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儒林外史》是十八世紀中國古典小說文庫中的一部現實主義的典範之作。是中國第一部表現知識分子生活的長篇諷刺小說。它在繼承中國古代諷刺藝術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把中國古代諷刺藝術推向新的高度,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作者運用誇張、對比等多種手法,用冷靜理性的筆觸全面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舉考試製度和八股藝制的腐朽。本文旨在對《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特徵進行初步的探析。
關鍵詞:《儒林外史》;諷刺;藝術手法
本文論述的諷刺藝術特色體現在作品題材的真實性、故事敘述的客觀性、人物物件的喜劇性和細節描寫的誇張性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是一個互相聯絡的、不可分割的整體,也正
是它們的有機融合,一來將諷刺藝術的運用提升了一個高度;二來寓莊於諧,使《儒林外史》更為形象,描繪出了一幅晚清封建末世儒林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的諷刺文學的一個里程碑。魯迅對《儒林外史》的評價極高,正是由於《儒林外史》所具有的獨特的諷刺藝術,他說:“寓譏彈於稗史者,晉唐已有,而明為盛,尤在人情小說中。然此類小說,大抵設一庸人,極形其陋劣之態,藉以襯托俊士,顯其才華,故往往大不近情,其用才比於‘打諢’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諧,婉而多諷:於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可以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將諷刺藝術一、來源於真實的作品題材
“諷刺的生命是真實,”諷刺藝術是要建立在真實性的原則基礎之上的。如寫胡屠戶對女婿范進前倨後恭,妙筆連篇,令人歎賞叫絕,窮形極相地寫出了八股文化所造成的勢利心理對市井人倫的滲透。這種諷刺描寫的世態化顯出了極大的真實性。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之所以獲得這樣的成功,就在於他藝術地寫出了“士林”這群人的“真實”,使之“皆現身紙上,聲態並作”,表現得如此生動、具體,如此逼真。魯迅在其致徐懋庸信中說:“藝術的真實非即歷史上的真實,我們是聽到過的,因為後者須有其事,而創作則可以綴合,抒寫,只要逼真,不必實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據以綴合,抒寫者,何一非社會上的存在,從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斷,使之發展下去,這便好像豫言,因為後來此人,此事,確也正如所寫。”吳敬梓所寫的正是他自己所處朝代的社會生活。在吳敬梓的實際生活中,曾經有過在南京祭祀泰伯祠的事情,經過作者加工,把這些親身的經歷——也就是當時清朝的政治與社會現實,託之明代以影射當時現實的背景;吳敬梓遵循現實主義的真實性原則,描寫的是“自所聞見”的熟悉人物,他揮動手中“足以達之”之筆,將這些人物與社會環境聯絡起來,以其對現實的較清醒的認識,“託稗說以寄慨”而達到“以公心諷世”之目的,表現出了巨大的諷刺力量。
二、樸實客觀的故事敘述
《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還體現在故事敘述的客觀性即作者直述其事,不加斷語,讓是非曲直自現於閱者面前。如小說第四回,寫范進在母親新喪期間,與張靜齋一起跑到湯知
縣那裡去蹭飯,他不用銀鑲杯箸,也不用磁杯、象牙箸,要用白色竹筷。湯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又沒有準備素席,擔心他也不用葷酒,那范進就不能吃這頓飯了。沒想到范進拿了竹筷子,直接就伸向燕窩碗裡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進嘴裡。臥閒草堂本回末總評第四回評道:“蓋天下莫可惡於忠孝廉節之大端不講,而苛索於末節小數。舉世為之,而莫有非之,且效尤者比比然也。故作者不以莊語責之,而以謔語誅之。”魯迅對這一段評讚道:“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誠微詞之妙選,亦狙擊之辣手矣。”八股取士制使得讀書人大多不講“大端”而“苛索於末節”。作者之喻意堪稱“深遠”。同在小說第四回,嚴貢生才說“從不曉得占人
