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中有魚木魚也是魚

    不請自來,心中有魚,木魚也是魚。

    培養硝化細菌,是水族箱不可缺少的一環,對穩定水質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開缸的成敗對魚兒入缸後能否快速適應新環境,甚至能否很好的生存都至關重要。

    如何判斷硝化細菌是否培養成功了呢?

    首先,回顧一下開缸的過程。消毒,清洗,造景,加水,加硝化細菌,開迴圈。在這個過程中,新增硝化細菌,不管是液態還是膠囊,都能夠加快消化系統的形成。不加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時間會拉長。

    按照網上的教程,一般會在開缸時在濾材裡新增一隻死蝦給硝化細菌提供前期養料。這也有助於消化系統儘快形成。

    一般按照標準流程開缸都會經過一段混水期,主要是死蝦分解後對水質造成一定影響。這時候就爆氧,氧氣泵開到最大。過大約一週,消化系統慢慢建立起來後,水質會迴歸清澈,這時候消化系統也基本建立起來了。

    時間上來說,標準流程爆氧開缸,有人說15天就可以完成。這個肯定是時間越長越好。不著急的話可以多養幾周水。養魚本來就不是一個速成的興趣,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有時候你會發現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再有,濾材一定要儘可能的多,濾材越多,水體越大,水質才能越穩定。

    有時候,老鳥會說摸一下缸壁,感覺滑滑的有一層菌膜就說明養好水了。我覺得這個不適合新手新開缸。老鳥都重視養水,經常養水就養三個月以上,甚至半年,缸壁當然有菌膜。這個判斷標準不適合速成。

    話說回來,也要結合自己養什麼魚來判斷需要養多長時間水。有一次我弄了個一米五的缸,老媽心急,水才放進去一天,就下了10條錦鯉。還問我為啥水混了?好吧,總不能把魚再撈出來吧?只能就這麼滴了。後來死了兩條。這裡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有時候魚沒有想象中嬌氣,前期不要大密度下魚,少放幾條探探路。

    培養硝化細菌很重要,但也不要奉為聖經,處處按照教科書來。養魚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樂趣也藏在這摸索的過程中。

    我養魚就已經夠佛繫了。看看出了啥?

    說清水綠苔是養魚的最高境界,我看是懶到了一定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系車的起亞凱酷怎麼樣?和市面上其它品牌的B級車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