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航天兔
-
2 # 戰武奇兵
兩枚原子彈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讓日本迅速投降!只是美軍順便看看能不能起效果罷了!
美軍既然已經造出原子彈來並且試爆成功了,那就一定要派上用場,不能在家擺放著好看!而怎麼用原子彈,美國真是較勁腦汁,透過激烈的爭論,決定把剩下的兩顆原子彈送給日本。因為把原子彈扔到日本有三個好處。第一,可以減少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傷亡。第二,從心裡上打擊日本,讓他們放棄抵抗。第三,震懾蘇聯。
現在日本的國民還在給他們的“天皇”慶祝生日。後來也都知道了到了第二步的時候美軍就勝利了,兩個原子彈爆炸之後就派飛機去撒傳單,怎麼樣你還嘚瑟不,你在繼續嘚瑟也沒問題,我們就用原子彈把你們日本從頭到尾犁一遍,一遍不舒服就兩遍,犁舒服了為止,日本鬼子一看這能經得住人家犁麼,別最後死的連渣都沒了都沒看到美軍登陸的影子,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這還要進行本土一億屎碎的決戰計劃?老老實實投降吧!
被原子彈洗禮之後,日本才領悟到深刻的痛。如果當時美軍沒有扔原子彈或者日本繼續抵抗進行本土一億屎碎的決戰計劃,那麼美軍至少要傷亡20-100萬人。這個數字是怎麼出來的20萬人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透過瓜島,沖繩島等登島戰役的損失資料給出的。100萬人則是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直接一口說出來的,要不折一箇中那也得損失45十萬人。
日本本土除了有380萬人的防禦部隊之外,還動員了2800萬“國民義勇戰鬥隊”。盟軍應該怎麼進攻日本本土呢,日本本土主要是由四個比較大的島組成,盟軍應該不會四島一起登陸,還是會集結強大的海空火力逐島登陸。這樣傷亡會比較小,畢竟日本那時候政府已經瘋了,逼著自己的國民進行全體屎碎。分散登島對盟軍不利,佔領其中一島之後作為基地,再開始著手對付其他三島。
盟軍最大的傷亡不會出現再主戰場,日本已經不是和美軍在一個層面上,主要的傷亡應該出現在日本的自殺特攻上。日軍有很多的自殺潛艇和特攻飛機,這會給美軍帶來重大傷亡。再靠近海岸線後,戰列艦與艦載機的轟炸會讓盟軍輕鬆登陸,日本本土還有大約10000架飛機,其中7000多架是特攻飛機,2000多架是戰鬥機和轟炸機,而且還有相當數量的重戰車部隊。
日本本土的特攻潛艇,飛機。日本本土的一式,三式重戰車(日本喜歡叫坦克為戰車)以及重自走炮,日本不是沒有重灌甲部隊,而是運不出去,也不敢往外運,外面的海洋世界早就是盟軍的了,所以只能留在本土。日本是一個島國,非常重視海軍與空軍,直到本土作戰計劃之前,這些重灌甲部隊仍然沒有被放在心上。再者,如果美軍取得了制空權,那這些東西只能有挨炸的份,被當做一堆廢銅爛鐵。然後主要傷亡還可能會出現在巷戰之中,但是這個也不好說,因為美軍可能會動用轟炸機把一座座城市炸的連渣都不剩。。。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原子彈不是單純用來對付日本的,它是用來對付蘇聯的武器。美國為了搶在蘇聯前面掠取戰爭利益,同時催促日本放棄幻想,趕緊投降,這樣才丟下了兩顆原子彈。