寸絲半粟的便宜”,巧在這時,小廝來找嚴貢生說:“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裡吵哩。”謊言立馬被揭穿了,不用作者費筆墨告訴我們嚴貢生是怎樣的人,我們已經從謊言中找到答案了。相反,若作者自己來描繪嚴貢生是怎樣的人則達不到這樣的諷刺和直白效果,描繪文字也會蒼白無力。再如小說第十四回:吳敬梓對馬二先生遊西湖的描寫更為生動、逼真。馬二先生遊了三天西湖,中間睡了整整一天,喝了七次茶,吃了四次飯,對於西湖的“山光水色”,名勝風物,卻視而不見,無一領會。這段有名的描寫,作者沒有從旁插一句話,全是讓主人公自己行動,而正是主人公自己的行動和語言揭露了他自己靈魂的秘密:愚拙酸腐的迂儒。作者也正是透過馬二先生自己的行動,顯示出他的性格,對他那種迂腐可笑的思想舉動作了深刻的諷刺和揭露。
三、喜劇的人物物件
吳敬梓筆下的人物,看似讓人忍俊不禁,實則過後卻讓人有著浮想聯翩的沉思,看似喜劇上演,實則悲劇潛伏其後。吳敬梓用喜劇的場面給我們展示的是悲劇的人格,並揭示形成悲劇人格的原因。且看小說第七回,寫范進受其師周蕢軒的囑託,到山東上任後,若有他的老鄉荀玫應考,“果有一線之明,推情拔了他”。范進在發童生案頭一晚才想到此事,而正苦於在落卷中找不到荀玫的名字時,一個少年幕客蘧景玉講了一個老先生不知蘇軾的笑話,其中有這樣兩句“四川如蘇軾的文章,是該考六等的了”“學生在四川三年,到處細查,並不見蘇軾來考,想是臨場規避了”。而已中進士的范進愁眉道:“蘇軾既文章不好,查不著也罷了,這荀玫是老師要提拔的人,查不著,不好意思的。”這話從一個進士嘴裡說出來,不能不讓人笑著感嘆,簡直是個鬧劇,蘇軾何其人也!范進何其人也!是個深層次的悲劇,是封建科舉制度的悲哀,更是封建科舉制度下群儒的悲哀。再看小說開頭所寫的周進,六十多歲了,連個秀才也不是,因而備受眾人的奚落和嘲弄。當他到省城參觀貢院時,看見兩塊號板擺得齊齊整整,不覺眼睛裡一陣酸酸的,長嘆一聲。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的不省人事,眾人把他救醒後,周進看著號板,又是一頭撞將去,這回不死了,放聲大哭起來,一號哭過,又哭到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直哭到口裡吐出鮮血來,眾人將他抬出貢院,他不顧眾人,又放聲大哭起來,直到眾人決定出錢替他買取監生資格,他才再不哭了,爬到地上磕了幾個頭,說:“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劾!”這段並沒有描繪周進的心理動態,而是透過他從哭了又哭到說說笑笑的一連串動作,反映出周進內心世界的微妙變化,把一個對科舉抱有幻想而又備受壓抑、走投無路而又欲罷不能的老書生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了出來。這讓我們看到悲劇人物喜劇的一面,辛辣地諷刺了科舉制度的罪惡。諷刺藝術是笑的藝術,而這種笑是含蓄的深沉的嘲笑。
四、誇張的細節描寫
所謂的誇張是指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藝術的真實並不排斥誇張,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誇張,是諷刺所必要的。《儒林外史》在很多章節中將典型的細節和合理的誇張結合起來,以充分顯示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嚴監生的哥哥嚴貢生,小說第六回,寫他為了白坐船,死賴船錢,別有心機地導演了一出“雲片糕莫名變成幾百兩銀子料藥”的戲,他竭力誇張被船家吃掉的雲片糕“高貴的出身”,為了省幾個船錢,顛倒黑白,並以官欺壓百姓,可見其陰險狡詐,可惡之極,這也可以說是當時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小說第二十六回裡王太太為了誇耀孫家老太太對自己的重視和富貴,說:“孫家老太太,戴著鳳冠,穿著霞帔,把我奉在上席正中間,臉朝下坐了;我頭上戴著黃豆大珍珠的託掛,把臉都遮滿了,一邊一個丫頭拿手替我分開了,才露出嘴來吃他的蜜餞茶。”王太太以為自己這樣說可以耀自己,滿足自己那顆虛榮的心,卻不知誇張地展示了她自己庸俗可笑和自以為是的一面。那個樣子吃茶,與其說是享受富貴,不如說是活受罪和自我自我嘲諷罷了。這些例子精彩的描寫都因運用了合理的誇張,而取得了強烈的諷刺藝術效果,從而更加真實地接露了問題的
本質。
《儒林外史》的文字簡潔生動,描寫真切,譏嘲之中別有一種冷峻的神情。《儒林外史》在深刻揭示出科舉制度對士人的毒害的同時,更透過諷刺士人的種種醜行,全面批判了儒林道德的淪喪。《儒林外史》雖以批判現實的深度取勝,他也表現了作者在困境中尋找出路的希望,正如封建社會後期許多進步的有識之士一樣。吳敬梓的理想中也充滿著新舊交織的矛盾,在找不到新的出路時,往往回溯上古,以返樸歸真為最高理想。《儒林外史》奠定了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基礎,為以後的諷刺小說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參考文獻:
1、周先慎《明清小說》導讀2005.8
2、吳敬梓《儒林外史》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7.7
3、魯訊《中國小說史略》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4
4、林庚《中國文學簡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2
