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娃奶爸

    簡單來說,美國是靠天基衛星和陸基雷達來實現監控全球導彈發射的。其中,導彈發射初期主要由衛星來監控和識別,而上升到足夠高度後,則主要依靠遍佈全球的地面雷達網來實現持續跟蹤並攔截。

    美國的全球彈道導彈防禦手段,最早是“天基紅外導彈防禦警報系統(MIDAS)”,後來升級到“國防支援計劃(DSP)”,目前已經發展到第3代的“高空天基紅外系統(SBIRS-HIGH)”。

    下面來逐個看一下。

    (美國目前的導彈防禦體系)

    天基紅外導彈防禦警報系統(MIDAS)

    1957年,前蘇聯成功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美國意識到蘇聯已經具備將核彈頭從太空扔到美國本土的能力。為此,美國在最靠近蘇聯的圖勒空軍基地,建立了專門的雷達站,這就是最早的彈道導彈預警系統。

    但受地球曲率的影響,雷達無法發現在遠端剛剛發射的導彈,由於美蘇之間的距離太近,所提供的預警時間將會縮短。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決定研製衛星從太空監測,這就是MIDAS的由來。

    (MIDAS紅外感測器)

    基本的原理比較容易懂,就是透過衛星攜帶的紅外感測器,來監測火箭/導彈發射時產生的光和熱。在檢測到發射訊號後,將位置資料下發到地面,然後指揮中心採取相應的應對行動。

    這個想法是挺好的,但有兩個坎美國沒能跨過去。一個是當時火箭運載能力有限,無法將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因此就需要多顆衛星繞著地球轉圈圈。另一個是蘇聯國土太大又靠近北極,而極地軌道衛星停留時間短,因此為了能夠全面監控蘇聯,不得不動用20顆衛星。

    而實際上美國最終也沒有完成全部發射,因為他們發現感測器會受到雲層反射太Sunny的影響,容易引起誤報警。後來的感測器升級之後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數次發射失敗以及衛星壽命短成本高等因素的影響,讓美國最終也沒能完成這個宏大的計劃。

    國防支援計劃(DSP)

    1970年,用來取代MIDAS的國防支援計劃(DSP)正式啟動,並於當年發射了首枚預警衛星(IMEWS-1整合導彈預警衛星)。此後不斷髮射、維修、升級,直到最後一枚在2007年發射升空,DSP總共擁有23顆偵查衛星執行在地球同步軌道上,構成了美國導彈預警系統的強大核心。

    (DSP衛星)

    最初的DSP衛星重900千克,功率為400瓦,有2000個探測器。後來隨著改進,衛星增強了可靠性和功能性,重量和功率也隨之增加到了2380千克和1275瓦,而探測器的數量則增加了三倍,達到了6000個。

    這些衛星在過去的50年中,為美國提供著不間斷的天基預警能力,並在海灣戰爭中,有效地對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導彈進行了預警。

    隨著下一代導彈預警衛星系統的開發,DSP的功能已經在逐漸轉變。美國森林火災頻發,而DSP的紅外感測器剛好可以用作火山爆發和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的預警。DSP的設計壽命還有不少,這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高空天基紅外系統(SBIRS)

    DSP原本計劃發射25顆衛星,但最後兩顆已被取消,因為雖然DSP在應對遠端導彈威脅時具有良好的表現,但在應對近程導彈或恐怖襲擊等方面受到了一些技術限制。所以,第三代的天基紅外系統(SBIRS)應運而生。

    (SBIRS衛星)

    SBIRS用於提供戰區和戰略導彈發射的預警,以及提供技術情報和戰場感知資料等。整個系統有2類衛星組成:

    高橢圓地球軌道(HEO)衛星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

    目前,HEO有3顆衛星,GEO有4顆衛星。最新的一顆GEO-4於2018年啟用。最初計劃GEO將會發射5顆衛星,耗資50億美元,但該計劃已經變成了6顆衛星,預計將花費196億美元,超出原計劃3倍。

    3顆HEO和6顆GEO,就能提供比DSP那23顆衛星更強大的監控能力,所以單價貴確實有貴的道理。

    太空跟蹤和監視系統(STSS)