所以說,一開始這兩顆原子彈的政治色彩就比戰爭能力要強,美軍並非沒有幹掉日本的能力,只是 第一:不願意浪費時間,讓蘇聯南下搶佔更多地盤。 第二:不願再花費人力物力和生命與日本耗下去。
日本當時已經被逼到了戰爭的死角,連中國戰場的八路軍新四軍都開始了大反攻,根據地直接活動到日軍炮樓底下,奪取縣城無數。東南亞地區的日軍基本是徹底完敗,捲土重來的麥克阿瑟把山下奉文打下的地盤重新犁了一遍;印度支那的中國遠征軍一陣趕狗似的狂攆,打得日軍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最後日本就剩下個自己的本土在苦苦支撐,經歷了沖繩戰役的美軍大軍壓境,航母和戰列艦圍得鐵桶一般。天上李梅將軍用於火攻的波音B-29轟炸機,將無數的凝固汽油彈和鋁熱炸彈丟到日本的人口稠密區,東京直接燒成了殘垣斷壁。
據說美華人還試驗了蝗蟲生物武器和一些細菌武器,用以毀滅日本的農業以及讓糧食更快腐爛。可謂是十八般花活全使到了日本人頭上,管你投不投降,死的日本人才是好日本人,沒準還能剝點皮子做優質的皮靴。
當時好巧不巧美國的輪椅教父羅斯福總統,在1945年4月12日,因突發腦溢血死亡,這種猝不及防的事件令副總統杜魯門繼位。杜魯門很希望在羅斯福的政策上做出不一樣的安排,但他的威望與做了四屆的羅斯福顯然是不能比的。
但杜魯門也不是傻蛋,他隱藏了曼哈頓計劃成功的資訊,又將原計劃準備在盟軍會議上透露給世界的原子彈釋出繼續押後,甚至假惺惺的與盟國還有蘇聯商議如何“協防佔領”日本的責任田計劃,最後卻在蘇聯出兵的剎那放了個驚天炮。
於是杜魯門跑去直接威脅日本人,他在7月26日與丘吉爾聯名要求日本趕緊投降,但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硬是不冷不熱的憋了兩天才回覆:“二位的宣告毫無談判價值,咱啥也別說了。”
於是杜魯門也就啥也不說了,接通戰略航空兵司令卡爾·安德魯·斯帕茨的電話:“圖伊,把日本南端炸上天吧。”為此杜魯門還寫了一堆為後世洗白自己良心和動機的日記,大致意思是:我也木辦法,人不作死就不會死!
日本當時對內隱瞞了訊息,只稱遭到了“超級爆彈”的襲擊,順便痛罵了一頓盟軍喪盡天良。不過這些在日本民眾中引起的漣漪很小,一方面日本人已經被美國的轟炸擺弄得徹底麻木,被超級爆彈或者汽油彈炸死沒有任何區別。 另一方面,日本人已經到了要死的關頭,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什麼都缺,許多人連房子都沒了,哪有心情管太多?
因此,雖然有“一億人玉碎”、“保衛皇統國體”的口號拼命洗腦,被組織起來的日本民眾也差不多差不多熬到頭了。不少人拒絕為國家去死,甚至還有飛了八九次就是不撞船的神風隊員。
像漫畫家宮崎駿的父親宮崎勝治,39年的時候就懂得靠哭上兩小時逃避去打仗的命運。1945年7月12日,宮崎駿一家與伯父坐著小卡車逃難,一個抱小孩的婦女求搭車,但宮崎家殘忍的拒絕了,那個婦人成了宮崎駿的往後的夢魘,直到50歲的時候才有勇氣說出來並面對。
可見美國當年已經把日本人逼到了什麼地步。實際上當時的天皇早就想降,只是非常害怕一投降,自己的“國體”就沒了。所謂“國體”就是天皇制度,日本的統治者寧可讓人民搞“一億人玉碎”做代價,也不願輕易放棄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
在當年那個箭在弦上的關頭,美華人關心的是卻是蘇聯人的進展,如果蘇聯奪取了大半個中國,像歐洲那樣扶持起自己的範圍,對美國戰後的利益將是個巨大的損害。最壞的打算是日本久攻不下,蘇聯人沿著北韓半島躥上北海道,在東京硬生生玩一出分裂柏林的戲碼。
