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掉眼淚的冠軍

    成語,出自於《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教:教育;類:類別。有兩種解釋:解釋一,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解釋二,人原本是“有類”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賢,有的不肖。但透過教育,卻可以消除這些差別,“有教則無類”,可見“有教無類”是教育的結果,不是前提。

  • 2 # 阿偉愛吃青菜

    “有教無類”有三種解釋:

    一是教不分類;二是教不擇人;三是容眾納賢。

    前兩種含義是“有教無類”的本體,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後一種含義是“有教無類”的用體,是教育原則的推廣應用。雖然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 帶有小國寡民的理想化觀念,但是其背後所包含的價值理念卻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

    那麼,“有教無類”到底包含什麼價值理念呢?筆者認為,其核心便是平等、正義、變遷的教育理念。 平等是“有教無類”的第一要義。“有教無類”彰顯的是“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價值理念。

    在孔子看來,人不分貧富貴賤,都應該有享受教育的平等權利。當然,孔子的有教無類是把婦女排斥在外的,這是其思想的侷限性所在。但與他以前時代所實行的貴族教育相比,孔子推崇並躬行的是典型的平民教育,這不僅是教育制度的進步,而且體現出社會觀念的進步。正義是“有教無類”的第二要義。

    正義是基於平等而高於平等的道德情操,是人類社會獨有的偉大發現。中國古代思想家荀子則認為,正義是後天學習而得的品質,即所謂“不學問,無正義”。變遷是“有教無類”的第三要義。這裡所謂的變遷觀念,是指只有透過教育才能改變人的性格,從而改變人的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戀愛了多年的人(心裡還愛著)和別人結婚了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