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說趣史

    曾經,一部熒幕上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可謂是紅遍了大江南北,劇中乾隆、紀曉嵐跟和珅三人之間鬥智鬥勇的故事更是被人津津樂道。裡面的“大學士”紀曉嵐不僅飽讀詩書,才思敏捷,而且剛正清廉,嫉惡如仇,令人敬佩不已!但歷史上的紀曉嵐確實如此嗎?他又是否有電視劇中講的那麼好呢?

    P1.相貌醜陋的一代文豪

    歷史上的紀曉嵐是漢人出身,比乾隆小了13歲。由於頗有才華,乾隆便讓他當了文淵閣大學士,令其編纂《四庫全書》,之後又被提拔為禮部尚書以及太子少保。按理說,像大學士這種文化外交官員怎麼著也得相貌口才皆優才對,可事實卻並非如此,紀曉嵐不僅又矮又醜,而且還有著諸多不良嗜好。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單論才華的話,他確實稱得上是當時的“第一才子”。

    紀曉嵐不僅寫文章厲害,對對子也是一把好手,水平高到“罵人都不帶髒字”的地步。有一次,紀曉嵐在宮中碰到一位老太監,老太監仗著自己讀過點書,就想借機嘲諷一下紀曉嵐,於是便道:“小翰林,穿冬裝,執夏扇,一部春秋可讀否?”這一聯可不簡單,內含春夏秋冬四季,並且還特意貶低紀曉嵐說他穿的像個讀書人,就是不知道一部《春秋》是否讀完了呢?紀曉嵐一聽也不生氣,隨口就道:“老總管,生南方,來北方,那個東西還在嗎?”以東南西北來對應春夏秋冬,並且還以“那個東西”來直戳老太監的痛處,不可謂不“毒舌”了!

    還有一件趣事發生在紀曉嵐當禮部侍郎的時候,有一次,他跟幾位大員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門外跑來一條狗,尚書心生一計,便指著那狗道:“咦?你們瞧那是狼(侍郎)是狗?”紀曉嵐一聽便知是在暗諷他,遂道:“這要看它的尾巴,下垂是狼,上豎(尚書)是狗!”旁邊的御史一聽,哈哈大笑道:“原來上豎(尚書)是狗啊!”紀曉嵐又道:“當然還有一種區分的辦法,那就是看它吃什麼。狼非肉不食,狗則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御史聽罷,尷尬不已。

    P2.和珅的忘年交

    和珅的年紀比起紀曉嵐還要小上26歲,可以稱得上是紀曉嵐的“兒子輩”了。但他比起紀曉嵐可不同,他是滿人,是名正言順的官二代。19歲的他就世襲了三等輕車都尉的位子,之後仕途更是像坐了火箭一樣快。僅用了不到三年時間,便升為三等侍衛,又過了不到三年,再升為御前侍衛,到了26歲,更是官至一品大員,成為乾隆身邊的大紅人。對於這樣的厲害角色,紀曉嵐自然要去拍馬屁,於是便主動跟和珅親近,成了“忘年交”。

    那個時候,年輕的和珅處事外向,血氣方剛,而人到中年的紀曉嵐則要內斂圓滑的多,於是便會在諸多事情上善意地提點和珅,工作中也時常關照他。而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和珅則要比紀曉嵐來事,承蒙紀曉嵐之前的關照,和珅在這方面也會為紀曉嵐帶來幫助,算得上是“配合默契”。

    P3.好吃又好色

    電視劇中的紀曉嵐十分剛正清廉,嫉惡如仇,可事實上,他卻並非如此。他的生活極其奢侈浪費,在他吃飯的時候,竟然一粒米也不吃,一顆菜也不食,光光靠吃肉飽腹。要知道在當時,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大饑荒,無數難民苦於沒有糧食吃而餓死街頭。對於紀曉嵐這樣的行為,在當時實在是稱得上罪大惡極!

