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燒友959

    謝邀:就此問題談點個人看法,廣義上說,不管是80後,90後,還是00後他(她)們絕大多數子女對自已的父母還是孝順的,只是因為他們都忙於學業,工作,事業和商務活動,還有一部分年輕人有自己的私企和商店等,有時候一週或十天半月也沒有時間去照顧老人。有的夫妻不僅忙於工作和事業,還有自已的小家庭和小孩需要接送幼兒園,小學甚至到中學,他(她)們無論在哪方面都有壓力,這一點做為老人的也要給予理解,不要求全責備。

    他們也想常去老人那裡看看父母身邊怎樣?缺不缺少生活物品?

    不過,按年齡推算,他們的父母歲數都不算太大,大多數老人都能自食其力,尤其是有養老金的老人完全能自理。

    確實有極少數的年輕人對老人不是那麼的關懷備至,體貼入微。偶爾回到父母家,吃完飯也不與父母嘮嘮嗑,問問身體如何?拿起手機就什都不顧了,這樣的子女有,雖然是少數,但是做為當老人的也很無奈。沒有共同語言。

    確實有少數的子女學業,事業一事無成,掙不來錢,成了啃老族。

    回想上世紀的50後,60後的子女雖然都不富裕,家中住著一間半至小三間房,三代同堂。兒媳與公婆,女婿與岳父母大多數都能和諧相處,只有極個別的家庭有時鬧矛盾。

    那個年代在城市的人們大多數住的小平方的平房,有好的單位能有公房,(即產權屬於單位的,只有居住權,沒有出賣權)。這種公產房都是一排排的,面積都不大,家中人口多的打上下層床。而在農村生活的家庭住房相對寬敞一些,條件好一點的四間房,老人兩間,兒子或女兒住兩間,老人在東,小輩在西屋,有東大西小之說。

    時間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今天,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隨著住房條件的改善,老少在一居生活的家庭在大量減少。這種好現象又衍生出老人與兒女的感情距離,他們小夫妻回到老人那少了,孝順的子女提前把老人用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送到老人的住處,老人不能自理的,請個住家保姆或小時工照顧老人。

    也有不孝之子女,整天在外吃喝玩樂,將年邁的父母棄之不顧,有病了需要兒女照顧跑道的時候,不是找理由推拖就是聯絡不上。

    不管住在城裡還是農村的老年朋友千萬要保重身體,有毛病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不要小病變大病。有個好身體能自理最理想,別全指望兒女陪你到終老。如果自己思維清晰,養老金的折或卡還是先別交出去,自己支配好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蒸鉗魚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