摘要:《儒林外史》是十八世紀中國古典小說文庫中的一部現實主義的典範之作。是中國第一部表現知識分子生活的長篇諷刺小說。它在繼承中國古代諷刺藝術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把中國古代諷刺藝術推向新的高度,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作者運用誇張、對比等多種手法,用冷靜理性的筆觸全面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舉考試製度和八股藝制的腐朽。本文旨在對《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特徵進行初步的探析。
關鍵詞:《儒林外史》;諷刺;藝術手法
本文論述的諷刺藝術特色體現在作品題材的真實性、故事敘述的客觀性、人物物件的喜劇性和細節描寫的誇張性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是一個互相聯絡的、不可分割的整體,也正
是它們的有機融合,一來將諷刺藝術的運用提升了一個高度;二來寓莊於諧,使《儒林外史》更為形象,描繪出了一幅晚清封建末世儒林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的諷刺文學的一個里程碑。魯迅對《儒林外史》的評價極高,正是由於《儒林外史》所具有的獨特的諷刺藝術,他說:“寓譏彈於稗史者,晉唐已有,而明為盛,尤在人情小說中。然此類小說,大抵設一庸人,極形其陋劣之態,藉以襯托俊士,顯其才華,故往往大不近情,其用才比於‘打諢’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諧,婉而多諷:於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可以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將諷刺藝術一、來源於真實的作品題材
“諷刺的生命是真實,”諷刺藝術是要建立在真實性的原則基礎之上的。如寫胡屠戶對女婿范進前倨後恭,妙筆連篇,令人歎賞叫絕,窮形極相地寫出了八股文化所造成的勢利心理對市井人倫的滲透。這種諷刺描寫的世態化顯出了極大的真實性。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之所以獲得這樣的成功,就在於他藝術地寫出了“士林”這群人的“真實”,使之“皆現身紙上,聲態並作”,表現得如此生動、具體,如此逼真。魯迅在其致徐懋庸信中說:“藝術的真實非即歷史上的真實,我們是聽到過的,因為後者須有其事,而創作則可以綴合,抒寫,只要逼真,不必實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據以綴合,抒寫者,何一非社會上的存在,從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斷,使之發展下去,這便好像豫言,因為後來此人,此事,確也正如所寫。”吳敬梓所寫的正是他自己所處朝代的社會生活。在吳敬梓的實際生活中,曾經有過在南京祭祀泰伯祠的事情,經過作者加工,把這些親身的經歷——也就是當時清朝的政治與社會現實,託之明代以影射當時現實的背景;吳敬梓遵循現實主義的真實性原則,描寫的是“自所聞見”的熟悉人物,他揮動手中“足以達之”之筆,將這些人物與社會環境聯絡起來,以其對現實的較清醒的認識,“託稗說以寄慨”而達到“以公心諷世”之目的,表現出了巨大的諷刺力量。
二、樸實客觀的故事敘述
《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還體現在故事敘述的客觀性即作者直述其事,不加斷語,讓是非曲直自現於閱者面前。如小說第四回,寫范進在母親新喪期間,與張靜齋一起跑到湯知
縣那裡去蹭飯,他不用銀鑲杯箸,也不用磁杯、象牙箸,要用白色竹筷。湯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又沒有準備素席,擔心他也不用葷酒,那范進就不能吃這頓飯了。沒想到范進拿了竹筷子,直接就伸向燕窩碗裡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進嘴裡。臥閒草堂本回末總評第四回評道:“蓋天下莫可惡於忠孝廉節之大端不講,而苛索於末節小數。舉世為之,而莫有非之,且效尤者比比然也。故作者不以莊語責之,而以謔語誅之。”魯迅對這一段評讚道:“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誠微詞之妙選,亦狙擊之辣手矣。”八股取士制使得讀書人大多不講“大端”而“苛索於末節”。作者之喻意堪稱“深遠”。同在小說第四回,嚴貢生才說“從不曉得占人
