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凌崖的江湖
-
2 # 會當—茶農
首先要明白,儒學不只是指孔子的學說思想,孔子“述而不作”,這是他最大的問題,他充其量就是周公的粉絲,當然他是一個好學生,學業非常紮實。他另外一個短板是過份尊周,所以失去了很多靈動性,從他對老子學說的接納和運用就可以看出他的邊界。這一點他比不上儒家的傑出代表荀子。所以荀子能教出兩個一統天下的好學生。荀子相容百家,但他也屬於儒家代表。他的思想比孟子還要前衛。
當然,我從我理解的角度去描述孔子,並不影響我對孔子的敬仰和崇拜,我只是遵循他的教導去思考為什麼而已。
王陽明心學中心軸是禪,動態中保持寧靜。他兼通道家、佛家、儒家的主流運用,相容百家思想,去糟粕取精華。陽明心學是非常接地氣的。他強調的是知行合一。
王陽明就是一個理論整合者+實踐者=思想家。
-
3 # 十方龍王
沒有區別。
如果有區別,那是未開悟。 儒家代表作:《大學》,裡面有開啟儒家的鑰匙,根本方法,讀懂就可以開悟。一通百通。開篇如下:『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4』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7』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王陽明心學精髓簡單介紹下: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教,是心學根本,讀懂也開悟。 有大智慧的人,慧根深厚者,一看便懂。如果看不懂,那是機緣未到,不能怪儒家,也不能王陽明,也有很多人反對心學,說是主觀唯心主義,這些都是文字儒的群體。而且。很多人還很出名,有地位。
-
4 # 君人南面
最大的區別在於給了我們每一個人向上攀巖的機會,心學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學是直指本心,我們之所以成不了聖人是因為被外在的東西汙染,除去塵埃銘心見性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
5 # 定慧堂
心學與儒學都是一個根系,是一丘之貉,一脈相承!古代人最高的學問應該就是心學了!從老子、孔子到王陽明、莊子等,都屬於心學的範疇。因此,心學與儒學完全是一回事!
中國古人常把“心學”奉為認識世界的基礎,以“心”和“㣺”之間區分為依據,所以產生了“心想事成”,“知行合一”。但事實上,這些都是典型的“唯心主義”。 應該講,心學也是從玄學演化而來的。所以,心學的基礎也就成就了陰陽五行,並同時造就了中醫。
顯然,心學只是人的思想意識在人體中的一種反應罷了! 任何偉大的心學,都只能表現在人的意識形態領域,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即,心想未必事成,比如,你想上天,如果沒有科學制造的飛機,你肯定無法實現;知行難以合一。比如,你知道北大好,你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嗎?
當然,心學也有很大的意義和很高的學問。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心學與儒學的侷限性,同時將心學與科學劃分清楚。
一方面要界定心學的應用範圍,不能放之四海而皆能;另一方面,要樹立科學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發展觀,只有在弘揚科學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發揮心學的作用!
-
6 #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王陽明曾經在介紹他的“良知說”時說過:“從百死千難中得來,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
一
王陽明口中說的“聖人”是誰呢?是鬼谷子、韓非子、還是管子?都不是,標準答案是孔子和孟子。
王陽明被世人譽為“立功立德立言”真三不朽的全能大儒,啥叫大儒?其實就是儒家。那孔子是誰?儒家的至聖先師,孟子又是誰?儒家的亞聖。
所以,陽明心學本質上就是儒學的分支。
二
我們再看王陽明所繼承的道統:以良知為道統的傳心訣:孟子——周敦頤——程顥——陸九淵——王陽明,這點更是證明了王陽明的儒學身份。如果你還不信也沒關係,我們都知道王陽明的“致良知”,什麼是良知?
這其實是孟子的原話:《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如果還是不相信也沒關係,您可以去孔廟轉轉,其實從萬曆十二年(1584),王陽明就獲得從祀孔廟,是明代思想文化史和政治史上的大事。也就是說王陽明現在還在孔廟裡受萬人敬仰呢。
三
那麼陽明心學和儒學到底有沒有區別?實際上至少王陽明是不可能承認的,如果承認了,他還是什麼大儒?