    STSS原名叫做SBIRS-LOW,也就是上面SBIRS的低空版(SBIRS就是SBIRS-HIGH),計劃預計發射24顆低地球軌道衛星。

    STSS的主要目的是跟蹤彈道導彈並區分彈頭和其他物體(例如誘餌),每顆衛星主要有2個感測器:

    紅外掃描感測器,用於導彈飛行初期捕獲彈道紅外跟蹤感測器,用於在飛行的中後期,跟蹤導彈、彈頭和其他物體(碎片和誘餌)

    (STSS衛星載荷)

    陸基導彈防禦系統

    高空衛星在導彈發射初始階段的監控意義重大,但缺乏持續跟蹤能力。雖然美國正在對SBIRS進行改進和試驗,但目前跟蹤導彈的能力,還是主要由陸基導彈防禦系統來實現(STSS數量少)。

    這些系統單體來說不像衛星那樣可以眼觀六路,但是它們伴隨著美國的軍事力量,遍佈於世界各地。這些系統主要包括:

    陸基中段防禦系統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愛國者反導系統(PAC-3)

    (THAAD)

    這些系統被安裝在了軍事基地、機場、預警機、軍艦、海上石油平臺……甚至美國還計劃使用龐大的F-35機群,依靠機載雷達和電子裝置,來編織更廣泛和靈活的導彈防禦網。

    從太空到陸地,從海洋到天空,從國內到盟友,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或者說是無孔不入。除了這些看得見的系統,據媒體透露,美國還使用大量的人力、商業遙測、電子情報以及網路間諜等鮮為人知的方法,構建了另外一張隱形的監控網。

    現在,幾乎任何國家在任何地方發射導彈,都逃不過美國的眼睛。所以目前應對這個強大的防禦系統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高超音速武器——讓他看,看到也防不住。比如說東風快遞新系列。

  • 2 # 鵬郡師爺

    要對全球的導彈發射進行監控,首先要建立導彈預警衛星系統網路,衛星發現導彈發射後,將資料訊號傳達到導彈預警系統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開啟預警雷達進行跟蹤,實現對導彈執行的全程監控。目前美國和俄羅斯已經建立了適用的導彈預警衛星系統。據美媒報導,中國也已經加快建立導彈預警衛星系統步伐,目前正在不斷評估和完善中。

  • 3 # 一號風手

    美國早已建立24小時洲際導彈監控系統,這個系統由三大模組組成,分別為天基監控系統、陸基監控系統,海基監控系統。憑藉著三大監控系統聯網,美國隨時可以發現世界各地起飛的洲際導彈。透過對導彈的飛行軌跡進行分析和計算,可以辨別導彈的襲擊方向以及地點,從而評估是否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

    天基監控系統,由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構成,而監控方式就是紅外監控。紅外監控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安裝在GpS衛星上的紅外望遠鏡進行監控,原理是導彈在起飛後會帶著長長的尾焰。導彈的尾焰是一個移動的紅外輻射源,並且進行長距離運動,由此導彈紅外輻射源與非導彈的紅外輻射源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

    陸基監控系統就是雷達網,美國在全世界各地都部署軍事基地,美國的基地都有雷達,除此之外美國還與“友好國家以及地區”進行軍事合作,建設鋪路爪遠端相控陣雷達,圍繞著有洲際導彈的國家構成了嚴密的雷達監控網。在這種嚴密雷達網的監控下,別說洲際導彈起飛了,就算飛機升空都會被美國發現。

    海基監控系統就是利用船舶上的雷達進行監控,美國有專業的導彈觀測船,還有各種裝載遠端雷達的軍艦。如果美國與某一個國家的關係進入緊張狀態,或者某一個國家處於一種軍事作戰狀態,美國就會派他的導彈觀測船或者軍艦到相關海域進行雷達監控,時刻監測該國上空,一旦有洲際導彈起飛,必然會知道。

    美國三大導彈監控系統相輔相成,天基監控系統是全天候、全地域的監控系統,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強烈的紅外輻射源都會被它監控到,當然了,有時候天基監控系統也會有一些失誤。

    例如,如果有一輛燃燒起火的大貨車在路上狂奔,有可能會被它誤以為是導彈。

    所以單單依賴天基監控系統,有一些失誤會讓美國軍方神經緊張,為了減少軍方過度緊張,美國採取了三基聯網的方式來進行監控,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要在他針對的國家周邊部署大量軍事基地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WORD的文件里加密,人家不能修改裡面的內容和複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