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笙歌春似海; 千門燈火夜如年。 一簾春色門垂柳; 萬斛珠光地湧蓮。 九華燈炬雲中掛; 五彩鰲山海上移。 三五星橋連月闕; 萬千燈火徹天衢。 三千世界笙歌裡; 十二都城錦繡中。 萬戶春燈報元夜; 一天瑞雪兆豐年。 萬戶管絃歌盛世; 滿天焰火耀春光。 萬里陽和春有腳; 一年光景月當頭。 萬家燈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萬里河山鋪錦繡; 滿城笙管樂太平。 及時大放光明夜; 與物同遊浩蕩天。 飛龍舞鳳成夜市; 擊鼓踏歌皆春聲。 天空明月三千界; 人醉春風十二樓。 天空明月一輪滿; 人醉春風萬里明。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樂團圓。 五夜星橋連月殿; 六街燈火步天台。 火樹光騰城不夜; 銀花焰吐景長春。 火樹銀花家家曉; 淑氣鴻禧處處春。 光騰月殿流蟾魄; 花燦星橋吐鳳文。 鳳盤雙闕壺天外; 鰲駕三山陸海中。 鳳舒五彩龍銜燭; 鰲駕三山蜃結樓。 玉燭長調千門樂; 花燈遍照萬戶明。 玉宇無塵一輪月; 銀花有豔萬點燈。 玉宇無塵千頃碧; 銀花有焰萬家春。 匝地樓臺春富貴; 喧天歌舞夜風流。 樂同萬戶金吾馳; 夜是三元玉漏停。 華燈燦爛逢盛世; 鑼鼓鏗鏘頌豐年。 燈火交輝元夜裡; 笙歌簇擁月明中。 燈同月色連天照; 花怯春寒傍月開。 輪影暫移花樹下; 鏡光如掛玉樓頭。 金市燈光遊子月; 珠簾香襲美人風。 明燭送來千樹玉; 彩雲移下一天星。 明月皎皎千門秀; 華燈盞盞萬戶春。 銀花火樹開佳節; 紫氣丹光擁玉臺。 雪月梅柳開春景; 花燈龍鼓鬧元宵。 笙歌聲拂長春地; 星月光映不夜天。 淑氣鴻喜家家樂; 彩燈春花處處新。 寒笳送走人間臘; 曉角吹迴雪裡春。 晴空一鏡懸明月; 夜市千燈照碧雲。 街頭燈影逐花影; 村中梅香伴酒香。 賞月極樂繁華地; 秉燈同遊不夜天。 溶溶月色連燈市; 靄靄春色滿夜城。 蜃樓海市落星雨; 火樹銀花不夜天。 碧樹銀臺萬種色; 野花啼鳥一般春。 舞鳳飛龍成夜市; 踏歌擊鼓助春聲。 耀眼宏圖燈映月; 動人春色畫中詩。 萬點春燈,銀花有色; 一輪皓月,玉宇無塵。 玉宇無塵,碧波萬頃; 銀光有焰,喜氣盈庭。 燈火良宵,魚龍百戲; 琉璃世界,錦繡三春。 燈火萬家,良宵美景; 笙歌一曲,盛世母音。 明月一輪,天開清淑; 春燈萬盞,人樂太平。 美好前景,春色美好; 火紅年代,華燈火紅。 遠景近景,良宵美景; 燈花禮花,火樹銀花。 千門掛紅燈,燈火迎佳節; 萬樹綻銀花,花團鬧元宵。 不夜燈光,便是玲瓏世界; 通宵月色,無非圓滿乾坤。 燈月交輝,慶三元而開極; 花樹並茂,賀六合以同春。 放出花燈,天上銀河失色; 聽來簫鼓,人間茅屋生春。 復旦重賡,已被薰風之化; 分陽可惜,何須秉燭而遊。 三五良宵,花燈吐豔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 太白清狂,好對金樽邀月飲; 更生勤讀,自有藜杖照書來。 火樹銀花,今夜元宵竟不夜; 碧桃春水,洞天此處別有天。 玉宇無塵,月明碧玉三千界; 銀河有影,人醉春風十二樓。 玉樹銀花,萬戶當門觀瑞雪; 歡歌笑靨,千家把酒賞花燈。 龍燭鳳燈,灼灼光開全盛世; 玉簫金管,雍雍齊唱太平春。 樂事逢春,裝成錦繡輝元夜; 歌聲徹曉,引得嫦娥動春心。 樂事無邊,萬戶春燈傳五夜; 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豐。 地樂天樂,地天共樂元宵夜; 燈輝月輝,燈月交輝太平春。 光耀銀花,一刻千金春對酒; 清傳玉漏,五更三點月留人。 燈月交輝,佇聽笙歌歡四野; 雨暘時若,式觀豐阜樂群黎。 時際上元,玉燭長調千古樂; 月當五夜,花燈遍照萬家春。 皓月滿輪,玉宇無塵千頃碧; 紫簫一曲,銀燈有焰萬里春。 寶燭散春輝,挹清光於燈月; 金吾開夜禁,同樂事於鈞天。 