯錯甚至不犯錯,即使他犯錯也能知錯就改。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好榜樣,甚至尋找榜樣。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做好人好事就會贏得尊敬,點贊;做壞人壞事就會被人罵,被人恨,嚴重的就會受到懲罰。使孩子從小就有敬畏之心,深知做人還要受道德約束,紀律約束,制度約束,法律約束,不能隨心所欲,無法無天,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線。

    其次要認真對待孩子犯小錯及初次犯錯。孩子犯小錯或初次犯錯時,家長一定要認識孩子所犯錯誤的性質,是人生小節之錯?還是道德人品之錯?若是人生小節之錯,要小加指點,若是道德人品之錯就要認真對待,指出錯誤,嚴肅批評,有時不惜反覆,經常提醒,甚至加以懲罰亦無不可。

    再次對待生性頑劣,屢錯屢改,屢改屢錯的孩子家長就要多費心思了。對這樣的孩子一定要從小嚴加管教,甚至要加以懲罰,包括體罰。這個管教一定要持之以恆,一以貫之,不得時緊時鬆,時嚴時寬。同時要讓孩子覺得對他的嚴格就是對他的愛護,不能只嚴不愛,要嚴與愛齊頭並進,千萬不要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另外家長要引導孩子Sunny積極向善,正確對待負面消極醜惡。孩子的積極Sunny心態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太重要了。如若孩子從小心態消極負面,不思進取,那這個孩子的人生可以說將一事無成。人生成敗其實就是一個心態問題,心態健康Sunny積極,其實就奠定了人生成功的多半!

    總的說起來,家庭教育方法不一而足,千變萬化,但離不了嚴和愛的一體兩面,做家長的一定要用心操心費心啊。

    以上拙見僅供參考,家教成敗,存乎一心。世上沒有包治百病的萬能藥方,也沒有神力無邊的神仙皇帝。努力靠自己,成敗看天意,只要努力過,對得起自己與孩子就可以心滿意足了!

  • 13 # 小綿羊親子溝通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那麼該怎麼對待孩子呢?我認為把握好五個原則:

    1.保持距離,不越界

    界限,即存在,即人,它代表一個人的疆界所在。當我們談及界限時,會有很多害怕,比如害怕界限會造成關係的破壞,因而不敢真實的表達自己,結果卻是由於我們的不真實,關係越來越疏遠。實際上,保有彼此界限的關係,才能更長久。

    如果我們尊重個體的獨立,就會對他人產生一份信任,不剝奪他人的成長機會,不妨礙他人發展面對問題的能力。被允許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這其實是很多孩子的渴望。

    比如:有個孩子拆開玩具看看究竟,然後嘗試把它們裝回去,如果你半路插進來,不問情況,就給孩子裝好了,他會很不高興的。

    再比如,幾個孩子一起玩,玩著玩著出現爭議和矛盾了,你先不要去說該如何如何,讓他們自己去解決,他們會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自己的規則,學會如何相處。

    一個人最好的學習方式是去經歷和體會,獲取自身經驗,化為生命財富;又或者是經由他人的分享,對自己有觸動和啟發,從而調整自己。

    2.不評判孩子的行為

    溝通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不評判。

    卡爾·羅傑斯,人本主義大師,這樣比喻非 評判地態度:當看著日落時,我們不會想要去控制日落,不會命令太陽右側的天空呈橘黃色,也不會命令雲朵的粉紅色更濃一些。我們只能滿懷敬畏的望著。

    當我們停止評判時,可以看到更多的真相,發現問題的真正答案,給予他人更多的同理。讓一個人發生改變的並非評判,而是接納。

    催眠大師艾瑞克森的女兒有一次帶著孩子去看望他,等到晚上回家的時候,女兒問他們今天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令她驚訝的是,孩子們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外公對他們的支援。其實女兒知道,那一天,父親只是飽含深情的看著他們玩耍,並沒有給他們實質性的支援。其實,那個時刻孩子就感覺到了被完全的接納。

    3.相信孩子能負責任

    最好的教育是信任與理解。當一個孩子被理解、被信任時,他就知道為自己負起責任,產生自律行為。自律的產生,來自孩子的內在動力。

    例如:用一般常見的溝通方式,

    兒子:積木倒了,我不要積木倒掉。

    媽媽:沒關係,媽媽幫你扶起來。

    兒子:不要,我就是不要積木倒掉。

    媽媽:... ... (抓耳撓腮,不知該怎麼辦)

    換一種共情傾聽的溝通方式:

    兒子:積木倒了,我不要積木倒掉。

    媽媽:哦,你是不是挺難過的。

    兒子:嗯。

    (過了一會)那我把積木重新搭起來。

    還有面對孩子不合作時,你只要對事情的後果,你的感受簡單描述,或者簡單的提示,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就知道該怎麼辦,這樣孩子就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自己該怎麼做;

    如果孩子的行為打擾到你,你也只需要描述這種行為對自己帶來的感受與干擾,孩子一般就會改變他的行為;

    如果孩子沒辦法立即改變,還可以一起商議解決方案。

    總之,一個大前提,就是你要相信孩子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把他看成一個獨立的人。

    4.無傷害的表達

    有時候,別人的行為讓我們無奈時,很容易就會說出攻擊性的話語,或者防備性的。

    "你真笨!“

    ”你再這樣我就不管你了”

    “你這樣太傷人了!”

    上面這些就是帶有攻擊性的話語,而如果別人這麼對你說,你又容易迴應

    “你才笨呢!”“錯的是你!”“你才傷人呢!”

    這些我們習慣性的語言自帶殺傷力。所以這些大部分的表達都是在發洩情緒,或者指責對方,而不是真正的表達。

    要做到無傷害的表達,就得把“你”改成“我”,把對對方的評價改成他的行為,把指責改成“感受及影響”。

    當你有什麼行為時,我感到什麼什麼,因為我不能怎麼怎麼。

    舉個例子:

    有個兩歲的寶寶把筷子仍在地上了,爸爸說“你是個壞寶寶。”孩子不理睬爸爸,繼續玩。

    媽媽說:“寶寶,筷子弄在地上了(描述行為),媽媽踩到的話會摔跤哦(影響)”然後媽媽露出擔憂的表情(感受)。

    孩子迴應道:“是不是姥姥踩到也會摔倒。”

    媽媽說:“是的。”

    最後,孩子彎下身子把筷子撿起來了。

    去掉語言中的攻擊性,溝通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對孩子的裨益也是長遠的。

    5.一致性,做真實的自己

    真誠一致是

    P.E.T

    的基調。傾聽需要真誠的心態,表達我資訊需要內外一致,處理衝突時需要真實面對雙方的需求。其中特別提到,做父母的無需在孩子面前假裝自己沒有問題,承認自己的標準也會不停變動,承認對各個孩子的不同,承認我不是完美的,我也會犯錯誤,做真實的父母。

    舉個例子:

    有個9歲的孩子總是咬手指頭,甚至指甲都要咬變形了。媽媽很苦惱。

    後來,媽媽想到自己在孩子6歲前對孩子一直心裡不接納。之後,她就跟孩子坦誠的說出自己的心路歷程,有孩子時當初正在創業,非常擔心會影響事業發展,媽媽前幾年沒有全力去做事,心裡常有抱怨,沒有真正接納孩子,直到家裡情況好轉。這樣媽媽的真實給孩子帶來了安全感,不再焦慮,竟然不再吃手指了。

    只有真誠的關係,才是讓彼此都放鬆的關係。孩子也願意看到真實的父母,而不是完美的父母。

  • 14 # 玩美教育

    家庭教育中如何對待孩子。這個問題值得探討。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一)尊重孩子

    當孩子感受 到被尊重,他會發自內心的想去做好一件事情,比父母對孩子大喊大叫效果來的更好,將尊重和信任交給孩子,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比想象的更好。而一個孩子如果在家庭中體會不到尊重,孩子或者迫於父母權威,或者膽小怕事,很難養成自己獨立的個性。孩子在父母面前不敢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很難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還有一點,談尊重孩子,就是談尊重孩子的隱私,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有隱私的需求,家長要懂得尊重和保護。有些家長不懂得這些,偷看孩子日記等,這些是不被允許的行為。

    (二)欣賞孩子

    對孩子有期待,有欣賞,有一種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點點滴滴,有了欣賞的眼光,就不會一味的批評指責。一味的對孩子的錯誤不依不饒,大喊大叫,要知道換位思考,你在童年幾歲的時候,會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我們要有正確的兒童觀,明白他是一個發展中的人,也是有無限可能的人。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飛翔的高度。

    (三)鼓勵孩子

    孩子是發展中的個體,成長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難需要父母長輩不斷的去鼓勵。鼓勵他們不怕學習上的困難,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困難,鼓勵孩子認真學習,鼓勵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家庭教育是孩子起步的搖籃,只有民主,尊重、欣賞、鼓勵出來的孩子,更自信,更Sunny,更有無限的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實的70後的現狀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