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家知足常樂吧
-
2 # 大自然山水愛心者
絕對不會!絕不會是第二個敘利亞,況且他國內還有那麼多華人和後代?又在中國家門口,如緬甸大亂互相殘殺,那麼多難民逃跑入中國那還了得!我們一定大力制止緬甸亂局!!
-
3 # 弓目
沒有可比性,美華人是欺軟怕硬,中東無大國,它可以橫行霸道,緬甸可不一樣,是中國鄰國,也有華裔,華僑,有許多中企。他沒底氣,北韓,越南,高棉都試過了,被打的屁滾尿流。還都是在中國相對落後的年代。現在更不可能,美華人拎得清!
-
4 # 龍眼看世界
不可能。
2月1日,本是緬甸第三屆聯邦議會召開,重組內閣和選推新任總統與議會議長等領導人職位的日子。然而,緬甸軍方清晨在首都內比都和地方發起的突襲行動扣押了昂山素季和溫敏,在民盟政府和軍隊雙權力中心的緬甸政壇,軍方的態度必須得到重視,民盟不斷試圖削弱軍方影響的舉動,遭到軍方強力反彈。
緬甸變局的核心是,實際掌權的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背後政治力量的衝突升級。
雖然昂山素季的社交媒體賬號發表宣告,指控軍方此舉是 “政變”,但緬甸軍方堅稱尊重並捍衛2008年憲法,並且將嚴格在法律範圍內,依法行事。
根據緬甸憲法,國家如果出現緊急情況,總統可召開國防與安全委員會會議,將政權移交給三軍總司令。但是,如果總統不同意移交政權,軍方就不能掌控所有權力。因為在沒有總統授權的情況下,軍方執意全面掌權就意味著軍事政變,必須撤銷2008年憲法。
然而,軍方在實踐上扣押民盟推舉的總統溫敏,宣佈有軍方背景的副總統敏瑞代行總統職權,然後根據憲法宣佈在全國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並稱國家權力已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
緬甸其實不具備發展成第二個敘利亞的條件,要變成敘利亞要滿足兩個條件:
大規模的外來勢力滲透;政府軍和反政府軍實力相當形成拉鋸;
首先,緬甸的民地武組織雖然很多,但沒有哪個組織強大到能夠對仰光政府軍構成直接威脅,之所以民地武組織難以圍剿,是因為叢林地形複雜,而不是雙方實力相當;
其次,緬甸的民地武組織空自的地盤很大,但大多是偏遠山區,經濟落後,緬甸的經濟中心在南部地區,在政府軍的控制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緬甸在中國旁邊。
北韓和緬甸是中國的鄰國,歷來都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二十一世紀的頭個十年,美國妄想透過進攻北韓和緬甸來威脅中國,在任國防部長的梁光烈主導下,以20萬野戰軍換防中朝中緬邊境武警,導致美國三角洲特戰隊在緬北死傷七十多人的,而中國反死一人,傷十多人代價。
綜合所述,十多年前的中國不允許搞亂緬甸,今天也不會讓緬甸成為第二個敘利亞。
-
5 # 熊style
緬甸與敘利亞的國情、民情、內外形勢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內戰之前,敘利亞農業改革失敗、經濟下滑、農業政策失當,導致大批破產農民湧入城市卻失業,造成社會動盪;其次,內戰之初,敘利亞武裝力量權利機構的分化:巴沙爾缺少軍隊威信,敘利亞軍隊從將軍到士兵全面叛逃到反對派陣營;敘利亞政權放開網路平臺,輿論戰被西方顛覆勢力控制;敘利亞外部環境孤立無援:核心海灣國家反對巴沙爾、鄰國保持敵對態度居多、西方國家斷絕經濟援助、美國擴張中東影響力、敘利亞缺少有力外援——內戰初期,巴沙爾政權面臨土崩瓦解的局面!