然而沒有原子彈的話,美華人確實也只剩下出兵上岸這唯一的方法。此前李梅的大轟炸已經是做到極限。完全不用護航的B-29機群將日本里裡外外燒了個遍,還專門找大群的平民和居民區群殺,以徹底消滅日本的戰爭潛力。可即便如此,日本政府那種拖一天是一天的態度仍然讓美軍焦躁無比。
要是美華人知道天皇此時關心的只是“國體”的話,估計杜魯門會吐血三升。日本的官員和將領們其實也一樣被蒙了。等到天皇得知美華人將會儲存“國體”,很痛快的就“終戰詔書”了。這讓陸軍大臣,三敗長沙的阿南惟幾大將氣得回去就切了腹,連介錯也沒要。
其實原子彈真正的歷史作用就是將相對完好那麼一點的廣島和長崎點了兩炮,這讓日本高層找到了投降的臺階和契機。沒有原子彈,美軍無非是繼續轟炸,採用更血腥的手段逼迫日本投降。如果日本這樣還不降的話,那就殺上岸去,指望那些餓殍一樣的平民決死隊和各懷異心的殘兵敗將複製個“硫磺島”那是做夢。
日本當時大多數的房屋都是木質,美軍一旦登陸,必然是坦克開道燃油清場,他們不需要浪費時間,更不用憐憫日本人的生命。太平洋戰場磨練出的美軍精銳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麥克阿瑟連國軍部隊都準備好了。
反倒是日本還得祈禱美華人快點打完,否則蘇聯人再上了岸,怕等待他們的只有被毛熊一撕兩半的結局。
不過天皇顯然還是投降的很積極的,明白其中關竅的他降的異常堅決,甚至在8.15凌晨還挫敗了一起“反終戰”政變,否則日本真要比原子彈轟炸還慘。只是,如今這些被天皇當年最後一刻保下來的玩意兒們,似乎幾十年都沒琢磨出那位的良苦用心啊。
-
4 # 航空之家
日本如果沒有投降的話,盟軍將實施“沒落行動”(Operation Downfall)的日本本土登陸計劃。同時蘇聯也對日本宣戰,並從北海道和東北方向登陸。如果行動實施,這將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作戰行動。而日本也制定了“決號作戰”的防禦計劃,窮途末路的日本將徵兵標準定為148釐米以上,體重45公斤以上,當時全國動員713萬人。參照硫磺島、沖繩島日本的作戰傳統,盟軍傷亡可達數百萬,而日本也將付出更為慘烈的代價。
盟軍在制定攻擊日本本土計劃時,已經預計他們將遭受正規軍的抵抗,當然還有狂熱的日本民眾。而從地貌圖上看,日本列島就沒有多少適合登陸的沙灘,僅有兩塊登陸地位於九州南部和本州島的關東平原。所以盟軍制定了攻佔南九州的奧林匹克行動和空中支援的小王冠行動。整個行動以美國陸軍發動大規模並突入日本腹地的行動終結整個戰爭。
圖、奧林匹克行動示意圖
奧林匹克行動被定於1945年11月1日,盟軍將出動24艘航母,24艘戰列巡洋艦和400多艘驅逐艦和護衛艦。美軍登陸兵力多達14個師,他們以沖繩為基地,目標是九州南部區域。而日本則在本土集結了53個師團、22個獨立混成旅團、2個坦克師團、7個獨立坦克旅團、4個高射炮師團,陸軍達225萬,海軍多達130萬。10餘萬架飛機中3/4都是自殺機。此外日本還喪心病狂的動員了2800萬16-60歲的男性和17-45歲的女性組成“國民義勇戰鬥隊”,組成數以千萬計的總特攻。
圖、小王冠行動示意圖
盟軍聯合參謀部曾對傷亡進行評估,預計本土攻擊中傷亡多達170至400萬,美軍甚至需要提前製造約50萬枚紫心勳章。隨著兩枚核彈的燃爆,整個戰爭也隨著日本的投降戛然而止。值得一提的是,截止2003年美軍倉庫中仍有12萬枚紫星勳章。
-
5 # 兵器世界