    紀曉嵐不光好吃,而且還好色。他每次寫文章之前,都要先跟女人云雨一番才行。在當時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由於紀曉嵐數日單身當值,竟然“兩眼冒火,暴跳如雷”!乾隆聽聞此事,便問其緣由,紀曉嵐倒也實在,跟皇帝全盤托出,乾隆哈哈大笑,遂賜了兩名宮女給他“伴宿”。

    P4.乾隆眼中的戲子

    再說一說紀曉嵐跟乾隆之間的交情,其實他倆的關係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好,甚至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有一次,乾隆想要去民間“巡狩”,便問紀曉嵐對此事的看法。紀曉嵐是個書呆子,哪曉得乾隆的用意,於是便引經據典,把各朝各代的案例都說了一遍,最後還總結道:“出巡一事大可不必,此事也絕非正道皇帝所為。”乾隆一聽就不高興了,遂大怒:“朕視汝不過優伶爾,怎敢妄談國事?”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說,我只不過把你當個娼優來養著,你又有什麼資格來跟我談國家大事?從這件小事,也足以看出乾隆對於紀曉嵐的態度了。

    在乾隆面前,紀曉嵐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奴才、戲子。乾隆也根本沒把他當大臣看,甚至時不時還把他當狗耍、當猴戲。即使是令紀曉嵐編纂《四庫全書》,也是出於政治意圖,目的是為了能讓國內的漢族知識分子轉移注意力,從而減輕這些文人的反清情緒。

  • 2 # 青鸞驚鴻

    紀曉嵐,紀昀,真實的他,與文學作品中的他,有一定差距。

    紀曉嵐是清代乾隆年間的政治家,文學家,是《四庫全書》的總纂修官。擅長寫詩和駢文,有《閱微草堂筆記》傳世。

    在《鐵齒銅牙紀曉嵐》裡,紀昀是與貪官和珅相對立的,把和珅氣得跳腳,而實際上,現實中的紀曉嵐,一年很難得見和珅幾次的,更別說陪皇帝乾隆老兒東遊西蕩了。

    紀昀是河北滄州人氏。十一歲入京,二十一歲中秀才,三十一歲中進士,當官當到了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一生官運看著還可以。但是卻不是少年英才一類,屬於大器晚成型。因為他十七歲成婚,與大自己三歲的馬氏結婚,二十一歲才中秀才。

    說到成婚,紀曉嵐更不是省油的燈。他一生連妻加妾共六個,而且還有個怪癖,每天要與妻妾行房五次才得安寧。

    好在,他是文人,總算在歷史上留下了美名。再說了,舊中國,封建社會,三妻四妾很正常,沒什麼可厚非的。

  • 3 # 水煮汗青

    開篇先闢謠。

    紀曉嵐不姓“紀”,和珅他也不姓“和”!

    我們看電視劇裡面的紀曉嵐,就是那個“紀大煙袋”,其實電視上把人家的姓都搞錯了。正確的應該是紀(Jǐ)曉嵐,而非紀(jì)曉嵐。

    紀姓最早不是一個姓,而是一個國名,叫紀國。這是一個很早的諸侯國,國君姓姜,是神農氏的後代。後來紀國被齊國滅了,華人就把姜姓改為國名,姓紀。這也算是一個“兄弟”殘殺的故事吧,齊國是姜子牙的後人,而姜子牙也是神農氏的後代。那後來齊國為什麼姓呂呢?這就是姓和氏的區別了,姜是姓,呂是氏,齊國是把氏改成了姓,但他們還是和紀國同為神農氏的後人。

    而和珅大家也是很熟悉,他其實也不姓和。和珅是滿人,姓鈕鈷祿,名字叫善保。所以和珅的全名應該是鈕鈷祿善保。這名字沒有一定語言功底的人還真不好說,像繞口令一般。

    紀曉嵐是怎樣的人?

    電視上的紀曉嵐滿腹經綸,溫文儒雅,還特別愛與和珅作對,但這都只是影視作品,不能當真。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要比和珅大26歲,而且和珅的仕途開始也不容易,19歲考舉人沒考上,以承襲的方式從三等輕車都尉開始踏入仕途,一直到23歲的時候還只是儀仗隊的侍郎。到26歲就開始起飛了,官至戶部侍郎和軍機大臣!但是,這一年紀曉嵐已經52歲了!一個52歲的老頭會和26歲的小夥子逗著玩嗎?

