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詩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此詩主要寫春天來時萬物復甦的情景,下面是此詩的原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原文】 春水 作者: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 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翻譯:無 春水字詞解釋: 同上年。江淹《別賦》:"春水綠波。" 三月桃花浪①,江流復舊痕②。朝來沒沙尾③,碧色動柴門④。接縷垂芳餌⑤,連筒灌小園⑥。已添無數鳥⑦,爭浴故相喧。 (《英華》作:不知無數鳥,何意更相喧。上四春江水漲,下四春江景事。水深則線短,故釣須接縷。水高則近岸,故車可連筒。鳥浴聲喧,得水為樂也。) ①《漢.溝洫志》:來春桃花水盛。注:《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蓋桃方華時,既有雨水,川穀冰泮,眾流猥集,波瀾盛長,故謂之桃花水。桃花水又見《杜欽傳》。趙曰:《韓詩》於"溱與洧,方渙渙兮"注云:"謂三月桃花水下時也。"②王粲詩:"率彼江流,爰逝靡期。"③曹毗賦:"飛鷺下乎沙尾。"④《別賦》:"春草碧色。"⑤《黃石公記》:"芳餌之下,必有懸魚。"⑥李實曰: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與物同春之意。分明是沂水春風氣象。⑦朱超《獨棲鳥》詩:"寄語故林無數鳥,會入群裡比毛衣。" 賞析:無 作者資料: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此詩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此詩主要寫春天來時萬物復甦的情景,下面是此詩的原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原文】 春水 作者: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 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翻譯:無 春水字詞解釋: 同上年。江淹《別賦》:"春水綠波。" 三月桃花浪①,江流復舊痕②。朝來沒沙尾③,碧色動柴門④。接縷垂芳餌⑤,連筒灌小園⑥。已添無數鳥⑦,爭浴故相喧。 (《英華》作:不知無數鳥,何意更相喧。上四春江水漲,下四春江景事。水深則線短,故釣須接縷。水高則近岸,故車可連筒。鳥浴聲喧,得水為樂也。) ①《漢.溝洫志》:來春桃花水盛。注:《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蓋桃方華時,既有雨水,川穀冰泮,眾流猥集,波瀾盛長,故謂之桃花水。桃花水又見《杜欽傳》。趙曰:《韓詩》於"溱與洧,方渙渙兮"注云:"謂三月桃花水下時也。"②王粲詩:"率彼江流,爰逝靡期。"③曹毗賦:"飛鷺下乎沙尾。"④《別賦》:"春草碧色。"⑤《黃石公記》:"芳餌之下,必有懸魚。"⑥李實曰: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與物同春之意。分明是沂水春風氣象。⑦朱超《獨棲鳥》詩:"寄語故林無數鳥,會入群裡比毛衣。" 賞析:無 作者資料: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