那麼心學是哪裡來的呢?心學是和理學關於“理”在何處的哲學之爭,因與本題無關,所以不多涉及。而心學的核心命題: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以及修行的方法正是儒家的“反求諸己”。就如王陽明強調的人要成為聖人,必須反求諸己,向本心裡致良知,尋求萬事萬物之理。
-
7 # 新中式生活
兩者的根本區別是所處的歷史背景不同,面對的時代問題不同,缺啥補啥,因為缺的東西不一樣,所以解決方案不同。
孔子身處戰國,主要問題是“治亂”,人心不古、禮崩樂壞帶來的世道大亂當時諸侯爭霸、社會動盪、民生痛苦,主要問題是“治亂”,所以孔子針對性提出“仁(仁愛他人)、義(幫助他人)、禮(遵守社會倫理和政治秩序)”的儒學核心,這些主要是對國君、君子(貴族和士階層)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背景正是當時的社會精英之間或對待小人(黎明百姓)時不仁、不義、不守禮。
王陽明身處盛世,主要問題是“治心”,理學僵化、文人墮落帶來的對未來的危機感明朝中期,雖有內憂外患,但仍屬太平盛世。主要問題一是作為儒家主流、科舉顯學的朱熹理學暴露出僵化、保守、封閉的嚴重弊端,連帶著文人官僚階層的普遍虛偽墮落,二是市場經濟的衝擊動搖了傳統觀念,淳樸社會風氣開始轉向利己逐利、貪慾奢靡,“存天理、滅人慾”的高調失去對現實的指導意義。
王陽明心學提出三個核心對策
1.致良知,即自我把握每個人本有的內心道德意識。針對當時很多文人精英喪失良知、被慾望奴役
2.知行合一,就是要將所知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匯合一。針對當時很多文人官僚人格分裂,人前大唱高調,滿口仁義道德,人後男盜女娼,無惡不作
3.心即理,人人皆可超凡入聖。只要堅持致良知,知行合一,每個人都能成為聖賢。針對理學文人對道德評價、文化創造、教書育人的排他性壟斷,這時候道學已經變成了“偽道學”,君子、小人已經變成道德標準,被理學門徒常常用它來戴帽子、打棍子。
這三條切中了南宋以來朱子理學的要害和文人官僚體制的弊病,是造就健康人格、健康機制、健康社會的良方,特別是第三條若能打破儒家對思想的禁錮,科學等近現代文明未必不能在中國率先開花結果,其功業不亞於文藝復興。
但是這卻嚴重威脅了儒家理學壟斷利益集團,所以心學一直被視為“邪說”、受到圍攻,長期弱勢甚至傳承斷絕,中國失去了擺脫近代落後捱打局面的機會,不能不說是歷史的一大遺憾。
-
8 # 繁星國學
陽明心學和孔子的學說,最大的一點區別在於:孔子的思想中“仁”和“禮”這兩個核心概念沒有明確的關聯,而到了陽明那裡,陽明則彌合了“仁”和“禮”二者之間的關係。這也是陽明心學的精髓之一。
瞭解儒家思想的朋友都知道,孔子的思想中,“仁”、“禮”是兩個最重要的核心概念。
《論語》一書中,“仁”出現了109次,“禮”出現了74次,算得上超高頻詞彙。孔子對“仁”的解釋有各種不一的內容,“博施濟眾”、“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居處恭,執事敬”、“剛毅木訥”、“恭、寬、信、敏、慧”等等都是他對“仁”這個抽象概念的解釋。
然而,在這眾多的解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對顏淵的回答“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這個回答中,孔子明確的把“仁”和“禮”聯絡在了一起。
所謂“克己復禮”,不是後世理解的壓抑人性的意思,而是要控制、克除個人心中過多的私慾。孔子的意思是講,一個人,如果能夠克除自己內心過多的私慾,那麼就達到了“禮”的標準,這樣,就實現了“仁”。(孔子時代的“禮”並非我們現在理解的禮貌的意思,當時的“禮”,是各種道德規範、社會制度、社會秩序和規則的總和)。
孔子緊接著又講了“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這個意思很明顯,能不能實現“仁”,是每個人自己就能把握的事情,不需要靠別人的監督、督促,換句話說,也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制度(即“禮”)約束。
這麼看起來,不難發現,孔子講“仁”和“禮”是有關聯的,但是具體是什麼關聯、怎麼關聯的,孔子沒有繼續深入,這就為後世的儒家留下了空間和餘地。
而陽明的心學,就是用一套非常完善而且精緻的理論彌補了這一部分,這就是陽明的心學和孔子思想的區別。
陽明對此部分的解釋是用良知呈現完成的。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關鍵內容。他所謂的良知,就是天理,就是每個人生而有之的自然法則。這一自然法則存在於每個人心中,也就是良知人人都有。之所以有些人身上沒有體現出來,是被心中過多的私慾矇蔽了良知。
