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子女家庭中,對於老人遺產包括銀行存款的處理,應該儘量透明而公平,整個大家庭才能更加和諧。理論上,懷疑存款的總餘額有問題,完全可以去銀行查詢核實,但個人認為還是應該提前和大哥多多坦誠溝通,以免傷了他人自尊,也傷了兄弟間和氣。
但是,要想查詢清楚銀行存款是否屬實,至少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第一次存款本金和時間,二是平時涉及的有關開支。
現在對於已故人員銀行存款的查詢也比較簡單。2019年4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2019)107號文 <關於簡化查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關事宜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已故存款人的配偶、父母和子女憑已故人死亡證明、可表明親屬關係的檔案,包括戶口簿、結婚證、出生證明等,以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就可以到銀行查詢存款。而不再像以前,所有繼承人必須一起去公證機關開“存款查詢函”,並且還要繳納一定公證費。
根據以上規定,一是可以到居住地附近所有銀行查詢是否開戶,避免漏查;二是可以詳細查清賬戶餘額,以及每次轉存的本金和利息。
從第一次存款開始,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查出每次到期利息,以及再次轉存的本金和期限,以此類推到現在,所有的本金和利息總額也就很清楚了。如果父母平時的開支,都來至於該銀行存款本金或利息,那麼在計算實際結餘存款時,減出這些開支即可。這樣查詢和計算,應該就是真實的存款餘額。
發生這些的事,其實是不應該的。首先,作為父母,健在時就應該建立一個互相監督的管理辦法,公開透明,以免子女之間相互猜疑。草率的管理,必然後代留下隱患;其次,對於老人銀行存款的管理,至少可以一人管理憑證,一人管理密碼,再有一個人管理老人身份證,如果還有其他子女,也可以製作一個流水賬,每次轉存或開支,大家都簽名為證,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父母健在,大家團結一心,共享天倫。即使父母百年,仍然情同手足,和諧美滿,這才是人生最大財富!
在多子女家庭中,對於老人遺產包括銀行存款的處理,應該儘量透明而公平,整個大家庭才能更加和諧。理論上,懷疑存款的總餘額有問題,完全可以去銀行查詢核實,但個人認為還是應該提前和大哥多多坦誠溝通,以免傷了他人自尊,也傷了兄弟間和氣。
但是,要想查詢清楚銀行存款是否屬實,至少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第一次存款本金和時間,二是平時涉及的有關開支。
現在對於已故人員銀行存款的查詢也比較簡單。2019年4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2019)107號文 <關於簡化查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關事宜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已故存款人的配偶、父母和子女憑已故人死亡證明、可表明親屬關係的檔案,包括戶口簿、結婚證、出生證明等,以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就可以到銀行查詢存款。而不再像以前,所有繼承人必須一起去公證機關開“存款查詢函”,並且還要繳納一定公證費。
根據以上規定,一是可以到居住地附近所有銀行查詢是否開戶,避免漏查;二是可以詳細查清賬戶餘額,以及每次轉存的本金和利息。
從第一次存款開始,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查出每次到期利息,以及再次轉存的本金和期限,以此類推到現在,所有的本金和利息總額也就很清楚了。如果父母平時的開支,都來至於該銀行存款本金或利息,那麼在計算實際結餘存款時,減出這些開支即可。這樣查詢和計算,應該就是真實的存款餘額。
發生這些的事,其實是不應該的。首先,作為父母,健在時就應該建立一個互相監督的管理辦法,公開透明,以免子女之間相互猜疑。草率的管理,必然後代留下隱患;其次,對於老人銀行存款的管理,至少可以一人管理憑證,一人管理密碼,再有一個人管理老人身份證,如果還有其他子女,也可以製作一個流水賬,每次轉存或開支,大家都簽名為證,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父母健在,大家團結一心,共享天倫。即使父母百年,仍然情同手足,和諧美滿,這才是人生最大財富!