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羌韻飛雪
-
2 # 老鷹航空
先不忙回答這個問題,倒不如反問一句,印度軍工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軍工產品?
飛機?不過一個LCA“光輝”輕型戰鬥機,1983年開始啟動研究計劃的,當時是為了替代印度國內的米格21,可是到現在也談不上服役。此時放眼印度周邊國家,別說三代機都開始普及了,四代機都出來了,印度卻還停留在這種輕型三代機的階段。另外,LCA這種三角翼+無平尾式佈局,不覺得很“醜”嗎?
坦克?也就是一個“阿瓊”比較有名,但是這種有名並不是因為效能,長達三十年的研發週期(1974年開始)足以堪稱全球研發週期最長的坦克。如果說三十年磨一劍,阿瓊要是非常優秀的話,那也算是對得起著三十年,但是整個阿瓊坦克幾乎都是一個組裝品,坦克重要的子系統:動力系統、火控系統和裝甲防護系統等,統統都是採購或者尋找外部合作,“共同研發”。對於這樣的產品,印度陸軍自己都不信任,還是繼續採購T-80和T-90,可見其產品效能和質量如何。
輕兵器、軍艦、火炮等等這些裝備,每一種都有自己的中國產貨,只不過都是國內組裝而已,核心部件幾乎都是原裝進口,或者乾脆就是自己進口然後再貼一箇中國產品牌,甚至還“租賃”俄羅斯的核潛艇。
算啦,不要和印度進行橫向比較,那太失水準了,畢竟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
3 # 扣毛
90年代的時候,我還是個小屁孩,剛剛開始看飛機坦克,剛剛摸到“軍事愛好”的門檻。
那個時候,中國的空軍主力是啥?殲七!而且一點都不利索,殲八那都是高階貨,那幾年的世界軍事上不停地刊登的,永遠是殲六包打天下的文章。結果那時候,都知道印度要造一款“神機”——LCA光輝,號稱比肩美蘇,超越F16,吊打米格29。那時候可把我嚇得,我們的老八爺都是好東西,好不容易買的一點蘇27都當寶,可拿印度這款神機可怎麼辦。我作為一個九歲的孩子,內心對祖國的領空充滿擔憂。
後來的事,後來大家都知道了,我長大了,對飛機的稱呼變成戰機,殲擊機,看著中國殲擊機從殲10,殲11到殲20。而我們印度的神機也終於在研製了三十多年後於前兩年服役了。
很可惜,殲7君都退役了,沒得打了,童年的遺憾。
-
4 # 皇家橡樹1972
印度目前最先進的三軍通用型“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也是印度自己過度吹捧的東西,實際上它是在俄羅斯“寶石”巡航導彈(有很多名稱)為基礎設計的。
對於印度的軍事工業評價,是要站在什麼高度去看,比印度軍工先進的國家當然是俯視!但是,在非洲黑蜀黍、南美那些跳“桑巴”…眼裡,印度軍工絕對是“高大上”!幾乎任何裝備印度都能生產:航母、核潛艇、“神盾艦”、原子彈,洲際導彈、戰鬥機、坦克……這些東西隨便拿出來一個,都能“傲視”世界上200個以上的國家!所以,不能說印度軍工“很渣”!他們還是有上進心滴!研製了近40年仍然沒有大規模服役的“阿瓊”坦克。
那麼我們和其他軍工強國是怎樣看待印度的?主要還是嫌棄他們製造的武器裝備效能低劣、研製時間過長、製造過慢……等等原因。先進軍工生產完全是:“大工業”發達、重工業生產鏈完整、擁有大批的科技人員和高素質的技術工人…最主要的還是國力強大的資金支援!而印度軍工對於這些基本條件似乎都缺乏。最主要問題仍然是:“印度工業化水平低”,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拿上面的“阿瓊”坦克來說,本來設計之初是非常先進的坦克(80年代)但是由於印度工業底子過於薄弱,而政府、軍方,還貪大求洋,想要來一次“彎道超車”!結果就是研製了30年,裝備部隊不到一百輛,最後可能要終止該專案的結局!其實,印度在“東西方左右逢源”的國際環境下,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先從蘇制T–55/62或者美製M48坦克仿製開始起步!有了基礎以後再“更上一層樓”!只不過印度政客屬“甘地式的文藝青年”、軍方高官都是“英式軍官那樣的老爺”,印度具體什麼狀況他們自己顯得“很無知”!結果就是左一個專案失敗,右一個專案嚴重超支!並且,由於自研的裝備長期“難產”,為了適應現代化作戰的需要,只能是進口外國的先進裝備,但是花了大錢買的裝備極大的“傷害了自尊心”,還被很宰!這種所謂“自強心理”也造成印度不斷的給“軍研”部門加碼的現象!本來就剛會作“小學題”,一下子要求做“高等數學”……這怎麼能實現的了?這種惡性迴圈也就一直沒有控制!
