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南史
-
2 # 王西真
劉邦小時候上過私塾,那時的私塾主要是學習識字,學習簡單的基礎文化。再往高深的說,就是學習四書五經。他與地主子弟盧綰是同學,二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也是一對要好的同學,二人都很調皮,曾同時受到王老師的鞭打,劉邦反秦起事後,盧綰一直伴隨在他身邊。
劉邦成年後,因慕名信陵君的威望,曾不遠千里投奔信陵君的弟子張角學習治國之道三年,為日後稱帝打下了基礎。
劉邦原是泗水亭長,相當於現在的鄉鎮派出所長,是秦朝最基層的小吏,由此也可推出劉邦並不是大字不識的文盲草民,而是有一定知識的基層小官。
劉邦一生只有兩首詩傳世。一是《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的猛士兮守四方。二是《鴻鵠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大風歌》是劉邦稱帝后,他親自率兵東征,平定淮南王黥布也叫英布的叛亂。迴歸途中,經過沛縣,他邀請家鄉舊友和父老鄉親,一起飲酒,在宴席上他唱起這首大風歌。大風勁吹啊浮雲飛揚,我統一了天下有威望啊衣錦還鄉,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啊為國家鎮守四方!
一句“大風起兮雲飛揚”,濃縮了秦末各地起義的風起雲湧和波瀾壯闊的反秦鬥爭。一句“威加海內兮歸故鄉”一個“威”字,說明了四海臣服,全國統一的勝利,“歸故鄉”是說自己實現了“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夙願。一句“安的猛士兮守四方”表達了他對國事憂慮的心情。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如何籠絡四方英雄,守住大漢的天下,是他晝思夜想、寢食難安的大事。
《鴻鵠歌》的意思是:天鵝飛向天空,一下能飛數千裡高。羽翼已經豐滿了,可以四海翱翔。可以四海翱翔後,你能將它怎麼樣?即使擁有利箭,又能把它怎麼樣?
據《漢書·外戚傳》記載,劉邦稱帝后,嫌太子劉盈太仁厚軟弱,想改立愛妾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認為劉如意秉性脾氣象自己。廢嫡立庶,劉邦遇到了重重阻力。劉盈是呂雉所生,是名副其實的繼承人,立其為太子,也是眾望所歸,朝中大臣也擁戴。呂雉請張良為其出主意,張良獻計,讓其請世外高人,當今“四皓”也就是明星般的四位老人出山,當太子劉盈的老師。劉邦一看,劉盈有高人教導,大臣擁護,羽翼已經豐滿,只好無奈的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頭,隨以這首《鴻鵠歌》規勸戚夫人,說明面對這樣的局面我也無能為力了。
-
3 # 英雄少年2020
劉邦一生寫詩2首,1首家喻戶曉,1首鮮為人知,皆入選語文課本
《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除了寫了這首廣為傳頌的《大風歌》之外,還有一首經典之作,但是知道的人並不多。這首詩的題目叫《鴻鵠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可又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劉邦的文化程度非常高,人才呼叫,決策戰略,臥薪嚐膽,用忍讓發揮不要臉戰術等等一切出來的他的成功的歷史驗證他的文化程度非常高。
劉邦在當地能當亭長就很厲害了,類似村長級的人,並且有一批小迷弟跟從這個大哥,維護這個帶頭大哥的亭長位置。如果劉邦沒有文化智慧,不然會被新的競爭者搶了劉邦的亭長位置。劉邦保不住亭長位置就會變成乞丐潛逃外地混日子。 -
4 # 雲隱
劉邦作為底層起家的皇帝,這樣的角色似乎與文化純粹不沾邊,但劉邦卻用兩首詩在古代詩歌發展史上佔據了不可忽略的地位。
對劉邦的兩次唱歌,司馬遷既錄其歌詞,又記其背景,細節生動,氛圍感人。史記·高祖本紀》載,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十月,劉邦率兵打敗淮南王黥布的叛軍,返京途中,在故鄉沛縣行宮設宴,並挑選了120個兒童,教他們唱歌助酒。喝到高潮,劉邦邊擊築,邊即興唱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並令兒童們跟著一起唱。
高亢蒼涼的歌聲中,劉邦“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對父老鄉親們說:“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
