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矩陣
-
2 # 北風行進雪茫茫
時間拿什麼東西測的?時間是抽象定義,測量時間的儀器在哪個參照系就按哪個參照系測量,所以時間也是相對的,測不準的。
-
3 # 重粒子風暴
其實物體的速度存在一個絕對的參考系,既空間場量子。物體相對於空間場量子的速度越快,其自身分子、原子震盪和相互作用的速度就會變慢。體現在銫原子鐘上就是時間變長,體現在智慧生命上就是思維變慢和壽命增長。但是,這又是有限度的,在逐漸接近光速的過程中,隨著物體接受、轉移和耗散的能量物質越來越多,分子間的結合力不斷下降,物體的溫度不斷上升,一旦超越原子鐘和智慧生命承受的極限,物質解體、生命終結,時間就失去了計量和存在的意義。總的來說,可以認為物體的速度越快,對其自身來說時間是變慢了。
-
4 # KongZWang
物體的運動速度,例如人的運動速度,腳踏車運動速度,航空母艦運動速度,火車的運動速度,飛機的運動速度,衛星的運動速度,光的運動速度,都不能產生時間,現在是早上10點正,沒有一個速度對時間發生作用,速度無法改變時間,
PDF 54頁 課文 :附錄
一、洛倫茲變換的簡單推導 [補充第 11 節] 按照圖 2 所示兩座標系的相對取向,該兩座標系的 x 軸永遠是重合的。在這 個情況下我們可以把問題分為幾部分,首先只考慮 x 軸發生的事件。任何一個這 樣的事件,對於座標系 K 是由橫座標 x 和時間 t 來表示,對於座標系 K’則由橫 坐 x’和時間 t’來表示。當給定 x 和 t 時,我們要求出 x’和 t’。 沿著正 x 軸前進的一個光訊號按照方程 或 x = ct x − ct = 0 (1) 傳播。由於同一光訊號必須以速度 c 相對於 K’傳播,因此相對於座標系 K’的傳 播將由類似的公式 x′−ct′=0 (2) 表示。滿足(1)的那些空時點(事件)必須也滿足(2),顯然這一點是成立的, 只要關係 (x′−ct′)=λ(x−ct) (3) 一般滿足,其中λ表示一個常數;因為,按照(3),(x−ct)等於零時(x′−ct′) 就必然也等於零。 如果我們對尚著負 x 軸傳播的光線應用完全相同的考慮,我們就得到條件 (x′ + ct′)= μ(x + ct) (4) 方程(3)和(4)相加(或相減),併為方便起見引入常數 a 和 b 代換常數 λ 和μ,
-
5 # 科學探索菌
不是。沒有對比,並不能確定自身所經歷的時間是否變慢。
運動是絕對的,但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物體運動狀態的描述是需要參照物的,否則我們無法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個物體的運動快慢,也只是相對另一個物體而言。例如:坐在行駛狀態的火車上的我們,若以火車作為參考系,我們與火車保持相對靜止狀態;若以地面作為參考系,我們則與地面保持相對運動狀態。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有一個鐘慢效應。其大致意思為:一個相對於我們做高速運動的飛船,我們所觀察到的飛船經歷的時間比在這個飛船中直接測量到的時間長;並且飛船的速度越快,我們觀察到的飛船所經歷的時間也就越長。
在這個效應中,飛船的高速運動是相對於我們而言的。如果沒有參考,我們無法判斷飛船所經歷的時間是否變慢,坐在飛船中的人也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速度發生了變化。由於運動是相對的,在飛船中的人們看來,我們所經歷的時間也同樣變慢了。
(相對時間公式)
空間是物質存在的場所,時間是物質運動變化所經歷的一個過程。既然物體運動狀態的描述是相對的,對於時間的描述也只能是相對的。宇宙中沒有標準時,絕對時空不存在。宇宙時空中不同位置的時間流逝速度是不一樣的。決定這一切的是速度(光速是不可達上限),速度不同,物體所經歷的時間也不同。
我們現在所採用的時間是地球標準時。由於宏觀世界中的運動速度一般都遠小於光速,我們所用的時間相對於整個銀河系來說還是比較通用及準確的。在宇宙中,只有微觀粒子以及極少數的天體的運動速度可以接近光速。
(不同的速度對時間的影響)
另外,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場低勢能處的時間流逝速度相對而言更慢,這被稱之為引力時間膨脹效應。簡單而言,就是山頂上的時鐘比山腳下的時鐘走得更快,反過來就是山腳下的時間比山頂上時間走得更慢。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效應對於每個觀察者都是一樣的,時間流逝的快慢與引力場的強弱及觀察者所處的位置都有關係。
在宇宙中,最強大的引力源就是黑洞了,黑洞周圍的時間膨脹效應非常明顯,可謂是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在一些需要精確計時的場景中,時間膨脹效應是不可忽視的,比如GPS。如果不加考慮的話,將會差之毫秒、錯之數里。
回覆列表
這種說法不完全對,但又不能說它錯。
運動速度會導致時間變慢——這是《相對論》中關於時間膨脹的理論。
既然是《相對論》中的理論,那麼它必然就具有相對性,所以正確的描述方式是:
快速運動的物體,相對於慢速運動的物體而言,時間流速變慢了;但以它自己為參照時,它的時間流速是正常的,而慢速運動的物體,時間流速變快了。
也就是說,快速運動的物體時間流速確實更慢,但在它自己的直觀感受下,它的時間流速是正常的,而外界的時間流速變快了。
那麼時間膨脹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不用去懷疑時間膨脹的理論,因為它的確是正確的。
全世界的衛星由於運動速度極快,因此時間流速統統都比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原子鐘的時間流速更慢。
但同時,這些衛星由於距離地球更遠,受到的引力比地面小,根據引力越大,時間流速越慢的理論,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原子鐘的時間流速,又慢於衛星時間的流速了。
結果兩者這麼一抵消,衛星時間和地面時間的流速差就被消除了一部分,但並沒有完全消除,衛星時間的流速仍然比地面時間慢了一些。
因而所有衛星全部都安裝了時間校對裝置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此外,時間校對裝置也會消除傳輸距離產生的時間差。換言之,時間膨脹的理論已經被無數衛星驗證過了。
關於時間膨脹的問題,愛因斯坦是這樣描述的:
如果一個人在行駛中火車上拍籃球,那麼在他看來,籃球運動軌跡是直上直下的。假設這個人的手掌距離地板的高度是50釐米,籃球一下一上需要一秒,那麼對他而言,籃球就是每秒運動一米。
可是在火車下面的人看這個籃球,籃球的運動軌跡就不是直上直下了,而是鋸齒形的。鋸齒形的運動路徑,一上一下的距離就遠遠不止一米了。
同一次運動,怎麼籃球走的距離不一樣了呢?
愛因斯坦解釋說,這是由於火車在快速運動,所以火車上的時間被拉長了,也就是時間膨脹了。
相對於地面而言,火車上的1秒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流逝,籃球實際是以更長的時間走完了更長的路徑。如果換一種表達方式,就是火車上的時間流速變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