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I木易子楊
-
2 # 費斯圖斯
因為言之無物,沒有硬核,沒有硬知識,只是籠統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談一些空泛的觀點,這些觀點並沒有強有力的支撐,只是他們個人的看法,大家一開始有點興趣後面已經厭倦了,而他們還把自己當成意見領袖或者公知,強行向公眾販賣焦慮,令人無法接受
-
3 # 小王瞎說
因為受眾多了,關注的人多了,成勢了,從看不懂 看不上 到現在看不起 罵聲不會停,增長也不會停,電子商務現在不是還被罵呢
-
4 # 橘胖子V
很簡單~ 這類所謂導師,各種金句,跟那些成功學大師模式是類似的~ 按照他們說法做法做的,但是今年經濟真的不好,很爛~ 整個大環境不好,收入掉了,生活辛苦了,你們這些b的屁話沒用,當然就口碑不好了
-
5 # 四夕草日月
年年看羅輯思維跨年 今年確實內容比較浮而且全程廣告太多 連案例都廣告植入 而且很多重複內容 包括日常版羅輯思維 內容越來越沒深度和體系 可能老羅升級為管理者後日常繁瑣事太忙 讀書的深度越來越低
-
6 # 店磚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邊界,而時代風雲突變,原來知識籮筐內的東西大多過時,而新時代所需的知識還沒來得及學習內化,更別提分享出來了。簡而言之,時代變了,不適應的知識傳播者也必將被淘汰。“吾生也有涯而吾知也無涯”...
-
7 # 木公先生蝦說
針對羅振宇的負面評論主要有三點:騙局,焦慮,知識。我個人看法如下:一收費。有人認為羅胖收錢了但學員沒收穫,是利用人們的焦慮,以傳授知識為名行斂財為實的騙子。這裡假如把知識傳授改為清談節目,把學員改為會員,這個推論就很難成立了,總不至於說花錢看節目都屬於欺騙吧,同一行為換幾個字解讀就變了,說明是那各人理解上的差異造成的,關鍵點就在知識傳授這裡。二,知識與傳授,寬泛地說只要自己不懂的都應該算知識,比如在學校裡背乘法口訣是知識,鄰居教你看太陽分南北方向也是知識,知識的傳播本來就沒有定式,合適自己就好。更不能以學了以後有沒有用來衡量知識的價值,即便是權威學者講課,也不能保證學生一定有收穫。三,焦慮。一個人面對生活壓力,或重或輕感到焦慮太正常了,每個人舒緩焦慮的方法各有不同,可能有一部分追求“上進”的選擇了付費APP學知識,有些用各種娛樂方式來自我放鬆,說白了哪有什麼有用沒用的事,不過是買了點“牙籤”填充自己時間的空隙,自以為充實而已。我個人認為羅胖創辦的得到APP裡的內容,是有助於拓寬個人視野的談話節目而非課程,且不能歸屬於嚴謹的專業知識範疇,聽聽無妨或許能有那麼一句二句帶給你點啟發,這就是ta的正面意義,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消費行為無限地放大成契約。對任何人和事都不要迷信,所有問題只有靠自己領悟和解決。至於商業元素摻雜其中是難免的,央視新聞聯播如此正統的節目也離不開廣告,何況羅胖只是一個創業者和一個商人,他不是象牙塔裡的學者。我們的社會應該走向寬容,苛求一個商人要肩負使命感,對一個創業者口誅筆伐,有失厚道。
-
8 # ohyeah1688
2018年很多人都十分困難,負面情緒一直有之。你要聽一個節目就能解決,世上那有這種神人?除宗教信仰與迷信。你叫我評價其它衛視的跨年秀,我真的評價不了,因為沒有看,也沒有興趣看。同樣道理,羅胖的評價越多,不管是正是負,總比少評價好,說明關注的人更多。一個願賣,一個願買,總好過連此瞭解與視窗都沒有的社會與年代,至於買了就更不能保證個個滿意,好比結婚,結前山盟海誓,還不是離婚越來越多。我更加希望更多的羅胖出現,也深信必然出現,這樣作為消費者與學者將更加幸福!
-
9 # 昨夜下了一夜雪
花錢去看演講的人都是想學到點什麼,比如投資方向,明年的經濟走向之類的,但是現在的局面,誰也找不到有潛力的地方,這就造成了演講沒亮點,明年經濟局勢不太好他們又不能明說,點到為止,給人的感覺又是虛張聲勢,兩面不討好。
-
10 # 吳中林WZL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人強迫你看,這兩位也是要吃飯穿服,養家餬口,所以感覺有用就看看聽聽,否則就不看不聽也罷。
回覆列表
只有一個原因:典型的知識經濟販賣焦慮,年年如此,人們已經審美疲勞,除了付費和焦慮,人們沒有看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沒有收穫迎難而上的信心,沒有對這個世界充滿幸福和美好的期待。
【01】
兩個文人,上臺唱戲,論個人能力和知識素養,自然比普通大眾要出眾很多。但要知道,他們的成功,源於一群幕後的團隊支撐。無論羅胖子還是吳曉波,核心的關注點依然在“知識付費”。這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赤裸裸的金錢面前,你很難把兩位引領中國“知識分享經濟”的牛人和真正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甚至文學家相提並論。
因為他們對金錢的渴望太過強烈,一輪又一輪的收割“焦慮經濟”,這也是為什麼無論他們講的多好,普通大眾,特別是中低層知識分子不買賬。
沒有真正的奉獻,也沒有真正的為社會這群底層知識分子提供思想出路,可能很多人付費之後,依然沒有迎來新的曙光,甚至連對社會的信心,努力拼搏的勇氣都喪失殆盡。
兩位老師的理論,讓很多中低層受眾感到絕望,感到遙遠,感到無助,儘管臺上他們的表達是那麼的信誓旦旦,胸有成竹。
【02】
這就是理想和現實的距離。
隨著時間的流逝,兩位老師繼續經營著自己的“土地”,繼續種植“焦慮的種子”,萌發生根,成長收割,時間久了,受眾就會慢慢覺醒,原來自己就是那顆矮小的“韭菜”。
韭菜的修養是可以修煉的,當理想的Sunny遇到現實的悲催,並且發生強烈的碰撞之時,就是懷疑和重新選擇的時候。
沒有真正把受眾當朋友的知識分子,本質上就是資本家。
作秀是做的光明正大,年終再一次秀一下。
時間的朋友,沒用心交心,不可能走進朋友的內心。
小趨勢,也是趨勢,不得人心的趨勢,就是在走下坡路。
【03】
承載信任,方能助力成功,中低層知識分子除了付費,還託付了每一年的信任。
他們唯一想得到的,就是真誠的用心交流,能幫他們看到來年的機會和曙光。
學生感恩老師,絕不是因為焦慮和付費,而是給了他們人生的希望,讓他們有了成長的可能。
在資本和金錢面前,追逐功利,本身就不是知識和教育的本質屬性,這就是偽命題。
因此,兩位老師的口碑,在起盤的時候已經註定,打著販賣焦慮知識經濟幌子,玩著追名逐利資本遊戲的套路。
【04】
這就是表面背後的事實!
最後,我必須澄清,兩位老師絕對有水平,但在資本外衣下,變質了。
賺多少錢就是夠呢?教育的公益在哪裡?知識的普惠性又在哪裡?
連教育和知識都壟斷分層級,中低層的知識分子信心又在哪裡?
這個社會,需要太多有責任心,有公益心,有普惠心的大師,政客,以及風氣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