其實,印度領導人對此不是不清楚,畢竟13億人口選出來的“精英”不可能是“白搭”的貨色,問題印度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政客的執政基礎不穩,要想實現一些自己的抱負只能討好軍方這類的強力部門。而軍方為了得到國防預算也會大肆吹噓“國防自主”,兩下都有政治目的和需求……對於軍工生產的混亂也就“自己糊弄自己”!
總之,印度的國防工業門類還是比較齊全的,但是與世界上最先進軍工生產的對比有著“鴻溝”一樣的差距!這種差距也許永遠也攆不上了!這其中就是印度自己已經錯過了工業化,現代世界工業進步水平已經是18–24個月更新一代了!並且,工業強大的國家對於技術甚至產能的封鎖,已經達到了“”神經質”的地步,要想再次出現大規模的工業轉移,幾乎不可能了!軍工生產是以先進工業為依託的,沒有進入工業化或者剛剛踏進工業化門檻的國家,已經沒有機會攆上發達國家了!在這種情況下,軍事工業有可能永遠就這樣落後下去!
-
5 # 活著d知覺
印度歷史上是殖民地農業國家,歷經漫長的農業化之路轉向成為工業化強國一直是印度人的夢想,可是印度在建設工業化國家的過程中步履維艱,充滿艱難坎坷;印度歷屆政府都未能有效地推動和整合涉及國民經濟的相關工業門類的建設工作,無論是與國家發展及民眾生活緊密相關的重輕工業均殘缺不全,問題根源所在,一是政府宏觀主導作用缺失,二是政府不注重培養各類工業技術人材,而高比例的文盲率與種性制度嚴重限制了數億底層民眾受教育的機會,工業化發展嚴重落後直接作用於軍工,印度軍工只能靠外買和拙劣失敗的仿製維持,有報道說,一段時間內印度陸軍彈藥儲存量缺口很大,連步槍子彈都要購買,而模仿自造的重灌武器因效能和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相距甚遠,而遲遲不能服役,印度依賴外購靠多國牌武器打仗,勢必要冒被掐斷供給的風險。
-
6 # 迷彩虎
印度軍隊如今坐擁百萬大軍,現役兵力超過130萬,其中陸軍地面裝備包括3000到4000輛坦克,航空兵方面則服役著將近800架作戰飛機,同時,印度海軍也是曾經擁有過3艘航空母艦的武裝力量。似乎用南亞王霸來形容印度並不為過,畢竟除了中國,周邊沒有哪個國家養得起如此規模的大軍。
可惜,儘管印度極力試圖挽救國造武器裝備,但在印度軍隊當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世界各國軍工的痕跡,來自俄國的T90MS主戰坦克,蘇30MKI戰鬥轟炸機,來自美國的C17戰略運輸機,P-8I“海神”反潛巡邏機,這美俄混搭的風格頗有中東那一水土豪的風範,當然,印度並沒有人家那個底氣,另外,印度航空兵也是法國達索的忠實使用者,由於其國內依舊沒有掌握自制米格21的能力,還得從中國搞零件。
即使進口某種武器,同樣的東西,印度所要花費的代價也往往是中國的幾倍,蘇30MK作為俄國開發一款能夠和F15E媲美的多用途戰機,均收到中印兩國青睞,但雙方拿到的貨卻不同,中國買到的是設計相對保守的蘇30MKK,而印度買到的則是具有三翼面設計以及向量推力發動機的蘇30MKI,同時,俄國方面還保證可以就發動機以及航電等技術進行技術共享,條件可謂是相當優厚了,
然而,起初,印度人沾沾自喜,覺得買到了一款能夠壓制中國戰機的飛機,但很快他們發現,這個向量推力發動機根本就是個噱頭,可靠性極為堪憂,導致包括直接購買以及自己組裝的,已經發生了多起墜機事件,至於說好的技術轉讓更是沒了下文,落後不僅捱打,還挨坑,看到印度這麼容易挨宰,誰都想來薅一波羊毛,就連向來標榜自己那“契約精神”的西方也坐不住了,法國向印度推銷“魷魚”級常規潛艇,可沒成想合同簽訂後,法國方面就開始大幅度漲價,那就繼續談吧。