緬甸與敘利亞最大的不同在於:緬甸軍事強人敏昂萊久經沙場,鐵血執政、軍功赫赫,深諳執政之道!緬甸軍隊內部比較團結:控制關鍵的安全部門(國防、內政、邊境事務部)職位;緬甸議會中有25%的席位保留給軍方,其他黨派修憲和限制軍權的企圖必須經過緬甸軍方的同意,緬甸軍方在國家法理上相當於控制大局,西方國家支援的緬甸反對派必須依照緬甸軍方認可的緩進路線進行改革;
另外,緬甸國內經濟局勢大體平靜,沒有發生社會劇烈動盪,各個武裝勢力與緬甸政府保持平衡,"民主"反對派無法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而且,緬甸軍方首先切斷對網路絡聯絡、逮捕反對派核心人物、控制主要城市、保證履行國家對外義務——這讓西方輿論戰無從下口:只好幹吼兩聲!
同時,緬甸與周邊國家沒有激烈的國家衝突關係:它與中國、印度兩個區域強國或多或少處於盟友關係,不會像敘利亞與以色列、約旦的似同水火!因此,美帝干涉緬甸缺少立足點和平臺,輿論壓力被盟友輕易化解——中國、印度、俄羅斯都有緬甸的武器出售合同,肯定不會看著買家被美國顛覆——等於武器合同利潤被美帝搶走!
西方勢力倒是很想借機顛覆緬甸:不惜洩露安理會機密檔案施加壓力給中國!可是,中國在緬甸有200多億美元投資,肯定不同意西方勢力損害中國利益——於是,安理會在確保中國利益前提下,發表聯合宣告"…必須支援緬甸的民主過渡,必須維護民主體制和程式,避免暴力,並充分尊重人權、基本自由和法治”: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或者其他安理會成員國,最大的共識就是緬甸的民主,維繫緬甸的民主體制和程式是國際社會的共識。這個底線意味著:如果緬軍方真的要開歷史倒車,真的要走回頭路,那麼整個國際社會就都會反對緬甸軍政府。看到宣告以後,緬軍方也已經把緬甸民盟的一些骨幹力量釋放了、緬甸民盟開始組織示威遊行——大家都明白底線在哪兒,就開始為自己造勢取得談判的資格了。
所以,緬甸不會內戰,充其量就是"軍管+對話",然後大家坐下好好談:需要時間沉澱負面因素、互相給予臺階。
-
6 # 龍贏飛
答:緬甸周邊環境不像中東,更沒有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強國,而中國的底線是:不允許在中國家門口生事亂事。因此緬甸的局勢可防可控,而今日美國不同以往,充當世界警察也只是說說而以。另外,緬甸也沒有如敘利亞那樣令人垂涎的戰略石油。當然緬甸有一定數量的華人華僑華企的因素也在考慮範圍內。一旦美國介入戰亂,大批難民湧入中國,這個問題難道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不會坐視不管的。
-
7 # 夏天的雷聲
為什麼不能呢?中國的鄰國不敢碰了?韓國,日本,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不都是中國鄰國嗎?不都有駐軍嗎?還是警惕點好。
-
8 # 1陰陽魚1
緬甸當前的局勢不會變成敘利亞的,兩個本質不同。緬甸軍政府當家,國內沒有強大的反對派可以被扶持。很關鍵的一點它挨著中國,跟中國聯絡很緊密。
美國以前就是軍政府當家,只不過迫於西方壓力還有昂山素季在國內人們的影響力,才讓她當的領導人,為了不被西方制裁而已。槍桿子出政權,昂山素季一直不能夠控制軍隊,是不可能真正當家做主的。
中國在緬甸有這很大的利益關係,也不可能坐視不管緬甸的發展。外部軍事力量想要直接干涉緬甸都會考慮中國的因素,恐怕沒有國家敢直接軍事顛覆現有的緬甸政權。
還有就是東盟的態度,東盟國家恐怕也不想其他國家把東盟攪亂,這樣對整個東盟都沒有好處,會盡量讓緬甸自己解決問題,最多也就是被經濟制裁而已。能夠得到中國的援助,制裁對緬甸國家而言也就意義不大。
-
9 # 00行者妖猴00
