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原廠改裝車理論上有提高汽車銷量的效果,但為什麼各大車企不敢於嘗試呢?

    關於這一問題諮詢過一些車企,得到的答案一致為:無法控制生產成本、良品率以及品牌形象。

    以倒序的方式首先說明對品牌形象的影響:汽車改裝專案轎車包括空氣動力學套件、發動機變速箱資料修改、懸架系統的升級匹配等等,完全偏向效能的設定會讓車輛的油耗相當高,同款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縮短以及故障率提升,懸架系統的舒適性也要大打折扣。同理越野車包括改變動力曲線、升高懸架等改裝專案也存在類似的問題,而且面對的路況更復雜故障率也會相當之高。

    改裝車如果是素車落地後期自行改裝,不論在用車過程中出現何種故障或問題責任都不在車企,而是在改裝機構;而車主非常主觀的將車輛拿去改裝也是有心裡準備的,對於汽車故障的包容度會相當高。

    但如果是官改車輛出現同樣的問題則不能接受,因為製造商的技術實力總應該比改裝廠高,不過一些成熟的改裝專案實際不區別在哪改,只要改變了平臺或動力傳動系的引數必然要出現問題。

    改裝車的良品率無法控制,而改裝車愛好者群體又非常小眾,能為車企帶來的效益是非常有限的,不利用現有量產車平臺而去重新打造一個全新平臺,想來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能夠從改裝車上真正賺到錢。

    投入和回報完全不成正比,所以車企出於對製造成本的考慮則無法控制良品率,無法控制良品率則要面對品牌形象逆轉的潛在風險,於是官方改裝車幾乎沒有。

    至於極少數品牌的御用改裝廠本質基本相當於重新打造一臺汽車,這些車存在的意義已經不是單純的改裝,而是綜合造車的技術和品牌影響力創造一個子品牌,以提升品牌形象而已;那麼分析利弊後車企還有什麼必要推出改裝車呢?

    車企做改裝車業務似乎除了給企業找麻煩以外似乎沒有更多的意義,少數量產車稱之為改裝版但又是以同樣的升級專案進行量產,改裝汽車的真正意義是為了體現與眾不同,所以這些車充其量屬於量產“個性效能車”。

    目前最想要改裝的汽車是兩驅PHEV轎車升級四驅,在電控系統可以相容的前提下增加一臺電機也被否定了,車企也不提供改裝升級或定製,所以改裝車還是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想來參加我的生日派對嗎?)這句話用英語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