所以,心學的功夫不是向外求的“格物致知”,而是反求諸己,向內求,反觀自我的內心,只要能夠克除內心過多的私慾,良知就能夠自然呈現,這就是“致良知”。
對照孔子的“克己復禮為仁”,一個人,如果能克除內心的私慾,達到了“禮”的標準,天理就可以自然呈現,而這種自然呈現的“天理”,就是“仁”。這就是陽明對孔子這一思想的深入發展和補充。
當然,儒家思想也有不同的流派,各個流派對這一內容的解釋也不盡相同。王陽明作為心學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在當時理學僵化的社會背景下,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
9 # 有書共讀
一直以來,儒家是中國思想的主流。“儒”字是“文士”或“學者“的意思,儒家的發展歷程有:孔子建立了儒家;孟子的儒家理想主義派;荀子的儒家現實主義派。
新儒家有:周敦頤、邵㢕、張載的宇宙發生論;程頤、朱熹的程朱理學;陸九淵、王陽明的心學。
縱觀上下五千年,中國出現了兩個半聖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那麼作為其中兩個聖人,他們的學術即王陽明的心學和孔子的儒學有什麼區別呢?
1.首先看下他們的主要思想。孔子儒學的主要思想有:正名、仁義、忠恕、知命。王陽明心學的主要思想有:心即理、知行合一、明明德、致良知、正事、用敬。
2.治國方略上的區別。孔子主張“為政以德”,而王陽明則主張“心即理”。孔子的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孔子主張用外在的標準,如社會的道德準則、禮教,或是否履行了自身的義務來約束人民。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禮治”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而王陽明則主張心即理,他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根據王陽明的說法,沒有心,也就沒有理。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
王陽明強調“良知”、“明明德”。“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炢惕惻隱之心”焉; 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陽明的心學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內心上,時刻在內心上用功緻良知,這樣就減少了受外界影響的煩惱。而孔子的儒學則要求每個人按即有規則做應該做的和必須做的事。如果做的事出於非道德的考慮,即使做了應該做的事,這種行為也是不被認可的。
3.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區別。《論語·里仁》中有一段,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為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為恕。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時刻關照著人的行為和心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使人不會失其本心,不會讓意志為外物所動搖,淪為外物的奴隸。
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更關注的是他人。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強調的是自身的良知。
4.中國文化兩次大的變動。第一次是孔子讓學問不再被貴族把持,實行“有教無類”。
第二次是王陽明傳承弟子更加“有教無類”,但更進了一步,連販夫走卒也能根據心學讓自己心靈進步,依據心學的方法和道路尋求幸福,不再因為客觀的環境而困擾。
孔子作為儒學的創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
而王陽明從學習朱熹的理學開始,“格竹子”失敗後,確信朱熹的“格物致知”有問題。他沒有在一條路上走到黑,所以才有了後來驚天駭俗的“龍場悟道”,創立了心學。
以王陽明為代表的新儒家是儒家、佛家、道家、道教的綜合,從中國哲學史的觀點看來,這樣的綜合代表著發展。王陽明的心學代表了儒學的生命力,在儒學的基礎上傳承,著有《傳習錄》。
各位看官,你們對王陽明的心學和孔子的儒學的區別又有什麼想法呢?