    紀曉嵐滿腹經綸倒是真的,他才華橫溢,曾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纂修官,由此可見他的能力相當強悍!電視上的紀曉嵐愛抽菸,但實際上紀曉嵐更愛吃肉,還愛美女。

    據《蟲鳴漫錄》記載: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紀曉嵐除了幫乾隆完成《四庫全書》外,他本人也有不少作品流傳於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閱微草堂筆記》。這是一本很黃很暴力的書,從書中看出紀曉嵐特別崇尚“因果論”,而且口味也相當重。

  • 4 # 燃燒經典

    也就一書生官員!沒有電視劇那樣一說很厲害與和珅相鬥,不過其貢獻事蹟是有的!至於與和珅相抗衡的演繹事實不清楚

  • 5 # 旁觀者嵐

    紀曉嵐為人熟知是從話本、野史特別是電視劇中得到的資訊,和真實歷史不相符合。差距甚大。

    一、和和紳的關係。

    紀曉嵐大和紳26歲,但兩人是忘年交。和紳初入官場時,紀曉嵐已近50歲。和紳有時辦事急燥,紀曉嵐就提醒他,後來和紳官越來越大,紀曉嵐不善理財,和紳就幫他忙,和紳有時也給紀曉嵐點好處。兩人官職相差甚遠,並無矛盾。一直到嘉慶處理和紳,紀曉嵐都沒上過一道彈劾和紳的摺子。

    二、紀曉嵐不是包文正。

    紀曉嵐32歲中進士,一直在外作官,40多歲時回京任職,官居四品。這時兩淮鹽商欠稅一千多萬兩,前後幾任兩淮鹽運史貪汙白銀一百多萬兩,涉及紀曉嵐大女婿的爺爺盧見曾。紀曉嵐用空信封裝了點鹽和茶,派人私送給盧見曾,盧一看就明白是乾隆要查鹽茶虧空,立即一轉移家產。這件事太大,乾隆下令嚴查,發現紀曉嵐通風報信,發配新疆兆惠部效力,作文書工作,這一年他44歲,和和紳完全無關,因和紳才18歲,未進官場。三年後,由於他的座師劉統勳的保薦,返京修四庫全書。

    紀曉嵐也貪汙,筆記記載有人給他送銀子,他的一個客人拿了就跑,紀哈哈大笑。

    三、紀曉嵐並無實權。

    紀曉嵐最高曾任職到尚書、協辦大學士,但均在嘉慶年間。在乾隆在時,他就是四庫全書總編,無權參與政事,有一次他對政事發表意見,還被乾隆皇帝大罵了一頓,讓他去幹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是管政治的材料。說白了,就是乾隆養的御用文人。有些網友問紀曉嵐為什麼不殺了和紳,他既無那個能力,也無那個地位。他和劉墉兩個人加起來也奈何不了和紳。

    四紀曉嵐的功績。

    傳說中有一條是靠譜的,就是紀曉嵐的文才過人,博學多才。

    紀曉嵐領導修定了《四庫全書》,並另有《閱微草堂筆記》等作品留傳,在文學上有一定貢獻。

  • 6 # 張良自掛東南枝

    《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熱播令紀曉嵐這一歷史人物被大眾熟知,在民間傳聞和銀幕中,紀曉嵐風流倜儻、英俊瀟灑,他詼諧、幽默、滑稽,經常與和珅針鋒相對,把和珅搞得是異常狼狽,無不令人拍手稱快,“風流才子紀曉嵐”的名聲廣為流傳。但是文藝創作和歷史原型是有差異的,真正的紀曉嵐即不英俊,也不瀟灑,與張國立老師的形象相距甚遠。

    紀曉嵐畫像

    紀昀(1724~1805年),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十九年(1754年)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以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最大的貢獻是擔任了《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十四日酉時,病逝於京城,享年八十二。主要作品有《閱微草堂筆記》、《紀文達公遺集》等作品。

    紀曉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從歷史文獻中可窺得一二。

    1、紀曉嵐長得醜

    紀曉嵐遠沒有張國立老師那麼帥,歷史中的紀曉嵐長得醜,據清史專家鄧之誠先生考證,紀曉嵐“貌寢”,所謂“貌寢”,就是相貌醜陋。紀曉嵐的飲食習慣很獨特,《嘯亭雜錄》中記錄紀曉嵐愛吃肉,每天能吃幾十斤肉,且不喜吃飯。試想一下,一個人每頓吃十數盤肉,不沾米飯,只在飯後喝一壺濃濃的綠茶,這樣的人,肯定長得很胖,而通常,長的胖的人都不會很好看,野史上有人說紀曉嵐是個黑胖子,我認為完全有這個可能。

    2、紀曉嵐是個近視眼。

    有文獻記載,紀曉嵐在擔任左都御史期間,有一次在複查一個自縊案時誤將他殺判斷為自殺,後經和珅會同刑部共同查核,發現屍身並無縊痕,此案系紀曉嵐斷案出現錯誤,乾隆皇帝在為其開脫時說“(紀曉嵐)目系短視,於檢驗時未能詳悉閱看”云云, “短視”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近視。這個材料出自皇帝的聖旨,可以判斷是真實可信的!

