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生薑最貴的時候一畝地可賺10萬以上,大蔥最貴也達到了每畝五萬以上的收益
13
回覆列表
  • 1 # 三農先生

    2020年種植生薑和大蔥的農民空前的賺了一筆錢,也為從事種植的農民給了把力。

    記得之前去膠東出差聽當地的農民聊很多家庭因為今年多種了幾畝生薑而在農村突然暴富。生薑最貴的時候是達到了8塊錢以上的田間收購價,管理良好的生薑一畝地可以產出一萬五千斤的生薑,這樣算是很給力。很多農民種十幾畝,幾十畝生薑誰能想到這麼快可以悶聲發大財。記得農村頻道的記著在拜訪姜農的時候,農民講到一畝地可以產14000斤,9塊錢一斤,一畝地可以賣12萬多,家裡種了十畝生薑的時候農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但是這種情況也是暫時的。

    隨著就是臨近春節今年的大蔥價格高漲的訊息,確實超市裡的大蔥已經達到了10塊錢以上。就是批發市場的大蔥也達到了6塊錢以上,這樣算下來一畝地一萬多斤的大蔥也確實是收益很高了。

    近些年總是有蔥薑蒜暴漲的現象發生,價格有時高的離譜。尤以大蒜炒作最甚,近些年大蒜炒作把蒜區的農民都給整懵了,高低出入特別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情況都有資本介入和大量囤積貨物炒作價格的影子。

    我認為種植業作為最基礎的行業這種現象只是臨時現象,如果農民種植農作物年年如此是不能保證不種地人的菜籃子的。

    農業是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特別重視的一個行業,也是事關國計民生的一個基礎行業。國家一直以來在政策層面推動著農業的穩步發展,持續穩定發展是農業的關鍵。

    2021年種植業我仍然看好蔥薑蒜和蔬菜、青菜等作物的種植,但是對於常年承包土地種植農作物的大農戶來講我覺得種植作物不要過於單一,應該結合實際情況臨時調整作物種植,充分利用土地和勞動力。

    永遠不要抱著投機的心態去做農業,要腳踏實地的多學習種植技術,引進機械化,減少農業種植對勞動力的浪費才是穩賺不賠的長久之計。節約成本的同時關注每年種植該作物的面積,瞭解中國實際需要的面積。這樣才能是不賠錢的長久之計。

  • 2 # 大紅人

    2、農業種植前景是新商業大智慧:現在發展農業市場風險很大、並且農業發展是週期也很長,所以在發展農業種植的時候必須要透過大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才行,還有結合自己敏銳的市場慧眼和豐富的市場週期分析經驗做出精準的決斷才行。

    3、市場也有一定的市場投機機緣:任何時候只有是市場就會有一定的投機機緣的成分。為何說要把握市場呢,但是如果都能把握市場的話就不叫做市場了。特別是農業市場有些時候也是有一定的冒險投資成分所在,王健林曾經在一檔節目裡說過:什麼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

  • 3 # 鄉村4哥

    今年可謂是“神奇”的一年。同時也是我們農民最為“喜笑顏開”的一年!因為不但今年玉米價格蹭蹭上漲,而且我們所種植的姜、蔥等經濟作物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價格。

    去年,大蔥價格極其低迷,最賤時達到了五分錢一斤。我們都知道,蔥、姜等蔬菜作物所需的成本是極其高昂的。基本上算是在“錢堆”中長大。譬如大蔥種植,不但需要優良的肥料,而且需要二到三遍追肥,並且在其生長過程中,非常容易招致病蟲害的侵擾,因此我們要隔三差五的進行噴藥。為了讓大蔥品質優良並且產量高,我們必須選擇優良的品種,這些優良的蔥種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例如:原桶裝夏黑,每桶330~360元,可以栽種八分~一畝地)。反正去年也就是2019年,誰種植大蔥直接血本無歸!

    今年,由於去年大蔥種植戶折本腫了眼皮,所以就有大量的農民棄農從工或者改種糧食作物。我可以這麼說,今年大蔥價格的暴漲就是由於種植面積大大縮小的緣故(不管是天氣原因還是疫情原因)。

    在我們農村流行著這麼一句話:有利無利常在行。這句話就是對價值規律極好的詮釋。不管哪一個經營行業價格都是有升就有降,相反有降就有升的。但是許多人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個經濟“價值規律”,一旦種植某種作物虧本了,就迫不及待的改種其他作物。最終導致自己的收益不能夠翻身。

    說到來年種植什麼作物好,這個問題是很難說的。上面我們說到價值規律問題,但是誰知道蔥姜的價格到底維持高價位多久?這個不好把握。也許來年繼續蔥姜價格繼續高昂,也許會出現極其低的水平。因此,我認為還是按照上面我說的:有利無利常在行。各種經濟作物都有所種植,方能使自己的經濟利益平穩增長,如果單一種植某種作物,不是虧本就是賺錢。所以,在我看來,種植單一作物,不如全面種植來的穩當。大家說呢?

  • 4 # 農人夢

    2020年種生姜大蔥的農民確實發了財,豬肉大蒜的身價也不俗,不論天災人為菜藍子裡面東西失衡。每年總有置頂農產品價格出現。那麼下年種植什麼作物更有前景?

    不能〝盲目跟風〞,結果是吃人家殘菜剩湯。

    舉例說前一年種中藥血參,賣出價從往年幾十元降到十幾元左右。當你熱烈種植時,人家賣血參苗,這就牽扯資訊問題。

    資訊收集,拓寬發財門路。

    一位年輕朋友,在網上與資料上·瞭解到人們對羊肚菌的青睞,人工種植難度較大,乾貨價格每斤千元左右,一直處於穩定狀態。今年大棚試種成功,下年準備繼續做下去。

    認清的路子,就要走下去,礙手攝腳,終將一事無成。真是種植無難事,發財難輸羸_。

    l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集裝箱托盤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