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fccvvbhg

    水稻的品種,在文字記錄較早的《管子·地員》篇中,記錄了10個水稻品種的名稱和它們適宜種植的土壤條件。以後歷代農書以至一些詩文著作中,也常有水稻品種的記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水稻栽培過程中,在稻田種類、耕作時間、播種和育秧、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收穫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元代農學家王禎的《農書》中將田地分為9類:井田、區田、圃田、圍田、櫃田、架田、梯田、塗田和沙田。同水稻種植有關的是圍田、櫃田、架田、梯田、塗田和沙田這6類。太湖地區的圍田,約起源於春秋,戰國至秦漸有發展,至漢時進一步拓展。早期的圍墾,因水面大,下游洩水通暢,糧食增產顯著。為了解決洪澇問題,古人將圍田與開挖塘浦同時並舉,從而逐漸形成了橫塘縱浦之閭,圍圩棋佈的塘浦圩田系統。架田又名葑田,是在沼澤中用木樁作架,挑選菰根等水草與泥土摻和,攤鋪在架上,種植稻穀。這樣種植的作物漂浮在水面,隨水高下,不致淹沒。宋元時,江南、淮東和兩廣就有這種架田。古人為了擴大耕地,向山區要田就是梯田,向水面要田就是圍田。如四川湖南等省的“塝田”,粵北和贛東的“排田”。還有古書所稱的“口田”、“雷鳴田”、“山田”、“巖田”等。關於水稻的耕作制度,水稻原產一般一年只能種植一季。自從有了早稻品種,種植範圍就漸向夏季日照較長的黃河流域推進,而在南方當地,就可一年種植兩季以至三季。比如明代出現的三季稻就是。從宋代至清代,雙季間作稻一直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帶的主要耕作制度;雙季連作稻的比重很小。太湖流域從唐宋開始在晚稻田種冬麥,持續至今。歷史上逐步形成的上述耕作制度,是中國稻區複種指數增加、糧食持續增產,而土壤肥力始終不衰的原因。原始稻作分化出旱稻和水稻以後,水稻最初是直播。南北都一樣。至於育秧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則原因不同。北方的育秧移栽,出於減輕草害,南方的育秧移栽雖然同樣有減輕草害的作用,卻與複種制的發展有密切關係,特別是多熟制發展後,移栽是解決季節矛盾的有效措施。水稻的灌溉用水最初是利用天然的河流,透過開挖大小溝渠、坡塘蓄水、用堤防止外水侵入等措施,開闢成可種稻的稻田,已經是相當完善的農田水利工程。比如典型的是都江堰,已經使用了兩千多年,是四川糧倉的基本保證。水稻生產的重點在南方,秦漢時期南方未充分開發,所以水利興修多以北方為主,到唐宋以後,全國經濟重心移至長江流域,人口增加,稻田開闢,水利條件的保證也隨之很快發展。此外,古人在田高水低的地方用翻車、筒輪、戽斗、桔槔等灌溉工具。關於稻田的灌溉技術,早在西漢《氾勝之書》中即有精闢的敘述:稻苗在春季天氣尚冷時,水溫保持暖一些,讓田水留在田間,多曬Sunny,所以進水口和出水口要在同一直線上。夏天為了防止水溫上升太快,讓進水口與出水口交錯,使田水流動,有利於降溫。關於水田施肥的論述首見於南宋農學家陳旉的《陳旉農書》。其中認為地力可以常新壯、用糞如用藥以及要根據土壤條件施肥等論點,至今仍有指導意義。在水稻施用基肥和追肥的關係上,歷代農書都重基肥,因為追肥最難掌握。但長時期的實踐經驗使古代農民逐漸創造了看苗色追肥的技術,這在明末《沈氏農書》中有詳細記述。塘浦圩田系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6課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