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意為: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意為: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應該高興,一方面應該害怕。指父母過生日當然該高興,但也離死不遠了,強調後者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意為:父母愛的東西,做兒女的也應當去愛;父母尊敬的人,做兒女的也應該去尊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意為:不孝順父母的人就失去了起碼的做人資格。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所以仁愛之心必須從愛親人開始培養。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意為:無父為不孝, 無君是不忠, 不忠不孝與禽獸同類也。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意為:人要孝順父母 長輩 嚴父出孝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意為: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1.爹孃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2.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意為: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意為: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應該高興,一方面應該害怕。指父母過生日當然該高興,但也離死不遠了,強調後者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意為:父母愛的東西,做兒女的也應當去愛;父母尊敬的人,做兒女的也應該去尊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意為:不孝順父母的人就失去了起碼的做人資格。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所以仁愛之心必須從愛親人開始培養。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意為:無父為不孝, 無君是不忠, 不忠不孝與禽獸同類也。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意為:人要孝順父母 長輩 嚴父出孝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意為: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1.爹孃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2.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