為了最後摧垮日本軍國主義,美軍制定登陸日本作戰的“沒落行動”,由於日本投降此計劃未能實施,要不然諾曼底登陸都是小菜一碟,沒落行動將創造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但這是原子彈計劃之前的原定打擊手段,在原子彈爆炸之後美軍實際上已經主動放棄了沒落行動,所以即便是原子彈不能迫使日本投降,美軍也未必按照沒落計劃進攻日本本土。(奧林匹克和小王冠行動示意圖)
首先介紹一下沒落計劃,它其實就是美軍尋找日軍最後主力決戰的計劃,沒落計劃分為兩個步驟,分別是在九州島南部和東京灣登陸,因為這兩地區是日本本土絕招的預定戰場,絕大部分的日本主力都在這一地區集結。九州自然不用說,這裡靠近已經淪陷的琉球是最有可能被盟軍攻擊的橋頭堡;東京灣是日本的核心所在,不可避免的雲集重兵。(歐洲戰場的盟軍將領也都有可能轉戰太平洋戰區,最積極的就是巴頓將軍)
九州的作戰名為“奧林匹克”行動,將在1945年的11月份開始作戰,美軍原計劃投入14個師和24艘航母以及同等數量的戰列艦展開兩棲登陸;東京灣作戰代號為“小王冠”行動,預計在1946年的3月份付諸實施,美軍預計投入28個師分兩路登陸作戰,沿著東京灣兩岸齊頭並進最終會師東京,徹底解決日本殘餘的力量。初期預計投入沒落計劃的兵力是250萬人。(叫囂本土絕招的日本軍隊)
美軍不能像諾曼底那樣一次性投入288萬的兵力,因為它們沒有這麼多部隊可以使用。美軍原計劃從歐洲戰場抽調援兵至少15個師和上千架轟炸機,甚至要求英聯邦盟友組織100萬人的遠征軍加入戰鬥,但是這樣的兵力也還是不夠,因為美軍的情報顯示日本至少組織了2800萬國民軍和64個師團的正規軍,正規武裝部隊不會少於490萬人,因此美軍還要繼續增兵太平洋以達到500萬人的兵力(超過反攻歐洲的兵力值)。
(自殺式飛機是大威脅,因此要用航母支援)
要知道盟軍反攻歐洲大陸的兵力也才300多萬人而已,之所以這麼看得起日本是因為這個國家的國民遠比納粹德國要喪心病狂,日本為了本土決戰光是自殺式飛機就準備了2000多架。日本國民軍的抵抗效率也不是德華人民衝鋒隊可以相比的。尤其是進攻東京的小王冠作戰將會異常艱苦,小王冠登陸將會是史上最大範圍的兩棲作戰,因為美軍要面對的是日本一億國民玉碎的主戰場。
(日軍裝備落後到人數眾多且非常狂熱)
日本究竟在首都所在的關東地區集結了多少兵力已經很難考證了,但是我們可以根據這一地區的人口密度判斷美軍將會遇到的阻力,因為武士道精神下的日本就是全民皆兵的國家。 關東歷來都是人口過千萬的稠密地區,這裡的軍民數量不會低於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大概300多萬人,就算美軍裝備精良又佔據海空優勢,也需要至少150萬人的兵力,這顯然是很難實現的,因為歐洲戰場結束後美軍士兵都迫不及待的回家,英聯邦除了澳洲也都失去了作戰的熱情,美國真的很難湊齊這麼龐大的兵力了,所以行動只能擱置。
(小王冠行動示意圖)
但是蘇聯人狂熱的攻陷千島群島之後讓美國坐不住了,斯大林甚至提出進佔北海道的要求,這將導致蘇聯獲得寬闊的太平洋出海口,誰都知道戰後就是兩強爭霸,美國沒有理由不關上太平洋的籠子,為了阻止蘇聯南下的野心最簡單的就是儘快迫使日本投降,原子彈計劃應運而生了,名義上是為了迫使日本投降,實則是為了阻止蘇聯來搶太平洋戰場的勝利果實。那麼如果原子彈達不到預計效果,美軍下一步考慮也是避免蘇聯染指日本本土,這就更不能發起沒落計劃了,美軍肯定會集中兵力登陸北海道或者本州島北部和半島地區,組織蘇聯向太平洋推進的步伐!新的登陸計劃肯定會有但絕對不是沒落行動。
相關內容
- 兩顆原子彈爆炸過後,美軍答應了什麼條件日本才肯投降的?
