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56637105014

    有。

    我爺爺去世前一晚,我爸夢見了已經去世的奶奶,她牽著爺爺的手,兩人一起爬上了電線杆,再也沒下來,留著我爸爸一個人在電線杆下仰頭等待。

    爺爺和奶奶很恩愛。我爺爺是50年代的大學生,出過國、留過洋、喜歡看書。奶奶死後,他很難過,卻不讓我為他傷心,常常偷偷一個人用鋼筆一筆一劃地寫下了想說的話,再用打火機燒掉信箋,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傳達對奶奶的思念。

    聽說爺爺年輕時候脾氣暴躁,可我長大時候看見的他,已經是一個被歲月溫暖到和藹的老人。

    爺爺家的小院子種了一樹紫薇,極大的一樹,樹樁有碗口大小,花開在紅磚瓦房小樓二三層的高度。

    夏末仰頭走過樹下,花朵開了滿樹,像是胭脂紅的煙霧籠罩樹頭,極亂,蒼涼又美麗地綻放與凋謝。我躺在靠近花園的房間的大床上裡盯著綻放的紫薇神遊天外,奶奶坐在縫紉機前沒完沒了地修修補補,而爺爺正戴著笨重的眼鏡一字一句溫和又耐心地讀著我要背誦的古詩。

    童年的回憶零零碎碎,但每當我記起這個畫面來,總感覺夏末微風夾雜著細雨的涼風撫摸過我的臉頰,清爽而溫暖,帶著淺淺的秋意向我襲來。

    奶奶去世後他總提起她來,說她白皙美麗,聰明伶俐。

    奶奶在世的時候,爺爺不同她紅臉吵架。家庭分工明確,爺爺賺錢養家,奶奶打理家務,家庭如此和諧的秘訣其實是包容和欣賞。

    我記得爺爺奶奶喜歡下軍棋,不太記得輸贏的多少,也分辨不出誰下得更好,我私心裡覺得應該是爺爺,可後來他告訴我,他們當年達成的平局,都是奶奶放了水。

    讓人的不願意贏,被讓的也心裡有數。四五十年間生活起起伏伏,繞到最後,還是一個圈。家庭是分工,也是責任,如果太過計較付出的誰多誰少,就會永遠地困在一個總認為對方的付出比自己少的怪圈裡,出去工作的覺得在家的清閒,在家的覺得自己太累又不被出去工作的理解,最後只好一別兩寬。但感情和精力是無法以尺度衡量的東西,你對他付出了青春,他也對你貢獻了感情,一起走過的歲月裡,雙方互不虧欠。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他看著奶奶棲身的那一方小小墳墓時,是否也曾想起孤獨的黑夜漫長?予美亡此,誰與獨處。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我想,爺爺生命終結的那一刻,一定是看見了那個正抱著軍棋的奶奶來接他了。

    我很想爺爺和奶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調掛機用幾平方的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