6年後,印度終於如願以償拿到潛艇,卻發生了潛艇聲紋特徵洩密的事情,要知道,對於一艘潛艇而言,潛艇的聲紋特徵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看做是潛艇的身份證,將聲納接收的對方潛艇噪聲特性與潛艇聲紋停息庫中的記錄進行對比,就可以知道對方潛艇是哪個國家的,哪種型號的哪艘潛艇,也就是說,聲紋特徵就是它賴以生存的根本,各國均對此嚴加保密,因為一旦洩露,便意味著這種潛艇將徹底失去隱蔽性,和廢物無異了,當然,法華人說好的技術轉讓也同樣沒了後話,
坐地起價同樣也是俄華人的拿手好戲,由於吃準了印度沒有自行研製的能力,印度砸了60億美元才買到5套S400防空系統,而中國卻僅用了一般的價錢就買到了6套,原因在於,中國有這個底氣,中國向來以工業部門齊全著稱,什麼配件需要更換,需要維修,我們都可以自己應付得來,完全不依賴外界,這也就為中國省下不少的經費,
另外,中國軍工人也足夠專業,談判的時候,把你要賣的東西拉出來溜溜,這武器有啥缺陷,一看便知,這些技術問題能否解決?等等都是壓低價格的籌碼,不能解決我們不高興大不了不買了,反正國內也有同類型產品,你現在不賣,到時候我自己搞出來就後悔去吧。可以說,俄華人賣我們武器是既痛苦又興奮,痛苦在於,華人總是可以找到武器的潛在缺陷,不好坑啊,興奮在於,只有內行才懂內行,華人的挑剔讓俄華人讓俄華人徹底服氣,況且一個挑剔的客戶才是激發進步的動力啊,要是每個客戶都像印度那樣,錢是好賺了,卻並不利於技術發展。
-
7 # 量子力學課代表
在印度待過兩年,這是一個和傳統國家不一樣的國家。老牌強國,要麼崇拜一個神,要麼崇拜人。印度是神幾乎比人多(誇張了)。印度反抗英國殖民也是非暴力不合作,可以死但不使用暴力反抗。偉大應該是的,但是建立國家體制脫離武力就有點不靠譜了。印度的宗教過於發達,人們的思維太依賴於宗教。有點類似當年唐朝大興佛教,幸虧韓愈勸學把中華文明拉回正軌。而印度只是處於對宗教抑制的初期。像阿米爾汗演的《我的神吶》就是對神的質疑。宗教的複雜,語言的眾多,讓印度沒有統一的大國思維。印度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一個國家幾乎霸佔印度洋,別的國家想伸手都不容易。印度看到這一點,想迅速擴充套件勢力,讓印度洋變成印度之洋。最簡捷的路徑就是買武器。迅速發展軍力,擴大勢力範圍。買的同時努力中國產化,這兩點戰略都沒有問題。問題是印度同時走兩條路,就不好取捨了。複雜買的一方不願意把資源分給中國產的,中國產研發的也需要啊!不像中國,真的買不到,只能低頭自己幹,即使跟不上世界步伐,好歹有了自己的體系。印度的戰略是對的,但是整個社會沒有好的執行力。天才制定的計劃,卻是蠢材來執行。
-
8 # 魂舞大漠
印度軍工究竟靠不靠譜?都知道它的“阿瓊”坦克和LCA輕型戰鬥機,以及“英薩斯”步槍,都是失敗的典型,只要國造,就會與失敗劃上等號,真有這麼不堪嗎?今天也讓我們來盤點一下,看看好用適用合格的有多少,我們知道的,印度的衛星成功發射到月亮和火星,其一箭多星技術成為了世界第一,烈火洲際導彈射程越來越遠,可以說,照此發展下去,有多國的幫助,印度軍工還是能幹一些事的,再比如印度的濃縮鈾技術並不差,其航母用鋼也實現了重大突破,印度核潛艇也已成功下水,使用的正是自家動力,你能說算差嗎?印度引進技術生產的三型直升機,高原起降能力都不算低,而中國高原型直升機也不過剛剛完成了突破,等等。又比如其與俄羅斯合作生產的“布拉莫斯”導彈正是在自家風洞完成試驗的,雖不掌握原始碼,但畢竟是有了一款可用的導彈,現在空基、海基都已成功實現發射。印度的進步不能說算小,照此發展下去,可以說,會有一個不一樣的印度展瑞在世人面前。
“天空之眼”。2017年成功交付入役的“天空之眼”預警機,是印度成功的標誌。應該說,是印度真正一款高大尚的裝備,作為地緣小國軍火出口大國的以色列,這些年給他提供了不少電子技術裝備支援,不管怎麼說,能自造了,取得了重大成功。現在表現的資料,使用巴西ERJ-145XR支線客機作為平臺,技術性能非常好,有高中低三種頻率,提高了抗干擾能力,自研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最大探測距離375千米,對空中5平方米大小的目標探測距離為250千米,對水面有效探測距離280千米,可同時跟蹤200個目標,因為中國產,印度信心滿懷地聲稱要採購12架之多。不少國內網友總在強調以色列的幫助,但這個方面恰恰就是印度的政治優勢呀,正是為中國所不具備的,印度現在不但可以買,想買誰的就買誰的,也可以造,只有用了心,還是可以乾點事的。