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春色無邊, 畫上荷花和尚畫 書林漢帖翰林書 上海航船行海上 鄉下大米大廈香 公一豌婆一豌 姑姑嫂嫂合一豌 新三年舊三年 補補衲衲又三年 書生書生問先生 先生先生 步快步快追馬快 馬快馬快 一人 ,猜一個字 答案是:大 一人一張口,口下長隻手,猜一字 答案是:拿 一人在內,猜一字 答案是:肉 一人挑兩小人,猜一字 答案是:夾 一人腰上掛把弓,猜一字 答案是:夷 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個字 答案是:告 一口咬定,猜一字 答案是: 交 一大二小,猜一個字 答案是:奈 一斗米,猜一個字 答案是:料 一月七日,猜一個字 答案是:脂 一加一,猜一字 答案是: 王 一半兒,猜一個字 答案是:臼 一字十三點,難在如何點 ,猜一個字 答案是:汁 一百減一 ,猜一個字 答案是:白 一夜又一夜,猜一字 答案是:多 一個人搬兩個土 ,猜一個字 答案是:佳 一個禮拜 ,猜一個字 答案是:旨 一家十一口,猜一字 答案是:吉 一家有七口,種田種一畝,自己吃不夠,還養一條狗 ,猜一個字 答案是:獸 一根木棍,吊個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 ,猜一個字 答案是:面 一隻牛,猜一個字 答案是:生 一隻狗四個口,猜一個字 答案是:器 一一箭穿心,猜一字 答案是:必 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有個人,只有一寸長,猜一個字 答案是:府 一邊是水,一邊是山,猜一個字 答案是:汕 一邊是紅,一邊是綠,一邊喜風,一邊喜雨,猜一個字 答案是:秋 七人八隻眼,猜一個字 答案是:貨 七人頭上長了草,猜一字 答案是:花 七十二小時,猜一個字 答案是:晶 七個人有八隻眼,十人亦有八隻眼,西洋人也眼八隻,家母同樣眼八隻,猜四個字 答案是:貨真價實 九十九,猜一字 答案是:白 九隻鳥,猜一個字 答案是:鳩 九號,猜一字 答案是: 旭 九輛車,猜一個字 答案是:軌 九點,猜一字 答案是:丸 二八佳人 ,猜一個字 答案是:妙 二小姐 ,猜一個字 答案是:姿 二兄弟,各自立 ,猜一個字 答案是:競 人不在其位 ,猜一個字 答案是:立 人有他則變大,猜一個字 答案是:一 春節是華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曆,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華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曆紀年,農曆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華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諡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春夏秋冬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遭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懦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回答者:haymina - 魔法學徒 一級 3-11 15:26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中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中國現今中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中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一曲笙歌春似海; 千門燈火夜如年。 