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安邑是今天的夏縣,在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夏縣古稱安邑,因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因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建都於此而得名,地處華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連線處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條山西麓,南接平陸縣,北鄰聞喜縣、垣曲縣,西連鹽湖區,東隔黃河與河南澠池縣相望。 夏縣國土總面積1352.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59萬畝,地貌為“七山二川一丘陵”,地理座標為東經111°02′-111°41′和北緯34°55′-35°19′,南同蒲鐵路、候風線、臨夏線、大運、運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至2012年,夏縣下轄6鎮5鄉、256個村委會、812個自然村,總人口36.57萬,榮獲“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優質棉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國家蔬菜基地縣”等稱號。擴充套件資料:1、衛夫人,晉代著名書法家。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書,衛夫人是“書聖”的啟蒙老師。2、司馬光,主要著作是《資治通鑑》,其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司馬光七歲時“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3、革命戰爭年代以嘉康傑為代表的1290名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為國捐軀。4、新中國成立後,著名女攝影家侯波、電影導演李俊、音樂家樊步義、美術家張映雪、邵仲節、勞模劉清泉等都從禹都大地走出。
春秋戰國安邑是今天的夏縣,在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夏縣古稱安邑,因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因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建都於此而得名,地處華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連線處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條山西麓,南接平陸縣,北鄰聞喜縣、垣曲縣,西連鹽湖區,東隔黃河與河南澠池縣相望。 夏縣國土總面積1352.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59萬畝,地貌為“七山二川一丘陵”,地理座標為東經111°02′-111°41′和北緯34°55′-35°19′,南同蒲鐵路、候風線、臨夏線、大運、運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至2012年,夏縣下轄6鎮5鄉、256個村委會、812個自然村,總人口36.57萬,榮獲“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優質棉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國家蔬菜基地縣”等稱號。擴充套件資料:1、衛夫人,晉代著名書法家。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書,衛夫人是“書聖”的啟蒙老師。2、司馬光,主要著作是《資治通鑑》,其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司馬光七歲時“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3、革命戰爭年代以嘉康傑為代表的1290名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為國捐軀。4、新中國成立後,著名女攝影家侯波、電影導演李俊、音樂家樊步義、美術家張映雪、邵仲節、勞模劉清泉等都從禹都大地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