沒有可比性,兩者的背景和處境天壤之別。敘利亞國內軍事組織和武裝軍閥幫派林立,誰也無法短期內絕對輾壓誰,所以相互火拼自相殘殺連綿不絕。緬甸只是手握軍火的軍政府和擁有民意的執政黨之間的矛盾。引用毛主席的話概括一下就是:敘利亞的情況屬於你死我活的“敵我矛盾”,緬甸國內狀況屬於權力之爭的“人民內部矛盾”。
-
10 # 幸福地帶2
當然不會!首先,緬甸是屬於東南亞半島。所以,在地理環境上面,緬甸並不像地處中東地區的敘利亞那樣,受到了周邊國家的影響。而緬甸的周邊國家,幾乎全部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去幹預緬甸的內政。因此可見,緬甸這麼多年來,之所以能夠安定,就是因為沒有周邊國家的介入,而這些是與敘利亞截然不同的。
雖然近日來緬甸出現了內部政治動盪,但是,這些都是屬於緬甸的內部事務,周邊的國家也無意介入。而緬甸國內出現的政治動盪,實際上也是幾十年來,緬甸的常態化政治動盪。當然,也會在緬甸軍方的控制之下,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就可以平息的。因此可見,他是政治動盪,而不是軍事衝突,更不是內戰。
緬甸軍方雖然軟禁了以昂山素季為首的民盟領導人,接管了政權。但是,緬甸的整個政局並沒有因此而出現大的動盪,也沒有其他的國家介入。即使是歐美國家聲稱要對緬緬甸採取行動,也只是在徘徊和觀望之中。而緬甸的周邊國家,沒有一個國家建議干預緬甸的內部事務。
因此可見,緬甸的周邊環境,還有十分穩定的。而這些與敘利亞周邊國家紛紛派兵介入敘利亞,和向敘利亞派兵制造動亂,是截然相反的。
其實,即使美國要對緬甸採取軍事行動,也是勞遠之師,且師出無名。所以,只能夠以一個侵略者的角色出現。因此,必將會遭到慘痛的失敗。
原因就是因為緬甸各方軍事勢力,都會受到其他國家的大力支援,而對美國侵略者進行堅決的打擊,以防止美國永久性的介入到東南亞半島之中,給該地區造成不極不穩定的因素。所以,趕走美國侵略者可能將成為東南亞半島各國的共識,而美國可能會重新進入到如同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那樣,有來無回。因此,緬甸戰爭,同樣的會讓美國損失慘重,最終而成為失敗者。
雖然目前緬甸人民對於緬甸軍方接管政權表示不滿,但是,如果美國入侵了緬甸,那麼,緬甸人民就會拿起武器,共同來抗擊美國侵略者,而不會再糾結是誰掌管了緬甸自己的政權。
因此可見,與敘利亞內部反對派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蠱惑之下,妄圖想要推翻巴沙爾政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緬甸是緬甸,敘利亞是敘利亞,緬甸永遠也不可能變成敘利亞。
-
11 # 王軍95141
地緣政治才是世界格局的主流。曾幾何時,美蘇兩大陣營以意識形態割據對峙,不過就是煙霧彈。蘇聯解體了,蘇共下野了,俄羅斯民主體制了,仍舊格格難入西方法眼。緬甸與敘利亞境況大不同矣,首先東盟自是團結不會相欺反目,再者中印兩個大鄰更不會任隨他人攪局,三是緬甸軍方勢力根固,捭闔緬政局數十年,早已駕輕就熟,只要穩住局面無大亂,透過高壓談判,和解是終劇。
-
12 # 平說史話
應該不會,分析如下:
一是敘利亞所處中東本身就是一個火藥桶,各國矛盾尖銳,遊擊武裝遍佈,加之恐怖組織環繞,很容易誘發軍事衝突。緬甸所處地緣環境和敘利亞完全不同,東南亞內部相對和平穩定,雖然緬甸北部有小規模衝突,但沒有大規模衝突的土壤。
二是敘利亞所處的中東戰略位置突出,是大國博弈的著陸場。俄羅斯和美國乃至土耳其在背後分別支援不同派系,戰爭就是他們利益代理人之間的衝突。而緬甸的情況大不相同,它旁邊有個超級鄰居,且自身戰略價值並沒有像敘利亞那樣,美俄不會硬插手,即便想插手,緬甸的這個超級鄰居也有能力阻止。
三是敘利亞有嚴重的宗教信仰分歧,導致國內歷史上本來就衝突不斷。緬甸只有民族問題,信仰不是大問題。民族當年,緬甸的統治階層所屬的緬族佔絕對多數,國內力量對比懸殊,這個和敘利亞完全不同。
-
13 # 寫客