-
10 # 復活論語王宏傑
儒家追求不朽和佛教追求永恆
後人有偏見者,在分別儒學和佛教的時候,竟然站在本土的立場上,來認為佛教是外來的宗教,不是我們中國的。此偏見可謂由來已久,如果完全去改變這種看法,也是做不到的。其實,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本身對儒學也是門外漢,只是他有限的學問和狹隘的性格使然。我說,儒、釋、道三家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主體。佛教進入中國,與儒家和道家經過磨合,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了。中華文化已經容下了佛教文化,為什麼單單你容不下呢?
當今世界,人類最大的危機是信仰危機。為什麼這麼多的歪理邪說能盛行,為什麼這麼多的人會懷疑、誹謗、攻擊聖賢邪說。當然,這種由來已久的原因也不是一天半天形成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今人的智慧是遠遠不及前人的。我們到底該學什麼?我們到底該信仰什麼?其實答案本來就有,非得被外國的大師說出來,我們才能相信。這恰恰是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失去了自信。就像魯迅先生在100年前喊出的《華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人類最優秀的文化系統是什麼呢?英國大歷史學家湯恩比,在對東西方文化的歷史、發展和系統進行研究和對比後,說:“如果有來生,我願生在中國”。他說,19世紀是英華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華人的世紀,到了21世紀,人類會因為過度的自私和貪婪而迷失自己,科技手段將會毀掉一切。加上道德淪喪,信仰疲乏,心靈空虛,世界必將出現空前的危機。要拯救三大生存危機,唯有中國儒家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紀是華人的世紀。
對於儒家文化的發展,我在《復活論語》一書中詳細分析得出結論,儒家文化有三個完整的學問體系:人道學,性命學,天道學。我們可以認為,如果儒家文化傳承的很完整,是沒有必要出現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的。正因為儒家“性命學”系統的中斷,才導致理學和心學的出現。但是,朱熹和王陽明等人畢竟不是孔子,他們並非聖人,不具備創造學問體系的智慧。所以才出現了,理學把自己帶進了無法走出的死衚衕,心學為自己壘起了永遠無法逾越的高牆。當然,我們說明白這些,需要很多的內容。有一點可以肯定,理學和心學都在發展過程中,把儒學帶入了歧途。
上蒼歷來是對中華民族充滿偏愛的。佛教傳入中國,讓中華文化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都變得很完整。這是這個地球上任何一種文化都無法相比的。所以,廬山東林寺大安法師說,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世間法的極致;大乘佛法的淨土唸佛法門,是出世間法的極致。
學習儒家文化,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對於超越生命來說,就是追求不朽。儒家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魯襄公二十四年春,穆叔到晉國去。範宣子迎接他,問他說:“古人這麼說,‘死而不朽’是什麼意思呢?”穆叔沒有作答。範宣子說:“當初我範匄的祖上,虞舜以上是陶唐氏,在夏朝是虞龍氏,在商朝是豕韋氏,在周朝是唐杜氏,晉國主持中原諸侯盟會的是我範氏,‘不朽’大概指的是這種情況吧?”穆叔說:“以我所知,這叫做世祿,不是不朽。魯國有已故大夫叫臧文忠,他死以後,所說的話世代流傳。這才稱得上不朽。我聽說‘最高的樹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業,再其次是留下言論。’即便逝去久遠也不會廢棄,這才是不朽。至於保持貴族地位、世代有功,以此來守護宗廟,世代祭祀不斷,沒有哪一個國家沒有這種情況。這只是祿位的顯赫,不能稱為不朽。”