傳說巴拉克。巴拉克是印以2006年訂下的合同,現在發展到巴拉克-8,裝備在印度驅逐艦上,具備了中近程防空能力,根本的目的,不在裝備幾套,而在於印度要藉此實現中國產化,觀之這些年,有美國支援,以色列與印度軍事合作的面越來越大,賣預警機和無人機,並承諾給印度無人機和電子技術提供技術幫助,可以說促進是蠻大的,再就是在導彈技術方面的合作,什麼AAD什麼大地,莫不有以色列的技術影子,可以這樣講,失去以色列支援,印度的國家導彈防禦計劃,一步也走不下去。然而現在,一切都在展開,印度的雄心勃勃,自然要在錢上吃點虧,不花大錢買不了技術,致於能買來多少,就看印度的造化了,不過也反映了印度中國產裝備的一種現實努力。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的,如英國合作“鷹”式高教機,引進法國技術生產“鮋魚”級潛艇,引進南韓技術生產K-9榴彈炮等,基本都是成功的,利用良好的國際環境,印度亦步亦趨,在強調印度製造的過程中,還是可以幹出不少事來的,對此絕不可低估,假以時日,必能實現自主技術升級,本來印度還是有一點家底的,八大國防公司巨頭,39個軍工廠,還有數百傢俬企為其國防工業提供支援,只要弄得好,乾點事沒問題,前提是不再好高鶩遠,技術上不再盲從盲信別人,安身方能立命,靜下來俯下身子方得圖遠。
回覆列表
我們對印度有太多的負面印象,其實印度在軟體設計上的實力非常強勁。我記得讀大學的時候美華人就曾經預言:有朝一日印度軟體會擊敗美國軟體而居世界第一。
印度的軍工水平相對於中、美、俄、英、法、日來說,的確是弱不少,這跟其國家戰略和基礎工業都有關係。
就國家戰略來說:中國的晶片產業在幾十年前其實是僅次於美國的,韓、日乃至臺灣都不值一提。後來政府投資和兜底的戰略取消後,各大企業都是本著“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路去搞盈利模式,這才導致迅速被甩開。印度在軍工業上也存在類似問題,所以印度有萬國軍之“美譽”,很多重要武器軍方不願意要國內廠家的貨。其實,無論國防還是基礎工業,華人都需要一個接受度才能給自家工業留下一個發展的空間。中國在軍工上做得是比較成功的。以軍艦為例,在下餃子之前我們常年沒有軍艦下水,也不去買,等的就是這一天。可惜印度沒有做到。但印度做不到是因為與周邊關係的緊張導致其急功近利,所以反過來看中國“韜光養晦”就根本不是部分網友所謂的軟弱無能,而是大智慧。
就基礎工業而言:它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石,更是國防工業的靠山。中國航母阻攔索最初的確難住了軍方,西方也認為中國短期內搞不出來。結果巨力集團和他的長期合作伙伴邢臺鋼鐵公司看到軍方提出的要求,發現這玩意兒跟他們生產的一種彈力鋼索的技術要求是一模一樣的,4個月交貨,完全合格。幾十年來,中國的基礎工業和基礎科學都得到了全面發展,印度可就差遠了。
儘管如此,印度軍工也不是差勁到一無是處,至少核武器就不是隨隨便便搞出來的,航天領域也算得上獨樹一幟。其實,印度獨立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華人給印度留下了不少基礎工業能力,也就是說在起跑線上,印度比中國高出了一大截。雖然後續政策導致了一些不好的後果,但印度軍工的現代化的確是不成問題的。如果沒有這些清醒的認識,我們很可能會在對印策略上犯下大錯,導致前線冒進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