緬甸是不可能發展成第二個敘利亞的,這取決於地區的環境。緬甸屬於東南亞國家,是東盟國家之一,東南亞形勢應對穩定,而且緬甸與中國是鄰國。再者,緬甸與歐美國家之間的利益關係相對較少,美國最多隻是威脅緬甸政府軍放人和制裁,但不會真正派軍隊進入緬甸的,這樣做只會破壞美國與東盟之間的關係。
而敘利亞位於具有火藥桶之稱的中東地區,該地區常年戰亂,恐怖極端主義盛行,而且中東地區是盛產礦產資源的地區。與此同時,敘利亞牽連著美俄兩國的利益,美國需要扶持親美政權,瓦解俄羅斯盟友。
另外,中東地區國家之間大都有很深的民族仇恨,比如伊朗和以色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敘利亞和以色列,土耳其和以色列,這些中東的主要大國都有極深的仇恨,這是導致中東地區無法實現和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緬甸與敘利亞不同,緬甸內部政府沒有軍權,而能夠控制政府的卻是緬甸國防軍。同樣的,緬甸人民並不全支援政府,很有一部分人民是支援軍隊的,政府沒有軍隊,只有口頭吶喊的一部分民眾,怎麼也不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美國威脅緬甸國防軍要求釋放昂山素季等政府領導班子,但以美國現在的狀態來看,不可能再派遣軍隊進入緬甸的緬甸國防軍打仗,更合理美軍介入緬甸局勢,北方的巨人也不可能置之不理,肯定會派遣軍隊維和,這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
綜合以上,我個人覺得緬甸不可能成為第二個敘利亞,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都不允許緬甸成為第二個敘利亞。
-
14 # 朱坤明
我覺得緬甸永遠不會成為敘利亞,緬甸和泰國一樣,軍方是非常強硬的,老百姓也習慣了,雖然不滿,但是都比較理智。緬甸內部沒有很強的反對派,美國和歐盟也不想在這裡興風作浪,我們的周邊需要穩定,緬甸的鄰國是它的定海神針。敘利亞之所以爆發內戰,主要是因為美國和北約盯上了這裡,希望透過扶持敘利亞的反對派把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取代了,換上一個親美的代言人,徹底把俄羅斯的力量從地中海和中東趕出去。所以美國才會扶持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敘利亞戰爭打了很多年,普京決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於是軍事幹預,最終保住了自己的軍事基地。緬甸內部還是非常穩定的,老百姓雖然有零星的不滿,但是不會成為美國和歐盟的幫手,畢竟這裡的每個人更愛自己的祖國。不管誰當總統,緬甸都不能亂,不能給外部可乘之機。美國現在剛換了一個總統,拜登現在忙著處理和伊朗的關係,如何更快地推進伊核協議,還沒有心思處理和緬甸的關係。但是口頭警告還是有的,聽到收音機裡,美國對緬甸的軍方人員有一些制裁,把這些人留在美國的黃金和美元凍結了。美國的做法有可能是表個態,給自己的老百姓看的,希望緬甸軍方還政於民,乖乖聽話,美國就不會干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緬甸的周邊是大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一定會維持亞洲和緬甸和平穩定的環境,絕對不允許美國在這裡挑起事端。只要緬甸軍方維持好國內局勢,不給外部勢力藉口,一切都會過去。
回覆列表
不會出現你說的那種情況!無論是緬甸軍方還是昂山素季都不會引狼入室這個道理他們都懂,也不會得罪地方大國的,南亞霸王只有東方大國才能制衡,科科群島就是例子與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