另一次記於史記-留侯世家,劉邦先已立與皇后呂雉的大兒子劉盈為太子,後又想改立與寵姬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但終不得實現,萬般無奈劉邦對戚夫人唱起了鴻鵠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弓箭),尚安所施!”詩貴真情自然,一任性情本能昇華,自然天成方為上乘之作。
詩貴凝練、含蓄,簡短的文字壯闊的涵蓋,淺近的意象無盡的意蘊,方能產生巨大的審美張力。劉邦的兩首詩,皆深潛詩的這些特質。特別是大風歌,短短三句23個字,劉邦那種乘勢高揚一步登天,由底層小民而踐至尊的意氣風發;那種削平群雄君臨天下頤指氣使衣錦還鄉的志得意滿,那種危機四伏前路難卜高處不勝寒的家國憂思,盡在其中。
《鴻鵲歌》則是劉邦情愛痛苦的泣血悲嘆。劉邦生活兩大好:酒和色。劉邦姬妾雖多,但既可供其餐美色,又可作知音的唯戚姬而已。自得戚姬以後,就真心愛之,自然也特愛戚姬所生之子,為之起名如意,並欲立其為太子。但掂量再三,還是漢家江山更重要。心中血,眼中淚,嗓中泣,交織噴瀉,霎時頓作傾盆雨,乃有鴻鵠歌,情真意切,自然感人。
劉邦這兩首詩歌文字顯得太過質樸,太缺藻飾。然而,恰是這種來自民間,又略高於民間的糙糲之美,以及深蘊這種糙糲之中的厚朴、勁朗,使之風韻別具,素面天然,穩擅高格。唱罷《大風歌》後半年,劉邦去世。
即位的漢惠帝為紀念劉邦,在沛縣的劉邦行宮為其立廟,祭禮用的音樂歌舞,一皆襲用劉邦當年之舊,自此以後,祭祀劉邦,演唱《大風歌》遂成為漢朝的禮樂制度。
《大風歌》還對兩漢400年文化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首先是在全國範圍內颳起了一股強勁的楚風。其次,在整個文學藝術領域颳起一股磅礴大氣的雄風,將豪放勁健的詩風颳向更邈遠的時空。
劉邦一介小民,乍踐至尊,引吭一歌,即開一代文運,看似偶然,實則卻是中國遠古兩大流域文明千年撞擊交融,精心製作的一枚碩大奇豔的禮花炮,蓄勢既久,必然要在這一刻轟然燦然,壯麗升空,輝耀宇宙。幸運兒劉邦,不過恰逢其會,當了點炮手。
回覆列表
漢太祖劉邦當然寫過詩,而且還是二首,其中有一首還特別出名。
出身市井的劉邦,本身學歷並不高,經過楚漢之爭後,在五十多歲時坐上了皇帝的寶座,開啟了漢朝。
雖然劉邦出身市井,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劉邦一生也做了兩首詩,一首就是著名的《大風歌》,這首詩很多朋友上學的時候,肯定背誦過。另一首就是《鴻鵠歌》,這首流傳度就稍微低了一些。
一、《鴻鵠歌》
劉邦在皇帝之位坐穩以後,就面臨著所有帝王一樣的問題,那就是選繼承人。
在當時,劉邦和呂雉生的兒子劉盈是嫡長子,根據立嫡立長的傳統,理應繼承皇位。但劉邦當上皇帝以後,老婆也多了。劉邦就想立自己喜歡的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呂雉當然不肯,便讓張良來主持公道。
張良為了不讓劉邦壞了規矩,不影響國家的安定團結,便找來當時有名的四皓來當劉盈的老師,劉邦一看劉盈和四皓在一起,便對戚夫人說:“四皓輔助劉盈,羽翼已經長成了,恐怕動不得了,呂后真是你未來的主子了!”
由於劉邦的想法未能實現,心情煩悶,便讓戚夫人跳舞,自己藉著酒意擊築高歌。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鴻雁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這短短三十二個字,可以清晰地看到劉邦當時無奈、痛苦、冷靜等複雜的心情。
二、《大風歌》
公元前196年十月,當時的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漢,由於英布軍事實力強盛,劉邦不得已要親自出徵。最終劉邦戰勝了英布,在返回的途中,劉邦就回了一趟老家沛縣。
原本是一個小小的亭長,現在成了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的內心是悲喜交加。
悲的是,自己建立漢朝不容易,又先後經歷了燕王臧荼、韓王信、陳豨的擾亂,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自己前半生的坎坷,換來了如今的榮華富貴。
劉邦一面擊築、一面即興創作了這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令兒皆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