寸絲半粟的便宜”,巧在這時,小廝來找嚴貢生說:“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裡吵哩。”謊言立馬被揭穿了,不用作者費筆墨告訴我們嚴貢生是怎樣的人,我們已經從謊言中找到答案了。相反,若作者自己來描繪嚴貢生是怎樣的人則達不到這樣的諷刺和直白效果,描繪文字也會蒼白無力。再如小說第十四回:吳敬梓對馬二先生遊西湖的描寫更為生動、逼真。馬二先生遊了三天西湖,中間睡了整整一天,喝了七次茶,吃了四次飯,對於西湖的“山光水色”,名勝風物,卻視而不見,無一領會。這段有名的描寫,作者沒有從旁插一句話,全是讓主人公自己行動,而正是主人公自己的行動和語言揭露了他自己靈魂的秘密:愚拙酸腐的迂儒。作者也正是透過馬二先生自己的行動,顯示出他的性格,對他那種迂腐可笑的思想舉動作了深刻的諷刺和揭露。
三、喜劇的人物物件
吳敬梓筆下的人物,看似讓人忍俊不禁,實則過後卻讓人有著浮想聯翩的沉思,看似喜劇上演,實則悲劇潛伏其後。吳敬梓用喜劇的場面給我們展示的是悲劇的人格,並揭示形成悲劇人格的原因。且看小說第七回,寫范進受其師周蕢軒的囑託,到山東上任後,若有他的老鄉荀玫應考,“果有一線之明,推情拔了他”。范進在發童生案頭一晚才想到此事,而正苦於在落卷中找不到荀玫的名字時,一個少年幕客蘧景玉講了一個老先生不知蘇軾的笑話,其中有這樣兩句“四川如蘇軾的文章,是該考六等的了”“學生在四川三年,到處細查,並不見蘇軾來考,想是臨場規避了”。而已中進士的范進愁眉道:“蘇軾既文章不好,查不著也罷了,這荀玫是老師要提拔的人,查不著,不好意思的。”這話從一個進士嘴裡說出來,不能不讓人笑著感嘆,簡直是個鬧劇,蘇軾何其人也!范進何其人也!是個深層次的悲劇,是封建科舉制度的悲哀,更是封建科舉制度下群儒的悲哀。再看小說開頭所寫的周進,六十多歲了,連個秀才也不是,因而備受眾人的奚落和嘲弄。當他到省城參觀貢院時,看見兩塊號板擺得齊齊整整,不覺眼睛裡一陣酸酸的,長嘆一聲。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的不省人事,眾人把他救醒後,周進看著號板,又是一頭撞將去,這回不死了,放聲大哭起來,一號哭過,又哭到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直哭到口裡吐出鮮血來,眾人將他抬出貢院,他不顧眾人,又放聲大哭起來,直到眾人決定出錢替他買取監生資格,他才再不哭了,爬到地上磕了幾個頭,說:“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劾!”這段並沒有描繪周進的心理動態,而是透過他從哭了又哭到說說笑笑的一連串動作,反映出周進內心世界的微妙變化,把一個對科舉抱有幻想而又備受壓抑、走投無路而又欲罷不能的老書生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了出來。這讓我們看到悲劇人物喜劇的一面,辛辣地諷刺了科舉制度的罪惡。諷刺藝術是笑的藝術,而這種笑是含蓄的深沉的嘲笑。
四、誇張的細節描寫
所謂的誇張是指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藝術的真實並不排斥誇張,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誇張,是諷刺所必要的。《儒林外史》在很多章節中將典型的細節和合理的誇張結合起來,以充分顯示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嚴監生的哥哥嚴貢生,小說第六回,寫他為了白坐船,死賴船錢,別有心機地導演了一出“雲片糕莫名變成幾百兩銀子料藥”的戲,他竭力誇張被船家吃掉的雲片糕“高貴的出身”,為了省幾個船錢,顛倒黑白,並以官欺壓百姓,可見其陰險狡詐,可惡之極,這也可以說是當時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小說第二十六回裡王太太為了誇耀孫家老太太對自己的重視和富貴,說:“孫家老太太,戴著鳳冠,穿著霞帔,把我奉在上席正中間,臉朝下坐了;我頭上戴著黃豆大珍珠的託掛,把臉都遮滿了,一邊一個丫頭拿手替我分開了,才露出嘴來吃他的蜜餞茶。”王太太以為自己這樣說可以耀自己,滿足自己那顆虛榮的心,卻不知誇張地展示了她自己庸俗可笑和自以為是的一面。那個樣子吃茶,與其說是享受富貴,不如說是活受罪和自我自我嘲諷罷了。這些例子精彩的描寫都因運用了合理的誇張,而取得了強烈的諷刺藝術效果,從而更加真實地接露了問題的
本質。
《儒林外史》的文字簡潔生動,描寫真切,譏嘲之中別有一種冷峻的神情。《儒林外史》在深刻揭示出科舉制度對士人的毒害的同時,更透過諷刺士人的種種醜行,全面批判了儒林道德的淪喪。《儒林外史》雖以批判現實的深度取勝,他也表現了作者在困境中尋找出路的希望,正如封建社會後期許多進步的有識之士一樣。吳敬梓的理想中也充滿著新舊交織的矛盾,在找不到新的出路時,往往回溯上古,以返樸歸真為最高理想。《儒林外史》奠定了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基礎,為以後的諷刺小說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參考文獻:
1、周先慎《明清小說》導讀2005.8
2、吳敬梓《儒林外史》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7.7
3、魯訊《中國小說史略》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4
4、林庚《中國文學簡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