一簾春色門垂柳; 萬斛珠光地湧蓮。 九華燈炬雲中掛; 五彩鰲山海上移。 三五星橋連月闕; 萬千燈火徹天衢。 三千世界笙歌裡; 十二都城錦繡中。 萬戶春燈報元夜; 一天瑞雪兆豐年。 萬戶管絃歌盛世; 滿天焰火耀春光。 萬里陽和春有腳; 一年光景月當頭。 萬家燈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萬里河山鋪錦繡; 滿城笙管樂太平。 及時大放光明夜; 與物同遊浩蕩天。 飛龍舞鳳成夜市; 擊鼓踏歌皆春聲。 天空明月三千界; 人醉春風十二樓。 天空明月一輪滿; 人醉春風萬里明。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樂團圓。 五夜星橋連月殿; 六街燈火步天台。 火樹光騰城不夜; 銀花焰吐景長春。 火樹銀花家家曉; 淑氣鴻禧處處春。 光騰月殿流蟾魄; 花燦星橋吐鳳文。 鳳盤雙闕壺天外; 鰲駕三山陸海中。 鳳舒五彩龍銜燭; 鰲駕三山蜃結樓。 玉燭長調千門樂; 花燈遍照萬戶明。 玉宇無塵一輪月; 銀花有豔萬點燈。 玉宇無塵千頃碧; 銀花有焰萬家春。 匝地樓臺春富貴; 喧天歌舞夜風流。 樂同萬戶金吾馳; 夜是三元玉漏停。 華燈燦爛逢盛世; 鑼鼓鏗鏘頌豐年。 燈火交輝元夜裡; 笙歌簇擁月明中。 燈同月色連天照; 花怯春寒傍月開。 輪影暫移花樹下; 鏡光如掛玉樓頭。 金市燈光遊子月; 珠簾香襲美人風。 明燭送來千樹玉; 彩雲移下一天星。 明月皎皎千門秀; 華燈盞盞萬戶春。 銀花火樹開佳節; 紫氣丹光擁玉臺。 雪月梅柳開春景; 花燈龍鼓鬧元宵。 笙歌聲拂長春地; 星月光映不夜天。 淑氣鴻喜家家樂; 彩燈春花處處新。 寒笳送走人間臘; 曉角吹迴雪裡春。 晴空一鏡懸明月; 夜市千燈照碧雲。 街頭燈影逐花影; 村中梅香伴酒香。 賞月極樂繁華地; 秉燈同遊不夜天。 溶溶月色連燈市; 靄靄春色滿夜城。 蜃樓海市落星雨; 火樹銀花不夜天。 碧樹銀臺萬種色; 野花啼鳥一般春。 舞鳳飛龍成夜市; 踏歌擊鼓助春聲。 耀眼宏圖燈映月; 動人春色畫中詩。 萬點春燈,銀花有色; 一輪皓月,玉宇無塵。 玉宇無塵,碧波萬頃; 銀光有焰,喜氣盈庭。 燈火良宵,魚龍百戲; 琉璃世界,錦繡三春。 燈火萬家,良宵美景; 笙歌一曲,盛世母音。 明月一輪,天開清淑; 春燈萬盞,人樂太平。 美好前景,春色美好; 火紅年代,華燈火紅。 遠景近景,良宵美景; 燈花禮花,火樹銀花。 千門掛紅燈,燈火迎佳節; 萬樹綻銀花,花團鬧元宵。 不夜燈光,便是玲瓏世界; 通宵月色,無非圓滿乾坤。 燈月交輝,慶三元而開極; 花樹並茂,賀六合以同春。 放出花燈,天上銀河失色; 聽來簫鼓,人間茅屋生春。 復旦重賡,已被薰風之化; 分陽可惜,何須秉燭而遊。 三五良宵,花燈吐豔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 太白清狂,好對金樽邀月飲; 更生勤讀,自有藜杖照書來。 火樹銀花,今夜元宵竟不夜; 碧桃春水,洞天此處別有天。 玉宇無塵,月明碧玉三千界; 銀河有影,人醉春風十二樓。 玉樹銀花,萬戶當門觀瑞雪; 歡歌笑靨,千家把酒賞花燈。 龍燭鳳燈,灼灼光開全盛世; 玉簫金管,雍雍齊唱太平春。 樂事逢春,裝成錦繡輝元夜; 歌聲徹曉,引得嫦娥動春心。 樂事無邊,萬戶春燈傳五夜; 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豐。 地樂天樂,地天共樂元宵夜; 燈輝月輝,燈月交輝太平春。 光耀銀花,一刻千金春對酒; 清傳玉漏,五更三點月留人。 燈月交輝,佇聽笙歌歡四野; 雨暘時若,式觀豐阜樂群黎。 時際上元,玉燭長調千古樂; 月當五夜,花燈遍照萬家春。 皓月滿輪,玉宇無塵千頃碧; 紫簫一曲,銀燈有焰萬里春。 寶燭散春輝,挹清光於燈月; 金吾開夜禁,同樂事於鈞天。 