- 二戰時,如果日本當時知道美國只有三顆原子彈,是否還會那麼快投降?
- 日本遭原子彈襲擊,死傷20萬平民,為何時隔9天才投降?
- 1945年8月德國投降時,盟軍、蘇軍和德軍在歐洲的兵力分佈和對峙情況具體是怎樣的,你怎麼看?
- 在二戰中,義大利投降後,盟軍為什麼不從義大利進攻德國?
- 二戰德國宣佈投降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為何要加速研製原子彈?
- 日本敗局已定,在美國原子彈大轟炸前,卻為何堅決不投降?
- 如果不使用原子彈,日本會抵抗到什麼時候?李梅的持續燃燒彈轟炸會使日本投降嗎?
- 不見原子彈不落淚?為何說美軍原子彈才是促使日本投降最終因素?
- 日本為何非要等到第二顆原子彈投放後才投降?
友情提示:本文全文2400餘字,閱讀全文需時較長。
首先沒有原子彈,日本也撐不了幾天,根據戰後美國披露的資料來看,美國的原子彈僅是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這一程序。根本原因,是想搶在前蘇聯對日宣戰之前,讓日本投降,以避免在“雅爾塔”會議上,羅斯福與斯大林關於前蘇聯出兵日本談判時做出的種種讓步和條件,為戰後美國搶奪遠東利益創造有利條件。
而在沒有美軍原子彈的情況下,日本最遲也不會不超過1945年11月就會投降;
因為在美國對日本空投原子彈之前的1945年2月,盟軍就已經開始了對日本本土的大規模戰略轟炸和代號“飢餓戰役”的水雷封鎖。其中,以“李梅火攻”揚名的柯蒂斯·李梅少將,在發明了“夜間地空投擲燃燒彈”新戰術後,美軍從1945年3月到1945年7月底,短短四個月時間就出動了各種型號飛機33041架次,其中轟炸機B-29,1.5萬架次,投彈16萬噸,僅7月對日投彈量就超過了4.27萬噸,而後續美軍計劃在8月的投彈量將超過10萬噸。
在這些轟炸中日本有98個城市遭到轟炸,主要大城市的城區被燒燬面積均在50%以上,其中東京、橫濱為56%,名古屋為52%,大阪、神戶為57%,而在中小城市中,甲府被毀72%、日立被毀71%,福井被毀面積最高,甚至達到了96%。
而在美國的這些空襲行動中,日本的死亡人數更是高達23萬人,並且傷47.6萬人、失蹤2.4萬人(這一數字並不比美國扔的兩枚原子彈造成的傷亡少),除此之外日本還有244萬幢建築物被毀、800萬人無家可歸。
特別是1945年3月9日夜間美軍對東京的空襲,一個晚上就造成東京10萬人的傷亡,比廣島原子彈轟炸的傷亡人數還多。▲著名的東京大轟炸,一夜之間東京基本是一片火海。
美軍的大規模空襲行動在帶給日本巨大傷亡的同時,又帶給日本人極大的恐慌,李梅又結合空襲對日實施心理戰,透過空投傳單事先告知日本平民將要轟炸的地點和時間,這就更加劇了日本人的恐慌情緒。
在1945年的美軍空襲行動中,日本總共有850萬城市居民逃往鄉村,軍事工業中工人的缺勤率在7月達到了50%,再加上工廠在空襲行動中遭到嚴重破壞,導致日本軍事工業產能急劇下滑;
其中煉油工業產量下降83%,飛機發動機產量下降75%,飛機機身產量下降60%,電子裝置產量下降70%,飛機月產量從1944年的平均2340架下降到1945年7月的200架,降幅高達91%。
而日本本土的石油儲備也從1945年3月的四十萬噸,直接下降了80%,到1945年8月日本本土的原油儲備僅有8萬噸,煉油能力也大幅下降了80%,可以明確的說,僅美軍對日轟炸這一項就已經斷絕了日本繼續大規模作戰的能力。但美軍對日本本土的打擊還不止如此,日本是個島國資源匱乏,像橡膠、棉花和羊毛需求的100%,石油需求的92%,鐵砂的87%,煤炭的24%(其中焦炭佔90%),糧食的20%都需要進口。