而大乘佛法,追求的是生命的永恆。因為佛法揭示了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我們眾生在六道里輪迴,受苦不盡。佛就是來教化我們並且拯救我們的。要想當生解脫生死,只有依靠佛的力量,唸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就永遠脫離了六道輪迴。所以說,末法眾生,舍淨土持名唸佛一法,都不可以了生死。這句話是有很深含義的,其中的道理不是大福報大智慧的人,無法相信並且去實踐。
-
11 # 代用名
王陽明的心學,
就是儒家孔子聖學的真傳…孔子聖學真血脈者有:顏子,孟子,王陽明,餘者和理學氣學都不完整…
孔子到最後至聖極致處有言:
“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對其聖學其概括有言: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王陽明悟道後將聖學發揮到極致:
“知行合一” 致良知《心學》
-
12 # 耕小易
心學與孔子的儒學本來就是一脈相承,只不過處於不同的時代,面對的是不同的問題。
孔子所處的時代,雖然是禮崩樂壞,但前面依稀還能看到堯舜禹湯,文王周公的背影,所以孔子四處奔走,呼喊克己復禮。
而王陽明所處的時代,是程朱理學一家獨大,大家都沉迷於辭章,太過於注重現實,儒學體系支離破碎,王陽明才重新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的說法,這本來就是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心學和孔子的思想本質是完全一樣的,心學就是儒學。
回覆列表
1、從悟道的過程看,陽明子的心學更像是一劑猛藥、一場頓悟,它直探心源,而後一通百通,再無凝滯。
事實上,陽明先生自己後來也說,他在龍場悟道前對孔夫子的那套學問是將信將疑的,反而認為佛道兩家更像是真正的聖人之言,因為在實際的生活實踐中,他雖然也在不斷進行躬身踐行,但始終覺得好像哪裡打不通,心中沒有歸依處,也找不到核心,以至雖時常踐行日用倫理,但心中對此卻滿懷疑慮,以至行事時也常出現缺漏。
這一大問題直到他在貴州龍場悟得“心即理”之後才完全打通。對此他自己後來回憶總結說“其後謫官龍場,居夷處困,動心忍性之餘,恍若有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體驗探求,再更寒暑,證諸五經、四子,沛然若決江河而放諸海也。然後嘆聖人之道坦如大路。”
可見,陽明子最後還是服膺於了先聖孔夫子的教言,並慨嘆其道果然通暢直如大路,因為他把握住了一個核心——“心即理”,有了這個核心之後,再回過頭去看整個傳統儒學的學問,發現原來其實它早已將“心即理”這個道理融入到了人倫日用中了。
2、這就要牽扯到當年孔夫子教導弟子們所運用的是怎樣一種方式?
如果說陽明子運用的像是一場直探本源的“頓悟”的話,那麼孔夫子當年教導弟子所運用的,則更像是一種“漸悟”。這種方式是將弟子們的心逐漸“化”開,而非如陽明子一般直接將其“破”開。它是透過“六藝”的不斷薰陶和平時人倫日用間的實踐以及對各類事務的歷練,來使弟子們逐漸感悟到那一顆“仁心”的存在。
不得不說,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這是適用的,因為大多數人求證本體(心)的方式都是一個漸漸的過程。可也許是天資使然,陽明先生顯然是不喜歡這種慢騰騰的方式的,他要一下子就抓住那個最核心的東西!然後再以此去印照萬物。
所以他去格竹,所以他在龍場時要每夜都睡在一口石棺裡,因為不如此,他就不足以面對自己那顆並不怎麼安頓的心。當然我們知道,最終,他成功了!但顯然,這絕非是一條更容易走的路。
需要說明的是,陽明子在沒有悟道之前,他是不知道“心即理”這回事的;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最終體驗到那顆“仁心”的存在,即便是再刻苦的孔門弟子,也無法切身體悟到“理即心”這回事。
心與理,是一樁事,而非兩樁事,不論採取哪種方式去感悟,最終都要到達這麼一個終點。
3、所以心學和孔夫子所教導的儒學,其主要差別應該是在“悟道”的方式上,而非根本的主旨上。心學是直接去探求最終的那個結果,而孔夫子教導弟子們,大多是在不急不緩、慢慢地去領悟。
但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因為孔夫子是在因材施教的,所以如果聖人碰到陽明先生這樣的學生的話,可能又會採取不同的教導方式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