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春色無邊, 畫上荷花和尚畫 書林漢帖翰林書 上海航船行海上 鄉下大米大廈香 公一豌婆一豌 姑姑嫂嫂合一豌 新三年舊三年 補補衲衲又三年 書生書生問先生 先生先生 步快步快追馬快 馬快馬快 一人 ,猜一個字 答案是:大 一人一張口,口下長隻手,猜一字 答案是:拿 一人在內,猜一字 答案是:肉 一人挑兩小人,猜一字 答案是:夾 一人腰上掛把弓,猜一字 答案是:夷 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個字 答案是:告 一口咬定,猜一字 答案是: 交 一大二小,猜一個字 答案是:奈 一斗米,猜一個字 答案是:料 一月七日,猜一個字 答案是:脂 一加一,猜一字 答案是: 王 一半兒,猜一個字 答案是:臼 一字十三點,難在如何點 ,猜一個字 答案是:汁 一百減一 ,猜一個字 答案是:白 一夜又一夜,猜一字 答案是:多 一個人搬兩個土 ,猜一個字 答案是:佳 一個禮拜 ,猜一個字 答案是:旨 一家十一口,猜一字 答案是:吉 一家有七口,種田種一畝,自己吃不夠,還養一條狗 ,猜一個字 答案是:獸 一根木棍,吊個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 ,猜一個字 答案是:面 一隻牛,猜一個字 答案是:生 一隻狗四個口,猜一個字 答案是:器 一一箭穿心,猜一字 答案是:必 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有個人,只有一寸長,猜一個字 答案是:府 一邊是水,一邊是山,猜一個字 答案是:汕 一邊是紅,一邊是綠,一邊喜風,一邊喜雨,猜一個字 答案是:秋 七人八隻眼,猜一個字 答案是:貨 七人頭上長了草,猜一字 答案是:花 七十二小時,猜一個字 答案是:晶 七個人有八隻眼,十人亦有八隻眼,西洋人也眼八隻,家母同樣眼八隻,猜四個字 答案是:貨真價實 九十九,猜一字 答案是:白 九隻鳥,猜一個字 答案是:鳩 九號,猜一字 答案是: 旭 九輛車,猜一個字 答案是:軌 九點,猜一字 答案是:丸 二八佳人 ,猜一個字 答案是:妙 二小姐 ,猜一個字 答案是:姿 二兄弟,各自立 ,猜一個字 答案是:競 人不在其位 ,猜一個字 答案是:立 人有他則變大,猜一個字 答案是:一 春節是華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曆,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華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曆紀年,農曆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華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諡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春夏秋冬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遭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懦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回答者:haymina - 魔法學徒 一級 3-11 15:26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中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中國現今中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中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