    3、紀曉嵐有口吃的毛病。

    跟紀曉嵐交遊數十年的朱珪所著的《知足齋詩集·續集》曾對紀曉嵐這樣描述“河間宗伯奼,口吃善著書。”所以如果在大街上我們遇到紀曉嵐,和他吵架,估計他是吵不贏的。

    4、紀曉嵐的性格詼諧、幽默

    紀曉嵐性格詼諧,這一點倒是和張國立老師扮演的形象多有吻合,《雨窗消意錄》記載“紀文達公昀,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國朝漢學師承記》記載“紀昀胸懷坦率、性好滑稽,然驟聞其語,近乎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其實說白了,就是紀曉嵐罵人不帶髒字,不琢磨不知道咋回事,越琢磨越想笑)等等史學資料裡都記錄了紀曉嵐性格坦率、詼諧,喜歡和人開玩笑。

    根據《清稗類鈔•詼諧類》記載,一日,紀曉嵐派家丁到臨安知府、著名書法家王文治家轉告其夫人說:“剛才在南書房,聽說要封王文治之妻為"光華夫人’,特來賀喜。”王文治夫人將信將疑,待王文治回家,就拿紀曉嵐的話求證於他。王文治一聽,只是恨恨地說:“又被紀大煙袋給耍了!”然後任憑王夫人怎麼追問,打死也不開口了。原來,當時京城流行一副對聯:“皇恩春浩蕩,文治日光華。”紀曉嵐由後一句的“文治”、“日”、“光華”聯想到前一句的“皇恩”,所以想出了這麼個段子來捉弄王文治夫婦。

    據傳,乾隆和紀曉嵐君臣遊泰山“鬥母宮”時,適逢宮中新建佛堂落成。女尼們懇請名滿天下的紀大學士題聯。乾隆同意了,紀曉嵐愛開玩笑的老毛病犯了,只見他振筆疾書:“一筆直通,兩扇敞開。“ 眾女尼一看,譁然生怒,大臣們也都忍晙不住,笑出聲來。乾隆也覺得紀曉嵐太過輕佻,玩笑開得失了分寸,正想申斥。紀曉嵐在寫好的對聯下,各加了三個字:一筆直通西天路;兩扇敞開大千門。寓意完全變為一副很好的對聯兒,眾女尼轉怒為喜,莫不佩服紀大學士的高才,連乾隆皇帝也哈哈大笑了。

    5、紀曉嵐喜好女色,且能力很強。

    據《蟲鳴漫錄》記載“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我的天呀,五鼓、歸寓、午間、薄暮,臨臥,一天五次,而且還有“乘興而幸者”,我輩只能嘖嘖稱奇了。《棲霞閣野乘》中記載“河間紀文達公,為一代巨儒。……一日不御女,則膚欲裂,筋欲抽。嘗以編輯《四庫全書》,值宿內庭,數日未御女,兩睛暴赤,顴紅如火(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慾火焚身”?)。純廟偶見之,大驚,詢問何疾,公以實對。上大笑,遂命宮女二名伴宿。編輯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宮女賜之。文達欣然,輒以此夸人,謂為“奉旨納妾”雲。”坊間傳聞,紀曉嵐 65 歲的時候還娶了 個15 歲的小妾,年齡相差 50 歲,結果兩年之後,小妾就死了……

    清人筆記多記載紀曉嵐“好滑稽”、“善詼諧”,”真性情“無論在什麼地方,他總是能給自己找到樂趣,各類佳對,好詩往往信手拈來,脫口而出。有些玩笑雖近乎惡謔,但流露了他的詼諧、慧黠與真性情,也透露出其學問功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KF軸承是哪國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