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童樂園LG
-
2 # 心語525心語
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 1882年-1960年),是與弗洛伊德同時代的女精神分析師。
克萊因首創了兒童精神分析,她透過觀察嬰兒與母親之間最初的社會性聯結,主要是嬰兒前語言期的基礎上,提出兒童精神分析理論。其理論要點有:
1.兒童行為並非完全受無意識支配,更多受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所左右弗洛伊德的觀點認為,人的行為受到人的無意識(性本能衝動及出生後被壓抑的慾望)所驅使,他強調潛意識動機的作用。
克萊因透過對兒童的精神分析發現了和佛洛依德不同的東西,她發現單純生理性驅動作用不足以支配嬰兒的行為,對嬰兒而言更重要的是和重要人物建立關係。克萊因的這個發現被後來被美國心理學家哈洛(Harry F. Harlow 1905年-1981年)的恆河猴實驗所證實:
讓新生的嬰猴出生的第一天起與母猴分離,並給它兩個替代的玩偶猴媽媽,一隻是鐵絲玩偶胸前掛著奶瓶,另一隻是毛茸茸的玩偶。雖然嬰猴和鐵絲媽媽在一起能喝到奶,但它們除了需要解決飢渴跑到鐵絲媽媽那裡,其餘時間都會和毛茸茸的媽媽在一起。這實驗說明除了本能滿足以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實驗的物件雖然是猴子,但心理學家認為,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還有一個現象可以支援克萊因的理論,曾經在孤兒院觀察到一種現象是,僅提供足夠的食物餵養,但很少有人去關照陪伴的嬰兒有很高的死亡率。
2.母嬰關係是構建兒童內在世界的基礎克萊因認為"自我"是嬰兒從出生就存在的,而不是弗洛伊德認為的“本我”受挫後(不能夠自己得到滿足)發展出了自我。母嬰關係的起源在克萊因看來,嬰兒與生俱來內心就有一個母性形象,這個潛能能引導他與撫養他的母親產生互動,建立關係。
嬰兒的內在世界與最基本的客體關係(即母嬰關係)聯絡非常密切。這種關係比其他任何關係更能成為建構兒童內在世界的基礎。
母嬰關係是如何建立的呢?
本能讓嬰兒必須與一個客體相聯絡,首先這個客體是媽媽的乳房,剛出生嬰兒是不能感知到整個母親的,只能感知到乳房的存在,俗話說“有奶便是娘”。在克萊因的理論中,乳房對嬰兒來說不僅僅是解決飢餓,它是嬰兒與母親之間的情感聯結,在嬰兒和母親互動過程中逐漸建立依戀關係。也就是說,客體是與心理機制聯絡在一起的。
有了內部客體就有了內部客體關係世界(情感的世界)。內部客體關係世界的發展引導著嬰兒和母親建立關係。而母親這個客體對嬰兒的迴應修正著嬰兒的內部客體關係世界和嬰兒的情感。這一點也是克萊因所強調的。
3.嬰兒內部客體關係發展的兩個基本狀態剛出生的嬰兒其內心世界是二分的,好的感覺——愛;壞的感覺——恨。克萊因把這種描述為偏執——分裂狀態,這一狀態用的防禦機制是幻想、分裂。防禦機制應對的是這個階段的焦慮——“迫害焦慮”。這時期嬰兒由於出生的創傷,幻想著被迫害和被攻擊,也幻想著攻擊壞客體,有破壞性衝動,會出現咬、撕媽媽的乳房這類行為。嬰兒在大約5個月至1週歲,心理迅速發展,隨著心智發展的進步和成熟,嬰兒有能力把母親作為一個完整的客體來接受,這時嬰兒體驗到,原來沒有好的壞的之分,好感覺壞感覺都是對一個人的感覺,愛和恨的也是一個人,好客體壞客體就是同一個人。
克萊因的兩個位態理論的意義不僅僅是理解兒童前念母期內心世界的發展,也要理解到兩個位態間的流動一直是伴隨著發展心理的,並且是一個普遍的心理過程。
遊戲治療法是克萊因兒童精神分析的技術之一,她用遊戲(玩偶、泥巴、圖畫和一些非語言的方式)讓兒童表達自己的幻想和體驗,在理解、溝通、關注的前提下,使兒童有能力爭取自我成長,並在這個過程中指導自己的行為。透過描述兒童的感受和態度,遊戲治療法歷程包括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兒童會在每種遊戲裡表達負向的感受;
第二階段,開始出現明顯的衝突情緒,通常是焦慮或敵意;
第三階段,再次出現明顯的負向感受,但主要是針對父母、手足或治療師,或是出現退化性行為;
第四階段,衝突的情緒再度浮現,但此階段主要與父母、手足、治療師或其他人有關;
第五階段,兒童能以適當的方式表達正向和負向的感受而沒有衝突。
回覆列表
克萊因的兒童精神分析理論主要是研究人早期的體驗對於人性格的發展的影響,遊戲療法也是來源於弗洛伊德曾經提到小孩玩球,球上有一根繩子,小孩拿著繩子把球扔來扔去,弗洛伊德就根據小孩的這個行為分析出,孩子的練習就好像和照顧者的分離團聚,再離開再團聚,弗洛伊德觀察到這些後,就此做出了描述,但是他沒有辦法把這些深化下去,眾所周知弗洛伊德非常聰明,洞察力極好,但他依然沒辦法把所有的研究都發展細化下去。
克萊因也發現了兒童的這些行為,並把從弗洛伊德那裡學來的關於嬰幼兒的知識繼續深入的研究下去,她認為兒童的遊戲是象徵層面的表達,它表達的是兒童的焦慮,幻想和他們無意識的衝突,也就是說兒童的遊戲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克萊因觀察到孩子選擇一個什麼玩具,她玩的時候克萊因就會給她一個詮釋,她會告訴孩子你遊戲的背後象徵表達的是什麼,在研究剛開始的時候就是這樣,因為她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觀念的影響,而克萊因注意到在遊戲中孩子會表達性驅力,所以她在做詮釋的時候直接把性驅力這一部分給語言化了,這就是剛開始時候的治療方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克萊因發現了很多沒法解釋的內容,因為那個時候克萊因還在跟隨弗洛伊德,隨後她發現了客體關係這個部分在兒童遊戲中的呈現,就是說克萊因發現這個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她不光是自己內心的性驅力力比多和攻擊性的釋放,還有一個是對她的客體,也就是對她的親密關係人,對她的撫養者情感的呈現。她發現孩子對爸爸媽媽的態度,孩子內心有許多焦慮以及恐懼的地方,而且發現他們很多攻擊性的部分是指向他們自己的,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克萊因就意識到了孩子的發展到底是怎麼回事,從此她開始構建自己的理論,然後把自己的理論運用的臨床治療中,她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深入的研究,最終形成了兒童分析理論和遊戲療法。
實際操作中,應用方法不同,但理論基礎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