所以美軍在對日本大規模空襲的同時,又對日本實施“飢餓計劃”,在日本週圍海域實施大規模佈雷,徹底封鎖日本港口、航線,斷絕日本的海上運輸。從1945年3月27日至1945年8月15日,美軍共出動B-29轟炸機1528架次,對日本週邊佈雷12053枚,其中磁性水雷4900枚、音響水雷3500枚、水壓水雷2900枚、低頻音響水雷700枚。
所布水雷共炸沉、炸傷包括日本“海鷹”號航母在內的65艘軍艦和670餘艘民用船隻,總噸位高達140餘萬噸,相當於1945年“飢餓計劃”戰役開始時日本船舶總噸位的75%,幾乎徹底切斷了日本至關重要的海上運輸。
從1945年3月與到1945年8月,日本下關海峽運輸量下降了98%,幾乎完全中斷,瀨戶內海也只能通行機帆船之類的小型船隻,四個半月中進口物資下降90%,維持戰爭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糧食等戰略物資供應近乎中斷,軍工企業原料斷絕,大批飛機停飛、艦艇停航,日本軍隊戰鬥力大幅下滑。
並且由於航運中斷,日本主要的糧食進口被斷絕,有250萬噸大米堆積在“棒子”港口,日本國內的糧食供應極其困難,在優先保證軍隊需要的同時,日本普通民眾的糧食配給被降到了最低限度,日本普通百姓經常食不果腹。不僅如此,美軍甚至一度計劃在日本主要糧食主產區關東平原及北海道地區投擲燃燒彈,焚燬稻田,徹底餓死日本人。
戰後日本很多影視作品中,都對那一時期的日本社會民眾生活狀況做過描述。
所以實際在1945年8月美軍對日空投原子彈之前,日本在維持戰爭的必要物資和糧食儲備上就已經處於奔潰的邊緣,完全是靠著所謂的“精神”在支撐。
而“一億玉碎”在面對沒物資、沒燃料、沒糧食的種種困境,和天天受到大規模轟炸的情況下,只不過是一種日本軍國主義的妄想而已。所以到了1945年8月的時候,日本人的投降問題僅剩時間問題而已,遠超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期間羅斯福對日本本土作戰時的設想,當時包括羅斯福在內的絕大多數美華人都認為,隨著世界大戰的的尾聲,最終必然要登陸日本本土作戰,而在此之前的“硫磺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極大的傷亡,所以拉攏前蘇聯出兵日本是一個可行的舉措,所以在羅斯福與斯大林的談判中,羅斯福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讓步(其中絕大多數是犧牲中國的利益)
但是沒成想到了1945年8月,日本竟處在崩潰邊緣了,這時候前蘇聯是否出兵就變得可有可無,美國並且對日空投原子彈還可以震懾其他國家,為戰後美國爭奪國際話語權提供有利條件,所以日本就捱了兩枚原子彈。
所以從這方面看,美國對日空投的兩枚原子彈其實並不是在打擊日本,而恰恰是救了日本;
如果沒有這兩枚原子彈,讓日本執行什麼所謂的“一億玉碎”,美軍都不用登陸日本本土,僅燒光日本糧食主產區的水稻,就能讓日本人餓死一半,所以日本人應該感謝這兩枚原子彈救了他們,而不是應該像現在這樣到處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