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車怕冷,也就是鋰電池怕冷。鋰電池顧名思義,是以鋰離子的運動形成電流對車輛供電,鋰離子從正極流向負極的過程就是充電,反之則是放電。放電時,當所有鋰離子均到達正極,放電過程結束。
正負極通電之後,鋰離子們離開正極的家,穿越電解液,來到負極暫居下來,也就是,充滿電了。鋰離子思鄉心切,一旦有機會飛奔回正極,回家的過程中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驅動車輛前行。
在低溫環境下,電池容量損失,鋰離子 “凍住”,原本思鄉心切的鋰離子失去活性,也就不願意活動了。同時,電解液變得“粘稠”,甚至“結冰”,鋰離子的歸家異途就變得兇險了,要費不少力氣才能穿過去。表現到整車上,就是“充電充不滿,放電放不完”,從而導致車輛續航衰減。
再來說人怕冷。同理,人也怕冷,當冬季氣溫降低,空調製暖開啟,跟夏季開冷風相比,在寒冬中開啟暖風,會加劇車輛的能耗流失。所以,造成續航衰減的第二個原因也就不言而喻——開空調。即便是大家都熟悉的燃油車,夏季開空調油耗也會大幅上升。而冬季開暖風,情況也會更加嚴峻。
制暖/冷的消耗主要由溫差決定,冬季北方平均氣溫在0℃以下,制暖需求溫度一般在25-30℃,相差至少25℃。製冷由壓縮機透過電能/動能搬運熱量來實現。而制暖通常還是由“電能轉化熱量”的PTC來實現,效率要低得多。
燃油車也開暖風,為什麼沒覺得冬天更耗油呢? 原因在於,發動機工作會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量足以支撐家用小轎車使用,而電動汽車工作的時候,電池、電機都非常的“冷靜”,因此就沒有餘熱可用了。
綜合以上兩點原因來看,電動車冬季續航衰減不是偶然的個例現象,而是電動汽車的宿命所在。如果底層的電池技術沒有跨越式發展的話,由於電池特性,電動汽車依然很難保證在低溫下的續航問題,所以,還是建議大家養成平穩、安全駕駛的良好習慣,提升車輛在冬季的續航表現。
先說車怕冷,也就是鋰電池怕冷。鋰電池顧名思義,是以鋰離子的運動形成電流對車輛供電,鋰離子從正極流向負極的過程就是充電,反之則是放電。放電時,當所有鋰離子均到達正極,放電過程結束。
正負極通電之後,鋰離子們離開正極的家,穿越電解液,來到負極暫居下來,也就是,充滿電了。鋰離子思鄉心切,一旦有機會飛奔回正極,回家的過程中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驅動車輛前行。
在低溫環境下,電池容量損失,鋰離子 “凍住”,原本思鄉心切的鋰離子失去活性,也就不願意活動了。同時,電解液變得“粘稠”,甚至“結冰”,鋰離子的歸家異途就變得兇險了,要費不少力氣才能穿過去。表現到整車上,就是“充電充不滿,放電放不完”,從而導致車輛續航衰減。
再來說人怕冷。同理,人也怕冷,當冬季氣溫降低,空調製暖開啟,跟夏季開冷風相比,在寒冬中開啟暖風,會加劇車輛的能耗流失。所以,造成續航衰減的第二個原因也就不言而喻——開空調。即便是大家都熟悉的燃油車,夏季開空調油耗也會大幅上升。而冬季開暖風,情況也會更加嚴峻。
制暖/冷的消耗主要由溫差決定,冬季北方平均氣溫在0℃以下,制暖需求溫度一般在25-30℃,相差至少25℃。製冷由壓縮機透過電能/動能搬運熱量來實現。而制暖通常還是由“電能轉化熱量”的PTC來實現,效率要低得多。
燃油車也開暖風,為什麼沒覺得冬天更耗油呢? 原因在於,發動機工作會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量足以支撐家用小轎車使用,而電動汽車工作的時候,電池、電機都非常的“冷靜”,因此就沒有餘熱可用了。
綜合以上兩點原因來看,電動車冬季續航衰減不是偶然的個例現象,而是電動汽車的宿命所在。如果底層的電池技術沒有跨越式發展的話,由於電池特性,電動汽車依然很難保證在低溫下的續航問題,所以,還是建議大家養成平穩、安全駕駛的良好習慣,提升車輛在冬季的續航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